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新自由主义风光出尽与风光依旧之争2006/03/21
  • 李水山:新农村建设十忌2006/03/20
  • 被误读与忽略的新加坡经验2006/03/20
  • 杨帆对《南方周末》318报道的评论2006/03/19
  • 从“五月花”号到中国新世纪的改革2006/03/18
  • 2004-2006“第三次改革论争”始末2006/03/17
  • 专访皇甫平:再谈“改革不可动摇”2006/03/16
  • 周瑞金:十问皇甫平2006/03/15
  •  
    皇甫平“否定改革”论与精英“改革霸权”
    时间:2006/03/21 出处:南方网
      改革开放,使中国富起来了,使中国强大起来,这有目共睹;改革也出现了某些
    失误,我们也不能否认,因而也出现了争论,这都很正常。但设计改革的精英们
    却急忙出来大叫:“有人要否定改革”、“人有在反对改革”,又说改革是否正
    确“不能让人们来争论”,因为改革是“科学”,只有精英们才懂“科学”。现
    在不是提倡民主吗?怎么精英们却只准他们说改革,不许民众说改革,搞起了“
    改革霸权”了呢? 改革是什么呢?
    改革就是改变现存的东西,其目的是改进,是将不好的改得更好;社会改革就是
    改变现存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其目的也是将不好的社会制度改得更好;中
    国发自1978年由邓小平同志倡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将不好的、僵化的、不符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更好的、充满活力的、具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就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的是明确的。这场改革运动是一个社会主义自我
    改造的实践活动、是建设新型社会主义的探索活动,是在同一个(社会主义)社
    会制度内的体制改革,其基本宗旨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这一大纲,而并不是一场全
    面的社会变革,更不是一场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也是明确的。这一改革运动的目
    的,我们不能模糊和混淆,也不许某些人别有心的模糊和混淆。 中国二十多年的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举世公认的,这里不必多说,但也出现了不少
    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 从改革进程来说,中国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两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社会自发型”的,其明显的特点就是,这种改革具有强
    烈的社会需求,发自社会,由下至上,然后由政府引导和纠正的。例如:1980年
    代的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就是来自农民最初的“分田到户”
    ,之后政府才在其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完善,形成政策,再由“学者们”总结出带
    有理论色彩的词语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如,商品市场的发育,由于生产
    力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需求,旧的国家物质供给体制不再适合新的社
    会需求,物质的“国家牌价”在市场流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市场价格
    ”越来越重要,这时,中国通过政策引导,从“中国牌价”到“价格双轨制”再
    到完全“市场价”的彻底转变。这些具有强烈社会需求和社会基础的改革都取得
    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阶段的改革大约起于1990年代的中后期,这一时期的改革可
    概括为“精英指导型”的改革。这个时期的改革的显著特点就是由“理论”指导
    的、具有“前瞻”性的,非自发和非“盲目”的。例如:“教育产业化”改革、
    “医疗市场化”改革、中国战略性产业的“私有化”改革。这些改革都是首先由
    一些“改革精英”根据他们“渊博”的理论知识设计出一套“完美”的改革“套
    路”,让人们来照着执行。这些改革的结果怎么样呢?教育改革使得农村孩子没
    学上、女大学生成了高级妓女的代名词、乡村女教师周末进城卖婬供弟妹上学、
    教育成了劫贫济富的产业等等言论的出现并不偶然;医疗改革使得农村的整个医
    疗保障体系被摧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有病看不起。这两项改革对于最广大的人
    民群众来说已是彻底失败的,并已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效果。对于国家战略性产业
    的私有化改革的危害正在现显,因而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质疑和批评,从而引
    起了“改革精英”们的强烈反弹,一顶顶“否定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帽子压
    了下来,也就引出本文所要说的话题。 从广义上和政治的层面上来说,“改革”
    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从具体的措施来说,“改革”是
    作为达到社会发展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手段与目的之间并不能划上一个简单的等
    号。某一项改革措施是否达到了改革目的,必须经过实践来检验,必须由改革的
    目标主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检验,也必须允许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检验。
    可是当人民群众对某些改革措施是否恰当提出质疑时,先有皇甫平的“否定改革
    ”和“反对改革”的帽子满天飞,后有张维迎的“争论无益”论的激昂高歌。这
    些设计改革的“精英”们为什么如此紧张?为什么要用“反对改革”这些政治帽
    子来压制人民群众的声音呢? 答案只能从目的上才能找到。一是“改革”的目的
    ,二是反对“质疑改革”的目的。 一、改革的目的。
    也就是为了谁而改革、为了什么而改革的问题?一个改革措施导致的同一结果,
    对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检验标准)来说,成功与否是有截然不同的结论的。我
    国的由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的目的本文前面已表述清楚,那么,皇甫平、张维
    迎等“精英”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就教育改革是否成功来说
    ,出现今天这种结果(作为发展中国家中人均收入中等偏低水平的中国,学生学
    费却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得多),如果抛开“目的”来争论,公说公有理、婆
    说婆有理,永远也说不清。如果按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来说,这显然是失败的了
    ,如果按“精英”们的目的来说显然又是成功的了。也许有人会问,“精英”们
    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中国教育部的一位高官在为教育
    改革辩护时说:“没钱就不要读清华北大”。这错了吗?没有!如果你没钱,想
    读也读不了。如果你没钱读大学、没钱读中学、没钱读小学,自然也就不要读了
    ,其实已是不能读的了。换一个思维角度来说:“学校就是给有钱人来读书的”
    。这样应该明白他们的目的了吧!他们就是要将我们国家的全民教育方针引向精
    英教育路线,让有钱的人接受教育,越有钱的的人接受教育程度就越高(谁的钱
    能比资本家的多?),让这些人成为“精英”中的“精英”,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没钱的人就只能做一个“没知识分子”,永远做被统治的对象。同样,医院也
    是为了给有钱人治病而设的,没有钱的人不配与有钱的人(包括“精英”们)平
    等地接受治病。 再说“精英”们要将那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弄到国外去
    甩卖,还美其名曰引进“资金”和引进“管理经验”。当人们发出是否在贱卖国
    有资产的质疑时,他们还大喊冤枉:我们没贱卖,我们是“贵卖”,还为国家赚
    回了大把大把的美钞呢。其实根本的问题不是贱卖还是贵卖,而是能不能拿到国
    外去卖,如果有美钞就可以卖的话,美国只要一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将我们国家
    所有的电信、能源、军工等企业全部买下。试想一下,我们国家的电信、能源、
    军工企业全部引进美国人来“管理”,国家安全将是什么后果?我们看看我们的
    “中海油”收购美国的一家破烂石油公司(已破产的尤尼科石油公司),美国的
    议员们有没有高兴得手舞足蹈地歌唱“我们赚了大把大把的人民币”?对于这些
    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的后果,怀有不同目的的人,当然也有截然不同的结论。 二
    、反对和压制“反思改革”的目的。
    “精英”们对于他们的改革的目的,时机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绝对是不会公开的
    ,而且要找出各种各样的外衣加以伪装。既然改革是大家的事情,就应该允许大
    家来关注,既然改革损害了我们的利益,凭什么不让我们关注?就算是我一个人
    ,那也是我关注的权利。 对于剥夺人民群众的这些权利,皇甫平们更是振振有词
    地说:“改革不要争论是邓小平教导我们的”。不错,邓小平是这样说过,但他
    老人家所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改革,我们都知道,坚持社会主义最坚决就是他老
    人家,你看,对于“四项基本原则”他老人家就毫不动摇,不管国内的精英们如
    何勾结国外的反华势力怎么施压,他就是不退半步,皇甫平们能与他老人家相比
    吗? 对于某些改革措施所造成的严重问题,“精英”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能公
    然否认,可他们对此更是振振有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改革本
    身的问题,而恰恰是不改革的问题,是没有进行政治改革的问题”。这才是他们
    真正的潜台词。 其实这些“精英”们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精心设计,打着改革的
    旗号,误导我们沿着他们设计好的方向进行“改革”,然后又将所产生的恶果推
    到政府的头上,制造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打击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从
    而制造“政治改革”的“社会呼声”,与跑到国外去了的“精英”们遥相呼应,
    迫使政府按他们安排好了的路线进行“政治改革”,最后走上前苏联和东欧巨变
    道路。 由于他们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就怕争论,因为一争论
    ,他们的目的就暴露无遗了。其实在每一件堂皇的外衣里面都夹杂着他们不可告
    人的“私货”,他们的目的也不在那件堂皇的外衣,而是藏在里面的“私货”。
    例如《物权法》一案,虽然我没有完全读懂(其实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懂,精英
    们也正是想利用这一点),但他们对不同意见如此气急败坏的情形来看,的确耐
    人寻味。“一封公开信搅黄了一部法律”、“一个人搅黄了一部法律”。谁能想
    象得出这是一群大教授大专家说出的话?试问当今世界,谁有这么大的能耐?毛
    主席?他老人家不会这样。只有封建社会里的皇帝才有可能(只是可能),难道
    一个小小的龚献田教授比皇帝还“皇帝”?显然,除了白痴谁都不会这样想。那
    么那些教授精英们还不如白痴吗?绝对不是,而是因为他们一时气急败坏而失态
    罢了。 可他们为什么要气急败坏呢?他们自己说,他们花了十年的心血呀!可是
    ,既然十年都过来了,再用多一年的时间来完善一点,为什么要气急败坏呢?其
    实,他们就是怕这一“完善”把他们的“私货”给“完善”没了。诚然,物权法
    中保护所有公民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是相当诱人的,试想一下,如果政府能够保
    证一个乞丐的打狗棒不被人抢走,这个乞丐还不感激涕零?精英们也预料到乞丐
    们不会反对政府保护他们的打狗棒的,可他们没料到半路杀出了个龚献田,把他
    们的糖衣给拆穿了,露出了里面的炸弹,所以他们要气急败坏。其实在他们看来
    ,如果他们夹在里面的“私货”没有了,再通过什么法律都没意义了,他们并不
    在乎通不通过、也不在乎什么时候通过,而是在乎他们的“私货”。 再说,反对
    某些不合理的改革措施,怎么就是反对改革政策呢?“反对”本身就是“改革”
    ,反对现状,就是要改革现状,就是改革;反对以前的改革措施,就是要实施新
    的更好的改革措施,不也是改革吗?怎么就成了反对改革了呢?这种将反对某项
    “改革措施”戴上反对“改革政策”的帽子,其实完全是“文化大革命”的逻辑
    :谁反对“亩产1万斤水稻”就是反对毛主席、就是反革命。 近年来,胡主席、
    温总理重走以民为本的路线,更有毛主席、周总理执政为民的人民领袖之风范。
    精英们眼看着他们的“私货”正被具有高超的执政艺术的胡主席、温总理慢慢地
    消弥于无形,因而开始气急败坏。 由此可见,精英们强烈反对人们质疑改革和反
    对人们讨论改革的目的是怕暴露他们的真正目的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