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国焘之死
|
时间:2006/03/26 出处:华岳 |
张国焘携家眷逃台后,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 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张国焘想继 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 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却似已将 他遗忘了。
不久,他居住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辟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 收。他怒气冲冲地前往行政院找人理论,一番闹腾过后毫无结果。房子终究还是 被人占了,潦倒的张国焘深知“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于迁台后的第二个冬天, 再次带着全家迁移了。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香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张国焘已在香港安顿下来。他每天没什么事,便订 了几份报纸,专门研究战争的前景问题,有时也就此写点评论寄给小报,赚点零 花钱。随着战争的继续,黄金价格一路飞涨。于是他以全部家当5000美元作押, 在金融市场上干起了“炒黄金”的生意。
果然不出张国焘所料,黄金价格一直持续走高。但是突然间黄金一夜之间价 格大跌,等张国焘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是跌得惨不忍睹了。他此时才 匆忙将黄金脱手,但为时已晚,原来的5000美元,仅剩二千多一点了。张国焘的 发财梦未醒即灭,真是哭都哭不出声来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张国焘的妻子 杨子烈为生活奔波摔断盆骨,成了跛子。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一直寄人篱下 感到日子不好过的他,遂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 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国共产党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 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 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61年,张国焘应美国肯萨斯大学之约,开始撰写回忆录,经过四年,写就 《我的回忆》共计百万言。肯大每月付给张2000港币作为生活费用。以后十余年 间,张国焘多靠卖版权维生。1966年,张国焘夫妻二人离开香港,到加拿大投奔 大儿子海威。1977年12月,张国焘刚刚过了80岁生日,突然中风,右手右脚均瘫 痪,从此卧床不起。他和杨子烈一瘫一跛,住在儿子家很不方便。根据加拿大政 府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申请享受政府福利救济,杨子烈住进了官办养老院 ,张国焘则住进了官办老人免费医院。该医院条件很差,病人多而医生、护士却 很少,夜里没有护士值班。张国焘和另一个外国老人挤在一间小屋里,终日躺在 狭窄的小床上,厮混岁月。1979年12月初,因连日大雪纷飞,多伦多天气异常寒 冷。老人医院暖气却很不正常,时断时续。3日凌晨,终日躺在床上的张国焘一个 翻身,被子和毛毯掉到了床下。他自己无法拾起,也没有别人理会。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就这样冻死在了异国他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