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陈永苗:杨小凯的“基督教宪政”2006/06/17
  • 余杰王怡就“郭飞熊”事件的致歉信2006/06/13
  • 佛教与其他宗教之比较2006/06/06
  • 耶稣会士在华活动的历史评价2006/06/01
  • 圣经支撑了西方文明的道德规范2006/05/31
  • 一个佛教徒眼里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2006/05/29
  • 门徒之死和耶稣的神迹2006/05/28
  • 罗素: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2006/05/28
  •  
    洛阳要在白马寺边建印度佛殿
    时间:2006/06/18 出处:青年参考
    Pallavi Aiyar/文 缪小析/编译

      《印度教徒报》

      一座印度风格的佛殿将首次在中国河南洛阳的白马寺附近平地而起,从而再一次拉起了这两个国家之间古老的纽带。始建于公元68年的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现任方丈释印乐一脸笑容地领着笔者巡视寺院。他在当初率先从印度来华的摄摩腾、竺法兰的葬地前止步。

      他介绍说,通常僧人不得葬在寺院内,“但他们俩对中国的佛教贡献巨大,可以例外。”随后他补充说:“在从前,距离遥远,通讯工具缺乏,我们两国的接触仍然很紧密。如今,尽管有飞机和电脑,我们彼此之间几乎不再熟悉对方。这真是怪事。”今年4月末,这种状况发生了小小的改变,当时白马寺举行了建造首座印度风格佛殿的奠基仪式。

      在中国建造印度佛殿的设想,最初由前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于2003年参观白马寺时提出,并在中国总理温家宝2005年访印期间最后敲定。根据协议,印度提供设计和资金,而白马寺负责提供2667平方米土地。工期有望于本月开始,并在今年年底之前竣工。

      释印乐对这项计划相当热心。他认为,中国佛教徒对印度景仰有加,但一般中国人很少能到印度去。“等这座佛殿造好了,人人都能在这里了解印度。”他笑着说。

      让这位方丈高兴的事情还有许多。佛教在中国开始复兴。据他介绍,每天有2000人前来白马寺,“当前是中国的繁荣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满足,他们需要精神上的东西,传统信仰因而正在回归。”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采取措施鼓励佛教复兴。官方不再将其视为封建迷信,而是把它看作治愈社会和经济巨变带来的混乱的良药。白马寺如今享有政府补贴,并被免除纳税。洛阳市政府不久前宣称,计划把这座佛寺打造成国际佛教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