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美国之音俄语广播成为历史
|
时间:2006/03/14 出处:博客网 |
张国庆 是美国外交的工作重点,哪里就有美国之音”。
美国的著名杂志《母亲琼斯》在评价美国的全球战略时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哪里有能源,哪里就有美国驻军”,而在观察美国的对外政策时,我们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哪里是美国外交的工作重点,哪里就有美国之音”。
在美国传媒史上,美国之音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不仅是因为它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禁止对国内广播的国际广播电台,更因为它是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晴雨表”。创建于1942年的美国之音,最初是针对德国纳粹进行反纳粹宣传,冷战开始后重心则转向苏联和东欧,如今,它的战略重点也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而转向了中东和西亚,而俄语广播则成为历史。这期间,美国之音在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对于美国之音等媒体的对外宣传投入,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经很直率地说,“在宣传上花一个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元”。而今,视伊朗为美国“战略威胁”的美国国务卿赖斯要求国会增拨的7500万美元“推进伊朗的民主进程”的款项中,就有5000万美元是用来建立全天24小时播出的波斯语电视节目的,而“美国之音”在伊朗的波斯语电视节目也将从现在的1个小时增加到4个小时。
除了资金投入的倾向性,美国还在立法上保证了海外宣传的协调性。根据克林顿时期签署的国际广播法案,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等几个机构均归属国际广播局管辖,而国际广播局的九人委员会则由国务卿领衔,以便于配合对外政策的执行。这一法案的通过,不仅使得美国的海外宣传更具系统化和组织化,而且也有助于政府与各大媒体在对外宣传上形成合力,一同打理美国的海外利益。
但美国之音也并不是美国政府推行对外政策的惟一的媒体“助手”。如果把美国政府对美国之音等官方媒体的“工作指导”看作“硬指挥”的话,那么它对主流的商业媒体的海外报道的影响和引导就可视为“软指挥”了,而且也许是更重要的“指挥”。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主流媒体具有巨大的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主流媒体的报道更容易给人客观、公正和真实的印象,从而也更能产生实际效果。
正是意识到这些,美国政府非常注意与媒体打交道,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还有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影响媒体、引导舆论。从日常的新闻发布到对总统形象的系统策划,从有针对性的“专题策划”到高官亲自参与制作节目和撰写文章以影响舆论,从与媒体老板和记者发展私人关系到以新闻源操纵媒体……不一而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全球“新闻战”中巩固并发展美国的优势。
事实上,不仅政府意识到了与媒体合作的必要性,媒体也同样清楚必须与官方消息来源保持密切关系,依靠他们,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新闻界的火炮》一书中,美国著名记者詹姆斯·雷斯顿写到:“聪明的政府官员不能够‘操纵’记者,聪明的记者事实上也不能够真的‘打败’政府。从两方面来说,如果他们互相合作,并且和正在崛起的少数有思想的人合作,而不是把对方当作‘敌人’的话,他们都将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在与政府经过上百年的明争暗斗后,美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也逐渐变得“聪明”起来,不仅比美国政府更能够认识到力量的局限,而且善于通过双赢的合作扩大自己的利益。作为必要的妥协,为了使它们提供给全国公众的消息量增加到最大限度,媒体有时也不得不半推半就地为政府的政策扮演某种新闻拉拉队的角色,这一点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