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瑞金:十问皇甫平
|
时间:2006/03/15 出处:中华网 |
今天是3.15维权日。物质世界要打假,对一些打着改革开放旗号、误导改革开放 的言论,同样要打假,假冒伪劣理论对改革的危害,比物质世界的假冒伪劣危害 要大的多。比如,打黄扫非是打击卖淫嫖娼等地下违法行为,但如果有人提倡卖 淫嫖娼合法化、阳光化,并得以具体实施,这个卖淫嫖娼阳光化管理的理论,显 然比非法卖淫嫖娼的行为更可怕。
鉴于“皇甫平(周瑞金)”主张性产业阳光化管理,笔者有理由质问周瑞金坚持 “改革”不动摇的“言论”,是否存在类似“性产业阳光化”的“假冒伪劣”改 革言论出现,以维护老百姓在改革开放中的正当权益。
周瑞金说“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目前形势下就改革问题做出鲜明的表态,要 “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意义重大。一是目前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一个“拐 点”: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的矛盾 和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今年要制定和执行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候,中央领 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我认为这是对前一段时间以“反思改革”为 名否定改革思潮的鲜明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
一问周瑞金: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们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的矛 盾和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请问,到底是“关注”改革中的矛盾准确还是“ 反思”改革中的问题准确?周瑞金说是“关注”矛盾,显然,百姓“反思”改革 中的矛盾,被周瑞金给“关注”掉了,请问周瑞金:百姓是不是改革的主体?如 果百姓是改革的主体,百姓们“反思”改革,怎么就成了周瑞金先生口中“中央 领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我认为这是对前一段时间以“反思改革” 为名否定改革思潮的鲜明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改革“反思”不得, 平民百姓只能关注改革,只能置身改革事外?改革是类似周瑞金“辅佐改革之皇 甫平”等精英的事情对吧?请问,周瑞金提出的“性产业阳光化”管理是什么类 型的改革?
周瑞金说“二是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而进一步推进和 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也只有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构建和 谐社会。所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进一步 改革开放。 ”
二问周瑞金:改革是手段,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目的,是根本方向 。根本上依靠改革没错,但对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怎么对待?共产党的优良 传统之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请问周瑞金先生,您在“辅佐改革开放”的 时候做到没有?象你这样“借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一样的对待反思改 革中出现问题的百姓?那还要百姓干什么?干脆,您周瑞金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得 了。请问周先生,坚持改革的前提是不是要基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 理论”?反思不和谐的地方,比如两极分化;反思不科学的地方,比如不顾环境 单纯追求GDP等问题是不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不要反思?要不要调整 ?反思改革导致的改革调整就是“借口反思改革否定改革”?周瑞金先生是不是 共产党员?还记不记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恐怕您忘记了吧?笔者 提醒您老一下:老象您这样,虎屁股摸不得,表扬与自我表扬才会误导改革、断 送改革!
周瑞金说“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等话题在这次“两会”上反响非常热烈。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 新的道路,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而要 科学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
三问周瑞金:“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道路”,是不针对前期改革中出现 “市场换技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等错误理论导致严重后果的反思 ?反思后的调整,难道不是反思改革的结果?谁反对正确的改革了?买租理论、 市场换技术等改革导致的问题能不能反思?能不能反对?
周瑞金说:“在反思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改革中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之 后,我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起了变化,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引发很多新矛盾、新问题。 目前矛盾的焦点在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而不是市场化改革过分。改 革伊始,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国家以后,这个 矛盾才会转化;但是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已经起了变化:在上世纪八九 十年代,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就是人民群众衣 食住行的温饱问题。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实现了人民群众的丰衣足食。”
四问周瑞金: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公 益事业过度市场化引起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新三座大山”?不去解决这 些关系百姓民生的切身利益问题,反而认为“新三座大山”是因“医疗、教育、 住房等市场化不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职能没有适应市场机制”?干脆 说“人民政府要全心全意为资本服务”,岂不来得更直白?有必要拐弯抹角的弯 弯绕嘛?
五问周瑞金:您口中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 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就是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温饱问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 同时,怎么形成了“新三座大山”?这个“新三座大山”是如何形成的?原来老 百姓“房子、教育、医疗”等保障趋势,比较“30年来,市场化改革不够”的情 况如何?是朝好的方面发展了,还是朝不好的方面发展了?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 反思和解决?
周瑞金说:“从这个角度讲,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 方面已经解决了。到了新世纪,由于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主要从对私人物品消费的需 求转到对社会公共品的需求。 ”
六问周瑞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主要从对私人物品消费的需求转到对社会公 共品的需求。”,您说的“更高层面的消费需求”,是不是指类似“性产业阳光 化”管理的需求?如果是,笔者首先就反对这样的“改革”和需求!
周瑞金说:“我们当然不主张贫富差距过大,还是主张共同富裕,要关心弱势群 体,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有之义。不过,我们也不宜过分强调贫富差距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也很大。美国的农民很少,农民只占全 国人口的2%,基尼系数当然低;而在中国有九亿农民,基尼系数怎么会低呢?再 比如说印度,到过那里的人都感到,他们的贫富差距比我们大得多,但我们的基 尼系数反而比印度还要高,你说只盯住一个基尼系数合理吗?按照我的理解,“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民社会,应该是公民自决自治的社会,要通过法律、通 过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组织的协同来实现和谐。和谐不是政府恩赐给公民的和谐 ,而是公民自己的和谐。 多种利益的调节,多种意向的表达,是和谐社会所必备 的,在多元化状态中达到的和谐才是最高的和谐境界,这要靠我们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来逐步形成,而不是一天就可以到位的。 ”
七问周瑞金:既然中国有9亿农民,美国只有2%的农民,中国是不是不能按照全 盘西化的思路改革?周瑞金先生说说看,在您的改革思路里,哪一点不是“借鉴 ”西方国家的东西?既然借鉴了,出现了问题,往“西方国家的收入差距、贫富 差距也很大”上一推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八问周瑞金:“美国的基尼系数当然低;而在中国有九亿农民,基尼系数怎么会 低呢?”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中国的三农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或者说,按照您 的改革思路,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本来就是解决不了的,既 然解决不了,为何还要继续按照您的思路改革下去?您说印度“到过那里的人都 感到,他们的贫富差距比我们大得多,但我们的基尼系数反而比印度还要高,你 说只盯住一个基尼系数合理吗?”——是感觉重要还是数据重要?周瑞金先生就 是靠坐在空调房、走马观花看印度等感觉来“辅佐”改革开放的?有您这样的人 “辅佐”改革,笔者怎么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改革可以借鉴西方,贫富分化就 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判断?您能解释解释为什么嘛?您的“改革”是这样“负责 任”的?
周瑞金说:“至于所谓既得利益集团来主导改革,我认为目前并没有能形成一个 影响政府决策的既得利益集团。我们的人大、政协虽然吸收了一部分企业家,但 他们是一个社会阶层的代表,要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与其他各阶层的代表共同参 政议政。所以所谓改革既得利益集团的提法本身是要打个问号的。有企业家参加 到人大、政协中来,也有企业家入党,并不能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认为他们形 成了既得利益集团。”
九问周瑞金:中国没有形成利益集团?MBO国企的得益集团是什么集团?官煤结合 获益的集团是什么集团?……人大代表里还有多少工人农民?有多少利益瓜分的 时候,征求过百姓的意见?您是不是象“张维迎主张的一样,对一些正确的东西 ,不需要投票九可以决定”?您认为正确的,百姓九认为正确?所以您可以“辅 佐”改革,改革的主体——百姓就成了“借口反思改革否定改革”的刁民了?您 没说出来,但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嘛?
十问周瑞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结论之一。是这个 结论错了,还是周瑞金先生在“王顾左右而言其它”?或者周老先生根本就是装 糊涂?您可以装糊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装糊涂嘛。别人不装糊涂就是“否 定改革”?那些为上不起学而自杀、无法生存而卖淫的姐妹、那些为儿女教育逼 疯的两老、那些为买房一生都“卖给”银行的人们能装糊涂嘛?……还有,那些 不知道哪天下了煤矿,还不知可否生还的“煤黑子”能装糊涂嘛?
周瑞金老先生,您就坐在舒适的空调房里,出着类似“性产业阳光管理”的“改 革”主意,来阻止“艾滋病”的蔓延;下着“借口反思改革否定改革”的结论? 在笔者看来,类似的“改革”主意,恰恰是饮鸩止渴、名副其实的馊主意。对类 似改革和类似结论,笔者不需“反思”,坚决反对!
文/[雁渡寒潭2]2006/3/15
今天是3.15维权日。物质世界要打假,对一些打着改革开放旗号、误导改革开放 的言论,同样要打假,假冒伪劣理论对改革的危害,比物质世界的假冒伪劣危害 要大的多。比如,打黄扫非是打击卖淫嫖娼等地下违法行为,但如果有人提倡卖 淫嫖娼合法化、阳光化,并得以具体实施,这个卖淫嫖娼阳光化管理的理论,显 然比非法卖淫嫖娼的行为更可怕。
鉴于“皇甫平(周瑞金)”主张性产业阳光化管理,笔者有理由质问周瑞金坚持 “改革”不动摇的“言论”,是否存在类似“性产业阳光化”的“假冒伪劣”改 革言论出现,以维护老百姓在改革开放中的正当权益。
周瑞金说“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目前形势下就改革问题做出鲜明的表态,要 “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意义重大。一是目前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一个“拐 点”: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的矛盾 和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今年要制定和执行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候,中央领 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我认为这是对前一段时间以“反思改革”为 名否定改革思潮的鲜明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
一问周瑞金: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们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的矛 盾和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请问,到底是“关注”改革中的矛盾准确还是“ 反思”改革中的问题准确?周瑞金说是“关注”矛盾,显然,百姓“反思”改革 中的矛盾,被周瑞金给“关注”掉了,请问周瑞金:百姓是不是改革的主体?如 果百姓是改革的主体,百姓们“反思”改革,怎么就成了周瑞金先生口中“中央 领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我认为这是对前一段时间以“反思改革” 为名否定改革思潮的鲜明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改革“反思”不得, 平民百姓只能关注改革,只能置身改革事外?改革是类似周瑞金“辅佐改革之皇 甫平”等精英的事情对吧?请问,周瑞金提出的“性产业阳光化”管理是什么类 型的改革?
周瑞金说“二是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而进一步推进和 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也只有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构建和 谐社会。所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进一步 改革开放。 ”
二问周瑞金:改革是手段,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目的,是根本方向 。根本上依靠改革没错,但对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怎么对待?共产党的优良 传统之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请问周瑞金先生,您在“辅佐改革开放”的 时候做到没有?象你这样“借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一样的对待反思改 革中出现问题的百姓?那还要百姓干什么?干脆,您周瑞金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得 了。请问周先生,坚持改革的前提是不是要基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 理论”?反思不和谐的地方,比如两极分化;反思不科学的地方,比如不顾环境 单纯追求GDP等问题是不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不要反思?要不要调整 ?反思改革导致的改革调整就是“借口反思改革否定改革”?周瑞金先生是不是 共产党员?还记不记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恐怕您忘记了吧?笔者 提醒您老一下:老象您这样,虎屁股摸不得,表扬与自我表扬才会误导改革、断 送改革!
周瑞金说“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等话题在这次“两会”上反响非常热烈。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 新的道路,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而要 科学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
三问周瑞金:“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道路”,是不针对前期改革中出现 “市场换技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等错误理论导致严重后果的反思 ?反思后的调整,难道不是反思改革的结果?谁反对正确的改革了?买租理论、 市场换技术等改革导致的问题能不能反思?能不能反对?
周瑞金说:“在反思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改革中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之 后,我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起了变化,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引发很多新矛盾、新问题。 目前矛盾的焦点在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而不是市场化改革过分。改 革伊始,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国家以后,这个 矛盾才会转化;但是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已经起了变化:在上世纪八九 十年代,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就是人民群众衣 食住行的温饱问题。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实现了人民群众的丰衣足食。”
四问周瑞金: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公 益事业过度市场化引起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新三座大山”?不去解决这 些关系百姓民生的切身利益问题,反而认为“新三座大山”是因“医疗、教育、 住房等市场化不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职能没有适应市场机制”?干脆 说“人民政府要全心全意为资本服务”,岂不来得更直白?有必要拐弯抹角的弯 弯绕嘛?
五问周瑞金:您口中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 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就是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温饱问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 同时,怎么形成了“新三座大山”?这个“新三座大山”是如何形成的?原来老 百姓“房子、教育、医疗”等保障趋势,比较“30年来,市场化改革不够”的情 况如何?是朝好的方面发展了,还是朝不好的方面发展了?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 反思和解决?
周瑞金说:“从这个角度讲,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 方面已经解决了。到了新世纪,由于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主要从对私人物品消费的需 求转到对社会公共品的需求。 ”
六问周瑞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主要从对私人物品消费的需求转到对社会公 共品的需求。”,您说的“更高层面的消费需求”,是不是指类似“性产业阳光 化”管理的需求?如果是,笔者首先就反对这样的“改革”和需求!
周瑞金说:“我们当然不主张贫富差距过大,还是主张共同富裕,要关心弱势群 体,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有之义。不过,我们也不宜过分强调贫富差距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也很大。美国的农民很少,农民只占全 国人口的2%,基尼系数当然低;而在中国有九亿农民,基尼系数怎么会低呢?再 比如说印度,到过那里的人都感到,他们的贫富差距比我们大得多,但我们的基 尼系数反而比印度还要高,你说只盯住一个基尼系数合理吗?按照我的理解,“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民社会,应该是公民自决自治的社会,要通过法律、通 过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组织的协同来实现和谐。和谐不是政府恩赐给公民的和谐 ,而是公民自己的和谐。 多种利益的调节,多种意向的表达,是和谐社会所必备 的,在多元化状态中达到的和谐才是最高的和谐境界,这要靠我们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来逐步形成,而不是一天就可以到位的。 ”
七问周瑞金:既然中国有9亿农民,美国只有2%的农民,中国是不是不能按照全 盘西化的思路改革?周瑞金先生说说看,在您的改革思路里,哪一点不是“借鉴 ”西方国家的东西?既然借鉴了,出现了问题,往“西方国家的收入差距、贫富 差距也很大”上一推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八问周瑞金:“美国的基尼系数当然低;而在中国有九亿农民,基尼系数怎么会 低呢?”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中国的三农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或者说,按照您 的改革思路,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本来就是解决不了的,既 然解决不了,为何还要继续按照您的思路改革下去?您说印度“到过那里的人都 感到,他们的贫富差距比我们大得多,但我们的基尼系数反而比印度还要高,你 说只盯住一个基尼系数合理吗?”——是感觉重要还是数据重要?周瑞金先生就 是靠坐在空调房、走马观花看印度等感觉来“辅佐”改革开放的?有您这样的人 “辅佐”改革,笔者怎么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改革可以借鉴西方,贫富分化就 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判断?您能解释解释为什么嘛?您的“改革”是这样“负责 任”的?
周瑞金说:“至于所谓既得利益集团来主导改革,我认为目前并没有能形成一个 影响政府决策的既得利益集团。我们的人大、政协虽然吸收了一部分企业家,但 他们是一个社会阶层的代表,要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与其他各阶层的代表共同参 政议政。所以所谓改革既得利益集团的提法本身是要打个问号的。有企业家参加 到人大、政协中来,也有企业家入党,并不能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认为他们形 成了既得利益集团。”
九问周瑞金:中国没有形成利益集团?MBO国企的得益集团是什么集团?官煤结合 获益的集团是什么集团?……人大代表里还有多少工人农民?有多少利益瓜分的 时候,征求过百姓的意见?您是不是象“张维迎主张的一样,对一些正确的东西 ,不需要投票九可以决定”?您认为正确的,百姓九认为正确?所以您可以“辅 佐”改革,改革的主体——百姓就成了“借口反思改革否定改革”的刁民了?您 没说出来,但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嘛?
十问周瑞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结论之一。是这个 结论错了,还是周瑞金先生在“王顾左右而言其它”?或者周老先生根本就是装 糊涂?您可以装糊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装糊涂嘛。别人不装糊涂就是“否 定改革”?那些为上不起学而自杀、无法生存而卖淫的姐妹、那些为儿女教育逼 疯的两老、那些为买房一生都“卖给”银行的人们能装糊涂嘛?……还有,那些 不知道哪天下了煤矿,还不知可否生还的“煤黑子”能装糊涂嘛?
周瑞金老先生,您就坐在舒适的空调房里,出着类似“性产业阳光管理”的“改 革”主意,来阻止“艾滋病”的蔓延;下着“借口反思改革否定改革”的结论? 在笔者看来,类似的“改革”主意,恰恰是饮鸩止渴、名副其实的馊主意。对类 似改革和类似结论,笔者不需“反思”,坚决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