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菜头:念小波去世九周年
|
时间:2006/04/12 出处:比特海日志 |
比特海日志1月14日,念小波
从1997年4月11日到今天,波哥已经去了九年。从1996年到现在,图雅也已经消失了整十年。明年的今天,应该很热闹吧?是人不是人的都要跳出来说上几句,满报纸又都是不咸不淡不着四六的话。难说还会在北京搞纪念大集会,弄出集体向空中长嚎“小波魂兮归来”一类闹剧。我倒希望波哥届时真能应声按下云头,下凡一把。看一群鸟人作鸟兽散,也好做个叶公好龙的活示范。
在这九年间留给我的是巨大的阅读真空,再也没有那么有趣的书,再也没有那么有趣的人。前些日子出来了一个罗永浩,兴冲冲地跑去看了,结果人家走的根本是李敖路线。这九年里我一直在找波哥的转世灵童—这么有意思的人怎么可能就来一次?可惜,想当灵童的人挤破了脑袋,一地糨糊,但是真的一个没有。波哥,你不会是转世成白人或者黑人了吧?
站在书店里,成千上万各色封皮的图书有如海面上的波浪四下泛滥蔓延,消失在屋角尽头。但是没有一本是让人想读的。我惊叹会有那么多人能把中文写到那么烂的程度,我钦佩出版社把那么烂的文字拿去印刷的勇气,更虔敬地看着无数读者从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银去买这样的文字。九年过去了,当个作家越来越容易,写本小说越来越轻松,也就越来越不好看。
我无数次幻想,李银河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偶然在某个小箱子发现了一大捆小波未发表的文字。那真的会是一个值得在河边放烟花的日子,可惜一直到现在,连情书都印刷了,再没见新的文字。很难想象,波哥的全部作品只一套四卷本《王小波文集》就收录完了?总觉得怕还有一些在,只是没人发现而已。
九年里,喜欢波哥的人和不喜欢他的人一样多。喜欢他的人就翻他的书出来看,不喜欢他的人就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王小波的杂文好还是小说好一类的问题。还有更无聊的人,研究王小波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小说结构究竟够不够现代,内容是否是在逃避现实,王小波是浪漫骑士还是叉手闲人。我对这些人的整体感受只有一句话:碱还砸得不够。
有的时候,一想到周围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傻逼,而且他们终生不可能改变一星半点他们的花岗岩脑袋,这就让人感觉到异常绝望。这些满坑满谷、车载斗量的傻逼和你分享阳光土地和空气的同时,还不忘教育你,试图让你成为一个趣味高尚品格出众的优秀公民,这想起来就让人难以忍受。我为什么周末要去义务植树,为什么就不能在家里光着身子看毛片?
所以,我不但是理解而且是同情“沉默的大多数”。仔细想一下,的确没有什么说话的必要。听得进去的,没必要对他们说,不说也明白。听不进去的,说什么都听不进去,说了等于是白说,徒然增加敌对和仇视而已。现实就是如此尴尬,人心就是如此顽固。有人就是看了《黄金时代》觉得是手抄本,对此你能说什么?
追寻生活的趣味变得越来越难,连开个BLOG都要搬家到海外,都要自己去建网页。但是,我宁愿如此,我愿意为此而付出努力。在网络上存在一天,按照我的方式说多一句,我觉得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即使是作为样本而存在,我也一定要做那么一个异类。否则,我觉得我对不起波哥写下的那些文字,对不起书里那位跑出人群的猪兄。
波哥给予我的最大馈赠不是杂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他告诉我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而且要对这种思考有担当。就像陈清扬在她的“搞破鞋”交代材料的最后,坦然承认自己爱着王二。为此,被游街被批判被侮辱和损害都在所不惜。《圣经》旧约《以赛亚书》62章1小节说过:
我因锡安必不静默, 为耶路撒冷必不息声, 直到他的公义如光辉发出, 他的救恩如明灯发亮。 For Zion’s sake will I not hold my peace, and for Jerusalem’s sake I will not rest, until the righteousness thereof go forth as brightness, and the salvation thereof as a lamp that burneth.
谨此纪念波哥去世九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