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从煤矿工人到副市长:刘志华之路2006/07/08
  • 十七大佈局 省部高官頻調整2006/07/08
  • 曾获选美季军的中南海第一美女保镖 (...(图)2006/07/06
  • 傳首創劉曉光已放出 但未露面 2006/07/05
  • 看一个市委书记反思自己犯罪的原因2006/06/29
  • 劉曉光被雙規事涉劉志華2006/06/22
  • 天津政坛9级地震2006/06/22
  • 華爾街日報:中國力圖整治腐敗2006/06/22
  •  
    潘岳之意不在绿
    时间:2006/07/10 出处:世纪沙龙
    潘岳自到国家环保总局以来,不怕得罪利益集团,不计较个人得失,真抓实干,雷厉风行,掀起一阵强过一阵的“环保风暴”,赢得民众的连连喝彩,声誉鹊起,被媒体赞誉为“个性高官”,就连美国《商业周刊》也评他为2005年度“亚洲之星”。本来,因松花江事件导致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引咎辞职,扶正潘岳的呼声很高,可谓万众期待,没想到,却调来一个闻所未闻的周生贤来充任正职,潘岳如此长期遭压受贬,让人觉得很是不平。

    当然,有“青年理论家”、“政改标杆”之称的潘岳,不仅追求“事功”,屡出实绩,而且一直醉心于理论建树。众所周知,“六•四”之后,由他主持出笼的《苏东剧变后中国的战略选择与现实应对》,以及2001年的《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等文章,在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的同时,也导致他宦海沉浮,一再遭贬。到远离政治中心的国家环保总局任职后,潘岳又开始撰写《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等文章,直至最近发表《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长文。此文据说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的思想汇报之一。我们在潘岳公开发表的这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借助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积极鼓吹绿色政治思想。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潘岳思想真的转向绿色了?

    就以潘岳的新作《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说,潘岳首先强拗地把和谐社会说成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内容和最终追求,而唯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明和社会主义实践三大和谐源流的科学归纳”,“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理念成熟的标志,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基本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这个论断,对中共早就提出的但无理论内涵的“和谐社会”予以重新定性,可谓振聋发聩。

    谈完和谐社会,潘岳又马上笔锋一转,大谈环境友好型社会,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起点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呢?“首先是要全面更新我们的思想文化体系;其次是据此重新制订我们的战略发展目标;再次是据此设计我们的制度机制;然后再据此指导我们各专业领域工作”,“凡可持续和谐的社会就是先进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正是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当然就是先进社会。”

    至此,我终于看明白了,潘岳的这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绝不是应景之作,也不可与一般中共高官的“党八股”相提并论,潘岳乃是借环境来说政治,借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个架子来填充自己深谋远虑的治国方略,可谓老谋深算、用心良苦。

    本来,中国民众对止步不前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普遍化的官员腐败非常不满,再加上弊端重重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切身相关,环境问题给老百姓的感觉较为遥远,环保意识更是非常淡薄。然而,环境问题虽不是眼前之急,但也是日后的心腹大患。潘岳以政治家的敏感切入这个不那么敏感而又非常重要的地带,似真非真地大谈“环境问题”,这既不会触犯不得公开谈论政治改革的禁条,也借此来给颟顸的各级官员提醒暗示执政的长久之道,同时,又对民众传递正面的政改信息并进行积极的政治引导。用潘岳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的原话说就是,环境事务牵涉的政治敏感性和利益复杂性远低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其成果也能为最大范围内的人们所分享,因此适合作为政治社会等改革的“试验田”。借环保而谈政治、干政治,在当今的中国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真是难为了这位处心积虑的“孤臣”。

    在潘岳的绿色政治系列文章中,可以发现他将各种相互冲突的文化传统、政治理论强行揉合、自圆其说。正统的与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西方形形色色的自由民主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在他的理论体系中都给予了合适位置。这对于一个刻板的理论家而言,或许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于富有现实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的政治理论家潘岳而言,却是非常自洽的。也许,对于曾经激情放言“中国是中国人的惟一家园”的潘岳而言,意识形态是不重要的,因为意识形态可以变化,可以选择,但不可选择的是民族情感、文化认同、国家利益。

    复杂的中国决定了潘岳思想的复杂性。不必苛求潘岳。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