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泰森的毛泽东情结 2006/04/03
  • 泰森来中国:爽约、崇拜毛2006/04/03
  • 泰森与毛泽东2006/04/02
  • 泰森闪电参观毛主席纪念堂2006/04/02
  • 东德体育留下的教训2006/03/23
  • 神秘公司4亿冠名中超豪赌网络电话2006/03/21
  • 王治郅搬家回北京:不再疑虑2006/03/19
  • 中国棋后诸宸将入藉卡塔尔2006/03/13
  •  
    陈年老账:剑指珠峰
    时间:2006/04/08 出处:江湖论剑
    提交者 : 顶住朔风 于 PAOWANG.COM 北京时间 2006-04-08 18:31:42

    1

    58年,大江南北在大跃进的号角下一片狂热,而西藏工委的领导们,却只能爱莫能助地看着雪域人民在三大领主的统治下,过着千年不变的生活。但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没有忘了西藏。因为西藏拥有世界最高峰。而当时争攀世界高峰成了两大阵营展开较量的又一阵地。

    起因在好事的前苏联登山队员们。他们把列宁铜像安置在本土海拔最高的列宁峰后,就无事可干了,于是200多号人联名给苏共、中共高层各呈了一封信,强烈表达了联合攀登珠峰的愿望。

    两国高层一拍急合,签定了相关协议。

    协议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苏方负责中方运动员的培训及其提供登山设备和部分登山食品;中方负责修通到珠峰大本营的公路以及苏方全体人员的衣食住行费用,还得从苏方购买一架用来营救的直升机。时间拟定在59年3-6月间。

    当时才成立3年的中国登山队隶属于中华总工会,协议签定后便移交到体委,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于是组成了以贺龙为总指挥,黄中和中共西藏工委书记张经武、第二副书记谭冠三为副总指挥的登山指挥部。

    从此正式拉开征战珠峰的序幕。

    2

    58年的西藏,虽然没有大跃进的狂热,可形势异常紧张。尽管中央明确提出了六年不改的政治主张,但部分上层贵族依旧惶恐不可终日。尤其是以恩珠·贡布扎西为首的叛乱头子成立的四水六岗组织,在山南哲古建立叛乱武装根据地,不断袭击解放军哨所以及运输车辆,制造血案,颇有风云压城城欲催之势。而噶厦政府早已与恩珠·贡布扎西暗里串通一气,与西藏工委貌合行离了。张经武谭冠三在这时刻担任登山副总指挥,事实上是有些勉为其难。但谁让他们是东道主呢?所以一接到任务,谭冠三就召集西藏工委主要领导,开会讨论相关工作。

    会议集中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登山队员的安全。四水六岗组织活动猖獗,经常截击车辆,决定登山队在西藏集训和登山期间,车辆必须架枪护行并派部队警卫。二是后勤保障。尽管由于川藏、青藏公路的通车及当雄机场的营运,物质条件比进藏之初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但受客观条件限制,要想充分满足庞大的登山队伍的需要务必竭尽全力克服重重困难。三是根据中苏协议,务必在59年3月份之前赶修一条从日喀则到珠峰大本营的公路!

    这个任务又落在了曾经担任过康藏公路西线总指挥的谭冠三身上。

    7年前,他和张国华率军抵达拉萨后,便率部去西郊开荒,创建了81农场并亲任场长,从而基本上满足了进藏部队粮食蔬菜的自给。

    5年前他曾挂帅指挥上万军民修筑康藏公路西线段,从而保证了川藏线于54年底顺利通车。

    说起康藏西线就不得不提到索康噶伦。当时东线段在陈明义的指挥下,已经热火朝天,而西线指挥部虽然早已成立,却由于噶厦政府的反对,不敢对外公布。后来是达赖喇嘛骂了索康噶伦一声蠢,噶厦政府才征集8000多乌差,由索康协助潭冠三拉开修筑西线序幕的。

    打了好几年交道,谭对索康还是有较深的了解的。当年索康陪达赖去北京开会,回来的途中就在四川藏区煽动叛乱。每次在西藏工委与噶厦政府的联席会议上,他都是一副积极合作的样子,背转身就开始设置重重障碍。达赖喇嘛的心腹啊,拿他没辙,只好周旋。

    眼下,为了征服世界第一峰,年满50的谭冠三,又得和泥鳅一样的索康周旋了。

    3

    不出谭冠三所料,索康断然拒绝为修筑公路提供支持,并且毫无回旋余地。

    单是动用战士在平均海拔5200米的高度短时间内抢修一条长达400公里的公路,是不可思议的。

    难道能因一条公路而在老大哥面前丢份么?为此,西藏工委特地成立了登山支援委员会,大打歼灭战。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当年9月份,第一批苏联专家离开日喀则,骑马前往珠峰考察时,沿途看到的就是抢修公路的场景。

    然而,仅隔半年,事与愿违的事情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发生了。

    59年3月,苏联专家来到拉萨筹备登山事宜的时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拉萨叛乱,准备就绪的登山计划被迫搁浅。而指挥平叛的谭冠三,也于4月份前往北京汇报工作,首次与寄养在全国各地的四个孩子团聚,并安排他们在北京上学。

    4

    59年的中国已在大跃进的狂热中尝到了苦头,但对于已经对外宣布的登山计划,绝不言弃。

    而老大哥以担心引起友好国家印度不满为由,放弃了原是自己发起的联合登山计划。

    登还是不登呢?

    贺龙把黄中、史占春等人叫到办公室问:人家不干,我们自己攀登,有成功的把握吗?

    史占春说:其他问题不大,只是我们缺少登8000米以上高度的装备。

    装备好说!大饥荒来临之际,为争这口气,刘少奇大笔一挥,批了60万美金,派许竞去欧洲如数采购,再用大型运输机运往拉萨。

    为确保登山万无一失,贺龙把当年“塔山阻击战”的英雄团长、时任军训部副部长的韩复东,调任前线总指挥,把此当作一场恶战来看了。

    5

    登山队员从全国各单位借调过来临时组成,包括社科院的各路考察员,共214人。部分人去苏联接受过强化训练,并成功登上了苏联的最高峰。藏族队员基本是在唐古拉山和成都训练营接受训练的。

    60年3月份,正是西藏民主改革如火如荼之际,登山队来到拉萨。谭冠三、刘振国代表西藏工委设盛宴为他们送行。席间,谭冠三把西藏军区后勤部乔部长介绍给韩复东说:有什么需要只管问他,后勤保障跟不上我就抽他屁股。随后轮流到每桌敬酒,见到藏族青年就坐到他们身旁,攀谈起来。农奴出身的贡布,骄傲地告诉他,我是国家一级运动员。谭不愧是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把队员们鼓动得士气高扬豪情万丈。当从欧洲回来的许竞说到在瑞士遇到在那里采购登山设备的印度人并证实他们将在同时从南坡攀登珠峰时,顿时弥漫了浓烈的火药味,为国争光的誓言更加铁骨铮铮。

    西藏军区派了全副武装的一个排护送登山队奔赴珠峰大本营。临别前,谭冠三把一面五星红旗交到韩复东手中:把她插到峰顶去!

    接过红旗,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紧紧握手,相视无语。

    6

    韩复东率领包括主力登山队员在内的大队,于风雪交加的3月19日抵达珠峰大本营。这坐帐篷城市搭建在一片覆盖着积雪的平坦谷地,谷地的东西两侧是中绒布冰川的高大侧碛,南北两侧则是古冰碛小丘。在这里最早留下的是远隔重洋的英国人的足迹。他们曾在这里先后向顶峰发起8 次冲击,甚至著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在到达北坡第二台阶下高度为8572米处时不幸遇难。

    英国人弃留的帐篷罐头,在登山队员的眼中,顿时成了侵略我国神圣领土的罪证和一定要征服珠峰的反面教材。

    风尘仆仆立足未稳,罗志升和张俊岩便来到韩复东的帐篷汇报先遣组的工作。他们不仅如期建立了大本营(包括气象台、电台),还分别在海拔5400米的东绒布冰川舌部,冰塔林立、海拔5900米的中部,以及海拔6400米的北拗脚下,建立起了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3 个高山营地,并把几千公斤的高山装备、食品、燃料分别运到了那些营地。

    韩复东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政治高度的表扬。在了解了搭建电台、气象站以及医疗组的基本情况后,便问坐在身旁的队长史占春、副队长许竟有什么具体意见。

    史占春、许竟是中国登山队的元勋级人物,接受过苏联的系统训练,创造了当时国内攀登贡噶山的最高记录。

    在历次登山担当侦察任务的许竟说,这次登顶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要砸开北坳的大门。这一带天气恶劣,常有成百上千吨的万年积雪崩塌,英国就有7位队员被崩雪掩埋,58年那次苏联侦察,也在这里无果而终。

    韩复东问,那人家英国人是怎么登上8500的高度的?

    许竟说,我的意思不是说北坳无法逾越,是说北坳大门未曾砸开之前,队部在第一次适应性攀登到3号营地后,最好返回大本营休整待命。

    史占春说,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不过我们目前的最高记录是7500多,没有8000米的任何经验,到时候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比我们所预想的要多得多。而现在天气恶劣不宜行动,在等待天气好转的这些时间,应该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免措手不及。

    韩复东沉吟半响,盯着许竟说,你是老侦察了,一旦接到良好天气预报,你就带侦察组即刻出发,务必砸开北坳大门。

    韩复东回头又对史占春说,运输组、医疗组、支援组以及队部的工作,一定不能出纰漏,做到随时候命!

    史占春、许竟接受任务转身出门,翰复东又把他俩叫住,说,听说最近有好些国家的登山队员在这里转悠,每组队员配支手枪,万一相遇别吃眼前亏。

    经历过塔山阻击战烟火洗礼的韩复东,在静侯天公开恩的这些日子是倍受煎熬的。23日晚,气象组终于传来消息:良好天气将于3月25日降临!

    久离战火的韩复东再次点燃了作为指挥员的激情,24日上午,他扯着嗓子为许竞带队的侦察组送行。

    3 月25日中午12时,大本营营地广场升旗了五星红旗。史占春和藏族队员拉八才仁讲话之后,史占春对全体登山队员们发布了向世界第一高峰挺进的命令!

    远在北京的贺龙、拉萨的谭冠三,神经骤然绷紧。

    7

    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可谓有惊无险。

    队员们一路高歌,甚至还美美地吃了一顿二号营地负责人纪克诚、工作人员张玉清特地为他们包的饺子。到29日, 除史占春带领支援组留在第三号高山营地,准备随时出动支援侦察组外,其余的全部按计划顺利返回大本营。

    侦察组由许竟、王凤祥、刘连满、刘大义、彭淑力、王振华六人组成,其中刘连满、刘大义攀登过贡噶山,都是圈点的主力队员。他们在海拔6950米处受阻,虽未砸开北坳大门,但为大队攀登北拗找到了一条路线,以基本完成了侦察任务的姿态于31日返回大本营。

    初战告捷,韩复东兴奋地向北京、拉萨汇报了情况。

    4月11日,全体队员从3号营地出发,开始第二次攀登。虽然通过了北坳,可来自兰州大学地理系的王玑,却长眠雪山。

    因风雪所阻,从7007高度被迫撤回。

    而第三次攀登,几乎给登山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次攀登以牺牲北大气象系教师邵子庆、冻伤全部主力队员为代价,在离顶峰绝对高度只有200米的8600米处,于5月4日抱憾撤回大本营。

    队长史占云在下了今年登顶无望的结论后,被送到日喀则医院治疗。

    面对一大堆冻伤的队员,当年的塔山英雄心软了。韩复东眼含泪水给拉萨、北京通报情况,并下令退兵定日撤回拉萨。

    而此时,南坡的印度人正在向顶峰发起冲击。

    周恩来从缅甸回到昆明,得知情况后向贺龙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登顶!

    怎么办?

    8

    谭冠三当即从拉萨赶到大本营,在慰问了队员后,与韩复东走进帐篷,笑问:遇到块难啃的骨头了吧?

    韩复东说:再难啃也不会难过啃掉蒋匪那800万军队吧?不过还真邪了门了,到顶峰就那么200多米了,结果弄得几乎全军覆没。这登山又不比打仗,随便拉个人就可以堵枪眼。

    谭冠三说:是啊,正因为这块骨头难啃,才让你这位当年的塔山阻击战的英雄来坐镇指挥啊。骨头再硬,相信你能把它炖烂了,炖烂的骨头啃起来才爽口啊。

    韩复东哈哈一笑:不愧是政委啊,说话有水平。把骨头炖烂了再啃?有意思……不过,怎么个炖法?把那200多米给炸平了拉倒?

    谭冠三说:我们有句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的呢?可目前队员们的士气,让人担心啊。国家这么困难,刘主席还是批了60万美金来登山,可见意义的重大。听说印度人在南坡也登到了8000多,如果让他们登了顶咱们半途而废,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

    韩复东说:难就难在这里啊。来到大本营,转眼快两个月了,才登到8600,当初浩浩荡荡开拔营地的200多员健将,只有19人勉强可用了,主力队员虽然还有许竞和刘连满,但他们每次担任侦察任务,体力消耗太大,怕是难以再担重任了。再说,已经5月了,雨季也即将来临……

    谭冠三说:总理说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登上去,我们毕竟还有19个人可用嘛。矮子里面拔将军,成立突击队,务必在雨季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个好天气内登上去。到时候,我把军区文工团拉到大本营,给勇士们庆功!

    9

    套用前几年台湾选举的一句话就是:逼上梁山的韩复东只好从一堆烂苹果中选出不怎么烂的几个来,充当突击队了。

    于是来自东北的王富州、西南的屈银华以及班禅御用厨房已经一瘸一拐的贡布,闯入世人的视野。

    闻悉儿子被选入突击队,贡布刚刚翻身得解放的农奴父亲,风尘仆仆来到四处张贴了征服珠峰豪言壮语的大本营,送来了风干的生羊肉。贡布把生羊肉揣入口袋,对父亲说,就是豁了小命也要把珠峰踩在脚下。

    对父亲的誓言并不算数。那年头流行在党旗下宣誓。这种宣誓于5月17日北京时间9点在大本营举行。宣誓后,韩复东将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尊20厘米毛泽东塑像交给许竞说,苏联的最高峰有列宁铜像,世界最高峰就应该有毛主席塑像和五星红旗!一定要把峰顶踩在中国人的脚下!

    于是,刘连满、王富州、贡布在许竞的率领下,开始向顶峰发起最后的冲击。

    10

    许竞无疑是这次登山运动中最坚硬的垫脚石。他在出发后的第七天,离顶峰380米的当头因晕倒最终放弃登顶被迫返回四号营地。按照组织安排,王富洲接替了许竞突击队长。

    这时的突击队是怎样的情形呢?

    运输队员中,只有来自西南大森林的伐木工屈银华才能到达8600以上高度,突击队员自带的粮食和氧气经过几天时间的消耗,基本已经告磐。贡布父亲送来的那块风干羊肉,起到了难以低估的作用。

    王富洲把送氧气罐上来的屈银华留下来充当摄影师。而此前十几公斤的话报机已掉入悬崖,也就是说和大本营失去联系,陷于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顶峰虽然近在咫尺,可每登上一米都要消耗巨大的体能拖延漫长的时间。别说刺骨的寒冷,单是这缺粮缺氧就足以让他们亡命珠峰了!

    是进是退再次摆到了他们的面前。

    四名队员于是召开了一个除贡布外的支部会议,结论是以党的名义命令自己继续攀登。

    暮色降临,在离顶峰2700处,屈银华脱掉八斤重的高山靴,光脚钉在血刀里打进了划时代的一根钢锥;而来自哈尔宾的刘连满用搭人梯的方法,把队友们送上了第二台阶,自己却昏迷在冰缝间,和许竞一样,抱憾失去问鼎珠峰的天赐良机。

    夜色笼罩着银色珠峰。三名疲惫不堪的队员不敢消停,在茫茫夜色中向顶峰缓缓蠕动。在离顶峰还有50米处,各自的氧气全部用完!

    死神的脚步骤然逼近!

    但他们没有停止蠕动的脚步。随着贡布的一声“不能走了,再走就到尼泊尔了”,由中国人创造的登山奇迹横空出世!

    这一刻,是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而印度人,则在8600米高度因风雪所阻,宣告退出。)

    他们没有忘情拥抱,没有涌出激动的泪花,也没有高呼响亮的口号,甚至没有拍下一张照片,只是肃然地安置好主席塑像,插上红旗,再用冻僵的手指颤抖地写下三位到此一游的人名,用贡布的羊皮袋装好,放进石缝里,便毫不留恋地下山了。

    11

    也许是上苍的刻意安排,才让刘连满晕倒在冰缝间。昏迷的刘连满坦然地回应死神的召唤,毅然关掉自己的氧气灌,留给下山的队友们使用。死神被刘连满感化了,没有带他匆匆离去。听到队友们下山的脚步声,奇迹般地醒来了。队友们看了他的遗言和保留下来的救命氧,相拥而哭!(10余年后回到东北的刘连满因养猪为妻子治病而遭到批斗时,回想往事,不知是何感慨?)

    严重冻伤的屈银华、王富洲让贡布、刘连满快速下山报信上山营救……

    成功登顶消息从大本营迅速传到了北京、拉萨。

    贺龙当即通知新华社印刷号外。北京沸腾了。

    谭冠三当即派出西藏军区文工团,连夜赶到大本营。大本营在艰辛的泪水里狂欢。

    英雄们回到拉萨,站在伏特加敞篷车里,从罗布林卡经布达拉宫到军区东大门,接受包括14世班禅在内的拉萨军民的夹道欢迎。

    最高的荣誉当然是受到毛的接见。而屈银华、王富洲等人因此切除的手指脚趾,仅成了他们青春回忆的一部分了。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