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凤凰周刊:抗战关头蒋介石的几次宣言
|
时间:2006/07/07 出处: |
文/特约撰稿员 杨克林
蒋介石的抗日决心,实际上可从1928年5月3日说起。
当时,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率国民革命军北伐。当军队进抵山东济南时,日本田中义一内阁,据其“东方会义”所定的“对华政策”,藉口保侨,派第六师团入侵济南,阻挠北伐。日军无视国际公法,擅行软禁中国外交部长黄郛;采用挖眼、割鼻等手段残杀中国外交特派员蔡公时,并滥杀外交署所有员工,造成“济南惨案”。稍后又伏击依约撒出济南的中国官兵;屠杀留在医院的北伐军伤员。日军的凶蛮暴行,令人发指!蒋在五月九日日记写道:“余自定日课,以后每日六时起床,必作国耻纪念一次。勿间断,必至国耻洗雪为止。”
蒋介石也看出日本的如此作为,其目的:一为阻挠中国国家统一,使中国没有强大之机会; 一为尽可能引发中日正面作战而寻求灭亡中国之机会。蒋介石在当时深知中日两国的国力、战力之悬殊。如贸然开战,必陷国家于危亡。他认为待国力、战力加强后再开战,才能有胜利的把握。
1931年“九·一八”之后,抗日怒潮,遍及全国。9月28日,南京中央大学学生四千余人,为要求对日宣战,罢课游行,打伤外交部长王正廷。外地来京请愿学生,到12月达七万之众。高呼对日绝交、宣战的口号,震动南京!蒋介石为平息群众情绪,接见学生代表,他说:“关于抗日情势,假如本人要想全国国民拥戴我,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对日本宣战,全国人民一定称赞我。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反给一般人疑我不抵抗呢?不是我怕死,而是我不能把国家的命脉断送;不能使民族的生命危殆。我要为国家前途打算;要为民族前途着想。不能为个人名誉而使中国灭亡!纵令不致永久灭亡,或者灭亡不过几十年或几百年,还是可以复兴的话。但是如果现在我们有方法可以使国不亡,使中国不致受几十年或几百年亡国痛苦,我们为什么不采用?为什么反而愿意冒几十年或几百年的痛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全国发表了许多次坚持抗战演说,他说: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 “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和倭寇死拼。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敌,驱逐万恶的倭寇。”
当时,日军已占领北平,极有可能沿平汉路南下,夺取汉口。汉口若被日军早期夺取,则长江下游的一切政治与经济的命脉则落入敌手。
蒋介石为使日军不能速决,于8月14日,先后投入大军70个师,将日军主力从华北方面诱至上海方面。这一战略诱迫日军改变作战方向,即由北至南,改为由东向西。中国军队在上海与南京地区持续作战四个月(8月14日至12月13日)。在此期间,中国将东南沿海地区的战略物资和人才等迁移西南大后方,奠定持久抗战的基础。
自此,中国军队才能背向大后方,向四川边打边退。
蒋介石说:“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故我全国同胞,在今日情势之下,不能徒顾一时之胜负,而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与坚决抱定最后胜利之信心。”
1938年,日本占领武汉后,在11月8日,蒋介石又发表《中国抗战与国际情势》:“我们一贯的根本方针,就只有持久抗战,抗战到底。所谓抗战到底究竟是怎样讲呢?抗战目的,如何乃能达成?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亦即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现在欧战既起,我们已经获得一个中国问题将随世界问题之解决而解决的基础。”
战局的发展,正如蒋介石所料。据说:在1937年,当日军转移其主力至沪(上海)宁(南京)线一带时,蒋介石第一次拍案自语:“对了!”。1941年12月,当他听到日军袭击珍珠港时,又第二次拍案自语:“对了!对了!就是这样!”。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出他的心事,其实这就是蒋介石的抗日大战略。
当然,是全国军民不分种族、党派,不分阶级、阶层,不分男女、老幼,用鲜血和生命促成这大战略的构成。那是一件恒古未有的精心智慧的艺术品,更是一部血泪交织的史诗!更是中华民族复兴枢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