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数字书馆和搜索技术的版权困境(图)2006/05/21
  • Google二十项服务访问量完全曝光2006/05/21
  • 抓虾四定理及其推论 2006/05/20
  • 博客网高层震荡 投资方失去耐心2006/05/20
  • 奇虎网估计融资额总数超过2亿美元2006/05/20
  • VC追逐创新Web2.0 2006/05/20
  • 个人站长:徘徊十字路口的草莽英雄 2006/05/20
  • 王吉鹏:我早就想做娱乐网站 2006/05/19
  •  
    汉芯造假案令中国科学界蒙羞
    时间:2006/05/21 出处: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5月15日的长篇报导指出,甚至不久前,中国还将自己视为一个正处于技术突破边缘的国家。然而,中国政府5月12日已经承认,陈进所“创造”出来的汉芯其实是一场欺骗。中国官方称,这位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研究的“杰出的科学家”,伪造了科学研究成果,他的汉芯只是简单地窃取了一家外国公司的设计,然后把它窃为已有。
    到目前为止仍未承认在此案犯有错误的陈进,在5月14日接受纽约时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拒绝对汉芯造假案发表评论,仅表示“此时不易交谈”。
    纽约时报指出,在一个荣誉极为重要并担心公众的羞耻会尤为加深的社会,陈进的故事已引起广泛反响。在所有的荣誉和赞美的光环都赠与这位37岁的海归学者后,现在人们开始质问是否中国在追赶西方国家时,太过于用力地推动着这些顶尖科学家。他们质问陈进的坠落是否代表着这样一个典型:为了实现这个国家过于雄心勃勃的目标,这些聪明而成功的科学家正被逼着去寻找捷径?
    中国媒体专家、目前正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担任研究员的白若云(Bai Ruoyun)说,现在中国正在出现一场全国竞争,对那些从西方归来的学者都有着非常之高的期待,“他们已得到非常高的薪水,为实现目标提供了许多刺激。作为回报,这些学者被期待着创造出一些具体成果。”
    纽约时报称,中国因侵犯知识产权、窃取西方科技成果而一直臭名远扬。然而突然之间事物看起来有些不同了,因为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已使鉴别此类窃取变得更加容易。陈进的坠落始于去年12月份,当时一名举报人在一家BBS网站贴出一条信息,是写给政府有关部门和上海交大的揭发信,从而导致一场雪崩式的审查和恶劣的宣扬。此案于5月12日以陈进被交大开除而结束,同时他的所有荣誉和特权也被一同剥去。
    虽然陈进在西方科技界没有名声,但他已被视为中国最前途无量的科学家。6年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返回了中国。随后几年,陈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领导着他自己的研究学院,并成为中国最有名望大学之一的研究院院长。甚至,中国总理温家宝还参观他的实验室。
    如今,上海交通大学已给陈进贴上了“可鄙”的标签,北京也已发誓将永远不会允许他进入政府研究机构。
    纽约时报说,已不再满足于成为世界级低端工厂基地的中国,正拚命想展示其能够以一家科技大国形象去竞争的能力,而陈进一案则是最好的体现。
    在2003年至2004年,当陈进在一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其科研成果时,他手持放在玻璃之中的在中国新诞生的计算机芯片“汉芯”,冲着照相机微笑着。中国媒体则称汉芯是一个“突破”,可能会帮助中国结束外国人统治芯片工业的历史。
    陈进和他的小组如何让这个拥有众多政府和行业专家的国家去相信他的芯片,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而陈进和他的研究小组是否将会面临犯罪指控,目前仍是个一个未知数。多维社在编译这篇文章时注意到,一些中国媒体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何陈进的假芯片却“骗过”了那么多的签定专家?
    中国网络媒体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既然陈进负责的汉芯团队所研制的“汉芯一号”,是一款208只脚封装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却在演示系统中使用了印有 “汉芯”标识、具有144只管脚的芯片,当时汉芯公司并没有研制出任何144只管脚的芯片,为什么鉴定专家没有发现其中的猫腻?真不知这些鉴定专家是如何 “鉴定”的!

    陈进造假案的另一个疑问就是团队问题:“汉芯”造假明明发生在陈进所负责的研究团队,为什么有报导说,被欺骗了的还有“研究团队”,难道团队的成员真的不知内情,或者压根儿就没有参与“汉芯”的研究?然后还有一个监管问题:“汉芯”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国家科研项目,既然从“汉芯一号”到“汉芯四号”都存在着造假欺骗行为,为何上级主管单位和部门一直没有觉察和发现?
    曾经让国人感到骄傲的“中国芯”是假冒科研成果,更可笑的是,造假者“头目”陈进以此假科研成果先后骗过了鉴定专家、地方政府、中央部委,轻而易举的骗取国家拨给了的上亿元科研经费
    文章说,现在的中国学术界不得不面对“中国芯”确实是假的的尴尬境地,陈进的这个假“中国芯”无疑给中国的学术界抽了一个重重的耳光,同时更暴露了研究界的一系列让人不所知的问题。“中国芯”的造假更是把自主创新推向了尴尬的另一端。
      纽约时报指出,熟悉陈进的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微软中国公司雇员杨云侠(Yang Yunxia)说,陈进“的确很了不起,此事我们都无法理解。”不过,中国芯片业官员则表示,中国科学家在研发本土计算机芯片上有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说政府已经把它列入重点中的重点。

    根据陈进的同事的介绍,以及媒体报导和他自己撰写的文章,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海归科学家的经历。陈进于1968年出生在中国的沿海省份福建,他还有一个孪生兄弟。他在上海同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在1991年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习计算机工程。

    1998年,陈进获得博士学位,并开始在摩托罗拉奥斯汀研究中心工作。在该中心从事研究期间,他与计算机工程教授、他的论文指导者亚伯拉罕(Jacob A. Abraham)合写了数篇科学文章。亚伯拉罕教授在接受纽约时报电话采访时说:“他是个好学生,他的博士研究对类比电路实验提出了一些创新主意。”

    2000年,陈进曾告诉波特兰俄勒冈人报,他从摩托罗拉返回中国工作,其待遇要比他的8万美元年薪减少很多。回到中国后,他曾在摩托罗拉苏州研究中心工作,后来才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该校也是中国前领导人江泽民的母校。 当时,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已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发展重点。而德克萨斯仪器(Texas Instruments)则是该领域的领导者,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在此领域获得成功。但在两年之内,陈进便宣布了他的发明创造:每秒可执行2亿指令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陈进和中国政府官员在2003年2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研究成果。中国官方媒体当时打出了头版标题是“发展出本土数字芯片”和“中国在芯片发展上取得突破”。还有一些文章说,中国每年都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外国芯片来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现在中国即将拥有自己的芯片了。

    陈进后来被提升为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指导着该校的一个研究中心,获得了政府拨给的巨额研究经费。陈进还被评为长江学者,也是获得该奖项的最年轻的学者,当时只有35岁。陈进掌管着一个拥有100名研究人员的实验室,同时还创办了他自己的私人公司。据中国媒体报导,在陈进开办的这些公司中,有一些是搞芯片设计的,其中包括一家在德克萨斯州创建的公司,是由陈的德州同学帮助创办的。

    纽约时报长篇报导指出,当陈进在2004年宣布创造出甚至更快的“汉芯二号”和“汉芯三号”时,中国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部、全国改革和发展委员会、上海市政府等都向陈的实验室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经费。中国媒体当时报导称,陈进已得到350万个芯片的订单,可能还会获得象IBM这样大公司的订单。
    然而在去年年末,举报者却出现了。他们是几名与陈进开始与政府接触而发生争执的同事,他们声称,外地民工只是简单地去掉芯片上的摩托罗拉的名字,然后贴上汉芯的商标。早期的汉芯可能只是外国公司的芯片,也可能是陈进或他的助手让外国公司仅以汉芯的名字来生产芯片。举报者还列举了一长串陈进从政府采购中而获得的外国公司名单,其中包括一家名叫Ensoc在德州奥斯汀注册的公司。其实,在中国政府今年完成对这起调查前,已有不少媒体披露了这起假芯片丑闻。

    纽约时报介绍说,5月1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内,一些学生已对陈进丑闻感到沮丧,担心这起造假案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同时也有一些学生怀疑,陈进可能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因为剽窃和学术丑闻毕竟早已在这个国家司空见惯。

    一名只要求公布其姓氏的吴姓男同学说:“陈教授真的不走运,他撒谎被抓住了,我认为还有其它人在研究中造假,但他们还没有被抓住。他可能不算是最严重的。”另一名姓王的男同学说:“我对这起丑闻并不感到惊讶。现在许多教授都象商人那样,他们只是擅长于谈论和提升,他们许多人都拥有自己的公司,尽其所能地赚钱。”

    纽约时报最后指出,在交大校园的不远处,就是陈进的办公室,一名记者被保安人员挡了回去,保安说陈就在里边。靠近大门附近,有一张陈进的大幅照片,他正在给一些视察他的实验室的政府高级官员当向导,这些高官包括香港政府前领导人和中国总理温家宝。

    --宁愿没有“中国芯”,也不要让假“中国芯”来充数,更不要假“中国芯”来长国人志气。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事实了,一切也成了耻辱,陈进身上的所有荣誉引来了人们的唾弃,那些鉴定专家更是一言不发、默默无语。如今,国家要求陈进把科研经费交回的时候,那些曾经被无形浪费的科研资源又将怎样挽回,那些被人欺骗的中国心又将怎样得到安慰--这是中国网民对陈进造假案的一段评论,也是对这起丑闻而提出的质疑.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