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清明事件,接着还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接着是朱老总过世,唐山大地震.然后, 阳历九月九, 润兄大限到头.真正是连串的天灾带人祸, 作为一个整体,近十 亿的中国人就是这么趟过一九七六年的, 想起来都有点不寒而傈.对了, 这中间 还有一个小插曲.孟锦云的回忆文章里提到她跟润之读报. 读到一段吉林陨石雨的 新华社消息,他有点反常的霍然起身到窗前,懝视夜空,许久许久.
乙: 中国传统里有天人感应的思想. 润之对中国文化深得其昧,他肯定是预感到了什么, 而且他预感到了有些重大的跟他个人运程直接有关的事情在发生或正在发生.
甲: 我对润兄留下的一九七六年棋局的基本看法也就是从这个小插曲进入的.润兄一生, 自己定位是做了两件大事. 一件事是推翻了三座大山, 赶走了三发子.另一件就 是文化大革命.这前一件干脆利落, 九百六十万疆土, 三发子八百万军队, 全吃 统吃尽吃. 中国史,世界史,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端的是"东方红,太阳升"
乙: 棋力几段?
甲: 哈哈,这个问题我料定你会提的,我长考了良久才想出了个对案, 包你满意. 不过, 暂搁一搁, 卖个关子. 先看事实. 第一, 咱们还是用数字化表述,九百六十万加 八百万, 这是棋谱, 是历史,是铁,是金,是铂,是钛, 随你说吧. 第二, 接下来 的第二件事润兄做的是糟得很. 糟到"天人共怒""神人齐愤"的境况.老婆被抓, 上吊.侄子,亲信一箩网尽.整一个翻盘砸盘的惨局.七六年的清明当季,四人帮控下 的人民日报有个"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的报道,里面引用了两句话,我永远忘不 了,也无法忘得了.
乙: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甲: 那是诗,而这是两句话. 第一句, 中国已再不是过去的中国, 秦皇时代的暴政已经 一去不复返了.听着为之一震.第二句,很奇怪,这句很少有人再提起,而且都回避似的 大家心照不宣.这是句无头无脑,有语病的话: 今天就是他来了,也就叫他回不去了. 这有点象似漫不经心说出的话,但蕴藏着的那种杀气,那忽闪一露的刀刃寒光,没有天下 苦秦久诶的总积累,是断不会以如此阴决,狠决,毒决,绝决,以这么种看似淡淡的口吻, 没头没脑的话,却把那种哀,怨,伤,痛,恨,仇凝结在就这么一个"他"字上逬发出来的. "他",就是"他".千人所指,指锋点处,再高的武林高手,立马踉跌十步,颓功折寿. 这还是往轻上说呢.
乙: 精彩, 精彩. 金庸古龙卧龙生, 加起来写这段大概也不过如此.
甲: 两件大事, 两个事实. 鲜明,鲜活,鲜红淋漓.你很难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它们确是 出自一人之手.原因决定结果, 这是最简单的因果关系. 那前一件大事是否也跟后一 件大事有因果关系呢? 回过头看, 那三发子实在是太不经打了.八百万的军队, 八百 万哪, 全世界的正规军现在加起来大概也不会比这数多多少吧. 三大战役下来, 不要 说输的, 就是赢的一方,追得脚都软下来. 润兄一过江, 一个省一个省的由你开进去 派省长. 我琢磨着,正是三发子这中国史上少有的军事侏懦,使得润兄的自信,自期,自 许,空前的膨胀.管你什么人,管他所有人, 统统不在话下.手这么一挥, 天下没有办 不到的事, 只要肯登攀.
乙: 把斯大林在卫国战争胜利后的王者心理与之相比,倒可以找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甲: 通常人们都会把约瑟夫跟润兄联在一起看.他们的相似性也确实很多.都是多民族, 版图辽阔的大国首脑, 铁腕控制,严密,严格,严厉. 治下的国民经济硬件发展快,大, 粗.百姓生活清贫,但有最低保障.舆论一律,鸦雀无声. 蓝蚂蚁般的人群脸上毫无表情.
乙: 这里开口叫同志, 苏联人言必称"公民".
甲: 但两个领袖其间有个最大的不同:约瑟夫是个铁一般的现实主义者.他的统治只有一个 目的,要把苏联建成世界上最大,最强,最厚,最高,最硬,最深,反正都占一个"最"的可比 性指标,可衡量的国家.所以,前苏联人什么都要争第一.卫星上天加加林第一, T72坦克 第一.古比雪夫电站第一. 争世界第一,这是他的目的,其他都是手段. 再看这边,那大不一样.润兄象是个理想主义者, 又象个浪漫诗人般的打伞和尚,自嘲无 法无天.虎窜猴步,猴行虎威,而目的似乎是要造个"镜花缘"般的地上天国.人人无私奉 献,个个行礼,唱个大诺,"为人民服务","斗私批修". 又念念有词, 工人以工为主,兼学 别样,也要种地.学生 要学工,学农,学军.全国学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 主谓宾, 宾谓主. 词不达意,逻辑颠倒.云山雾罩,云里雾里,有点弄不懂润兄到底想要什么.五七 干校大概是他较理想的一个社会模型.
乙: 他的目的又明确,又不明确.明确的是他要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不明确的是 他的革命要放在什么生产力基础上来实行,他始终是忽略的或根本不考虑的. 从这个意 义上说,或者就用他自己信奉的马列主义来说,润兄不代表新的生产力,或者说他不是新 的生产力的代表.一回事.也由此,他的第二件大事始终是以反潮流的姿态在跟现代生产 力作战,跟风车作战,他的架势现在来看有点类似要造一架社会工程意义上的永动机.
甲: 到位了,也触及到了话题核心了. 咱先不谈这永动机是否造得出来.一个人只要铁了心 认定他能造得出永动机来,管你用什么能量守恒加熵定律来说劝,他都不会服.我试着用 他的思路来反驳所有反对造永动机的人:人的认识是否有局限? 好, 有局限.那凭什么 说你那热力学一,二,三定律又不是一种认识局限下的局限认识?更要命的是,这个反驳 有着强大的,不由你不服的实证依据支撑. 雪山草地是人可以走得过的吗? 小米加步枪 对决面包牛奶加坦克,胜负还用说吗? 嘿,咱就不信邪,"顶了他一下,也没啥." 结果 呢? 咱们就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来表现一下. 瞧, 定格: 天安门,城楼,手,一双手,大手; 特写:具有软软质感的大手, 挥动. 手,红海洋般挥红书的无数手. 黎民雀跃, 热泪哗 哗, 吾主万岁万万岁. 小小寰球,还待三分之二尽归吾.
乙: 这场景还就像昨日似的新鲜.血的沸腾感到现在还能回味出来.
甲: 这不能说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吧.所以,逻辑的力量是无法折服造永动机的意志的.我 相信这么个歪理, 那就是逻辑的讨论对两个不同经验体系的人来说是无效的.小a对大 B,鸡跟鸭讲.都对都不对,无所谓对不对. 遇到这情形,FORGET IT! 立马改口, 你说的 很有道理,很有启发,很受教育,很有体会,很受鼓舞.让我再想想.握手.201路站就在拐角 处,要我帮你叫车不? 哎,好走.
乙: 看来你是不相信有真理这一说了.我觉得你讲得有点道理,我有些启发,也受了些教育, 也有些体会,让我也想想,不过不那么鼓舞.
甲: 俗了不是! 我的看法是,当鸡碰上了鸭, 小a理论上了大B, 这时不要去看他们在说什 么,而是去看他们怎么说的. 润兄要造永动机, 怎么个造法? 没有讨论,没有论证,没有 计划,没有可行性报告,没有预算, 没有应急方案.什么都没有, 只有两报一刊在自说自 话,了不起再加大庆,大寨两个沙盘在做推演.我说润兄留下的一九七六年的棋局是不负 责任的一盘棋局是研读了他在49年后下的棋谱后得出的一个基本看法.49年后几乎所有 的建设性的大事,到了润兄手上就办砸,多以别人收拾棋局来收场.就说是造永动机,要 搞左,狗头军师张和上海工总司那帮小赤佬倒还象是个做事的, 新花样,新玩艺,新招 式,新把戏是一个接一个. 一会儿是群众歌咏向阳院,隔不时来个工人里选大使, 工人 里挑部长当法官.不要说,还搞得你一楞一愣,敢情还真有那么回事?!
乙: 四人帮搞的几本刊物,朝霞,学习与批判,摘译自然版和社科版,到现在来看从业务上说, 还不能说质量很差.
甲: 好,这样来看就容易谈棋力了. 用一根标尺从底零度划格到360度,竖起来衡量人间奇 迹,360度最高. 赶走三发子,润兄的棋力不是十段,是三百六十段. 把这个标尺围成一个 圆, 360度跟零度没差别. 造永动机,造镜花园,他自己把这竖尺弯成了个圆尺.这下,你 说什么都行, 360度高,可以, 零度, 也行. 负过去读,也没什么错.
乙: 说得有点玄,但倒也能听得懂.
甲: 还有,既然没个永动机的图纸,棋谱,作为一国之君,一党之魁,一军之帅,一家之长,一堂 之主, 一个圈里的大哥大, 最基本的职守,或者说是职业道德吧, 你应该对你的子民负 责,对你的党众,对你的将士,对你的部下,对你的家人,对一个圈里的哥们负责. 从他的 后期话语里,很少看到有对这些人群组合的体恤,体谅,体贴.四人帮是伙坏人,没说的.可 他们毕竟是你亲信,跟着你这么多年,几乎得罪了所有人,但最后,又莫名其妙的被晾一 边.也就是说,即使是搞左的一套,搞永动机,润兄又是心猿意马,心不在焉的在做.不很认 真.在哪边占天元位,哪边就有胜算的当口,他又推出了华七段来做坛主.在明知华的棋力 不胜,自己也对其有个老实人的评价下,这么做首先是对华的不负责任.其次,是对铁跟着 自己,上窜下跳使足吃奶力气造永动机的四人帮的不负责任.还有,他一生征伐,但只说做 了两件事,可见这后一事在其心目中之大之沉,但从一九七六年棋局来看,他的落子,他的 下法,对他自己如此看重要紧的事业,对他自己广义上的身家性命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乙: 一个是林彪事件的刺激,一个是上了岁数,体力精力都不济了. 你看他开始说话还算得 上有条理,象一个人有动脉静脉,要吐故纳新,血液循环啦.到后来,就断断续续,片言只 语,不知所以. 八亿人口,不斗行吗? 不要搞帽子工厂啊.. 你那个钢铁公司啊.. 听着 有点象伊牙儿语,返童.
甲: 还有我看是缺乏正常人最基本的生活环境.一个老人,没有濡沫相依的老伴陪着,没有子 女儿孙围膝,没有饭桌上谈柴米油盐的天伦之乐,他思考的出发点就脱离了正常人的生 活轨迹,生存理念,其理性和正当性,可行性都是很可疑的.动不动,核大战又怎么的,大 不了我们死个三亿,还有三亿.这种思路,在朱成虎的讲话里也看得到痕迹: 我们准备放 弃西安以东,全部让你毁灭,但你也要怎样怎样.我看了,直直发愣.毁灭西安以东?!老 天,近十亿的人哪,中国的全部精华,让它全完?! 好吧,也不是不可以,但这西安以东的 父老兄弟是怎么想的,他们是否同意.虎兄,你这代表权是否大了点?你是否至少也要做 做思想工作.比如,西安以东的紧旁就是湖北.喂,我说九头鸟们啊,有人要使坏,打过来, 这么着,你们呢,加上西安以东的其他兄弟省份呢,就作这么次这辈子的牺牲.待我们西 安以西反击打赢了,那我保证你们下辈子来世有好日子过.那可是莺歌燕舞,天天都在过 年啊.不过,即使这思想工作这么做了,我还是有点吃不大准九头鸟们听完这动员后会交 上一份怎样的思想汇报.
乙: 前苏联有个笑话,说二次世界大战,美,英,苏是怎样对付前进路上的德军地雷阵的.罗斯 福说,我用炮弹把那地雷阵全轰完.美国佬有的是军火.丘吉尔说,我派工兵一个个把地 雷起光.仗的是英国人的精湛工艺.斯大林说,我叫一个军排着哥萨克方阵走过去,为了 胜利,乌拉! 都是为了胜利,但不同体系的人对将士生命价值的看法,或者说在他们考虑 问题的序列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甲: 斯大林也是没有个家庭温暖的人.一个人孤居独处,回到莫斯科郊外的别墅,冷冷清清. 他女儿说只有见到别墅里那个洗衣烧饭的佣人老大妈,典型的目不识丁的俄罗斯大妈 妈,他脸上才有普通人,正常人的神态和笑容, 像个男主人,是个爸爸,不是彼得大帝. 因为那个老大妈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个主人是谁.对她来说,按月有工资, 伺候好 雇主, 天经地义,心满意足.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更美好的呢? 嘿, 约瑟夫,跟你讲了 奶茶还没放糖呢. 呀,这林子里风大着呢,还不快加件衣服. 于是, 约瑟夫, 比彼得大 帝还大的那个小个子男人, 腼腆的笑笑,顺从的伸出了茶杯, 乖乖的套上了衣服. 他女 儿后来才搞明白为什么她父亲付给那女佣这么低的工资,低得跟一个普通人家像教师那 样请的女佣一样的水平.因为她父亲太珍惜这份人跟人的最真实,最普通,最天然,最自 然,最人性,最纯洁的关系了,以致于他不惜以付薪"低得跟一个普通人家像教师那样请 的女佣一样的水平"的代价来保持这份关系. IT IS SO 珍贵 THAT 他不想甚至不敢作 任何的撹动或妄动来惊动它.在这对关系上,是约瑟夫乞求于老大妈,而不是老大妈有求 于约瑟夫.不知怎么,我看到这里,只想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