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不成功的“二简字”()()(图)2006/03/31
  • 中国汉字拼音化的历史原因和演变2006/03/31
  • 汉字简化历史2006/03/31
  • 诗歌与翻译:共同致力汉语探索2006/03/30
  • 聚合网络:博客与主流文化相得益彰2006/03/29
  • 陈丹青:我们远远不了解人性2006/03/27
  • 和菜头:就你丫最聪明 2006/03/26
  • 韩寒太TMD让人嫉妒了2006/03/26
  •  
    余华回应谢有顺批评
    时间:2006/03/31 出处:新京报
    “对于一部虚构作品的要求不能仅仅以真实性来衡量。”

    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本报讯(记者曹雪萍)近日,青年评论家谢有顺指出在余华的写作中,《兄弟(上)》根本不值一提,他指出情节缺乏真实性、与社会语境不符等硬伤。刚从上海签售《兄弟(下)》回京的余华作出回应:“比起《兄弟(上)》的批评,《兄弟(下)》的批评风暴更猛烈。”

      谢有顺举了《兄弟(上)》中的例子:“在第43页,男主人公宋凡平在上千人面前,完成了一个扣篮动作,紧接着,这个腼腆善良的人居然跑到球场外,‘意犹未尽一把抱起了李兰’,‘一千多个人看着呢,他竟然把李兰举了起来’,你相信吗?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乡镇,在一个连夫妻上街都不敢牵手的有‘道德洁癖’的年代,一个腼腆老实的男人,不仅会扣篮,而且还会当着上千人的面把一个寡妇‘抱起来’、‘举起来’?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事吗?不是,这只能说是好莱坞的电影画面。”

      余华并不同意他的批评,“你不能否认人性的突然爆发性”。余华称在写这个举动时也曾犹豫过,但他还是坚持这样的布局,他对此的解释是,从当时的社会价值看,这样的事情是很难出现的,毕竟那个特定的时代对人性有压抑。“但是,在书中这个动作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铺垫:灯光球场,千人围观,烟头烫到了旁边的人……而且这是宋凡平生平第一次扣篮,他自己都惊呆了,回过头做出异常的举动。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一个柔弱的人,可以杀死强大的人。”

      同时,谢有顺提出另一个硬伤关乎《兄弟(上)》的语言,在第13页,余华写李光头小小年纪就知道用屁股的故事来换别人的三鲜面,“他知道自己在厕所里偷看到的五个屁股,有四个是不值钱的跳楼甩卖价,可是林红的屁股不得了,那是价值连城的超五星级的屁股”,“此后李光头学聪明了,他不再供应免费的午餐”等等。“跳楼甩卖价”、“超五星级”、“免费的午餐”这样一些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词,将它用在60年代的中国语境里、用在主人公的自叙(“他知道”)里,“你相信这是出自曾以语言简洁精确见长的余华之手吗?”

      至于语言上的粗糙,余华承认谢有顺的指正。他说“这个疏忽我会在出修订本时纠正。”但他也表示,这种错误很难避免。他还披露了一件往事。“在《活着》里的开篇写到一个王姓长工,但到了后来他被换了另一个名字。”

      “比起《兄弟(上)》的批评,《兄弟(下)》的批评风暴更猛烈。”余华感叹,“很多看到《兄弟(下)》的读者向我抱怨,对一些内容不理解,认为这好像不是今天的中国。但我认为,恰恰证明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并不关心这个社会。”他表示:“对于一部虚构作品的要求不能仅仅以真实性来衡量”,“现实比我们所有人说过的话都丰富得多”。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