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方公司悄悄抢滩朝鲜
|
时间:2006/03/17 出处: |
本报特约撰稿 田夫 没有几个美国人知道与朝鲜做生意是合法的。在他们脑海中,留存的还是自1950年以来依据《与敌通商法》对朝鲜实施的贸易制裁;更少有美国人知道,少数美国公司一直试图在朝鲜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2000年克林顿政府取消大部分对朝贸易制裁之后。
朝鲜让西方公司采石油
7年前,爱尔兰阿米内科斯石油公司的CEO布赖恩·霍尔,试图与朝鲜人达成合作生产石油的协议。1998年,一个钻井找油的同行告诉他有个朝鲜人寻找生意伙伴。霍尔找到了这个会讲英语的朝鲜官员。这名官员给他看的地质数据表明,朝鲜的石油储量相当丰富。
美国《福布斯》杂志2月27日报道说:“到底有多少石油呢?没人知道。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人在朝鲜获准开采的不少小油田至今没有产出过一滴石油。”不过,霍尔对朝鲜的产油前景深信不疑。据阿米内科斯公司称,朝鲜在过去25年中打了数个陆地和海上油井,探明了一定的石油储量,开发前景乐观,只是限于财力和人才的不足,才一直得不到发展。
2004年9月,阿米内科斯公司宣布与朝鲜政府签署股票交换协议,买入朝鲜国家控股的自然资源公司10%的流通股股权,合同为期20年。这标志着一直以来对外封闭的朝鲜石油领域正式对西方企业开放。
英在平壤办合资银行
约翰尼·霍恩曾是荷兰银行的高级职员,在迪拜做过货币交易经纪人,现在则是英国“环球集团”总裁。去年2月,这个生于香港的英国人投资850万美元购买了朝鲜国营银行——高丽国际信贷银行70%的股权,朝鲜政府则持有30%。这是第一个英国和朝鲜合资的企业。
霍恩说:“希望合资银行成为朝鲜吸引外资的平台。我们将为外国投资商提供商业融资、公司税务贷款等服务。”集团对这个项目投资了700万欧元,因为他们对朝鲜市场有信心,“那里的工商界急于和外界做生意。”霍恩说。
英美烟草在朝鲜秘密经营卷烟厂
霍恩也正在努力适应这里的环境。他说:“朝鲜人不理解西方商业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合同等。他们认为与之签合同的西方公司都是大公司,而且都像朝鲜公司一样有政府作为后盾。”
去年10月17日,英国《卫报》报道说,过去4年来,世界第二大烟草商英美烟草公司在朝鲜秘密经营了卷烟厂。2001年9月,英美烟草公司与生产地毯的朝鲜国营“西京贸易公司”合资成立“泰星BAT公司(音)”,每年生产20亿支香烟。
在成立之初,泰星BAT公司生产“金刚山”等低价香烟,现在则生产“Craven A”、“总督(Viceroy)”等高级品牌的香烟。英美烟草公司拥有泰星BAT公司60%股份,而且有200多名朝鲜职工在这家合资公司工作。
失败的“可口可乐”
《卫报》指出,英美烟草公司并没有把这些内容写入年度报告,有故意隐瞒的嫌疑。但是英美烟草公司辩解说:“这只占集团所有投资规模的极小部分,所以不必提及。”
欧美公司进军朝鲜,并非都是成功的。《福布斯》杂志说:“在朝鲜,外国投资在某些情况下是被禁止的。投资人必须在官员、复杂的外汇管制措施和法律空白地带中周旋,才能应付险象环生的投资过程。”
可口可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当时西方媒体乐观地报道说,正式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直接经销的产品,已经在中朝边境城市新义洲等待命令,随时可以发货到朝鲜。路透社称有照片显示,可口可乐产品正在装上朝鲜的卡车。
朝鲜不拒绝财富
朝鲜打开国门,让外国投资者寻找商机,尽管这扇门开得还不算大,但毕竟是打开了。只是这一刚刚开放的态势并不为世人所知。
据BBC的记者描述:“在平壤,走进四星级、五星级酒店,你会惊异外国人之多,他们一半是旅游者,一半是投资者。”
朝鲜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朝鲜内阁经济政策综合部长李正焕承认,总体上看,朝鲜确实有一些商社不讲信誉,令外来投资者却步,但“没有一个国家会拒绝财富”。李正焕说,近年来,欧洲、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前来朝鲜探路投资,寻求合作开发。他们是来“抢占地盘”的,谁先来,谁先得益。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们和朝鲜几位高层官员举行了几次会谈。他们很耐心地听取我们的意见和问题,并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整个申请开业执照的过程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我们对这个速度很满意,因为就是在大多数其他国家申请开办银行业务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我们感到,他们是真的努力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全球集团总裁约霍恩说。
显然,情况正在好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