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反買樓發起人被扣11小時已抵京2006/05/14
  • 風聞下「猛藥」粵樓市震動2006/05/13
  • “侠客”邹涛,挑战房产暴利2006/05/12
  • 新京报:一年调控未阻北京房价高涨2006/05/12
  • 不买房运动:“总理,请救救房奴”2006/05/12
  • “不买房运动”邹涛今日赴京上书总理2006/05/11
  • 上海楼市急转直下 各方要求回暖 2006/05/08
  • 北京楼市销量爆冷 淡季来临?2006/05/08
  •  
    内幕:房价真相大调查
    时间:2006/05/16 出处:品家
      普通购房者

      3月26日房展会,人头攒动,进入会场,温度骤然升高,可以感受得到每个想要买房人的急切。一个展台接一个展台,那是一种迫切盼望能找到一处满意居所的心情。

      但是,热烈不代表热情,我们采访了现场的一些购房者。

      郑女士 53岁 月收入1500元

      记者在某展台遇到了郑女士,由于看到她几乎每个展位都会详细地询问楼盘情况,所以在采访到她的时候,郑女士手里已经拿了厚厚的一摞资料。从郑女士处了解到,她和老伴都是退休职工,两人每人每月都只有一千元左右的工资,此次是来为女儿看房的,由于郑女士的女儿28岁,并准备结婚,所以考虑买房。

      当记者问及郑女士对现今的房价有何看法时,郑女士的情绪却有些激动。郑女士说,现在的房价太高,甚至有些高不可攀,跟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相差过远,有些不太符合实际,有80%的人可能都买不起房,而且房价还在不停地涨,比如远洋山水,从2003年的3000元/平方米到2006年6000元/平方米,三年时间涨了3000多块钱,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如何看待这两年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的看法,郑女士的回答是这样的,她认为政府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房价依然在上涨,政策在调整房屋市场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大,像现在期房虽然相对便宜,但却十分没有保障。

      在记者对郑女士采访的时候,记者观察到,郑女士在回答记者提问的同时,还在不停观望着其他的展台,心情的焦急可见一般。这种心情确实可以理解,因为这可能代表了每一个购房者,对于拥有一个“家”的渴望之情。

      孙先生 33岁

      在某高档公寓的展台前,跟其他展台相比,是冷冷清清的,偶尔会有两三个人随意参观一下,拿份资料,便扬长而去。这时,记者却见到,一位男士在展台前细心的询问着有关楼盘情况。因此,记者便在一旁等待,一直到那为男士给售楼人员留下了电话,转身准备离开,才上前采访。

      记者了解到,孙先生现在在一家外企上班,年薪十万左右,由于家在外地,所以在北京上学工作的这些年,一直希望在北京安个家,尤其是结婚后,就更希望给自己和妻子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对于收入已经不低的孙先生,当记者提及房价,孙先生却有些面露愠色,孙先生说,虽然他和妻子都是白领,两个人的工资已经不算低,但是想买一套位置离城里近一些,又能住得很舒服的房子,北京现在的房价,使面对首付和月供的他们,感觉到力不从心。虽然这几个月,北京开盘的楼盘很多,但是房价依然自顾自的涨着,仿佛没什么能影响到它一样。


      正说着,孙先生的妻子王女士从别的展台走了过来。王女士也对现在北京的房价有些无奈。王女士说,北京房价上涨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状况让很多人觉得压力很大,而且似乎想要住进一个自己喜欢的房子的梦想,是越来越遥不可及。


      记者继续问道,是否认为房价在政府调控有可能下降。孙先生表示,政府出台的政策必然有政府的道理,效果可能有,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很明显,因为事实摆在眼前,房价依然在上涨。当然,房价下降是每一个购房者所期望的,至于何时能实现,谁也不知道。


      4月5日 望京某楼盘售楼处


      9:00售楼处人员开始上班,由于是初春,每个人看上去都懒洋洋的。


      13:35一位女士往售楼处走去,记者便站在风里等这位女士出来。


      这位女士姓陈,她是在看好楼市一直升值的这个时机,想要买房作为投资。记者问道,为什么要买望京这边的房子,作为回答,陈女士这样说,望京的房子升值潜力大,而且现在也还在升,她现在很后悔两年前没有买望京的房子,当时已经看好了,却没有下定决心买,到现在,当初看上的那个楼盘每平米已经涨近2000元了。


      记者又问,对现在的房价做何看法,现在的房价是否能接受,房价是否会涨还是跌。陈女士说,现在的房价对于她来说,还是可以接受,但还是偏高,近两年房价一直在涨,利用房价赚钱的除了开发商,还有许多中小投资者,她希望房价继续涨下去,并且认为房价一定会继续涨下去。


      由于当天有风,所采访的地点又是室外,记者便结束了这次访问。一直到售楼处17:00下班,记者总共见到了5位购房者。由于望京楼盘给众人印象是持续热销,但当天记者所见情况,却让记者十分讶异。到底是因为人们的选择多了,还是房价真的那么高不可攀了?结论仍然无法得出。


      从房展会到售楼处,共历时两周,两次展会及四个售楼处,记者总共采访到50人,其中90%的购房者认为房价过高甚至高不可攀,并会持续上涨,7%的人认为房价可以接受,但依然会涨,3%的人认为房价会跌。


      业内人士


      在2006年3月25日的品牌峰会上,与会人员数百名,参展单位也有近百家,大部分都是参会人员,以及展会和各展台的工作人员,来看楼盘资料的购房者却是少之又少。


      戴德梁行 李先生


      在这次峰会散会后,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戴德梁行的李先生。当时,李先生手中拿了许多资料,并还会在某几个展台前驻足,了解一些情况。记者在李先生准备离开的时候,上前采访,李先生也很友好的接受了《品家》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问您对现在的房价有何看法?”


      李先生:“现在的房价是符合市场的,并且十分稳定,至少不会跌。”


      记者:“那您认为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李先生:“首先是开发商成本比较高,受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开发商是不会降价的。”


      记者:“从2005年开始,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您认为这些政策对楼市是否能起到作用?”


      李先生:“政府的政策所起的作用是规范市场,这些政策在短期内有影响,对房地产市场是长期有利的。”


      其间,李先生表示,他也是研究楼市房价这方面的,和戴德梁行对外发表的2006年价预测态度一致,即房价态势平稳,至少不会下降,这一点李先生很明确地指了出来。


      星河城·美冠销售 张鹏


      售楼业务人员,是最直接了解房价的群体,因此,记者采访到了一位售楼人员,听听他对房价是怎么看的。


      关于房价,他认为,房价是稳中有升,现在是买方市场,人们都需要住房,不管是为孩子买还是投资,房价不会降只会升,并且由于土地因素的影响,房价也注定只能上涨,如华润去年八月在清河拍得的一块地,仅地价就7000元/平方米,开发商不能按成本价卖房,就只能把房子的价钱涨上去。


      专家点评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31号文),与2003年发布的83号文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有两点,一是将预售收入的预计营业利润率修改为预计计税毛利率,并将比例由过去的15%提高至20%;二是以销售房地产开发产品为主的企业不得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这两点变化意味着今后房企不仅要多交税,而且不容易再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了。


      专家认为,对于空置房应由市场去调剂,政府没有必要去管它。在美国有种说法:“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地产。”卖不出去,就降价!“如果开发商不愿意降价,那政府为什么要去保护他,为他承担责任?政府为什么要去保证开发商的利益?就让他破产,让市场规律自由淘汰!最后进行没收、作不良资产清理,银行收了之后,以半价销售,自然能卖出去。”暂时的空置不一定是永久的空置,政府此时急着跳进去反而会打破很多游戏规则,而且会让很多有权力有势力的人占便宜,政府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最后倒霉的是纳税人。政府所要作的只是控制土地的供给,对手里有空置房的开发商限制其竞标土地,“现在的东西都没有消化,还有什么资格来标地?”解决老百姓买不起房的问题,政府不应该期待开发商去建经济适用房。


      易宪容认为,房价讨论多此一举。他认为,即使是“招拍挂”了,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不仅存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利益关系也严重不均衡,还存在着一个完全的垄断。房价不是市场关系决定,而是有房地产的垄断力来决定的,尤其在房地产商合谋的情况下,房价由少数人掌控,合理性何在。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面对国内广大民众对房价飙升严重不满,现在不是讨论房价合理不合理的时候,而是要检讨房地产市场利益严重不均衡的根源所在,并应该采取措施来调整。否则,仅看到GDP增长的短期利益,不进会损害长期利益,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决不可以掉以轻心。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