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君子:聊聊香港电影导演的师承渊源
|
时间:2006/06/30 出处:新浪博客 |
香港的电影界比起内地来,不是很注重学历。演员倒还罢了,导演也是如此,在我们熟悉的一班名导演中,除了严浩、徐克、许鞍华、张婉婷等极少数毕业于外国专业电影学院外,绝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或者从基层做起才最后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就连蜚声国际的文艺片导演王家卫、张之亮、关锦鹏也只是靠在电影圈内摸爬滚打才最终成为导演的,这一点应该感谢香港无线训练班(王家卫毕业于无线电视制作培训班,杜琪峰、林岭东、关锦鹏、张之亮等则出自艺员训练班)——多年的片场经验加自己的勤奋努力还有过人的天赋使得一批的电影人脱颖而出,撑起了香港电影的多半边天。反观内地影视界,众多怀揣学历的专业高材生们还怀才不遇呢,更不用说我等这些坐壁上观的无聊看客了。 对于那些日后成为名导演、当时却尚处于在片场打杂(或者说还没有混到导演资格)阶段的有心人来讲,除了自学,最重要的其实是向同行前辈学习拍片经验。而他们与前辈之间或者明言师徒,或者亦师亦友,又或者亲如兄弟,有了这层关系,赏识提拔自然难免,成名成腕也只是早晚的事。另外,虽然他们功成名就后,自有一套导演风格,但仔细探究,却不难发现前辈手法的影响…… 壹· 胡金铨——许鞍华——关锦鹏——叶锦鸿
进入七十年代,著名导演胡金铨渐渐由纯阳刚的武侠片过渡到禅学意味颇浓的古代传奇。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毕业的许鞍华做了他的副手,两人合作时间虽然不长,但胡金铨在电影方面的大师风范令许鞍华受益匪浅,许鞍华独立拍片之后,对胡金铨仍以师礼待之。至80年代许鞍华拍摄金庸名著《书剑恩仇录》时,曾得胡金铨的指点,而影片中沉重的历史感及古朴风格也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当年胡氏经典武侠片《龙门客栈》《侠女》的风范。待到90年老胡拍《笑傲江湖》出现问题(身体病疾?创作分歧?),致使导演工作无法继续时,许鞍华闻讯前往剧组义助恩师,虽然回天无力,老胡最终退出剧组,但胡、许的师徒之情却被传为佳话。 许鞍华虽然拍过胡氏风格的武侠片,但也只是偶尔为之,她的电影中表现最多的其实是对社会、政治、家庭强烈的人文关怀,还有就是作为女性导演所独有的温柔委婉的触感。而这方面对于关锦鹏的影响则极为深刻。在《投奔怒海》《小姐撞到正》《倾城之恋》这三部许鞍华最初的影片中,副导演都是关锦鹏。这位当年想做演员却兼职做副导演的毛头小子,就在许鞍华(甚至还有余允杭、于仁泰)的影响下逐渐对导演工作有了兴趣。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位比他长10岁的大姐提携,恐怕就没有关锦鹏的今日,而最重要的是他从许鞍华的身上学了许多拍电影的经验,为日后独立门户打下了基础。 而在关锦鹏前十年的导演历程中,他的身边也出现了一位未来之星--叶锦鸿,他曾先后担任了《地下情》的制片、《阮玲玉》的副导演,《少女心》(关锦鹏监制)的编剧。片场的耳濡目染、阿关的言传身教,为叶锦鸿积累了丰富的导演经验,九十年代后期,他凭借处女作《飞一般的爱情小说》(关锦鹏监制)一鸣惊人,《半枝烟》、《薰衣草》更被一批影迷推崇,叶锦鸿也曾一度成为香港最被看好的爱情片导演。 从胡金铨的古朴阳刚到许鞍华厚重深刻的人文关怀,又到关锦鹏委婉细腻,再到叶锦鸿的浪漫趣味,纯武侠经历薪火相传竟至纯爱情电影,细探其中因由关联虽然难免牵强附会,但师承渊源成就几代名导演却是落花流水,缘到自然,令我等后辈赞赏不已。 贰·张彻--吴宇森--梁柏坚 大导演张彻旗下弟子更是个个争气,王羽、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午马、李修贤、陈勋奇后来都是既能演又能导的风云人物。不过,要说真正继承恩师衣钵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则是吴宇森。 吴宇森早年弃学入片场打工,不久便做了张彻的副导演。张大师对于影片中动作场面和兄弟侠气的独特理解,对吴宇森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80年代他自《英雄本色》后形成的暴力美学,也很容易看出张彻的师承渊源。 如今吴宇森虽然远赴好莱坞,但香港却有亲传弟子留守,他便是长期担任老吴副手的梁柏坚。90年代梁柏坚导演的《浪漫风暴》由吴宇森亲自监制,《热血最强》中老吴又客串官衔最大的警官,看得出他对这位弟子亲爱有加。而梁柏坚在暴力美学方面颇得乃师吴宇森精髓,不过甚少创新——近来梁柏坚四出开花,与陈庆嘉合导喜剧《绝世好Bra》系列,又跟元奎合导《千机变2》,自己又独立执导鬼片《魂魄唔齐》及《黑夜》,成绩参差,表现只能说是平平。 叁·王天林——杜琪峰、林岭东 王天林在香港的影视界可谓大名鼎鼎,早年在电影圈拍过多部卖座影片,无论国语粤语皆有佳作问世,。因他深谙观众需求,70年代香港无线聘请他做电视剧的监制,王天林做得也极用心,许多经典剧集如《家变》《射雕英雄传》等皆出自他手。杜琪峰刚入行时就跟随他做副导演,后蒙器重力捧,才有机会做到无线导演。
在王天林带出的众多弟子中,他最看重杜琪峰、林岭东两人。林岭东和杜琪峰都毕业于无线艺员训练班,但两人都不想做演员,只对导演有兴趣,经典剧集《家变》便是他的执行导演。不过林岭东似乎觉得光在片场历练还不足以满足他的好学需求,于是竟专门赴国外进修电影专业。林岭东回港后没有继续在无线电视台发展,而转投大银幕,他加入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新艺城电影公司,等他拍出《爱神一号》、《最佳拍挡之千里救差婆》时,同学杜琪峰才刚加入新艺城。 似乎杜琪峰的电影之路总比同门师兄弟林岭东晚半步,在林岭东以《龙虎风云》《监狱风云》等“风云”系列成为香港80年代电影的风云人物时,杜琪峰却正以拍肥皂剧的手法摆弄《八星报喜》等纯为取悦观众的喜剧片呢。在电影方面,杜、林迄今已有三次合作,一是王晶、林岭东策划,杜琪峰监制的《天若有情》。二是杜琪峰监制,林岭东导演的《奇逢敌手》。三是最近徐克、林岭东、杜琪峰各导一段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新片。 扯远了,再回到王天林和两位弟子的师徒关系上来。王天林80年代已退休,但与楚原一样热衷客串演戏,尤其是96年以后,杜琪峰的《暗花》、《枪火》、《钟无艳》、《瘦身男女》、《呖咕呖咕新年财》、《黑社会》等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王天林的身影。《黑社会》更令王老获得台湾金马和香港金像的双料最佳男配提名。王天林自言很感激杜琪峰,每次拍戏其实都是老友聚会,而且总是迁就他的生物钟,有徒如此,夫复何求?
肆·高志森--马伟豪、谷德昭 马伟豪、谷德昭可以说是当今香港影坛除周星驰外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喜剧片导演,单以今年来说,马伟豪的《新扎师妹》、谷德昭的《嫁个有钱人》都有千万票房,而这两位却都是出自高志森的门下。 马伟豪在学生时代就喜爱戏剧创作,他因和几个同学创作的舞台剧《朱秀才》而引起了高志森、黄百鸣的注意,黄、高还根据这个舞台剧拍摄了经典喜剧鬼片《开心鬼》系列。几年后马伟豪本人也被高志森网罗在身边,做编剧和副导演等幕后工作。与此同时,谷德昭已在为高志森做副手,《花田喜事》、《水浒笑传》、《92家有喜事》等片皆有二人的功劳。现在两人专擅拍喜剧电影,师承渊源可见端倪。 伍·其他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陈嘉上之于林超贤、尔东升之于罗志良,谭家明之于王家卫,王晶之于张敏、钟志雄、刘伟强、叶伟民等等。不过,我这里说得虽然头头是道,煞有介事,但人家却未必会领情:师承渊源?扯蛋!给人打过下手不假,但没什么狗屁的师承恩情,告诉你,我们都是同志加兄弟的战斗友谊!别在这儿给我瞎说,乱卖弄,小心我告死你!--得,就说到这儿,上面文字的真假您自己掂量着吧,可没我什么事了,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