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小平改革路线威力逐渐释放出来
|
时间:2006/04/22 出处:博客网 |
邓小平设计推行的改革开放路线的巨大威力将逐渐释放出来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的,是以辩证法唯物论为世界观的,是以共产 主义为目标的。那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坚持人民民 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一是要坚持继续革命(改革)。关于这两个要点, 毛泽东时代的表达方式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邓小平的表达方式是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继续改革开放。也就是说,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这两点上的精神实质 是一致的。
毛泽东说过,是蒋介石教会我们武装革命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反动派 教会共产党的。要消灭蒋介石反动派的政权,就要消灭蒋介石赖以生存的枪杆子 ;而要消灭敌人的枪杆子,就要在实践中去学习如何组建、发展、运用枪杆子; 掌握好了枪杆子,才能真正地消灭敌人。正是在惨烈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在付 出了很大的代价的情况下,政治斗争的经验才逐渐地成熟起来,培养出了一大批 能征善战的革命将领,培养了无数的英勇的革命战士,这是中国革命得以取得胜 利的组织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到相对和平的年代,斗争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问题要面对。在政治方面,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在经济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工业化革命。在文化思想方 面,通过各种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正是通过对社 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的改革,中国的面貌才得以焕然一新。如工业化革命的基 本成功,中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样任何外国敌对势 力对中国的制裁威胁就施展不开了。而有了强大的工业国防体系,各种外国敌对 势力也就不敢象旧中国时期那样可以任意地来侵略中国了。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邓小平开始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之旅。
加快提高和丰富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对邓小平来说是重中之重的首要工作。在毛 泽东时代,由于工业化的需要,人民必须节衣缩食支援工业建设。毛泽东利用新 中国成立后人民还保有的革命政治热情,大搞各种群众政治运动,转移了民众对 经济生活水平的视线;同时也通过各种文化思想的斗争运动,提高了群众的政治 觉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视野和精神生活,批判了各种剥削阶级思想对群众的危 害,破除了封建迷信奴隶思想对群众的精神束缚,提高了群众的批判精神和能力 。而对人民的文化思想的改革的历史作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效果的, 现在效果不是慢慢地出来了吗。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毛泽东抓住时机充分地利用 了政治和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快速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毛泽东成功了 !
但,一般来说,毕竟是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 关键时刻可以使用一时,但不可能使用一世。所以对邓小平来说,就必须当机立 断转变中国的工作重点,即全面转向大力展开各项经济工作,尤其是快速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否则人民群众是会对社会主义、对共产党的领导失望的。关于这 一点大家可以参照一下苏联的情况,当苏联崩溃后,民众高呼“要苏联,不要苏 共”的时候,可见民众对苏共是极度失望的。所以说,邓小平及时调整经济工作 重点,是及时地推动了中国发展的关键之举。
邓小平支持并推动运用市场手段来加快经济建设是一次成功的选择。封建社会的 自给自足的市场经济,是与工业社会的商品社会化生产的市场经济是有本质的区 别的。由于中国工业化的成功,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建成,这个时候如何加快科学 技术转为生产力,加快产业化发展,加快经济规模化发展,运用市场手段是一个 非常有效的选择。
在这里必须提出一个重要的现象和问题。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在历史的 自然发展进程中慢慢长大的,其中还伴随着各种战争,甚至世界战争的爆发,伴 随着世界市场的开发,而一切目标却是为了追逐利润,追逐金钱。而对市场的运 动规律把握的好的资本家就更能在市场中,实现对利润追求的目标。市场是一个 杠杠,具有反馈调节作用,这是市场的本质属性。那些只会一味地说什么“看不 见的手”的人其实不过是些愚蠢的人罢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有所体味了,那就是中国搞市场经济的进程与资本主义的 发展经历是不同的,而是一种更为主动的选择和把握。但是,毕竟如何在工业社 会搞市场经济,如何对计划经济作一定的转换,如何协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如 何将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国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当然,西方的资 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入国家调控的方面和分量,这个方面的经验倒是可 以值得借鉴的。
当然,现在中国搞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了,已经有了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了。比如说,社会主义企业为什么服务的问题,是为利润服务,还是为人民服务 ,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决定我们到底是要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 要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区别。对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来说,利润应该不过 是一个指标而已,即通过利润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分析、判断人民的需求取向 ,进而有计划地分配资源,调节生产计划任务,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开放中由于一些干扰的存在,如某些人别有用心地鼓吹私 有化,鼓吹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等等,在改革和开放中,破坏了国企的改革 意向,冲击了中国工业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等等,这些方面是应该认真总结的 。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 ,推动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加快走新工业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等,都是针 对以往改革开放中的错误和不足而提出来的,非常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摸爬滚打,中国渐渐对市场游戏的把握能力大大地提 高了,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具备一定国际视野的各门类人才,很多党政干部得到了 锻炼和考验,人民群众通过对一些资本主义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有了更深刻的对 比认识,这些都是对中国非常有益的成果。虽然社会的震荡给广大民众的思想意 识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但随着中央提出新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在 社会风气方面应该是会逐渐向好发展的。
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 的国家,是应该对世界、对人类有更多的贡献的。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当道,中国 要想对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的话,就必须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要想成功 地对付各种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就必须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游戏规则有深刻的认识 和把握,必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否则,关起门来自己搞自己的,对资本 主义的那一套一无所知,那拿什么来对付资本主义呢?另外,随着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众多的中国的需求也越来越广 泛,这都推动着中国不得不走出去。而要走出去,还要走得好,如果不了解当今 世界的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的话,那就一定会吃更多的苦头。现在,改革开放已经 为中国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经验,这是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的资本,也是中国迈向 更高境界的历史新起点。
现在,中国已经对资本主义的东西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了,不仅资本主义的那一 套东西中国懂得相当多了,而反过来,中国还有许多独有的东西,却是西方没有 的,西方不太懂的。这样一来,中国就具备了比西方更广大的视野的知识,这将 是中国对付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的储备。
不错,跟资本主义打交道,中国的确吃了不少亏,但资本主义也同时教会了中国 对付资本主义的经验和方法,东风和西风的较量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长久 的较量,看问题不能局限于历史的某一个片面,而要对历史的整个发展有一个整 体的观察,要用发展的眼光取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总的说来,通过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路线使中国获得了应对世界风云变幻的丰 富的斗争经验,加上现在中央调整了新的战略和策略规划,那么,可以肯定地说 ,由改革开放路线而获得的充分的各种经验,将在中国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 释放出巨大的威力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来,中国的亏也不会白吃的,这也许 是中国崛起,完成复兴大业,所不得不面对的前期阵痛吧,中国人应该相信中国 用能力推动一个新的世界诞生,这也许正是历史赋予中国的光荣使命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