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电视台跟拍上海富太太奢侈生活
|
时间:2006/04/18 出处:早报网 |
如果说旧式奢侈是对稀有原料的消耗,那么,新式奢侈则是用智慧和知识来 对待和使用各种原材料,更讲究创造性,并彰显个性。
“未来的奢侈将告别非必需品,而追逐必需品。在消费疯狂增长的影响下, 紧俏的、稀有的、昂贵的及受青睐的将不再是高速汽车、金表、成箱的香槟和香 水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东西,而是像宁静的时光、足够的水和空气等基本条件” 。
中国富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日本电视台曾跟踪拍摄了上海富人太太的日常 生活。几个富太太一起去国际顶尖奢侈品牌店购物。一位太太看中了一条大红色 、标价5万的裙子,试穿后并不合身,不过她还是买了,要求店家修改,过几天再 来取。逛完街后日本电视台的记者随其中一位富太到家中采访,女主人的宅邸从 电视上看十分豪华,日本电视台的记者请她展示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女主人一 下拿出了十多只价值百万以上的欧洲名表,齐齐陈列在高级丝绒中。
而同样的奢侈故事,由于各种考虑,在中国很少能直接面对镜头,但奢侈之 极致仍然在圈子里广泛流传。北京一位地产大亨的夫人李若(化名)认为自己不算 奢侈的人,家里最奢侈的东西不过是一套价值12万元的欧洲品牌音响,但她不讳 言自己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批奢侈品的忠实拥戴者。她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从 事地产的朋友,喜欢买吉普车,原来开“路虎”,后来觉得不喜欢了,又买了辆 “悍马”,价格在200万元左右;而一个做生意的商人,买了一辆世界上最大的吉 普车,车上面可以开party,也是价值百万;也有人喜欢赛马,一家连锁牙科诊所 的老板,自己有个马场,侍弄着六七匹赛马,每匹马都在两万美元以上。
李若还说,她的一个北京做地产的朋友,投入5000万元左右,在北京郊区圈 了片地,盖了一栋豪宅。除了自己周末休闲住的房间以外还有十几个客房,28个 工人为其服务,光每个月的电费就要5万。李若告诉记者,朋友盖这个房子用来“ 待客公关”。
精品取代奢侈品
对于在欧洲销售日颓的古老奢侈品牌而言,中国几乎是一片新大陆。
“中国已经成为了目前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法国精品行业联 合会中国荣誉执行代表刘钊告诉记者。该组织代表了迪奥、夏奈尔等世界上最顶 级的奢侈品品牌,考虑到奢侈品在中国传统中的负面含义,该组织的中文译名用 “精品”取代了“奢侈品”,但其目标却是不断缩短法国奢侈品与中国大众的距 离。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抢先一步,加快了在中国市场圈地的步伐,目前几乎所 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甚至涌现出一些旗舰店。对于在欧洲销售 日颓的古老奢侈品牌而言,中国几乎是一片新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城市竞 争力的朱才斌博士对媒体表示,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2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算大 ,但上升幅度却是全球之最。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说:“全球各大奢侈品公司都希望能利用过去10年 里在中国小规模、试探性的投资,在现阶段迅速扩张。”高盛银行伦敦总部的分 析师雅克·弗兰克·道辛认为,“中国奢侈品市场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发展最快 的一个市场,到那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将位居世界第二,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客 户群。”
精神价值超过使用价值
渴望奢侈是人性的一种本能。
SarahEasley是纽约著名奢侈品百货公司的合伙人,她喜欢将奢侈品比喻成为 一个苹果:“如果你已经尝过了这个‘苹果’的滋味,再想不吃它恐怕就异常困 难。”
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荣誉执行代表刘钊刚刚组织了一批中国时尚媒体的记者 ,专程赴法国采访旗下奢侈品大牌的CEO,目的就是让这些源自法国的奢侈品牌及 奢侈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
高级时尚杂志《时尚芭莎》主编苏芒参与了这次法兰西奢侈之旅。她曾经在 自己的杂志上为时尚女性们探讨了“奢侈成本学”,对“一件衣服是否单单挂着 就已能散发诱人的魅力?是否仅从缝线的褶边里就能感到优雅?是否能凭每个金 色接口的针脚痕迹获得青睐?纽扣又是否由珠宝公司制作?”感到疑惑。而在法 国之行后,苏芒有了法国式的见解,“奢侈品的精神价值超过了使用价值”。苏 芒不讳言,渴望奢侈是人性的一种本能。
“奢侈以前为资本家服务,现在为资本者服务”。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秘书长 杨清山认为,像黄石山那样,从小有机会对奢侈品耳濡目染的人毕竟不多,改革 开放才是一个真正的分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为更多的人打开了奢侈 消费的大门。
奢侈的实质
未来的奢侈将告别非必需品,而追逐必需品。
“奢侈”,源于拉丁词Luxus,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但其含义后来演变 为浪费、无节制,甚至放荡。奢侈的含义是由不同社会、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内 涵以及经济条件所决定的。20世纪初出版的《奢侈与资本主义》的作者,德国经 济学家桑巴特把奢侈分为量与质的差别。数量方面的奢侈与挥霍同义,比如,让 100个仆人去干1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或者同时擦亮3根火柴点1支雪茄这类行为 ;而质量方面的奢侈就是使用优质产品,由此而产生的奢侈品概念以“精制品” 为典型,即对产品进行普通用途的加工之外的任何再加工。通常,精制的对象既 包括原材料也包括产品外观。
不过这个传统的奢侈定义正随着新经济的崛起彻底打破。如果说旧式奢侈是 对稀有原料的消耗,那么,新式奢侈则是用智慧和知识来对待和使用各种原材料 ,更讲究创造性,并彰显个性。
新奢侈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波波族,尽显精英而清高的本色,比如:他们也 买鸡腿,只是他们买的是自由放养的鸡的腿,这些鸡生前所受的待遇比伊丽莎白 ·泰勒在美容院所受的待遇还要高;他们也买土豆,但不是爱达荷州的土豆,而 是产自法国北部的某块土地上的特殊小土豆。
“未来的奢侈将告别非必需品,而追逐必需品。在消费疯狂增长的影响下, 紧俏的、稀有的、昂贵的及受青睐的将不再是高速汽车、金表、成箱的香槟和香 水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东西,而是像宁静的时光、足够的水和空气等基本条件。 ”作家兼新闻工作者汉斯·马格奴斯·恩森贝格在德国《明镜》周刊撰文论述新 奢侈的未来走向,他把未来的奢侈品定义为时间、注意力、空间、闲适、环境、 安全。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则报道表明,时间已经成为了越来越贵的奢侈品,充足 的睡眠消费成为了伦敦商界的最新身份标志。有影响的商界人士允许自己夜里早 上床睡觉,而关爱自己的人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美国商业奇才,亚马逊网的总 裁杰夫·贝佐斯就是这种新奢侈的拥戴者,他每天也至少睡8小时。
未来的奢侈消费将是这么一拨人:他们总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自己 决定做什么或者做多少、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方做。
注意力也是紧俏商品。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注意力已经所剩无几。谁能摆脱 这些事情,毅然决然让电视频道的聒噪停止,才可能自己来决定什么值得真正去 关注。
拥堵对于空间经济犹如日程表对于时间经济。今天,当一个房间空下来,它 才显得奢侈。
闲适也是一种越来越难满足的基本需要。要想逃避无处不在的喧嚣,必须要 费钱费力才能够办到。
环境,能呼吸到不呛人的未经污染的空气,喝到没有异味的水并非是天经地 义的事情。从无数空调里出来的空气是经过过滤和冷却的,可这算是环境吗?法 国矿泉水运到世界最偏僻的地方,这样就真实和自然吗?
安全,可能是所有生活用品中最麻烦的一个。在安全不能够得到百分之百的 保障的情况下,个人需求猛增,价格疯涨……看看富人区,你立刻就会知道,将 来奢侈不会带给你百分之百的快乐。因为想把自己置于安全之中的特权阶层,不 但把别人隔离在安全之外,而且也把自己禁锢在安全之中。
人们追寻物质奢华的过程,其实转了一个大圈。终有一天,奢迷心窍的人们 会发现,那些丢掉的朴素,才是自己最需要的而已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