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台湾的前途在哪2006/04/18
  • 马英九究竟是什么货色?2006/04/17
  • 马英九父子特务出身2006/04/17
  • 台湾宝岛游报价预计七千起2006/04/17
  • 三部委发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办法 2006/04/16
  • 联合国废繁体字真相调查2006/04/14
  • 台湾考虑改采英文为官方语言2006/04/14
  • 连战今赴北京2006/04/13
  •  
    “扁马会”马英九输在什么地方?
    时间:2006/04/18 出处:中间地带
      马英九不顾其党内高层的反对,执意与陈水扁会谈。虽然会谈结束后舆论普遍认为马英九表现较好,但台湾《联合报》4月4日的民调结果显示:会谈后马英九的支持率不升反降,从原来的68%跌到58%;与之相反,陈水扁的支持率却微幅上升,从18%爬高到20%。

    如此一降一升,说明马英九走了一步臭棋。会谈前国民党高层的担心并非无因:纵然两党打破“恶斗”僵局是一大好事,但此举可等惠于双方,等于扩大了民意基数;由于双方起点不一样,同样得分在基数扩大的背景下就表现为支持率的扁升马降。

    马英九主动约谈陈水扁,并要求会谈全程公开,这显然不仅仅是欲表现其愿尽“在野党”提醒之责的“政治秀”,更因其挟访美归来之强势,自认为成竹在胸,可力折陈水扁于公众视屏前。马英九的此一算盘,颇有点一厢情愿,既误判了陈水扁,也误判了自己。

    陈水扁是从做反对党起家,善于在弱势逆境下煽情。纵观扁马会全程,不难发现扁马二人的表现角色完全错位:马英九理性温和,俨然执政党;陈水扁情绪激昂,恍如反对党。对民意而言,情绪的影响力往往大于理性,所以陈水扁的姿态更易得分;扁马会前民意支持率的马高扁低,并非说明民意更易接受理性,而是此前陈水扁无数次失分累积而成的结果——扁马会给了陈水扁“翻本”的机会。

    马英九的软肋是其对大陆的温和态度。马英九的立场有助于两岸缓和,符合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民意是情绪的奴隶,在两岸紧张仍然是现实的背景下,台湾民意很容易被有心人导向偏激。陈水扁宣示“统终”,打的就是此一算盘,扁马会又给了陈水扁新的机会。

    马英九之所以能获得超强人气,固然与其很少历史包袱有关,更与其刻意模糊的“中间路线”有关。这种模糊性曾被其阵营内一些人指责为“软弱”,其实这正是马英九的最大法宝。如果马英九能一直保持这种游离于两端之间的模糊姿态,陈水扁所有剑走偏锋的反击都难击实到他身上,马英九很可能一直保持其高支持率直到2008年换届。但马英九希望有所建树的扁马会恰恰给了陈水扁机会,陈水扁揪住马英九的大陆态度不放,不断以言语挤兑其由模糊走向清晰,自己站到了陈水扁早已瞄准好的标靶之下。

    因为上述原因,马英九在扁马会上难达预期已几成定局。但上述民意的避趋之势十分微妙,本也难演绎出如此得失分明的马降扁升之结局。真正使扁马会胜负分明的,是陈水扁精心打造的“终统”牌局。

    “终统”是陈水扁在绝对劣势下的苦心孤诣之作,试图籍此将水搅浑,重新排序2008年的竞选格局。对于围绕“终统”的种种利弊得失,陈水扁早已算计周到;而蓝营在此事上只是被动应对,因此被逼步步后退。正如马英九在扁马会上所言:在近期两岸关系难有实质变化的情境下,“人民其实不关心统独”,更不会太在意早已有名无实的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所以,陈水扁此时提出“终统”,其用意主要不在以此直接招揽民意,而在以此刺激大陆和美国,通过大陆和美国的反应反过来刺激台湾民意。果如陈水扁所料,由于种种原因,大陆与美国对“终统”都表现出“打压”姿态;但中美越打压,越彰显出陈水扁身为“台湾总统”之悲情。民众都有逆反心理,易同情悲剧人物。陈水扁越“受压”、越悲情,台湾民众越易悲愤、越易与其“同仇敌忾”。这种剑走偏锋,正是陈水扁惯用的撒手锏。

    此次美方高规格接待马英九访美,主要原因是马英九在台湾未来大选中的强势地位。对美国来说,“保持对台湾当局的掌控力”是其不可动摇的目标,因此必须未雨绸缪。但是,“支持与大陆交恶的民进党”也是美方不易改变的既定方针,因此此前不久发生的“终统”闹剧,不排除是美方与陈水扁合演的双簧:美方协助陈水扁扮演“悲情英雄”,并拿捏分寸,刺激大陆。马英九不明就里,被美方“高规格接待”这壶酒灌得熏熏然,在扁马会上主动提出“美国人也跟我说,国统会没有被废止”,一脚踏进美、扁双方为他挖的陷坑——更加成全了陈水扁“不畏强权”的悲情英雄形象,同时将自己矮化。

    由于对2008年的台湾大选没有把握,同时顾忌与大陆的关系,现时美方对陈水扁的支持十分巧妙,可以说是迂回曲折。此一回合马英九输就输在太嫰,缺少国际政治层面的历练,因此才被美、扁联手摆了一道。另一方面,大陆及台湾蓝营明知美方偏向绿营,却或者心存侥幸,或者不愿挑明真相;既害怕陈水扁因此得势,又有意将美方的“口惠而实不至”忽悠为“外交成果”。这样一种态度,恰正中对方下怀——在现如今多重利益格局的制约下,美国能够为陈水扁公开做的已经有限;“暗箱操作”才可将美方的作用放大到极端。

    如果挑明事实,将美、扁在一定程度上绑在一起,美方就难以成为陈水扁于劣势下逃生(甚至是反败为胜)的“暗门”。陈水扁的所有失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算到美方头上,美方纵横捭阂的回旋余地将大幅收缩。这样做也等于提前消化了一颗定时炸弹:美方将不可能再象2000年的李登辉那样,在竞选的最后关键时刻突然祭出力可扭转乾坤的“变脸”之招。台湾的政治生态或许也将因此发生更加有利于蓝营、同时也是更难逆转的变化,彻底斩断陈水扁的“翻盘”之望。

    (欢迎光临“中间地带”,这里是各种观点理性交流的平台:
    http://club.cat898.com/newbbs/list.asp?boardid=24 )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