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创业者论Web2.0下的运营创新2006/03/31
  • 600搜索代理结盟反抗Google百度2006/03/31
  • 别再炒了 TOM不会收购新浪2006/03/31
  • Skype通话活在中国的灰色地带2006/03/31
  • 赢周刊:华尔街开始冷落盛大2006/03/31
  • 盛大巨亏源于购新浪股份?2006/03/31
  • 陈氏兄弟相争 唐骏开会从不发言2006/03/31
  • 鲍岳桥:联众8年磨剑只为2年后上市2006/03/30
  •  
    新京报:名人博客跃进风能刮多久
    时间:2006/03/31 出处:新京报
    李勇

      从精神家园到商业机器

      著名网络写手兼砖手和菜头撤离了新浪专供他的VIP包厢,———他停止自己在新浪的博客更新。临走了他扔下了一段话:“我是网人,网络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当门户网站开始把一切商业化的时候,为了制造娱乐新闻而不择一切手段的时候。那就到了我离开的时候了。我不想成为商业机器上赚钱的零件,不愿意成为你们的角斗士。”

      和同学的撤离,正在他的新浪博客点击量刚过30万的时候。当然30万点击和1000万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考虑到和同学既不是容颜渐老而芳名犹响的影坛花旦,也不是年轻有为让文坛长老忍不住要教诲的“文学票友”,他只是一个在网上以码字、砸人为乐的网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我是去年年底被拉到新浪开博,我后来了解,新浪对来开博的人有着不同的待遇,就像大酒店对有钱的贵宾和没钱的散客的区别。入门级的“博友”就是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的短衣帮,注册后给你的博客地址就是一串随机的阿拉伯数字;再往上能升能你自己有一个个性化地址;如果你再有名一些,会把你的名字搁到新浪博客首页的那个大橱窗里面,像小饭店将“鱼香肉丝”的菜名写在粉牌上一样,你会在众多的名人名字中间露一小脸;等你修炼到“顶级”名人了,比如;点击量上百万地增长,基本上新浪会像给一定级别的官员配备秘书一样,给你固定一个专门维护网页的编辑。

      我当初看到自己在新浪博客的大橱窗里,和许多曾经只能远望不能近瞧的名人做邻居,虚荣心得到了片刻的满足。可是后来觉得累,因为要维持自己在橱窗里面的小摊位,要不断地更新,还要搜肠刮肚给自己帖子起个能吸引眼球的标题,要对正热炒的事件给予的关注,而且行文中不能有犯忌的字眼。

      本来是上网码字找乐,最后要勉强自己不断地变换pose,目的只有一个,增加点击量。两个月下来,我就懈怠了,不再勤着更新,终于橱窗里我那个摊位消失了。

      告别二道贩子生涯

      新浪的名人博客从商业策划的角度来说,可算是成功的。作为一个出色的门户网站,新浪显然不满足将各家新闻机构的信息汇集在一起,使自己成为最大的信息二道贩子。但网站不具备独立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资格,是新浪成长为资讯巨人的重要瓶颈。名人博客的开设,使新浪在源头上对信息具有了相当程度的掌控,我不能主动去寻找新闻,我让名人们在我这里主动提供新闻,成本更低风险更小。新闻特别是文化娱乐新闻,很大的一部分发源于名人。事实上,名人博客横空出世后,新浪博客首页就成为众多媒体从业人员捕捉新闻线索的重点地区,此地信息集中,它比从天涯、凯迪等成功社区上获取线索更便利。而“馒头事件”、“郭德纲师徒恩怨”到现在滚雪球一般发展的“韩白之争”,国内纸质、电视媒体几乎随新浪名人博客而动。和一些社区斑竹、管理员较为消极的管理不同,公共事件发生后,几乎可以看出新浪博客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和干预。如此说,新浪博客事实上已经成为一家很有规模的媒体了。

      反思公共事件娱乐化

      新浪博客这种引导,是将本属于私人园地的博客,集约化放在一个超市里成为公共产品,这是名人博客成功的重要原因,但由“私”向“公”的转化过程中,新浪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公共事件娱乐化。先不说人气占据前十位的博客主人多是娱乐界明星,即使韩寒、郑渊洁这样的作家,吸引网友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身上娱乐化因素被挖掘。

      在娱乐化消融一切的成功背后,很多有价值需要深入挖掘的东西反而被忽略了。“馒头事件”带给公众的不是对网络时代文化批评的方式和尺度问题:“韩白之争”中,一些人想借此引发公众对传统文学界资源被不正常地控制加以讨论,但应和者寥寥,人们感兴趣的是又有哪个名人加入这场群殴。

      除本来就以吸引眼球为终极目标的娱乐明星相比,对其他靠独创思想而立身的人文、社科学者、写作者来说,如果为了扩大影响而来新浪开博,有可能感觉尴尬。和娱乐明星相比,自己那些思想性强的东西只能成为衬托鲜花的绿叶,而想让自己引起更多的人注意,则要让自己充分娱乐化。就如“韩白之争”一样,网友最在乎的不是你说得有没有道理,而是看名人互相攻击的热闹。

      和菜头的文字,我一向认为是网络上相当性感的文字。可在新浪开博一段时间内,点击量并不大,等他对韩白之争引发的群殴说了两句比较靠谱的话,韩寒在博客上顺便广而告之,新浪更把和同学作为群殴的重量级选手推出,点击量就刷刷刷地上去了。这对一个追求纯粹文字之乐的写手来说,几乎是一种侮辱。

      一个写剧本的人,非得让他脱下西装,换上优孟衣冠,下到场子里去演戏,因此获得的贵宾地位,不要也罢。

      为了网络上的“锡安”,和同学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挂在新浪博客上的告别辞怎么突然消失了?问题的答案已经不重要,和菜头的个人撤离,对新浪博客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当越来越多在新浪的开博的人,感觉到自己要么甘于当绿叶的寂寞,要么就被娱乐化一把来取悦公众,那么他们也许会做出与和菜头相同的选择:撤离,重新回到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山谷里。

      当和菜头撤离新浪VIP包厢的理由,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后,名人博客就靠那几个挤牙膏似的向公众透露自己生活细节的娱乐明星支撑,能撑得起来吗?

      □李勇(北京记者)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