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新京报:一年调控未阻北京房价高涨2006/05/12
  • 不买房运动:“总理,请救救房奴”2006/05/12
  • “不买房运动”邹涛今日赴京上书总理2006/05/11
  • 上海楼市急转直下 各方要求回暖 2006/05/08
  • 北京楼市销量爆冷 淡季来临?2006/05/08
  • 加息新政是否会造成房市恐慌 2006/04/29
  • 加息新政是否会造成房市恐慌 2006/04/29
  • 北京楼市“三高”背离常态 2006/04/28
  •  
    “侠客”邹涛,挑战房产暴利
    时间:2006/05/12 出处:南方周末
      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关于买房的话题在网上造就了一个英雄。邹涛在网上发起的“不买房行动”,短短数日,便征集到上万支持者。

      对于“不买房行动”,有人可温和地称之为“一朵小浪花”。而对于邹涛本人,既有人把他看作代表弱势群体民意的“大侠”、先驱人物;也有人骂他是“疯狗”,斥其是在炒作。不过,邹涛自己说,他仅是个负责任的现代公民。

      “好像古代的侠客”

      “我好像古代的侠客。”走在深圳市民中心走廊里,邹涛爽朗地笑着。

      5月8日下午,邹涛手握一份“房地产市场民意调研报告”,求见深圳市分管国土的吕锐锋副市长。每遇见一个接待员,他便直爽地介绍自己是“公民邹涛,想把市民意见亲手交给吕市长”。

      4月26日,他在奥一网发表了《深圳市民邹涛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号召“房价一日不降,我们就坚决不买房”。

      邹涛的网络公开信,在本就波涛汹涌的房产争议中,再次成为点燃民意的引子。短短几日,邹涛公开信就蔓延至众多网站,签名加入“不买房行动”的人数在10天的时间里达到8000人。

      而此刻,站在民意前端的邹涛也有了“大侠”、“斗士”的头衔。“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愿意负责任的现代公民。”邹涛这么说。

      在冯伦等房产大腕抛出“房奴活该论”之后,邹涛发表公开信进行反驳。在5月3日的第16届深圳房交会上,他向房产商、房管局领导分别递交了公开信。接受记者采访时,邹涛正准备向中央领导写信,反映情况。他的理想是:“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居者有其屋。”

      “当一个人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羞愧。”他用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总结自己的抱负。

      最近几天,随着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纷至沓来,邹涛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5月9日凌晨2点多,邹涛兴致勃勃地打开电子邮箱,让记者看支持者发来的邮件。每打开一封,他便把精彩段落念出来,呵呵地笑着。在他手机里,也保留着颇多全国各地发来的短信,他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就以地名称之为“天津支持者”、“深圳支持者”。

      过去十多年,邹涛一直在帮助弱势群体维权。在1999年,70多名湖南农民工因为被拖欠了11个月的工钱,通过家乡人找到邹涛。因为这一次维权,让邹涛从此把维权当作了自己另一项事业。他现在是深圳扶弱助困网常务总干事。

      “说实话,一开始我就有英雄主义情结,湖南人本身就充满血性,敢出风头。”邹涛是湖南邵阳人。他很敬佩毛泽东主席带领穷人过上好日子的伟绩,对于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也颇有一番神往。

      “蛮可爱的想法”

      5月3日房交会开幕,邹涛决定在当天向房产商递交一份公开信,并在会场散发“不买房行动”的名片。

      这是个大举动,也标志着这场“不买房行动”不仅是一场网络游戏。一些人劝他不要去,以免出事。为此,邹涛专门咨询了法律顾问。不过,当一些市民要求到现场支援时,他却劝说别人不要去。“我是用理性的方式解决最棘手的问题。”邹涛反对“博弈”、“对抗”的提法,并多次强调,这只是“行动”而不是“运动”。

      邹涛曾想着搞一个“最暴利的楼盘”评选,不过连他自己最后都觉得太刺激,而代之以评选“性价比最高的楼盘”。

      “邹涛是一个善于保护自己的人。”一位熟悉他的记者说。

      “在报纸上见过关于你的报道,我支持你。”3日,在房交会门口,一些市民痛快签下姓名,也有人自发帮助邹涛散发名片,还有市民专程印制了1000封公开信。

      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特区内住宅均价突破万元,同比上涨35.46%。深圳市商品住宅均价8126.14元/平米,同比上涨25.63%。

      “邹涛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深圳市场那么大,区区几千人只是一个小浪花,不会影响到销售价格,房产商的资金链也不会断。”招商地产品牌部经理孙海这么评价邹涛的努力。

      在会上,孙海介绍说招商地产一年拿出2000多万投入公益事业,邹涛质疑他为什么不用于降低房价。孙海没有回答,但是事后评价邹涛的想法“蛮可爱”:“2000万摊到每个平方中就只有十几块钱。”

      “现代公民”

      邹涛脸庞宽厚,白白净净,说话温文尔雅,说话时喜欢歪着头看着对方,每天总是穿着自己公司销售的高尔夫球衣。吃饭时,他拒绝喝酒:“在任何时候我都要保持清醒状态,喝醉了就可能做错事,就会给社会增加负担。”

      在为农民工维权过程中,邹涛逐渐在网络上接触到一些关于“现代公民”理念的文章,“我一次次地反思,觉得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享受到平等的权利,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强烈想当现代公民的原因。”邹涛说。

      邹涛曾3度参加政府听证会,并在会场上直言时弊;他去年底连续3次发表网络公开信,讨论公共事务,全部得到政府部门回应。2005年1月,邹涛在网上发表《自荐直选深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公开信》,成为民间自荐深圳市人大代表第一人。3月,又在网上自荐直选罗湖草埔西社区居委会主任。

      邹涛老家在魏源故居旁边,小时候便开始看《海国图志》手抄本,他自言深受魏源思想的影响。

      而此次“不买房”行动,他更高的目标是要唤醒更多有责任感的公民。33岁的律师姚铁加入了邹涛的行列。“虽然我是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但我更是一个行动者。”

      有市民想跟邹涛合影,但他拒绝了:“我不是什么明星。”他的行为准则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孤独的“明星”

      尽管邹涛不愿意当“明星”,但他已经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并且遇到颇多质疑。

      有一名深圳维权人士直言邹涛的做法幼稚:“他明知道不可能达到效果还这样做,惟一的理解就是在炒作。”也有房产商认为他搞“性价比最高的楼盘”评比,又筹划建立“邹涛购房联盟”网站,是在为将来的牟利做储备。

      “邹涛购房联盟”网站在筹备之中了,“不会打任何广告,是一个纯公益网站,而且必须实名注册。”邹涛解释说。

      “现在还有人在问我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我很伤心。”邹涛低下头。

      这样的质疑一直伴随着他近10年的维权经历。

      他有两张不同的名片,一个身份是“中国高尔夫用品网总经理兼首席行业研究顾问”,另一个是深圳扶弱助困网常务总干事、资深民间公益志愿者,“我更认同后者。”邹涛说。他公司的网站还带有明显的维权色彩,设立了全国惟一的“高尔夫球打假举报中心”。邹涛的高尔夫球产品销售公司有1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几百万元,自己开着一辆蓝鸟轿车。

      邹涛很明确地区分着自己这两个身份。他不会跟员工谈自己的另一个身份,而在维权行动中,他极力回避谋生的职业。

      邹涛没有买房,租了一个月租金1500元的房子。家具、家电都是房东留下的,铺着大理石地板,简单而陈旧。厕所抽水马桶坏了,饮水机也没有水,邹涛说,这房子“只是我睡觉的地方”。

      他搬了3次家,据说以前家里门锁曾被一些不明身份的人用牙签堵住。

      从参与维权开始,他的正常生活就被改变了。五一假期快结束的一天,他的前妻打电话责怪他没有遵守诺言带6岁的儿子出去玩,他闷声说“好,好,好”,便挂了电话。

      据说,前妻因为邹涛这种“侠客”性格爱上他,也因为他选择这样的生活离开了他,留给他最后一句话是:“如果你是别人老公,我会很欣赏,但是自己老公就不能忍受。”

      “离婚是对妻子的幸福负责。”走在夜色下一条安静的小路上,他平静地对记者说。

      今年3月份,邹涛很急切地向香港乐施会(著名慈善机构)连续发了五六封长信,希望能到乐施会做一两年的志愿者。“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到湖南湘西的贫困地区,去改变那里现状,帮助孩子们上学。”说着,他点上一根烟,袅袅的青烟升起来。

      邹涛遇到一些事情时,就会给李昌平、姚立法等知名人士去电话,从这些“没有见过面的朋友”那里寻求支持。

      走过楼下停车场时,记者问他是否感到孤独,邹涛讪讪地笑了:“说不孤独是假的。”(录入:陈利明)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