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乌克兰人民渴望稳定2006/03/26
  • 一位俄罗斯院士在中国的演讲 2006/03/26
  • 波兰匈牙利事件50周年祭2006/03/26
  • 白俄罗斯颜色革命要泡汤2006/03/25
  • 卢卡申科高票当选白俄罗斯总统 2006/03/24
  • 卢卡申科跟西方硬顶12年2006/03/22
  • 普京今抵京参加“俄罗斯年”开幕式2006/03/21
  • “颜色革命”在白俄罗斯栽跟头2006/03/21
  •  
    郁金香革命一年后的吉尔吉斯斯坦
    时间:编辑时间:2006/03/27 出处:环球时报
    李晓春

      提起吉尔吉斯斯坦,也许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去年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大批示威的民众振臂高呼冲进总统府,推翻了阿卡耶夫政权的情形。当时首都比什凯克的事态一度失去控制,疯狂的民众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冲进商场店铺,将货架上的商品一抢而空并放火焚烧。3月初吉总统巴基耶夫宣布将3月24日定为“人民革命日”,并将举行阅兵式隆重庆祝“郁金香革命”一周年。那么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普通民众如何看待“人民革命日”?庆祝当天是否还会闹“革命”?带着许多疑问,记者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出发,经过长途驱车进入吉首都比什凯克实地采访。

      来到比什凯克,正好赶上一场小雨。蒙蒙细雨后,整个城市显得十分宁静整洁,街道两边的居民楼和建筑物高大坚固,由于多为苏联时期建造,现在大多已经有些陈旧。不时能够在路过的街心公园中看到极具表现力的雕塑,据说政府大楼旁的列宁雕像是苏联解体后在中亚国家中唯一留存下来的一尊。比什凯克的早春温暖湿润,柳树已经突出嫩芽,地上零星散落着淡紫色的野花。去年骚乱时被烧毁、砸坏的建筑物已经修复,难以发现“革命”留下的痕迹。路上的行人安静从容,从他们的脸上似乎并没有读出“节日”的喜悦,倒是不时遇到的执勤警察,让人民感觉到不一样的气氛。

      从今年初开始,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政治生活就一直纷争不断。总统严厉批评议会、与总理矛盾公开化、议长辞职等一场场政治风波让人们对其政局深感担忧。政府心里对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日子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同样有些没底,担心集会成为另一场“革命”的借口。为了避免庆祝活动期间出现骚乱,政府出动了大约3千名警察维持首都秩序,在总统府大楼附近更是戒备森严。

      24日上午,在比什凯克市中心的阿拉图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总统巴基耶夫在礼炮声中亲自检阅了部队和武器装备。大约有上万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各地的民众聚集在广场上观看阅兵式。虽然总统将这天定名为“人民革命日”,但民众对此却评价不一。一名专程从外省赶来的老人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感受,“总统此举是对民众自信心的鼓舞,吉尔吉斯斯坦正在向前发展,虽然国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腐败、社会治安等问题依然存在,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我们心存希望”。然而,在老百姓心中“革命”对国家政治体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严重破坏了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局势,国家并没有从创伤中恢复。一名观看阅兵式的妇女告诉记者,“‘革命’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现在商品的价格比一年前要高出不少。我并不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它并不具有民族意义。不过对于她来说,多一个休息日也不算坏事,孩子也可以暂时放下书本轻松一下。”

      一年前,比什凯克的“中国国英商品城”在骚乱中被哄抢一空,在此租柜台出售中国食品的张先生谈到他对“人民革命日”的看法时说,“去年骚乱时整个中国商城都被抢光,无法抢走的大件商品都被砸碎。仅仅他的柜台就损失了6万美元,直到现在政府并没有给予任何赔偿。3月24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受害日,有什么庆祝的理由呢?”。

      且不论巴基耶夫总统此举是否会让吉尔吉斯斯坦整个社会的认知产生裂痕,也不必在意吉尔吉斯斯坦人民能否真正认同3月24日为“人民革命日”。其实讨论这一天本质上是否具有节日的意义都不重要,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消除各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尽快弥合社会各阶层由于“郁金香革命”所留下的伤痕。吉尔吉斯斯坦政府面临的困难很多,前面的路还很长。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