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如何应对越南蚕食南沙?2006/06/03
  • 越南人“一人摧毁13中国坦克”2006/05/26
  • 越南:为南沙将不惜与中国一战2006/05/26
  • 越总理候选人阮晋勇毕业于广西师大2006/05/20
  • 邓小平访新加坡谈越南的一段2006/05/13
  • 东溪坦克穿插战当事人的回忆2006/04/29
  • 越共政治局换了一多半人 2006/04/28
  • 越南改革大辩论2006/04/20
  •  
    79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敢死队遗书
    时间:2006/06/03 出处:东方军事快讯
      马洪报烈士家信(原信)
      
      敬爱的父母、哥哥、妹妹亲人们:
      
      祝你们岁岁平安,事事如意,一切都好!父母亲,这次下来休息20多天后,接上级命令,要拿下166高地,连队抽10个人组成行动突击队(333夜猫别动队),人员都是各连抽的,主要以党员为骨干组成的,在5月1日前完成任务。昨日到偏麻观察,地形险要,这次去以炸、偷袭为主,来取得战斗的胜利。在此战斗中危险比较大,每人都准备了死。所以,今日给你们留下几句遗言。…… 明天(5月24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来给我们拍电影,专门以我们的这次行动人物为主要镜头(名叫《幸福在哪里?》)。 父母亲,你们上封来信说,现在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后退不能缩。我坚决地牢记你们的教导,现在是党考验的时候到了,也是为党流血牺牲的时候,我决不退半步,宁愿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半步生!我为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利益,“四化”的建设献身而感到光荣、高兴、自豪。你们养育我19年,来到部队受了党的培养和教育3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这时是关键之时,胜利之时,我应理直气壮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每寸领土,保卫“四化”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死也是甘心情愿的。有战争、必然会有流血牺牲。 父母亲,儿在您身边长到19岁,你们慈母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养育我这么多年,没有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儿深感遗憾。遗憾的是不能在你们身边孝敬,没有享受到儿给你们的一点晚年幸福。
      
      尤其在你们生病之时,儿没能到身边给予一点精神安慰,就随部队来参战了。最后,祝家乡的亲人岁岁平安,万事如意!再见吧!父母亲、哥哥、妹妹们。
      
      儿:洪报 1985年4月23日
      
      一师二团九连烈士马洪报家乡政府的宣传材料
      
      马洪报(1964—1985年),城北乡新湖村姬家洼人。1982年毕业于城北中学,1983年元月应征入伍。参军后,马洪报训练刻苦认真,工作任劳任怨。在国防施工中,他经常带病工作,高标准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成绩显著,先后受到部队13次嘉奖(团3次、营4次、连6次)。
      
      1984年3月,马洪报被选送到团教导队参加战备训练。1985年元月,部队抽调骨干,参加对越防御作战。马洪报当即向连党支部递交了血书,书中表示:“我坚决上前线,严惩越南侵略者,情支部批准我的请求,把我放在战斗中考验吧!”他又连续 4次找连长。指导员请求参战,终于被批准。2月,马洪报被提升为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月中旬,攻打142高地,马洪报担任前沿供水任务。他每次步行两里多山路,沿途要穿过敌人两道炮火封锁线、两道步兵轻武器封锁区,冒着枪林弹雨,几天共背水500多斤,独自完成任务,保证了部队用水。
      
      1985年4月,在老山猫耳洞,马洪报和战友一齐打阻击,iT退了敌人多次反扑,打死、打伤数名敌人,坚守20天,使越军未能前进一步。4月20日,马洪报所在连奉命占领和保卫 116高地。为消灭 116阵地东南侧残敌,连队决定,以党员骨干为主,成立了“333夜猫别动队”(代号),又叫“敢死队”。马洪报一马当先,向连党支递交了血书,要求参战。4月24日,“八一”电影制片厂以片名《幸福在哪里》为这次出征英雄摄下了珍贵镜头。4月3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也为“敢死队”小伙子们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在生死决战的关头,马洪报向家乡父老、亲人寄了录音带,写了诀别信。信中说:现在是党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为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利益、四化建设而献身,我感到光荣、高兴自豪……
      
      5月1日随连队出发,5月4日战斗打响。马洪报第一个接近敌哨,用两颗手雷准确击毙两名哨兵,占领了哨所,并掩护其他战友迅速夺取第。个哨位,占领了166高地。敌人纠集了一个连的兵力,疯狂地向 166阵地反扑。敌人的炮火雨点般落在阵地上,马洪报同战友程东义一齐寻找并背回负伤失散的战友史华利。敌人再次组织反扑。马洪报和程东义在一个被炸毁的屯兵洞上修建了一个观察哨,以便向所在连队的炮兵报告敌情,准确打击目标。他和程东义两人一一直坚守在这个哨位上。5月。日晚,敌人又纠集了一个连的兵力向166阵地反扑。马洪报负责了望,程东义阻击,打退了敌人 19次进攻。在战斗间隙,马洪根正在整装弹药,突然,--一团火球落到他的身前,顷刻,一枚手榴弹爆炸了,马洪报浑身被炸得血肉模糊。程东义打退了偷袭越军后把马洪根抱到洞里,发现他的头、颈、胸、腹、腿部全都受了伤,两条腿被炸断,马洪根昏了过去。马洪根苏醒后,又顽强地爬出洞口,投入战斗,但终因流血过多而光荣牺牲。马洪报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生前的誓言:“为我祖国土,何惜我头颅,任务不完成,誓死不回。”全班战士在他的精神鼓舞下,死守阵地,赢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部队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为他追记二等功。中共凤台县委、县政府1985年7月作出“关于学习马洪报等烈士英雄事迹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马洪报等烈士学习!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