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还有多少“豆瓣网”等着被招安?
|
时间:2006/04/09 出处:ItQun.com |
最近互联网圈子里在传闻着猫朴以换股方式投资豆瓣。无论情况是否属实,但个人站点成为大门户收购的对象,豆瓣网的确是创造了Web2.0站点的一个奇迹。
豆瓣网由前某物流咨询公司CTO杨勃于2005年3月创办,启动资金是杨勃几个朋友共计不到2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以独到的书评、影评、乐评主题社区著称,因为开创了国内Web2.0新模式而闻名。从构想到技术实现均有杨勃一人完成,业内对此有“一个人的豆瓣”的评价。
愚人节前夕,有个朋友推荐了一个新做的“窝窝网”。窝窝专门在做Web2.0类的草根网站的推荐。我这才发现,国内大大小小Web2.0类的草根网站,的确已经在近一年内诞生了不少。大多数都有不错的理念与追求,可以看出创办者在对项目的研究及兴趣的追求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他们希望把自己所追求的概念以网站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不断地升级与完善;另一方面,他们也把期望寄托在将来,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一崛而起,或者有更好的资本等待“招安”。
刘韧老师在他的BLOG中曾说过:小的web2.0网站,UI做再好,功能再好,都很难起来。如果我是一个小web2.0,我会和几个web2.0合并或者互换用户。而谢文更是强调目前的门户网站更有资本,腾讯网易一出手 将威慑其它Web2.0网站。
由此可见,Web2.0草根网站所面临的窘迫与危机。
我有几个好朋友也都在尽心地经营着自己的web2.0网站,他们目前一直在为发展所困挠。资金的问题,拓展的问题,赢利的问题,时时成为他们难已言表的心病。
郑泽锋创办的职友集可谓是新一代招聘类网站中的佼佼者。职友集网站的页面及架构清晰明确,把垂直搜索和博客系统做了结合,并且不断的推出新的需求和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要。郑本人也是一个很有思想和理想的人,也不乏那种创业的激情,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历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经常谈论关于垂直网络的发展及Web2.0在网站上的具体体现。但资金问题始终是郑泽锋比较担心的。没有足够的资金,网站在大发展的阶段就会缺乏强劲的动力,而错失去很多良机。所以我看到郑泽锋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参加和出席各种VC会议。尽管在这中间,已经有很多投资者对职友集表示明显的好感,并表示出愿意投资的强烈意愿,但郑泽锋还一直在融资的道路上匆忙走着。
另外还有一个网站,我也不得不说。那就是我原来的老同事、我的好朋友黄渊创办的fotolog。黄渊是这样描述他的fotolog:Fotolog是中国第一家提供Mobile Blog与Photo Blog的服务商;Fotolog提供了一个快捷途径去组织与发布用户的相片。
曾经有一段时间,曾传闻fotolog获得了IDG8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我当时私下问过黄渊,希望得到真实的情况。黄渊苦笑了一下,不置可否。其实fotolog网站上可以看出,创办者是赋予了网站很多的心思与创意。fotolog在解决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上做了很多尝试与努力,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得当。但现在让黄渊有些苦笑不得的是,每天大量的用户的增加,导致他服务器硬盘的不断补充,让他的投入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如何进一步扩大用户数以便在这个领域里抢占优势,一方面又不得不面临着赢利模式的难题。
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是,黄渊这么说道:创办Fotolog时没有想到如何获得利润,如何获得一个美好的前景,作为个人来说,纯粹的是对一个新技术的喜好。
前些天,听朋友说李学凌的公司搬到广州的天河工业园了。狗狗网和多玩游戏网是李学凌从网易总编辑的岗位上离职后推出的两个带有web2.0色彩的网站。两个网站在推出后在技术与产品架构上都做了很多方面的完善与补充,在不长的时间内,在流量和排名以及用户体验上都创造了一个不错的结果。但如上两个网站一样,如何赢利,也成了他一直在思索的难题之一。
在广州,还有象陈知行创办的Yooye.com优越分类信息搜索。Yooye.com以即时聚合各类生活信息为主,主要提供二手商品、招聘求职、房屋租售、生活服务等与用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的检索。陈知行现在几乎在奔跑于各地的VC之间。刚刚在QQ上碰到他,他说今天刚刚去了深圳参加一个比较大型的VC大会。
象这样类型的网站还有打着“新一代房产交易网”旗号的21Home网站。其创办人表示21Home.cn是参考了美国房产网站的新型模式,抛弃了国内房产网站以资讯为主的模式,首推了全简洁的信息呈现,抓主用户的“真实”需求;同时在网站设计上21Home摆脱了常规网站中以信息轰炸的套路,主推全面真实有效信息的提供,无广告,无干扰。尊重用户体验,呈现用户需要的信息是21Home的核心目标。而且网站始终在不断地升级以满足用户在功能与体验上的需求,据说最近该网站也会推出新的产品“楼盘社区”。
以上的几个Web2.0网站都算是属于草根性质的代表,创办者都属于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他们把自己更多的思想、理想、心思放在了对产品质量与用户服务的追求之上。这几个网站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那就是在美国能找到相同的模式的网站,而这些网站最后的命运就是被收购或者被“招安”。如狗狗网基本上是模仿了Bloglines,Fotolog身上有filckr的很多影子,21Home参照了美国的rent.com,Yooye.com在美国的同类型网站www.oodle.com听说已经拿到过千万美金的投资。
我曾经在想,为什么中国做互联网的,却是有钱的不懂做,而懂做的又缺乏足够的投资。这两天有媒体报道,豆瓣网的杨勃其实是很不愿意出让自己太多的股份。豆瓣代表他的一种精神寄托。其实,所有的创业者哪怕是再穷,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养大的孩子亲手送给富贵人家的。但是,除了这种“招安”之外,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实现心目中崇高的理想与志向呢?而那些VC投资者们现在又吵着说什么WEB 2.0概念不清,依旧还要谨慎观望……
我希望还活着web2.0草根网站,能一直坚持下去(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找到好的赢利模式,如何更好的发挥用户的价值,不要等到有一定用户了再去考虑如何赢利)。直到有一天,或许它真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张立波 zhang_libo@21cn.com 2006年4月9日凌晨于ItQun.com)(首发于ItQun.com 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