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巴萨耶夫:从后进生到杀人魔的恐怖道...2006/07/10
  • 俄邀新加坡參與開發黑瞎子島2006/06/22
  • 七成俄罗斯人不知国庆日是哪天2006/06/17
  • 纪念切.格瓦拉诞辰78周年2006/06/15
  • 苏联解密档案中的北洋人物2006/06/15
  • 苏联二战光荣史大翻案2006/06/14
  • 俄罗斯经济实力全球第六赶上苏联2006/06/14
  • 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悔悟”2006/06/11
  •  
    探訪珍寶島:一年一個樣,年年有新樣
    时间:2006/07/11 出处:东北网
    探訪珍寶島:一年一個樣,年年有新樣

      “滔滔的烏蘇裡江,英雄的珍寶島,巍巍的完達山沖雲霄,北國風光無限好,革命戰士鬥志高。”伴著珍寶島官兵自己創作、令人鼓舞振奮的連歌,“三千裡北疆話國防”採訪組成員來到了珍寶島。營長賈曉濱帶著我們邊看邊講,如今的珍寶島和六七十年代相比,發生的變化讓採訪團成員最為興奮。

      邊境監控可視化

      邊境線上無小事,需要24小時監控。過去哨兵要站在高高的觀察哨上,手拿望遠鏡察看邊情,能見度好時,也只能觀察十余華裡。現在邊境執勤可視系統、紅外線預警系統等“八大系統”的安裝,對邊境線實施全天候有效觀察、分析、判斷、處置等,大大地提高了監控質量和效率。

      走進連隊值班室,一名戰士正用手輕輕搖動手柄,屏幕上連隊管轄的中俄邊境路段的一草一木盡收眼底。戰士不斷地調整著畫面,針對重點地段運用“特寫鏡頭”拉近仔細觀察分析,按下錄制按鈕,相關情況就可以被錄制下來。

      哨所建設“別墅化”

      走上珍寶島,參觀了五代營房,採訪組成員真切的感受到哨所建設的變化。六七十年代,守島官兵住的是“帳篷”、“地窨子”和“高腳屋”,如今的小島已變得“花園化”、“別墅化”。一棟錯落有致的三層小閣樓,便是哨所官兵現在住的第五代營房了。院內修有的“三路一橋”:“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和“金水橋”,把這個僅有0.6618平方公裡的小島規整地劃分成軍事訓練區,生活保障區,文體娛樂區和環境綠化區。

      “一年一個樣,年年有新樣”。營長賈曉濱的語氣帶著自豪。

      文化娛樂多元化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這是形容過去邊防戰士生活枯燥的一句順口溜,也是守島官兵生活的真實寫照。

      如今,圖書室裡,上百種書籍、雜志整齊擺放,娛樂室裡棋牌、乒乓球、台球,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小型衛星電視數字接收機的配備,官兵可以看到30多套電視節目。守島官兵還建起了小樂隊,成立了“珍寶島之歌”演唱組,他們自編自演創作的《珍寶島我的家》、《護島柳》等歌曲在邊防部隊廣為傳唱。島上“三對三”籃球賽、雪地足球賽、雪雕文化節、寶島故事會、“珍寶島之歌演唱會”、珍寶島手抄報等“寶島系列文化活動”,豐富了戰士業余文化生活,也傳承了珍寶島精神。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不僅讓守島官兵安心戍邊衛國,同時也陶冶了官兵的高尚情操。

      信息交流網絡化

      30多年前上珍寶島可謂難上加難,100多公裡以外都不通車,進出島要靠徒步或乘坐“馬爬犁”。冬季大雪封山和春秋兩季開江、封江時,戰士們寫一封信要一、兩個月才能發出去,向外打電話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今,在地方黨和政府、邊疆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修築的國道和邊防巡邏路都直接聯通到距離珍寶島500米的江對岸,個體班車、出租車更是川流不息。通訊難題也得到了根本解決,在哨所開通的內部軍用線可以直拔到北京。官兵們自學電腦和“上網”技術,建立了“珍寶島資訊局域網”、“網上圖書資料庫”、“網上時事論壇”等,鼠標一點就可以從互聯網上縱攬天下大事。

      兩軍交流“伙伴化”

      談起守島兵和對面俄軍的交流,賈曉濱告訴我們,“過去是兵戎相見,現在是戰略伙伴”。他介紹說,有時雙方巡邏士兵在邊境線上相遇時,都互相主動微笑示意,作出友好手勢。每年還定期組織聯合巡邊,聯合檢查。特別是近年來,兩軍官兵還相互到對方的連隊哨所參觀,定期組織足球、籃球、乒乓球等比賽和射擊比武互相交流。就在前兩天,俄方官兵邀請我方官兵隔岸觀看了勤務交流。

      生活設施配套化

      70年代初期,島上最先進的設施就是一部風力發電機。戰士每天喝的是渾濁的江水,聽的是信號時斷時續的收音機,如今,小島已甩掉了“無水、無電、無聲”的三無帽子,幾年前從江底接上了國力電,配發了價值幾萬元的中型淨水器,面條機、豆漿機、冰櫃、熱水器等一應俱全。守島排長告訴我們,現在守島官兵每天輪流做一道“拿手菜”供大家品嘗,每月進行評選,票數最高的做為“守島菜”保留下來。戰士每人每天都能吃上雞蛋,喝上牛奶,飯後還有水果。每逢戰士過生日時,大家都要為他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燭光晚餐,送上美好的祝福。

      寶島江畔旅遊化

      地處中俄邊境,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珍寶島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軍事封閉狀態。隨著中俄雙方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和國家旅遊業的飛速發展,寶島已成為中外遊客十分關注和向往的旅遊觀光熱點。雖然至今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每年還是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萬名遊客慕名前來,到烏蘇裡江江畔隔江望島,拍照留念,在欣賞小島秀美景色的同時,對守島官兵戍邊衛國的情懷也發出嘖嘖讚嘆。一些當年守島的老兵們,攜妻帶子來到島上,回憶當年戍邊的艱苦歲月,感悟今天寶島發生的巨大變化,教誨子女珍惜今天和平安寧的幸福生活。機關、學校、企業也組織人員上島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駐島官兵義務為他們講述珍寶島的歷史和今天。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的珍寶島正由封閉走向開放。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