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玩意:茶马古道功略
|
时间:2006/04/19 出处:江湖兵器 |
尽管这功略来得有点晚,但由于前人的功略我才能够完成行程,因为把最新的功略还给大家也是义务。 光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又怎么行呢?! 所有时间及路况均以2005年10月为准,不过那边从11月-4月该是大雪封山,路况及各种费用不会有大变动,权作参考也是不错滴。
此次的路线是:昆明-六库-丙中洛-察瓦龙-诺拉山口(4200M)-齐马拉山口(4700M)-泽面/日东-日东兵站-察隅-下察隅-然乌-八宿-邦达-中甸-丽江-昆明
1. 昆明-六库(0820pm-0620am,卧铺133元,汽车南站) 我是在同一天从广州飞至昆明,这趟晚车有个好处就是到达六库的时候,正好赶上六库至贡山的第一趟车,不迟不早,时间刚刚好。把时间掐得紧紧滴正好是本小小的一贯作风,后来遇到一伙同样行程的,他们坐了早一班车,结果也得在冷雨中等车。
2. 六库-贡山(0620-1400)-丙中洛(1530),车费54元 时间真的掐得很准,因为到达六库时还没下车已经有人在喊:贡山贡山!,接包上包扔包,一系列动作完成得完美无暇,还剩5分钟时间上个了厕所,免费。 费用:进山费25元/人(原价50元);住宿:10元/人(免费提供半死不活热水澡,及客房竟然放了两个国产劣质套套!晕)
贡山至丙中洛换乘小面的,怎么换的我已经忘了,只怪我一路睡得太放肆。小面的一路沿着怒江行走,两边高耸入云的峭壁像是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当然只是前菜。半路中,出现一座白房子,司机把车一停,噢,原来得留下买路钱。 整整睡得歪掉的帽子,把脸蛋抹一下,挤了个笑脸,和那个所谓管理人员讲价来着。 50元一个人。 不不,我们是学生!应该不收钱! 你是学生? 咳咳,俺是研究生不行! 拿学生证来瞧瞧啊 我呸,俺的学生证可是真的。翻一下,那人见我们有五个人(其实有一个根本是混的,不是同伙,算了,看着他勉强称得上是小白脸的份上),拿着我们的一百元,收进柜头里,没有给票。 这所谓50元包什么咧?就是不时见到有个碑立着:观景台、石门。当见到:怒江第一湾的时候,便看到远远飘在云雾中的丙中洛。这天一直下着小雨,空气清新,听着怒江河水奔腾的声音,站在那无数人拍过的怒江第一湾观景台,感觉只有舒服二字,这趟估计没有白来。
3. 丙中洛-察瓦龙2800M(0840-1600)运货货车150元/4人,如果专门包车需500-600元左右,从这儿到秋那桶,坐货车30元/人,专门包车另算。 从丙中洛至察瓦龙这段路没有班车,只有搭运货的车辆或者专门包车前往。一大早便在镇上来回踱步找车辆,进山的车不多,有的已经满座,有的已经被包,还有的没有货。当然,最后在小小的机智之下,抢在几个藏民前把司机搞掂,4个人坐货车车厢,不用在后面扛大厢。
这一路比坐过山车还要过瘾,7小时左右走60公里,路面状况之差完全可以想像。我和另外一位女士坐在两位男士中间,算是有人肉护航,但依然撞得两腿青瘀,脑袋发涨。前腿放满杂物,不能伸直;身体左右夹攻不能伸展,俺依然睡得比较痛快,差点把脖子给拧了!
一路当然风光无限,只可惜越是差的路,我睡得越起劲,那小小一直向往,并千叮万嘱吩咐ZY看见便告诉小小的怒江驰名渡江溜索,在我睡得最起劲的时候,静悄悄地经过。有次他把我叫醒,于是我怒斥一句:我在睡觉,别吵!溜索这样与我失之交臂,我原来是要溜那么几回的,唉! 大家别担心,除了我,谁也睡不着。
费用:住宿在乡政府对面唯一旅店,通铺10元,送跳蚤数只,超过168而且经常走神的同学,得注意二楼房间门特别低,我连撞3次,都是狠狠狠狠地撞上去,连楼下都能听到我的撞击声与惨叫声。
注意:如果饭店满员,可借宿于察瓦龙小学,免费。《德拉姆》中美丽女教师便是在这儿任教。ZY便是冲着女教师而来,还嚷嚷着要合影、拿签名,可惜时间不对,人家放假也出去玩呐。
新滇藏公路在2005年10月修至这儿为止,没有看到有继续前进的迹象。但据新闻报道,这条新滇藏公路,最终是要修通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穿越的马帮需在这儿寻找,这儿只有一条街,厚点脸皮问人就是了,再不就是往前的村里找,村里住满马帮。
套近乎是小小强项,于是在寂寞的乡村女教师帮助下,找到一队明天出发的马帮,我们人少,所以只租两匹马背行李,属于跟着他们走,不算专门雇马帮。另外一队奢侈大腹便便队,6个人吧,6匹马,也是明天出发。
马帮费用:察瓦龙-日东兵站,两匹马两天/三天,500元。(马是租贵了,60-80/马/天是正价,但少于500元人家不干,户外人走三天,马帮走两天),帐篷、食物自备。
4. 察瓦龙-诺拉山腰3500M(0800-1230午饭,1330-1800) 谁都知道从察瓦龙走至日东需翻两个山口,但没有人提,这两座山,其实应该是群山,即在到达那山口之前,需在连绵不绝的,一个接一个的山上行走,所谓山口不知道翻了多少个,永远没有尽头似的。 在出发后的三小时,海拔一直维持在2800,没有升高。在我们后面出发的奢侈队也不见踪影。中午是在一个山脚下午饭,喝了几口假雪碧,味道越喝越不对劲。4人当中有一位女同学是在可口可乐公司任职,竟然没发现这是假雪碧!可见造假的技术日益先进。
午饭后开始爬升,但长长的坡上去后,又下降,又上又下,直到进入诺拉山的丛林中。一路不见天日,很快就觉得天要黑下来。看着那透过密林露出来的天,我一直在祈祷快点到山口。走得极慢,到最后剩下自己一个,便更放肆地放慢速度。约45度的上山路持续几小时,没有停歇的平地,路颇好认,稍为爬过山的人都能辨认。
在天快黑透的6点钟,看到前面有人叫嚷,看看表,才3500,原来这里近水源,马帮决定停止前进。
营地只是近水源,但却是坡地。晚上温度至10度左右,还下着小雨,这晚在马儿不停袭击帐篷及拉尿尿声中昏睡度过。
5. 诺拉山腰3500M-诺拉山口4200M(0800-1030)-诺拉山脚3800M午饭(1200-1300)-齐马拉山脚4000M(1630)-齐马拉山口4700M(1730)-山脚牛场3600M(1900)-泽面村/日东3500M(2050-1130)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钢铁就是在马帮飞毛腿的不停催促下、呕吐下、痛苦下、好心的阿布帮助下炼成的。 在出发前询问过曾经走过这条线的朋友们,说从察瓦龙至日东,在极为顺利及不出任何意外下要走3天,一般走4天。当听到马帮说他们能走两天的时候,我们开始觉得不可能,后来发现也未尝不可,最后察觉到难以到达的时候已经骑虎难下。
同一天内由3500-4200-3800-4700-3500,爬过山的人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马帮为了赶时间,一直不停催促我们赶快前进。由于在丛林中,天亮得特别晚,直到早上8点才在极不情愿之下开拔前进。由于本来就在山腰,一开拔便在有45-50度的斜坡上行走。没走几步就开始气喘吁吁。我属于重点催促对象,大家让我先走,不过很快就赶超前。上山两个半小时(其它人快15-20分钟),下山脚程快点。
到达齐马拉山脚的时候,估计我与大部队(这群不负责任的马帮根本没理我们就往前冲,另外的三名队员都与马帮有一定距离)相差60分钟路程。天开始下雨雪,5月的天气十分飘忽不定,每天都下过雨,一阵雨一阵太阳。没吃早饭的我,越慢越悠闲,这地方可能一辈子才来一次啊,得好好欣赏美景,狠狠地看着自己走过的路,背后的片片密林,要把它记在心上。开始上升,全是碎石路。这时好心的阿布赶着几匹马,叮铛叮铛地出现了,二话不说把我抱上马。 我骑着马登上齐马拉山口,阿布告诉我,从这儿翻过几座山,便到达印度,他们每年都会到那里卖冬虫草。 印度啊,我是要去的(想不到几个月后我便坐在泰姬陵前看日出),而这儿的另一边,便是缅甸。 坐在马上走了一小时左右,看到正在山口上慢慢前进的TT夫妇。赶上他们,阿布又让他们骑上马。 下山的路约60度左右,极为陡峭,而且都是马道。坐在没有马鞍的马上下山是极为不智,除非你有极为丰厚的屁屁。我尝试下马,哪知道阿布以为我堕马,连紧又把我抓了上去。没多久,屁屁感觉湿润与疼痛,皮磨破了。 雨似乎越下越大,我们的马帮不止走得快,而且还把我们的冲锋衣给背走了。我还好,无论热冷都穿着抓绒,他们衣衫单薄,冻得直哆嗦。 来到牛场,还没见到马帮与ZY,希望ZY能赶上马帮让这伙奔驰的野马暂时停下来。天色已晚,阿布的亲人在不远处,他继续带着我们前进。 过了牛场后便开始进入密林,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一条小小的溪流,一直沿着溪水前进。没多久看到ZY,他说马帮就在前15-20分钟处,由于担心我们,他慢了下来等我们。笨!该叫住他们留下来。 阿布终于见到他的亲人们,不能再送我们的。这里天已经完全黑了。只有我随身带着一个电筒,其它人却什么都没有,sigh…阿布决定继续送我们,雨继续下,这里都是终年不见天日的地方,全部是烂泥,被马蹄踩得一个个水坑,大家笑称:这是最考验装备的时候了。阿布送了我们约半小时的路程,走的时候还把电筒送给了我们,好心的阿布。TT他们建议给他钱,无反对。
泽面村与日东村相隔极近,终于到了日东村。村里没有灯光,只有狗吠声,似乎大家都睡了。想问日东兵站在哪儿,碰到几个人,都说着一个方向说就在那里,约20分钟路程。走来走去,终究找不到目的所在,终于在日东村里转了两个小时,始终找不到目标所在。
最后抓到几个不通汉语的小孩,一番手舞足蹈的身体语言后,决定到他们家借宿,那时已经晚上12点。
6. 日东村-日东兵站(0800-0840,约30-40分钟) 天一亮,便出来看这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群山环绕,一条河从山上直奔至西。一大片高山草甸下围绕着各家的木栅栏与木房子。看着满眼的天然绿色与夹杂着牛粪味的清新空气,昨天的辛苦已经忘掉,毕竟已经走过来了。平静,这种城市里根本无法享受的安静让我最迷恋。晚上又被跳蚤宠幸,咬得一身都是血淋淋的疱,只怪我的血太好美味了。
小孩走到当眼处向我们一指:日东兵站那排水泥房子就在不远处。我靠!原来昨天晚上看到的微弱灯光便是兵站发出。 告别小孩,以蜗牛般速度向兵站走去。大家心情极好,互相拍照玩耍。没走几步便见到那群马帮。
至日东兵站询问才知道,所谓的通车,其实只有一部替兵站运送建筑材料的六缸大东风每周跑一次,而最近一次,就是明天。
找到兵站指导员,连忙套近乎。嘿,广东滴,老乡啊老乡。最终老乡不负众望,把我们安排到电视房扎营。而马帮却只能在野外草地过夜等车,我都不明白他们走那么快干嘛!
费用:在建筑工地搭伙,10元/人,大口肥肉!
一切安顿下来才是上午10点来钟,百无聊赖。晚上在电视房看中央电影台,先播一出刘德华与郑秀文的,再来一出国产片。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晚上11点左右,门打开钻来一个户外人士。噢,原来他是奢侈队滴,他们原来比我们晚一小时出发,但由于腐败物资太多,而且大腹便便,一群人走得极慢。他后来实在忍受不住自己先走了,最后一次通手台,他们还在齐马拉山脚,那时已经天黑。
把多余的睡袋及一堆冲锋衣给了户外人士取暖,先过了今晚再说吧。
7. 日东兵站-察隅(0900-1800,200元/人扛大厢) 200元一个人还要扛大厢?对,而且爱坐不坐,因为如果你赶不上这一周一次,便得骑3天马,才坐上汽车到察隅。这大厢扛得一点不轻松,说是大风大卡车,本应挺宽敞,但加上货物,而且人越加越多,最多加至20多个人的时候,就一点不轻松了。
车程约60-70公里,一路沿着河谷走。开始2-3小时全是泥泞,左遮右晃,极为考验你的屁屁及平衡能力。后段时间不停上山下山,转90度急弯。这部6缸大货车太大,于是经常在转弯角倒车,半边车轮悬空在悬崖上,我们都是靠在车边,望着下边滑下去的沙石和不见底的深谷,已经想不起害怕,因为我又开始迷糊了。
最后,又是靠套近乎,本队男士以两包烟,使司机只收了我们3个人的钱,省两百。
8. 察隅-下察隅-察隅(包车300元/4人) 下察隅被国家地理形容得如何如何漂亮,而且靠近中印边境的麦克马洪线也让人极之向往,于是决定包车前往。 手续:在察隅公安局办理边防证,即取,免费。 有班车前往,每天早上8点开车,票价20元左右,由于事先没有办边防证,公安局9点办公,只好包车。 去的路上一路有见到有官兵驻守,已经极近印度,有一处地方已经可以看到印度兵方建筑。
9. 察隅-然乌村-然乌(1100-1630,500元/4人,北京吉普) 没有班车,只能包车。好处便是可以随叫随停,察隅到然乌这一路风景如画,值得包车前往。
直到这里,然乌再前往邦达是川滇藏分界线,而从然乌去拉萨需约20小时左右,任君选择,我选择回昆明,友人全部往稻城方向。然乌乃一小镇,没有始发车,去哪儿都是截过路车。
10. 然乌-八宿(0500-0700,200元/7人) 11. 八宿-邦达(0800-1120,班车40元/人) 12. 邦达-芒康(1210-1810,班车100元/人) 住宿:15元/人,洗澡5元/人 13. 芒康-中甸(班车120元/人) 注意:这里不要坐芒康始发至中甸的班车,会有被卖的危险。最好坐上拉萨-中甸的过路车,就在客运站,每天有车,约早上8点开车) 14. 中甸-大理(45元/人)-昆明(65元/人) 为什么我不坐车直接坐中甸-昆明呢?因为中甸-昆明直达为184元/人,分开搭便宜很多。一路上有个浙江大敊很崇拜我,以至我们一起的午晚饭他都主动包了。
晚上到昆明剩20元,拿钱还找了个宾馆给5元钱洗了个澡。两小时后带着38个被跳蚤和虱子咬的疱坐上回家的火车,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