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图)2006/04/27
  • 非常搞笑的四川军阀部队2006/04/27
  • 张学良与交际花郑露莹2006/04/27
  • 1955年张学良写给赵四小姐的信!2006/04/27
  • 蒋日记赴美记2006/04/27
  • 铁血悍将汤恩伯自传2006/04/21
  • 中共高度赞扬三民主义2006/04/14
  • 1936年的四川特大饥荒中的饥民 2006/04/13
  •  
    洛城新語:「蔣介石日記」讀後
    时间:2006/04/29 出处:早报网
    編按: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3月31日公布1917年至1972年的「蔣介石日記」。「洛城新語」作家之一、史學家戴鴻超教授親赴史大,瀏覽新開放的史料後,先發表三篇專文以饗讀者,中篇及下篇定週六、下週一陸續見報。
    凌晨「起床,靜坐一點…分時。機詐、貪妄、求全、色慾,諸機未絕也。專靜純一之心略凝,和平虛明之象,似有進步也。午前看報、整書。午後點楚辭。晚外出…十時起靜坐二八分時。後入寢。」

    這是蔣介石在1918年1月8日的日記(當時32歲)。他從1918年元月到1919年12月,每天都像這樣記載四項生活事務:起床時刻、靜坐長短、品行檢討及主要活動。在他以後動盪的生涯中,一直維持每日記日記的習慣。

    「蔣介石日記」是由蔣家的家屬在2005年交付史丹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保管,供給研究者閱讀(所有權仍屬蔣家)。記事起自1917年終至1972年。胡佛研究所在今年3月31日開放,首批日記,起自1917,止至1931年,達五千餘頁。

    蔣的日記原來沒有打算發表,所以用語非常坦直,對人對己的批評毫無保留。閱讀這樣大批文件會讓人有許多感想。現在先談一下蔣的四項記事;以後再分別敘述他與家庭親朋的情感,以及他在「九一八事變」時的處境與心情。

    蔣非常注意早起,通常以六點鐘為準,除了生病、蜜月等類的時期外,很少晚起。他認為「八時起床,已成廢人矣」。一次他遲起,他給自己記大過一次,以嚴懲戒。他的早起是他一生勤奮的起點。

    他靜坐歷時很久,有時超過一小時之久。在各種場合中進行:家居、戰地、乘船、坐轎。他以無比的毅力,造出寧靜的時刻,虛心靜氣思索事務,檢討品行。

    說起檢討品行,前面已經記載他如何嚴厲坦白地列出自己的過失與缺點。他的目的是鞭策自己,力求上進,要達到這目的,他一方面提示箴言,作為修身養性的標準。他在不同時期列出了「靜敬澹一」、「沉潤澹渾」、「立志帥氣」、「懲忿窒慾」、「務實求真」的各種信條,反省自己實行的結果。

    他另一方面列出他的中心任務,時時警惕自己,以求達成。在1928年日本製造的「五三慘案」以後,他從同年5月14日起,每天在日記中寫出「雪恥」二字,連續數百天之久。同樣地,他為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寫出了「列強未平,何以家為」的話語。

    至於他的每日主要活動,當然很多都是軍政大事,是大家所瞭解的,不需討論。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讀書習慣。他寫道:「學業實習不間,則德性進步。故欲自強獨立乃以求學業為要也」。他讀書的場合也如靜坐時一樣,在戰場中、在辦公室裡、在退引的溪口,都利用一切機會念書,重讀他在私塾已經念過的經、史、子集各類經典著作,閱讀中山思想、軍事學、天文學、法國革命史、西洋通史、易卜生傳、新青年雜誌、歐著經濟學、科學訊論,甚至「水滸傳」、「福爾摩斯傳」等等不一而足;此外,他經月學英文及俄文。

    閱讀蔣在1917年至1931年的日記,讓人認識到他在修心養性方面,下了苦功。雖然他沒有達到「知過必改」的境界,他是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到了1920年代末期,他維持了一種定型的生活方式,早起、早睡、飲食簡單、不抽菸、不喝酒、愛情專一。與他在1917-1920年代行為差別是不可以道里計了。

    至於他的勤學,開擴了他的眼界與胸襟,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他的政治智慧。在1920年代末期裡,他可說是在國民黨領袖階層中,唯一的具有政治頭腦的軍事家。這是為什麼他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夠脫穎而出,一躍為中國的黨政軍最高領袖的原因。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