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有关舆论2006/06/06
  • 人民日报: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2006/06/05
  • 理性反思不等于动摇改革2006/06/02
  • 中國公務員工資如何改革?2006/06/01
  • 黄万里:论长江三峡修建高坝的可行性2006/05/22
  • 张光斗坦言三峡工程质量不够好2006/05/22
  • 关于三峡工程的异议2006/05/21
  • 三峡工程:经济和电力工业的大倒退2006/05/20
  •  
    胡鞍钢:中国国防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时间:2006/06/07 出处: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过去二十七年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进展,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国防建设速度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协调发展的特征。”

      中国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对此深表忧虑。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考虑到目前中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还存在台湾独立分离的可能性,中国应当进一步增加国防费用比例,才能保证国家安全,保证经济建设不被台独势力分离和外国势力侵入所中断。因此,强化国防建设是中国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能,加速国防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幅员广阔,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和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与十几个国家相邻,边界线数万公里,海岸线长达一点八万公里。中国要满足最起码的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要求,国防开支占GDP比重至少在两到三个百分点间,而一九九二至二○○二年期间,中国国防费支出占GDP比重仅在百分之一点六到百分之一点六二之间,在世界国土面积三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的七个大国中属于较低的国家。

      强军与强国是中国现代化两大目标,胡鞍钢提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国防建设本身就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投资角度看,国防基础设施和其他基本建设是政府扩大公共投资需求的重要领域之一;从就业角度看,军队和国防工业部门以及为其服务的各种部门也是全社会就业渠道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是国防建设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外部性,可以促进和支持经济发展。无论哪个国家,国防从来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水涨船高”。中国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和国际环境确定国防优先或次优先议程,确定合理的国防支出及其占GDP或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以确保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是充分利用经济建设促进国防建设,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促进国防现代化。中国要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发展需求,促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同步增强。同时,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立国防动员与社会处理紧急事件的协调机制,并加快建立现代国防采购制度、国防科研体制和国防产业部门,进一步提高国防产业竞争力。

      胡鞍钢认为,将国防开支占GDP比重逐步提高到一个比较合理、适度的区间,将使国防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证,科技强军得到如期实现。中国提高国防开支占GDP比重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从目前的百分之一点六提高到百分之二,第二步是达到百分之二点五,这一比重对中国而言属于基本的适度型,在国际上也处于中低比例水平。

      这位经济学家表示,一九九六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上升,“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对军队在过去二十多年‘顾全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予以必要和及时的补偿,有必要、也有可能增加国防支出,强化国防建设,加速国防现代化”。这既符合中国核心国家利益,也会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