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美“乒乓外交”缘起“搭错车”
|
时间:2006/04/03 出处:炎黄春秋 |
● 于泽远
由美国乒乓球协会组织的“红杉树友谊之旅”代表团从3月26日到4月4日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展开活动,纪念35年前轰动世界的“乒乓外交”。
岁月无情。35年前风华正茂的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如今都已两鬓斑白,当年叱咤风云的中美领导人毛泽东、尼逊也早已走入历史,但“乒乓外交”带有传奇色彩的的过程,仍值得人们关注、思考。
1971年4月,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突然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第二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回访了美国。这两次访问打破了自1949年中共建国后中美互不往来的僵局,开启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大门,这就是被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地球)”的“乒乓外交”。
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以前笼罩在“乒乓外交”上的神秘色彩逐渐褪去。根据中国乒乓球名将庄则栋回忆,改变中美关系走向的“乒乓外交”其实缘起美国运动员科恩的一次“搭错车”。
1971年4月4日上午,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二十多名中国运动员坐上大巴去体育馆比赛。车子正准备起动时,一个长头发、穿着紫色印花喇叭裤、运动服上有“USA”字样的男子匆匆忙忙跨上汽车——这个人就是美国运动员科恩。
看到满车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科恩大吃一惊,站在车门口不知如何是好。满车的中国人也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美国人吓了一跳,谁也不敢主动去和科恩搭腔——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疯狂年代,中国人不经上级批准就和美国人交谈,很可能引祸上身。
经过几分钟尴尬的沉默,坐在大巴后排的世界冠军庄则栋决定冒一次险。他不顾周围同事的劝阻,拉着翻译走到科恩面前,送给他一幅杭州织锦纪念品,并按照当时中国对美国的政策口径对科恩说:“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不友好,但是美国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汽车到达体育馆,敏感的日本记者发现中美运动员在交谈,立刻拍下了这个镜头。第二天,日本《读卖新闻》等报纸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庄则栋与科恩两人握手的照片,有的报纸还加了横栏标题:中美接近。
随后,美国乒乓球队按照政府的指示,向中国乒乓球队提出访华的要求。但当时还不太了解事情经过的毛泽东一时难以决断是否接受美国的要求。
4月7日凌晨,已经吃过安眠药的毛泽东无意间在《参考消息》上看到庄则栋与科恩接触的花絮。根据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张玉凤回忆,毛泽东读了两遍这篇花絮,眼睛突然一亮,兴奋地叫了一声:“我的庄爷爷啊!”
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抵达中国,封冻22年之久的中美之间的大门,终于被缓缓开启了。
乒乓外交后的庄则栋红极一时,官运亨通。不料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他又因政治问题沦为阶下囚。如今,66岁的庄则栋在北京经营一家乒乓球俱乐部。他的老朋友科恩则在两年前因心脏病去世。他们为“乒乓外交”所做的特殊贡献已逐渐被人淡忘。
有人说,对于今天中国的“全方位外交”而言,“乒乓外交”剩下的只是一段繁华往事或历史趣闻,因为中美关系早已跨越冷战时代的恩恩怨怨,进入正常发展的新阶段。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科恩、庄则栋、毛泽东、尼克松等普通人和政治家在“乒乓外交”中所表现出的勇敢与智慧永远也不会过时。正是这种闪烁着人性光芒的勇敢和智慧,使科恩一次偶然的“搭错车”演变成一次改写当代国际关系史的重大事件——这是“乒乓外交”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
怀念科恩,
也怀念周恩来
格伦·科恩(Glenn Cowan)已在2005年去世,但是这次受邀访华的美国“红杉树友谊之旅”代表团成员,仍然记得他,还把能够再访中国,一致归功于这位乒乓外交的缔造者。
谈起对科恩的印象,他当年的“老战友”有着数不清的回忆。
代表团中七名“乒乓外交”亲历者之一的博甘(Tim Boggan)说:“他是一个嬉皮士,爱出风头。打球时绑着红色头带,绑鞋带时,把脚高高跷到球桌上。但是,他也有严肃的一面,他是个时刻准备着把握机会的人。”
“科恩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当年在故宫(应该是中南海),科恩问周恩来总理,你如何看待嬉皮士?周恩来总理回答,尽管嬉皮士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但那是个人的权利,嬉皮士的生活方式很独特。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能得到中国总理的坦诚回答,妙极了!”另一名亲历者特里希尔(John Tannehill)在怀念科恩时,还特别提到令他印象深刻的周恩来总理。
代表亡儿访华的“功臣母亲”弗朗西丝·科恩,提到35年前的往事时,对周总理充满了感激之情。
“对了,我还要感谢周总理呢,因为他帮我教育了我的儿子”,高龄91岁的老太太说,“我儿子凡事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太能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喜欢留长发、戴怪异的帽子,我建议他剪短,他就嫌我烦。但他从中国回来后告诉我,他觉得周总理说的话很有道理。我真是太佩服这位总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