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网易社区遭黑被疑员工报复行为 2006/05/12
  • 第一财经:汪延 从新浪到阿拉善 2006/05/12
  • 新浪利润急剧下滑 三天一招封死盛大2006/05/11
  • 网民争编百度百科 20天词条过十万2006/05/11
  • 第二波网络广告热潮兴起2006/05/11
  • MSN大面积瘫痪 自称并非自身故障2006/05/11
  • 网易员工:比社区被黑更黑的是什么?...2006/05/11
  • 环球企业家封面:Google创新机器 2006/05/11
  •  
    新浪:铁打的总编,流水的CEO
    时间:2006/05/12 出处:互联网实验室
    汪延走了,大家并不吃惊,因为从新浪下课的CEO并不在少数,最早从网景公司挖过来时副总裁的沙正治,在新浪仅维持了半年;创始人王志东在新浪CEO的位置上不满两年(21个月);而资本高手茅道临也仅仅维持了2年时间;而汪延做了两年的总裁,三年的CEO,在位时间虽无法和网易丁磊搜狐张朝阳腾讯的马化腾相比,但却是历届新浪CEO中时间最长的一个。

    难怪有人总结:新浪CEO难逃3年宿命。

    可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新浪总编的位置仿佛铁打得一般。陈彤自从97年出任新浪第一位编辑以来,先后担任利方在线体育沙龙版主、新浪网新闻中心主编、新浪网内容总监等位置,2003年11月起担任新浪资深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全面负责新浪网的运营和内容管理工作。一晃,快10年了,陈彤依然在总编的位置上,尽管多了副总裁的头衔,陈彤的主要工作还是内容。汪延下课之前,其离职的传言在两年前就开始盛传,而在真正离职的时候大家反而不奇怪;陈彤做内容上的一把手的位置似乎在人们心中形成定势,因此也鲜有传言,或者即使有也没有人相信,毕竟陈彤已经成了中国网络编辑“皇帝”。和新浪历届的CEO们流水般地变更相比,陈彤的总编职位如同铁打般的牢固。

    为什么新浪是铁打的总编,却总是流水的CEO呢?

    其一在于新浪内容为王的现状。新浪起步就是靠的内容,成功同样靠的也是内容,新浪不是没朝其他方向努过力,网络游戏、IM、搜索引擎都有,但结果都不理想,最后只能靠内容,靠网络广告, 在新浪没有比内容再成功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即使是收益颇丰得无线业务也一直在下滑,只有网络广告收入一直保持坚挺。每一个CEO的离去,背后都有失败的业务,似乎在证明CEO的职位并不适合他:《天堂1》倒了,所以茅道临下了;UC收购效果平平,所以林欣禾走了;“爱问”推广不利,《天堂2》惨淡收场,所以汪延只有黯然离去。不是有成王败寇一说么,于是新浪新业务疲软,老业务稳定就决定了,内容为王的总编的是铁打的,开展新业务的CEO就成了流水匆匆而过。

    其二在于新浪股权分散。和其他网站相比新浪的CEO往往不是最大的股东,或者没有绝对发言权的股东,或者根本就是不股东。这和其他几个门户有很大不同,无论腾讯、搜狐、网易还是盛大和百度,他们的CEO或者网站的核心人物往往事最大的股东,在董事会他们有绝对的发言权,他们既是掌柜又是最大的东家。所以他们可以朝一个方向专一地努力,有的时候甚至表现出偏执、豪赌或者专制的特点,如果丁磊因为《大话1》的失败,《精灵》草草收场而退出网络游戏,那么就不会有今天《大话2》和《梦幻西游》的成功;陈天桥如果不是靠近似专制的作风在短时间就做出一个《传奇世界》,盛大早就在03年死去;朱俊如果不是靠豪赌的作风,也绝对没有胆量代理《魔兽世界》,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功。而如果这三个人在新浪,根本无法发挥他们的专长,因为在新浪不允许失败、不允许专制更不允许豪赌,所以新浪的网络游戏也难以有所作为。在新浪要对所有股东负责,对董事负责,对董事长负责,陈天桥,丁磊只需要对自己负责。新浪CEO只有一个,可董事却有七八个,在新浪更多的是资本的游戏,而不是CEO一个人的事情,从某种角度看在新浪里CEO更象是一个瓶颈,上面是几个婆婆哪个都惹不起;下面是公司的高管和员工,各有自己的业务,CEO象一根细细的管子,连接着资本和公司,一旦不通畅这根管子就会被换掉。所以,新浪的CEO常常被换掉。

    这就是新浪,流水的CEO铁打的总编。也许曹国伟在CEO的时间也许未来会打破汪延在位三年的纪录,但可以肯定的是曹国伟一定比陈彤先离开新浪。

    汪延的离去让我想起一部电视剧《天下第一楼》,在福聚德里的两个争吵的东家很象是新浪的董事会,而那个烤鸭师傅到有几分象做总编的陈彤,新浪的CEO们就是到头来最失意的卢孟实。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