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防这些生于70年代的家伙们
|
时间:2006/04/14 出处:新浪博客 |
去年朋友筹备一份杂志,找我帮忙。
我很犯愁,因为这位朋友想做一份与众不同的生活类杂志,但是如何与众不同,无法描述。
半年多过去了,杂志没有进展。
夏天的一个下午,他约我在后海喝茶。
朋友问我:“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说:“我想开家书店。但是我只卖适合自己阅读口味的书。”
朋友问:“为什么?”
我说:“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几个家庭聚会。我们同属70年代早期。参观书房时,发现大家的阅读倾向趋同——大多是人文类和财经类。
而且我发现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大家都有一份外人看来,很符合主流的职业,而且职位也不错,但是我们都觉得现在的工作,其实不是自己最喜欢的。
后来我发现类似我们这样背景和心态的人很多,我想这个社会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场合,让他们聚在一起,而书店就是这样的媒介物。”
朋友让我详细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他们最想做的事情。
我说:“一位是IT行业的市场总监,但是他最喜欢的事情是爵士乐和摇滚乐。一位是医生,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摄影。一位是程序员,他现在做赛车手。”
朋友笑了,说:“你们就是我要做的杂志的读者。”
我也笑了:“你若是出版了这样的杂志,我一定买。”
我说:“我们这些70年代早期的,生活很单调,个人的精神世界很空虚。对我们来说,不愿意将赚钱视为生命中唯一的选择,但是又不得不为了赚钱而做这一份工作。
我们希望自己能有一些有个性的双重生活,或者另类的生活。”
朋友说:“你们整体特征是30多岁,在公司是业务骨干,但是个人娱乐项目其实很少。但是,你们所说的有个性的双重生活,具体是什么?”
我说:“我有一个朋友,是做IT销售的,喜欢玩滑翔伞。他自己也不清楚是IT销售重要,还是滑翔伞重要。”
朋友问:“如果有这样一份杂志,你希望语言表达和视觉是怎样的。”
我说:“文字天然,图片自然。具体就是:请这些同类人写对方,不要使用文字技巧,纯粹的个人写作,内容简洁,阅读轻松,能让人有感触;
照片最好使用LOMO相机拍摄,要求偷排,不要做作的摆拍,这个人处于自然的状态。
内容不是单纯的旅游介绍或者职业人的业余生活介绍,而是一个族群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展现。
总之,文字顺畅就行,照片看清楚就成,内容让大家琢磨和玩味。
是一本简洁、另类、有思想的文化杂志。”
朋友说:“已婚的都想婚外恋,但是不够胆,所以就靠电影电视来满足自己。”
我笑了,说:“现在是社会变革的时候,少数人已经做了,大多数人还很平庸,但是再平庸的人,也有远行的梦。
在全球都很火的Discovery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对去埃及看艳后,都感兴趣,可是很多人去不了,于是看Discovery,这是Discovery很火的原因。”
总结这份杂志吧:
读者描述:30岁到40岁之间,在商业机构或者政府部门,不是决策人,但是决策方案提供者和执行者,有职业之外的精神层明面的追求,典型的双重生活方式。他们大多有精神层面的需求,而且有一些时间实践自己的爱好,但是不知道自己的精神追求具体是什么,他们需要有外在的榜样——有些东西/兴趣/追求,在他们没有接触之前,是不知道还有这些有趣的东西,其实是自己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所在。
提防这些生于70年代的家伙们,他们集体双重性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