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部分媒体和网络反思改革的情况
|
时间:2006/04/01 出处:光明网 |
王炳权 2005年,部分媒体和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反思改革的声音,在如何评价改革、如何继续深化改革问题上形成了争论。有媒体对此作了如下概括:2005年是中国改革遭受质疑最多的一年,这些质疑反映了社会要求朝野重新定位中国改革的呼声。[①]
现将所谓“反思改革”的情况综述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仅所谓“左”翼人士在反思改革,实际情况表明,“左”、中、右都在反思改革,因而以下情况涵盖各派观点。)
一、谁在反思
从客观情况看,有四类主体在反思改革。
1.普通民众在反思改革
余斌、卢周来、欧阳亮等就民众对改革的态度问题专门做了调查。他们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中国发展基金会的赞助下,通过“人民网”的网上调查统计得出结论:当前,社会绝大多数人对社会公平状况和改革局面不满意。被调查者在回答“我们目前的社会公平状况”时,认为目前的社会很不公平者占50%,而认为不太公平和很不公平者合计达到90%;认为基本公平的有7%,只有1%认为是非常公平的。认为社会不公平问题比欧美和其他发达地区严重得多的达62%,认为比欧美国家略为严重的占18%,两项相加比例占到80%。[②]
此外,除少数左翼网站如乌有之乡、华岳论坛、主人公论坛等,在诸多门户网站如人民网的论坛上反思改革的言论非常突出。
2.一些学者反思改革的声音在在媒体与网络上有着广泛反响
刘国光先生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看法,对反思改革的看法;郎咸平今年以来关于国企改革的一些演讲,都在学术界、舆论界、网络上引起广泛反响。这也是目前思想理论界的一个热点。
高尚全的“改革还需要取得共识”[③]、“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④]、不能以批新自由主义的名义否定改革的说法;吴敬琏“问题不是出在大方向上,而是枝节性的问题、执行中的问题和一些跟改革大方向相背离的逆流”的说法[⑤]也引起网络的关注,网友纷纷撰文与之商榷。
此外,一些民间人士的言论和著述也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如钟庆的《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一书[⑥]就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该书强调,为了给国家尽快地积累人力资本,必须全力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培育自己的民族产业,发展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为此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批评了“发展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搞自主的研发、实行自由贸易等说法,指出这样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要整个中国都去刷盘子而不要读书。
留美学者文佳筠的《使少数人富起来的改革》的报告在网络上也广受关注。报告对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正处于十字路口。[⑦]
这些反思改革的声音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如,樊刚在2005年8月25日美国《商业周刊》上说:最大的改革成是使国有企业私有化(The major reform achievement has been in privatizing state enterprises.),[⑧]而郎咸平却认为,如果简单地认为市场化就能解决效率问题,这个思维太过肤浅。[⑨]
卢周来对两种反思的思路做了概括。他认为,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改革已经出现了某种偏离前一阶段市场与效率取向改革的“正确”轨道的苗头,而中央政府需要做的,是“排除干扰,继续沿着市场与效率取向推进改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改革20多年来所累积的各种社会矛盾表明,原有的市场与效率取向的改革已经再也走不下去了,中央政府必须及时调整改革策略,转而更加强调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功能以及社会公正问题。[⑩]
鉴于在如何评价改革及如何继续改革问题上思路不同,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大致可把反思的声音分为两类:深化市场化改革派和反思市场化改革派,简称反思派和深化派。深化派认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因为市场化不够,要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反思派认为,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发生了一定的偏差,要对改革进行改革。
3.部分媒体、网站开辟专栏对改革进行探讨
《凤凰周刊》2005年32期设“论语·交火”专栏,发表学者张文木、王小东和杨鹏的文章,希望引起有关“中国社会发展路径何在”的有价值的讨论,为各阶层、各派观点的领军人物提供一方话语天地。
《财经时报》2005年9月5日—9月16日,开辟了“知识分子:市场与反市场”专栏,来讨论反思改革的问题。
《学习时报》2005年发表了一系列的社评,对改革进行反思。
“乌有之乡”网站组织了“新改革开放观”的大讨论。
4.部分社会团体组织也召开规模较大的研讨会对改革进行反思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以“改革攻坚的进程与建设”为主题的2005年上半年改革形势分析会。来自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者提出,要对改革进行系统反思[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最近也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当前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12]
总的看,尽管对改革反思的角度不同,但这种反思范围广,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反思改革的声音在网络上表现得较其他媒体更强一些。网络是反思改革更为重要的平台。
二、为什么反思
有以下几种主要看法:
1.改革已进行多年,应该予以总结
这是一个普遍的看法。如奚兆永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已经27年,就是说,时间都不短了,应该总结总结了。[13]
2.改革已无共识,走不下去了
孙立平的观点广受关注。
孙立平认为,改革共识在破裂,动力在丧失。[14]他说,从改革的动力和共识上来看,不得不承认,现在改革的共识已经模糊,1980年代关于改革的共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如果我们不正视这种情况,盲目地、一味地深化改革,将造成很多的负面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如果暂时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另一选择——暂停改革,尤其是暂停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这是在政治体制改革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一种理性的选择。[15]
另外,秦晖、刘军宁也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发表了“改革走不下去了”的观点。
秦晖认为,改革进程已进入了又一个临界点,是走向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还是陷入“不公平的伪竞争”与“反竞争的伪公平”的怪圈,就看我们此时的选择了。[16]
刘军宁认为,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死胡同!改革尚未完成,但是已经走到尽头。改革自身已经成为烂尾楼,豆腐渣工程。因为中国的改革被迫在必须在扭曲的改革和全面叫停改革之间作出选择。社会上的改革压力越来越大,而改革的步伐却越来越慢,以至完全停顿。这就是中国目前的改革的现状。[17]
3.改革中的矛盾重重
曹锦清的表述非常有代表性。他说,在1990年的时候,邓小平样说过,如果出现两极分化,那么,四大矛盾就会出现激化。第一大矛盾是地区矛盾,第二个矛盾是民族之间的矛盾,第三大矛盾是阶级矛盾,第四大矛盾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他说如果是这样,中国就会出乱子。现在,我们回顾邓在1990年的这个讲话,可以发现我们今天中国所有的问题、矛盾以及我们的焦虑,都可以概括在邓的这四大矛盾之中。[18]
此外,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召开的“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由于改革走了一条渐进式的道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累积到目前的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致使改革的形势异常严峻。”“中国改革进入到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19]
4.改革偏离方向
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引起广泛讨论的署名田嘉力的文章“以改革的名义牺牲几千万人是强调逻辑”,鲜明地表达了我们的改革现在偏离了方向。文章说,我们的改革应该是双赢的改革,是多赢的改革,那种一提改革就想要“牺牲”几千万人、就要求别人“付出代价”的主张,说轻一点是糊涂观念,说重一点是强盗逻辑。以“改革”的名义“牺牲”几千万人是强盗逻辑。[20]
喻权域也说,“改革”就是“改进”、“改良”、“改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原有体制中的缺点、弊端和不适应新形势的某些具体的规章制度;通过改革,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而不是把社会主义改变为资本主义。[21]
三、怎么反思
1.深化派的思路
总的看,主张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人士在强调深化改革时,都强调实行充分市场化,并进行政府改革,最终实现政治民主化,实现“宪政”。
鲁利玲认为,“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有些则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所致。因此,真正的出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能变,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能停止!”[22]吉力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在要素市场,因为越来越突出地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集中存在于要素市场上”,“要素市场的状况,不仅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而且会在社会与政治方面产生非常重要和深刻的影响。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内容,又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交汇点,是推进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共同要求。”[23]
高尚全认为,“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政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政府改革既联系到社会改革,又联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它处在中心的地位。”[24]
周为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更加深入地推进经济的市场化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25]
新望认为,“解决的出路是充分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26],“为什么会有对改革不满声音?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改革滞后,甚至改革到了现阶段,政府基本职能差不多丧失了。如果大家要批评改革,原因在政府(广义的政府),而不在市场化。”[27]赵晓、新望主张,“改革的趋势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拉动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越来越向高端走。高端的改革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宪政是个水到渠成的结果。”[28]
王小东说,推进政治民主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乃至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大机会。从步骤上说,从基层民主和高层民主两个方向,向中间稳步前进是可行的。[29]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的“改革攻坚的进程与建设”2005年上半年改革形势分析会上,85.6%的专家学者认为,在当前我国改革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3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也认为,“在法治的框架下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要限制政府的权力。”[31]
如何实现政治民主化呢?主张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人提出了具体思路: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从改革执政党开始。应对党的基本制度进行必要的反思与清理,用和平时期的现代政党制度取代战争年代所形成的战时应急制度,扩大党内民主,确立党的领导任期制、常任制,合理配置执政党、人大、政协、国务院的权力,改革干部选拔的机制,等等。在新的制度基础之上取信于民,这是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此外还要大力培育、发展社会自治组织。[3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也提出了承认和发展利益主体的问题。[33]认为,“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是,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什么不能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非要知识分子为其呼吁,非要别人来代表?现代法治社会需要各种利益主体组织起来,成立自己的行会、协会、公会、商会等等,这些中介组织将成为联接民间与政府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承认利益多元化的客观现实,由不同的利益主体来谈自身的利益,通过法律的程序,把各种利益公开化、透明化,通过争论达到妥协,最后确立不同利益主体都认同的行为规则,大家共同来遵守。只有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基础之上,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才会真正实现。”[34]
2.反思派的思路
主张对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反思的人士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对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反思。一段时间以来,这一点在媒体和网络上广有影响。奚兆永认为,要清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叶正欣:清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影响——访经济学家奚兆永)邓聿文在中青报上撰文说,要警惕新自由主义改革“药方”对我国的破坏。[35]
二是强调改革要有人民性。胡鞍刚认为,中国的改革需要广泛的讨论、公开的辩论,绝对不能为少数人所垄断,既不能为少数政治精英所垄断,也不能为少数知识精英所垄断。因为改革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改革是要使人民受益的伟大事业。任何一种观点、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改革的方案,都需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这个社会实践一定是人民的实践,一定是人民来检验。[36]
人民网著名网友云淡水暖认为,改革最终是要依靠广大老百姓的,也最终是要广大老百姓受益的。让老百姓明白,才能发挥最大积极性,凝聚成巨大的创造力。“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不是说着玩的,除了政府的巨大号召力外,就是老百姓的积极性了,一定充分认识这点,发挥这点,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37]
卢周来认为,资本集团要懂得让步。改革20多年累积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的解决,肯定需要有些群体付出代价。第一阶段改革的代价是由普通百姓更多地付出;显然,如果按照成本、收益与风险匹配的原则,在下一阶段,资本集团作为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在某种程度上肯定要分摊一些代价。此时,以民营企业家为主的资本集团要学会低调与让步。[38]
张文木认为,改革不能丢掉人民的利益,中国的改革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准,人民的标准。中国改革的底线就是不能把共产党改革到人民的对立面;国企改革,不能改出“二七大罢工”。中国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必须受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驾驭。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必须和人民共命运。中国改革不能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以人民为核心价值而不是以资本为核心价值的道路。中国的改革就必须有人民性。[39]
孙立平去提出要关注利益集团化的问题,即利益集团的生长及其对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影响。[40]
从反思市场化人士的主要观点看,这些观点非常符合中央关于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精神。
四、深化派与反思派的争论
1.主张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人士强烈批判主张反思市场化改革的声音
深化市场化改革派把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的反思改革的声音定位为反改革、反市场,要走老路。(给反思市场化改革的人扣了触目惊心的“大帽子”,反思改革就是反改革,反对邓小平。)
新望把目前对改革反思的声音定位一种反改革反市场的潮流,提出要“警惕民间和高层的反改革潮流”,“现在这么多人反对市场化,必然影响改革的进程”。他认为,一股来自民间,一股是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上层人士。去年8月份的郎顾之争,使两条潮流通过网络接上了头。[41]鲁利玲认为,反思改革是要“退回到集中计划经济的年代”。[42]吴敬琏的评判是,这种反思改革的情况,“无外乎是过去曾发生过的情况的再次出现。在90年代初期曾经出现过所谓‘怀旧’,怀念计划经济时期”,“这种回潮的根源,就是对1979年以来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方向的怀疑和否定。”[43]高尚全这样评价主张反思市场化改革声音:有人借批判新自由主义,批判改革、否定改革,说什么中国的改革是按新自由主义设定的,所以出现很多问题。我认为他们这样来否定中国的改革是不能容忍的。因为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否定改革,就是否定邓小平同志。[44]
他还说:“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排除干扰,千万不能因为批判新自由主义而否定改革,千万不要上当,否则会有灾难性的后果。”[45]
2.反思派的对批判的回应
著名网友水生说,在“改革”和“市场化”已经进行了二十七年之际,对此全国性的社会实践进行反思是完全必要也是及时的,不如此,后果就更加难以设想。这种反思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要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纠正错误,与时俱进,更好地走向未来。有的人用“反改革”或“反市场化”的帽子压制不同意见和拒绝反思,这才是思想僵化的表现。[46]
网友云淡水暖说,真是霸道的很,如果没有亲身体验中年丧失工作与养老前景,没有看不起病、没有每年为孩子的学费流泪、自杀,谁能够动员“这么多人反对市场化”呢,既然是“这么多人”,说明是一种大多数人的体认。
当社会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改革步入深化阶段、一些新老社会矛盾咋现之时,出现了一些“反思”“改革”以及“捍卫”“改革”的声音。这很正常,很好。籍此可以好好的总结经验、理清头绪、把握方向、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民意基础和思想准备,更好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
对“改革”具体手段的认识不同,绝对不是所谓的“反改革潮流”。对一些“改革”结果和手段的认识不同,恰恰反映了“改革”精神。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对“改革”手段的认识,最重要的有两点,就是“扬弃”和“创新”。在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善于讨论,同时避免犯明显的错误。其次,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概念神圣化和神秘化。[47]
楚杨认为,以前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历史阶段,对它的反思不该设置禁区: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也没必要捂着、掖着!不能说前人干的都要否定,后人干的都要肯定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48]
网友鸟影度寒塘认为,对改革开放进行总结和反思,本来是极其正常、既合理又合情的事。可是,现在我们的有些同志,却听不得说对改革开放进行总结和反思;一听见说对改革开放进行总结和反思,他们就反感,就紧张起来,甚至就暴跳起来。他们甚至于不惜学着“四人帮”的样子,动辄给人上纲上线,打棍子,戴帽子;谁要是提一下“反思”二字,他们就给人扣上“反对改革开放”,“要走回头路”等种种的大帽子,企图以此将别人的口封住。其实,这种认识,这种情绪,是极其错误的和有害的。这种认识和态度,是邓小平同志当年所一再批评的看问题不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喜欢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半僵化”的那种思维方式在新的形势、新的条件下的一种翻版。[49]
刘国光先生也指出,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50]
孙立平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倒退到旧的体制当中去,这个危险已经很小了,真正的危险是我们建立了一个坏的市场经济,从而败坏了市场经济的名声,从而改变了市场经济的前景。[51]
从态势上看,主张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人士以主流媒体为阵地公开对反思改革的声音进行批判,而对这些批评的回应多见于网络,除刘国光先生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说反思改革不是反改革外,鲜有主流媒体上发出反驳的声音。双方争论的态势是,在纸媒体上(所谓主流媒体上),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人士对反思人士批评声音是突出的,而反批评的声音多见于网络,在主流媒体上基本发不出声音。)
[①] 赵瀚之:《改革年演变成为质疑改革年 2005进进退退话改革》,《赢周刊》 [②] 余斌、卢周来、欧阳亮:《民调:社会不公已成众矢之的》,《改革内参》2005年第34期 [③] 高尚全:改革还需要取得共识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11月21日 [④] 高尚全:《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 [⑤] 吴敬琏:《改革内参》2005年第1、2期合刊 [⑥]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9月 [⑦]乌有之乡网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834 [⑧] 乌有之乡网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823 [⑨]《北京现代商报》)郎咸平:迷信市场化太肤浅 将毁了教改 [⑩]卢周来:改革确实到了拐点《改革内参》2005年第25期 [11]《应对改革进行系统反思了》,《改革内参》2005年第25期 [12]《改革内参》2005年第14期 [13] 叶正欣:清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影响——访经济学家奚兆永〈海派经济学〉2004年第11期 [14] 孙立平:失去共识的“改革”大旗怎么扛《改革内参》2005年第32期 [15] 孙立平:共识破裂暂停改革是理性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0月31日) [16] 秦晖:中国改革的经验教训 三农中国) [17]刘军宁:改革已经走入死胡《选择周刊》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249) [18] 曹锦清: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转自三农中国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831) [19] 实陆:《寻求改革共识——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综述》,《改革内参》2005年第14期 [20] 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101 [21] 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508 [22] 鲁利玲:《敢问路在何方(上)》,《改革内参》2005年第7期 [23] 吉力:《坚定改革的主攻方向》,《改革内参》2005年第30期 [24] 本文系作者2005年10月23日在中国改革论坛上的总结发言。高尚全:《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下更大决心推进改革》,《改革内参》2005年第33期) [25] 《改革以来,社会平等程度降低了吗》,《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5年12月5日,涧青摘自2005年10月24日《学习时报》,作者周为民 [26] 新望:《警惕民间和高层的反改革潮流》,《财经时报》,2005年9月5日—9月11日 [27] 新望:《警惕民间和高层的反改革潮流》,《财经时报》,2005年9月5日—9月11日 [28]:赵晓、新望:《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南风窗》,2005年8月下 [29]王小东:《只有政治现代化才能救社会主义》,《凤凰周刊》2005年32期 [30]《应对改革进行系统反思了》,《改革内参》2005年第25期 [31] 实陆:《寻求改革共识——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综述》,《改革内参》2005年第14期 [32]《中国今后的路应当怎样走》,《改革内参》2005年第8期 [33] 实陆:《寻求改革共识——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综述》,《改革内参》2005年第14期 [34] 实陆:《寻求改革共识——中国经济改革走势与对策座谈会综述》,《改革内参》2005年第14期 [35] 邓聿文:(《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8月30日《中国青年报》 [36] 胡鞍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改革观,《改革内参》2005年第4期 [37] 法治论坛 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2e685f5acf7cbaf775cbab8b2cbd210b&showtopic=116382 [38] 卢周来:改革确实到了拐点《改革内参》2005年第25期 [39] 张文木: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永不褪色的旗帜,凤凰周刊2005年32期 [40] 孙立平:中国社会进入集团性利益博弈时代——中国社会阶层及政治社会形势剖析,《改革内参》2005年第1、2期合刊) [41] 新望:警惕民间和高层的反改革潮流 财经时报(2005年9月5日—9月11日 [42] 鲁利玲:《改革内参》2005年7月 [43] 吴敬琏:《改革内参》2005年第1、2期合刊 [44] 系作者2005年10月23日在中国改革论坛上的总结发言,高尚全:《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下更大决心推进改革》,《改革内参》2005年第33期 [45] 《2005中国改革交锋录》,《改革内参》2005年第31期,仲伟志摘自《经济观察报》 [46] 水生:反思改革难道就是“反改革”?——评《财经时报》“知识分子:市场与反市场”专栏天涯时空http://www.tianyaclub.com/publicforum/Content/news/1/57891.shtml [47] 云淡水暖,法治论坛 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2e685f5acf7cbaf775cbab8b2cbd210b&showtopic=116382 [48] (楚 扬:“改革”为什么遭到广泛质疑?乌有之乡网站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737 [49]鸟影度寒塘:〈总结和反思改革,合理又合情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1129899&typeid=17&openfile=1 [50] 经济学家刘国光答经济观察报问http://bbs.021wy.com/cgi-bin/bbs/ccb/index.cgi 2005年12月10日 [51]孙立平:中国社会阶层及政治社会形势剖析,《改革内参》2005年第1、2期合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