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伦敦市长乘地铁上下班2006/04/14
  • 意总理因造谣诬蔑毛泽东而输掉大选2006/04/13
  • “北爱内奸”惨遭处决被斩断右臂2006/04/10
  • 16世纪英格兰火枪-弓弩之争的讨论2006/04/07
  • 瑞典外交大臣换将内幕2006/04/03
  • 贝卢斯科尼不顾中方抗议拒绝道歉2006/03/31
  • 远胜前苏联的欧洲民主社会主义2006/03/30
  • 意总理污中国煮婴儿作肥料遭谴责2006/03/30
  •  
    意大利大选像悬疑小说
    时间:2006/04/14 出处:环球时报
    本报驻意大利特派记者 张 磊 史克栋 本报记者 段聪聪

      4月11日,普罗迪赢得意大利大选。

      像谜一样的意大利大选终于尘埃落定。当地时间4月11日11时45分,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传出消息,中左联盟在当日凌晨3时赢得众议院选举后,又获得参议院315个席位中的158个,赢得多数议席。至此,中左联盟在这次意大利议会选举中取胜,普罗迪将出任新总理大局已定。
      计票过程险象环生

      10日下午3时,意大利议会选举投票结束。民调抽样结果显示:中左联盟在参众两院以5个百分点领先。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一选后民调基本能反映大选结果,不出意外,普罗迪将赢得大选。一个多小时后,中左各党派发言人开始在电视直播中谈论着可能赢得大选的心情,表达着执政后信守竞选纲领的壮志。上千名普罗迪的支持者逐渐拥向他的竞选总部,数百名记者也蜂拥而至。中右联盟则显得比较平静,贝卢斯科尼通过自己的力量党发言人传出话来让公众“不要相信民调结果”。

      随着开箱验票情况的发布,选情出现变化,中左的优势越来越微弱,这一情况使普罗迪取消了原定召开的发布会,竞选总部广场上人们的神色开始变得凝重。贝卢斯科尼则从米兰赶到罗马,亲自“督战”。电视上更多报道的是验票数字,评论减少了一半。最终,参议院的票数发生了逆转,电视屏幕上代表中右联盟的柱状统计高出了中左联盟,超过零点几个百分点。

      大选陷入了僵局,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众议院的得票结果。一小时后,意大利内政部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左在众议院得票高出中右0.1%,因得票多而直接获得众院340个绝对多数席位,虽然参院的得票比中右少一个席位,但已有条件组阁。

      普罗迪“金球制胜”

      普罗迪竞选总部广场上的人群沸腾了,人们挥舞着党派旗帜欢呼雀跃,电视上与中左辩论正凶的人顿时不作声了。普罗迪终于“金球制胜”,他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情绪激动、频频做出“胜利”的手势,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拉锯战赢得的胜利想必另有一番滋味。 截至记者发稿时,贝卢斯科尼一直未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未发表任何评论。

      罗马诺·普罗迪生于1939年,毕业于米兰天主教大学。1978年到1979年曾任意大利工业部长,后退出政治舞台,转而搞经济政策研究。作为欧洲工业政策的专家,他曾两次荣任意大利国有的工业建设研究所主席。

      1994年普罗迪重返政坛,1996年当选为意大利总理。执政期间为推动意大利加入欧洲统一货币联盟,以及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做出了巨大努力,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与信任。1999年到2004年他当选为欧盟委员会主席。从欧盟领导人的职位上退下来后,2005年开始领导意中左政党联盟。

      执政前景不被看好

      意大利的选举进行得如意大利足球比赛一样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但各国分析人士却并不看好这个“难产”的结果。英国《泰晤士报》11日分析认为,如此接近的竞选结果显示出意大利社会内部的严重分裂以及人们对于政府能否有效执政的怀疑。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说,意大利这次大选简直就像悬疑小说。1996年普罗迪领导的政府执政了两年,后来因为与联合执政的共产党产生分歧而下台。这次普罗迪的左派联盟可算是一个大“蔬菜沙拉”,既包括共产党,也包括反对全球化的激进人士,还有基督教民主派和自由派。有批评家指出,这个联盟成分过于复杂,内部分歧肯定很多,不利于有效执政。尽管普罗迪在参加竞选时表示,他的“大联盟”可以执政5年,但是有分析家认为最多不超过2年。米兰一位30多岁的银行家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竞选双方获得的支持率都不高。我认为这个政府只能维持6个月,然后议会解散,我们又得重新选举。”▲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