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背道相左的中日文武之道
|
时间:2006/04/09 出处:凯迪网络 |
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文理科分班,根据自己的志向,我选择了文科班,历史便成为我们文科生主要的一门功课。记得在当时的高考之前,反反复复地做着一道综合题目,那就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这可是一道大题,它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古代2000年的历史,从秦始皇的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开始,一直到清王朝的军机处,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们逐步完成了中央集权天下一统的政治文化格局。这期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大明朝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都是我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艳若桃李的红肿之处,必不可少。这道题目的旨意在于告戒我们中央集权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根本与和平的基石,先祖先贤们大智大慧,历经2000年之久,终于取得了对天下愚民绝对的统治权力,断绝了乱臣贼子们的痴心妄想,这是造福于千秋万代的大事业,居功至伟。
浏览中国历史,感觉这是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除去天灾,便是人祸,而这人祸之首恶,莫过于武人之争雄。既然掌握兵权的武人危害于江山社稷,危害于黎民百姓,好,那就让雄才大略的君主剥夺他们的兵权吧。一路的刀光剑影,一路的人头滚滚,直到宋太祖赵匡胤,还算是个宽厚之人,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让曾经并肩夺取天下的战友们避免了血光之灾,从此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以文人治国的先河。呵呵,读书人操弄国政权柄,笔墨口舌代替了刀剑斧钺,杀伐并未因此减少,依然的血雨腥风,依然的残暴狰狞,只是在所有的阴谋诡计之上罩之以堂而皇之和光明正大的借口。都说文人无耻或无耻文人,无耻的人却偏要脸面。
日本人选取中华民族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体做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是我们始终不能忘怀的,仿佛如果不是这样,大和民族至今一定是无字可写的民族。有意思的是,日本人在接受使用汉字的同时,也洞悉了汉化文人之奸情,形容以无耻二字。想当年丰臣秀吉病死,留下孤儿寡母立于危墙之下,德川家康欲根除之以绝后患,百般地寻衅。正当时,在对秀吉创建的方广寺的改修中,秀吉之子使人呈递了为新寺铸造的大钟所书铭文,家康决定就此发难,要从这铭文的鸡蛋里挑骨头,所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德川家康把这铭文扔给了下属,告诉他们:“找个无耻的文人来还不容易吗?”是的,家康说中了!一个叫崇传的文人出现了,在那铭文中“君臣丰乐,国家安康”的句子里看出了大逆不道。家康的名字被分隔开来,这就是罪名!家康就以此向丰臣后人责问,发动战争,最终如愿以偿。找个无耻的文人来还不容易吗?是的,真的是太容易了。
大概是日本人看到了汉化文人的骨子里去,也就是说看透了汉化文人的无耻本色,便把稳定江山社稷的重任放在了武人的肩上。这跟我们中华民族恰恰相反,简直是背道而驰。在德川家康平定天下之前,丰臣秀吉已经用著名的“缴刀令”完成了武士跟农民两个阶级的分离,让武士成为贵族,成为了国家统治的基石;到了德川家康时代,更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等级森严的制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形成了一个几近乎信仰的武士的道德观念规范,这就是武士道。德川家康的伟大功绩在于让日本迎来了三百年左右的和平繁荣时期。而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的“八股科举”制度也近乎完美得无懈可击了。文武之道之不同,正是中日文化的差异所在,也是两个民族思维方式跟精神面貌之不同的根节所在。
宋朝赵家天下是重文轻武的,因为皇上圣明,认为武人是祸害国家的根源,不仅防范掌握兵权的将领,也禁止民间的习武行为,听说武术里的“两截棍”法就是在宋朝时发明的,因为太长的棍棒是不允许随身带在身上的。都知道《水浒》这部书,讲的是北宋时期的强盗故事,水泊梁山上的好汉们好象个个都武艺高强,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练出来的。
带兵的掌握军权的将领的权力受到制约,中央集权的加强,确实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与和平,但是在另一面也确立了封建皇权对人民的绝对统治和绝对压迫。绝对的权力是不受任何制约的,而没有任何制约的权力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是众所周知的。日本有个历史学家叫司马辽太郎,他研究《水浒》里当时的社会形态,得出结论,说《水浒》里所描述的一切是中国人真实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写真,他说中国人在两种体系当中生存,一是在皇权之下的大小封建官吏的统治之下;另一个就是在以秘密帮会团伙和民间组织的体系里寻求一点点的力量来抗衡官府强加在自身上的压迫和不公正。我觉得此人的眼光好毒!
在冷兵器时代,对民间团体的打压限制,总是从习武之人开始,因为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是很容易结帮成伙,聚众山林的。所以宋朝赵家不允许民间习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读中国的武侠小说你会知道,武功高强的侠客们是不屑于做鹰爪,为官家卖命的。在人们心中,武功高强是抵抗暴政的资本,倘若连这一点资本和值得欣慰一下的东西都被官府占有,便毫无生趣了。
自宋以后,文人治理中国,结果怎么样呢?且看鲁迅先生眼中的中国文人是怎样一副德行:“中国的古书实在太多,倘不是笨牛,读一点就可以知道,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况且即使将来没有“正人君子”之称,于目下的实利又何损哉?”难道这就是中国特产的文人士大夫么?难道他们天生的一副无耻嘴脸么?不是!是一个没有任何制约的绝对权力的政治体制造就了这样的文人,使之不成为人,不具备一点的人格,成为走狗和帮凶。
八股科举制度,为中国天下文人指出了一条道路,既是读书为做官。这种观念遗祸至今,让不少文化人依然有着巨大的从政情结,即便知道毫无希望于仕途,也喜谈政治,干过嘴瘾,呵呵。这倒不算什么,这科举取士制度对中华民族最深重的祸害在于让这些文人在中华民族的巨大历史变革中成为最大的最反动的阻碍力量。自己的前程与国家社稷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呢?当然是自己的!不要看他嘴里吐出来的是什么爱国爱传统文化之类的象牙。
前面说到了日本的武士道,有人会问,难道日本封建时期的统治不是绝对权力之下的统治么?留意日本的传统文学,你会发现,宣扬武士的“忠诚”和颂扬武士“复仇”的故事同样脍炙人口。武士的“复仇”是对受到侮辱的复仇,也许这侮辱来自于自己的主君。我想,这就形成了一种制约力,对所有的人,包括为人君者,一定要学会如何地去尊重别人。这种尊重虽然是在严格的等级里的,但是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也造就和谐。在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里,彼此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跟中国的武人不一样,日本的武士成为国家安定的基石,造就了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而在和平的岁月里,武术已经不是一种单纯杀人的技术,而形成了一种锻炼精神磨练意志的艺术品类。日本古代很多的大武术家也都是茶道,能乐的高手专家,他们附庸风雅,成为精神上的贵族。而武道本身,在日本人眼里,就是极高境界的修炼之道,甚至高于其他种类的艺术锻炼和修行。
我是个习武之人,在日本武术里浸淫10年之久,在武士刀下感觉到了日本武术的直接和决断,现实和残酷,全无丝毫的做作表演和虚张声势。大概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吧。
提起武士道,给中国人的印象是不好的,但这是大和民族的魂魄。武士道精神不单单是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冷酷无情,不动声色地剖开自己的腹部自杀。那是什么呢?是荣誉和是责任。巨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武士成为真正的贵族,在精神上。一个真正的武士是不推脱责任的,那是一种比失败还要令人蒙羞的事情,蒙羞既是耻辱,而剖腹谢罪却是洗刷耻辱的途径,对一个以死来担当责任的人,还有什么好指责的呢?德川家康之所以对文人轻蔑,以无耻二字形容,是相对于武士说的。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素有一衣带水之称,在文化上追根朔源,源源流长,最能传神。但是在文化、思维、精神面貌上的差异却如此巨大,大概都受赐于这不同的文武之道吧。
一点体会,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