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广东省长称十一五将赶上台湾2006/03/08
  • 萧孟能一生最大憾事 误信李敖2006/03/08
  • 陈水扁是如何迫使华府让步的?2006/03/07
  • 台湾期刊业发展对大陆同业的启示 2006/03/06
  • 九二共识真相:大陆与台湾2006/03/05
  • 萨苏:机场生涯之客从台湾来2006/03/05
  • 一位台湾中国人在英国BBC发表的文章2006/03/04
  • 组:台湾三军大阅兵()(图)2006/03/03
  •  
    一个北京人走访台湾有感
    时间:2006/03/08 出处:早报网
      一个月前,借着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台湾呆了5天,下面就给大伙儿喷喷我在台湾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
      
      1、办理证件费尽周折。
      
      看到台湾这次学术会议的预告通知,是今年4月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参加这次会议,关键还不在于会议本身,重要的是一定要借着这个机会能到台湾看一看。我想每个大陆人都清楚,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台湾。我是北京人,现在香港读书。因为大陆人的身份,所以办理去台湾的手续非常之繁琐,填了一堆表格,复印了一堆证明文件。在表格里面,有些要求填写的内容近似荒唐,比如有一张表格竟然要求填写我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职业等内容(真是莫名其妙,难道我一个三张多的人还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办理入台手续前后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而且中间的办理程序十分混乱,我们同行的几个人的手续,有时在相同的情况下要用不同的程序办理,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终于,在预定出发前两天收到了台湾会议组织者寄来的“入台证”,我有一个同学的“入台证”却没有一起寄过来,马上给台湾的组委会传真、电话一通打,那边儿终于找到了漏寄的证件,好在没有耽误了行程,否则退机票什么的还要麻烦呢。拿到证件一看,上面的签证有效期只有区区的5天,也就是说比会期的4天只多了一天,可就是这短短的5天签证却耗费了那么多的资源和精力,真是劳民伤财呀。
      “入台证”相当于大陆政府发给台湾同胞的“台胞证”,就我理解其实这上面也体现了“一个中国”的内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办理手续时需要护照的复印件,但是发给签证时却不在护照上盖章(对待外国人才在护照上盖上签证章,另外,发给敌对地区的人的签证也不会在护照上盖章,比如以色列和伊拉克),而是使用“入台证”(大陆给台湾同胞的是“台胞证”)这样的证件达到发给签证的目的,而又不会在护照上留下任何痕迹。而且,证件的名称是“中华民国台湾地区旅行证”,也暗示了我们是从(“中华民国”的)“大陆地区”到“台湾地区”旅行的,虽然大陆人概念中的“中华民国”到1949年就终结了,看到这个“入台证”上的“中华民国”几个字确实觉得挺新鲜的,还好在这个旅行证上台湾当局还没有搞两国论。同时,我也觉得台湾当局对待大陆人还是“内外有别”的,并没有把我们当作“外国人”看待,海峡两岸多少还是有一点儿“一家人”的意思。
      虽然证件办理得磕磕绊绊的,可是不管怎么样,最后还是顺利成行了。
      
      2、台湾很中国。
      
      到了台湾的第一印象就是亲切,换句话说就是感觉台湾非常中国。不是我矫情,和我同行的几个大陆学生都有同感。台湾人、尤其是台北人大多都说国语,和我们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所以我们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台湾满街筒子的汉字也让我们感到很亲切,虽然都是繁体字,可是我们认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台湾人说的国语比我们的普通话软一些,尤其是女士说起台湾国语听起来就更挺舒服,不过,男的操着这样一口软软的语言,让人感觉怪怪的,用北京话来说就是显得有点儿“面”。
      在饮食方面台湾也很中国。中国老祖宗留下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嘛,甭管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在吃上头是轻易改不了的。说句老实话,虽然香港回归了而台湾还与大陆隔绝,但是台湾比起香港来更像中国大陆。香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香港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甚至于饮食习惯都相当的西化。而在台湾的感觉与在任何一个中国大陆城市的感觉没有什么两样。虽然我们在台湾呆的时间很短,没有其他更深的体会,但仍然可以通过吃的几顿饭感受到地道的中国风味的饮食。
      台湾的饭馆里食物与大陆的非常相像,像什么牛肉面、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之类的家常饭菜十分常见,味道也很接近大陆的口味,而在香港几乎没有正宗的炒菜供应,几乎都是把煮过的半成品经过简单加工就上桌了,没什么炒菜的味道。
      台湾人的待客之道也非常的中国,中国人讲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主办会议会把客人的吃住行安排得妥妥帖帖。我们参加的这次会议的组织者就是这样,单说会议期间的自助餐就是丰富多彩,中西式的食品琳琅满目,把中国人的好客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我们甚至有一种在大陆开会的错觉。
      在一些比较虚的问题上面(比如意识形态方面的某些做法),台湾也有一些与大陆非常相似的做法,最明显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在台北,我们参观了中正纪念堂(就是为纪念蒋介石而建的一个纪念堂,相当于北京天安门的毛主席纪念堂,也算是台北一个比较着名的旅游景点),那里面有一个介绍蒋介石生平的展览,对蒋介石一生作了一个回顾,里面的种种溢美之词让我们这些大陆人看了觉得有些可笑。当然,我们不否认老蒋1949年被赶到台湾以后确实反思了他在大陆的失败,实行了一些比较得民心的政策,但他的*统治却依旧(否则李敖也不会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在中正纪念堂的展览里面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评价,非但如此,连西安事变以及败退台湾这种重大的事件也只是用“西安蒙难”和“大陆沦陷”这两个词一笔带过,这种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死者讳的做法,甚至是展览里面的一些遣词造句都是和大陆一脉相通的。
      再多说几句题外话,我们在台北也参观了国父纪念堂,和中正纪念堂相比,国父纪念堂的规模和气派就差多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孙中山在台湾没什么地位,至少比老蒋的地位低。按说这在号称中华民国的台湾不应该呀,毕竟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可是台湾却把老蒋捧得那么高而又比较冷落孙中山,真让人费解。
      
      3、文明礼貌的台湾人。
      
      在台湾,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可能比不了香港,但一定比大陆要高(经济基础在那里摆着呢,当然,我没有也不可能掀开人家的衣服看看腰里是否别着手机),可是我们在台北的这几天里,几乎没有见到有人在公众场合打手机,在公车上、地铁车厢里就更没有见到这种景象。这一点比香港强了不知多少倍,香港人酷爱在公众场合打手机,公共汽车上、地铁里、马路上、甚至书店和图书馆都能见到有人旁若无人地打电话,而且讲话的声音还巨大,可以说香港的手机简直到了公害的程度了。大陆的移动电话也是越来越普及了,虽然还没有像香港那样成为公害,但是在公众场合大声打电话的人也不少见。台北人在移动电话的使用上确实表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我们几个人一致认为台湾人显得比较有文化、有教养。
      在台北街头问过几次路,都得到了非常热情的回应。有一次晚上吃过饭,想到西门町转转,一时辨不清方向,向一位路过的中年妇女问路,她不但热情地给我们指路还带我们到路口,以保证我们不会走错路,让我们很感动。说到西门町,早就听说那儿是台北年轻人的天下,心想那里的秩序一定很乱,到那里转了一圈,确实看到满街的青少年,但没看到打扮前卫、怪异的新新人类,也没有见到流里流气的小痞子,秩序还是蛮好的。
      台北的学生也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在基隆和台北都看到不少的学生,都穿校服,校服的左胸部位绣着学校的名字,右胸部位绣的是学生自己的名字,这种校服是不是也起到了约束学生行为的目的呢?毕竟行为不轨的学生会立刻被人知道是哪所学校的谁谁谁,我看我们大陆学校的校服也可以仿效。我还曾经在台北看到学校组织学生在人行道上清扫落叶,使我想起了大陆学校经常组织的义务劳动,两岸相似之处真是太多了。
      
      4、台湾故宫博物院。
      
      到台湾一定要到台北外双溪的台湾故宫博物院看看的,我想每一个大陆人都会有此想法。
      台湾故宫博物院依山而建,是一组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据说它后面的那座山包已经掏空了,山里面建的是收藏文物的宝库。台湾故宫共有80多万件各种文物藏品,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在所有展品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精美的青铜器。我想除了大陆解放后新出土的青铜器外,恐怕最精华的部分都在台湾了。其他的一些展品像玉器、宫廷珍玩多宝格等也很吸引人,在展览中还看到有一套半(共12只)编钟,说明上标着1994年收藏,不知道是大陆送的还是在文物市场上买的。
      关于台湾故宫的展品我就不多说了,一是因为我也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二来篇幅所限也无法一一道来,各位看官将来有机会最好自己去看吧。前几天的新闻还说两岸的故宫博物院正在协商合作,希望不久的将来台湾故宫的宝贝能够回到大陆展出,也让大陆人也开开眼。不过,听说现任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杜正胜是个台独分子,使我们不得不对台湾故宫的文物怀有一丝担忧。
      台湾故宫有一个展览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关系,展览从远古开始按照编年的顺序介绍中国的历史,同时还标明了同期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我注意到了展览中也加入了不少大陆的考古发现,比如秦兵马俑。在展览的最后,清朝后面写的是中华民国,编年写的是“1911至永远”。在我们大陆人看来,1949年以后中华民国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现在的台湾当局不过是偏安的南宋小朝廷。这个展览故意忽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早在我们意料之中,但是说中华民国能够到永远可就有些不够唯物了(台湾人可能不会学习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吧),什么东西都不可能是永远的,解说词不如改作“1911至现在”较为合理和现实一些(当然对于大陆人来说应该是1911至1949)。在这个展览中介绍中国历史的各种解说词中间还可以看到增加了一些“台湾……文化”的小牌牌,我知道这是在突显台湾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不过在一个介绍中国历史的展览中加入这样一些内容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为了表现台湾的本土历史为什么不单办一个展览呢?在参观宫廷珍玩多宝格这个展览时,正碰上一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展览,由一位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担任导游和讲解,我也跟着蹭听了一会儿。这位担任讲解的女士为小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多宝格的结构和里面摆放的文物,讲到一些文物的意含时一口一个“咱们中国人如何如何”、“咱们中国人怎样怎样”,让我这个大陆人听了也跟着自豪了一阵。这就是教育,我想只要这种教育能持续下去,新一代的台湾人就会对中国有认同感,台湾就永远是中国?件比北京故宫要好很多,这些文物放在台湾比放在北京更有利于这些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但是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台湾不能分裂出中国,在一个国家里面,文物放在哪里都一样。如果台湾独立了,别的不说,单单为了这些中国老祖宗留下的精美文物就有足够的理由发起一场战争。台湾故宫里面还有一个小型展览,是介绍故宫文物南迁的过程和台湾故宫博物院建设的情况,里面的一些解说词说得稍稍有些过了。比如解说词说当年国民党把这些文物带到台湾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了大陆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纳闷,难道当时打内战的时候老蒋就能预见到二十多年后大陆会发生“文化大革命”?硬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到了如此地步,I真是服了 you!
      当然,应该承认大陆文革期间确实破坏了不少文物,但是对故宫的文物还是极力保护的,大陆政府拨款对北京故宫的古建筑翻修、加固和保护也是有目共睹的,留在北京故宫的文物也是得到妥善保护的。故宫文物在抗战期间以及国共内战时南迁使文物免遭战火破坏,是一件好事,现在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也确实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但是作为展览的解说词应该实事求是,还是避免夸大和误导观众为好。前些日子,在网上看的消息说,中央电视台放了一部有关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的纪录片,不知道是不是也说到了台湾的故宫。
      
      5、乏善可陈的基础设施建设。
      
      到了台湾自觉不自觉的就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和大陆做个比较。我们去了台北市和基隆市,所以就主要拿这两个地方做比较。我们所见到的台湾的基础设施建设乏善可陈,根本看不出来台湾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万五美元的样子。从桃园县的中正机场出来的那条高速公路只有双向四条车道,连紧急停车带都没有,车辆十分拥挤,我们所乘坐的那个大巴的司机竟然能一边开车一边十分从容地给自己倒上一杯茶喝,我瞥了一眼速度表,时速才30公里,靠,您这也叫高速公路?从台北到基隆的高速公路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路段是后来加宽出来的,路面的状况也很一般。这条高速公路横贯台北市区北部,沿着基隆河向东北方向延伸,路过台北着名的园山饭店的地方是高架桥,把这座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大饭店周围的景观破坏殆尽,应该说是市政规划的一个败笔。
      基隆市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和我们一起的一个广州人说到基隆就像到了广州的旧城区。基隆市楼房十分破旧,道路狭窄拥挤,路边和路两边骑楼下停满了摩托车,路上也有大量的摩托车,交通秩序非常混乱。记得小时候常听的一首盼望台湾回归的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我们真的到了基隆港,却是大失所望,说老实话,我们见到的基隆港还真算不上美丽。
      台北市比起基隆市来情况好得多,据说台北市下了不少力气对市政设施进行了改造,忠孝东、西路沿线还是不错的,98年才通车的地铁修得也不错,至少在硬件方面可以和香港地铁媲美,比北京的地铁要新也比北京的干净。据说台北市“总统府”前面的凯达格兰大道是台北最宽的街道,我想任何一个大陆人看了这条大街都不会觉得有什么新鲜的,这样的大街在大陆太普通了,况且凯达格兰大道也没有多长,且不说它比不上北京的长安街,就是深圳的深南路就不知道比它长出多少倍去。台北车站西侧有一块工地,据说已经围起来三、四年了,不知道正在进行什么工程,一直没有完工的意思,比起大陆各种市政工程的建设速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从台湾回来看新闻说北京的四环路即将全线贯通,拆迁加上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我想在市政建设方面,大陆的大城市已经赶上和超过了台北,不光是上海、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就是很多省会城市以及大连、青岛、深圳这样的非省会城市也比台北要强。如果要来个两岸市政建设排行榜,台北也就勉强能排个十几名吧,基隆市可能得排到五十名开外了。在台湾期间还给家里打了几个电话报报平安,所以就再说说台北街头的公用电话吧。大陆的电信业这几年的发展迅猛,电话普及率有极大的提高,也许这些变化是悄悄地在我们大陆人身边发生的,使我们有些熟视无睹。
      到了台北,我才体会到我们的电信业的发展其实是挺牛B的,在北京、深圳的到处可见公用电话,无人值守的公用电话几乎都是IC卡电话,把卡插进去IDD、DDD随便打,十分方便。原来流行过一阵的磁卡电话除了在个别宾馆、饭店还能见得到,在街头几乎绝迹。而在台北,磁卡电话还是占主导地位, IC卡电话比较少,而且还不是每台电话都能拨长途。街上的公用电话也不多,好在地铁车站上总可以找到公用电话。在台北没有买到在大陆卖得风风火火的IP电话卡,也许台湾人比较富裕,打电话多掏点儿钱不在乎?
      
      
      6、混乱的文字。
      
      台湾报纸的排版十分混乱,竖排版的报纸的横标题,有的是从左向右念,有的是从右向左念,而从右向左念的标题中,英文单词和阿拉伯数字却要从左向右念,有时看得人晕头转向。台北市路牌上的拼音,也可谓五花八门。我们在台北捷运士林站附近的“中正路”路牌上看到“中正”两字的拼音是“Zhong Zheng”(应该是大陆的汉语拼音系统吧),而在中正纪念堂附近的“中山南路”看到的“中山”两字的拼法却变成了Chung Shan”(应该是魏妥玛氏拼音系统吧),同一个“中”字用不同的拼法,让人莫名其妙。前几天看了新闻才知道原来台湾还在争论到底采用那种拼音方法好,怪不得会出现同一个字有不同的拼音方法的怪现象。好在当时我们还没有看到用“台湾通用拼音”标注的路牌,否则就更莫名其妙了。又好在我们都能认汉字,要是一个鬼佬可能还真让这路牌给弄晕了。这小小路牌上的拼音竟弄得如此五花八门,台湾社会的泛政治化可见一斑。
      
      7、台独在哪儿?
      
      在台北还真没有看到什么明目张胆的台独表现,和在网上甚嚣尘上的台独言论反差很大。我觉得现在虽然台独在台湾被认为是一个选项(台湾陈大总统语),但是还没有在整个社会达成共识,至少在台北这个反独重镇没有这个共识。在台湾这种“民主”社会里,在“言论自由”的招牌下,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都会出现,独独们跳出来鼓噪并不出奇,而且大环境还确实对独独们比较有利,他们的声音被放大了不少。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老蒋和小蒋在台湾实行了三十多年的高压统治,独独们也被打压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现在终于有机会出头了,怎么能不尽情表现。可叹的是现在台湾的反独促统的声音太微弱了,蒋家王朝的*统治虽然可恶,但是他们坚持一个中国和打击台独却没有错,难道非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在台湾解严之前的愚民教育挺成功的,就像李敖说的国民党灌输台湾人说共产党是坏的、小的,共产党坏所以不要相信共产党,共产党小所以不怕共产党。没错,共产党在大陆犯了不少错误,但是只用好坏两个字来评价一个党是远远不够的,台湾人也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就是这个“坏”的共产党能深得大陆民心、以弱胜强把老蒋赶到了台湾,为什么这个“小”的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不再受外国强权的任意欺负,而且还是这个“坏而小”的党现在把大陆的经济搞得还不错。共产党虽然有缺点,也犯过错误,即使现在共产党内也还有腐败现象,但它确实是代表了大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瑕不掩瑜,所以现在依然得到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
      现在台湾虽然解严了,台湾的媒体不再像原来那样自欺欺人地说大陆了,可老蒋的教育成果还在起作用,台湾人可能不再吹捧老蒋,但是仍然相信共产党是坏的,凡是共产党主张的就是不对的,就是骗人的,就不能相信。这种逆反情绪正好被独独们利用,使台独主张大行其道。而且,我觉得现在的台湾当权者或是主流媒体是故意不让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直接交流,大陆的很多主张经过台湾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后走了样儿,要知道,“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现在的台湾,自从陈水扁上台以后,独独们欢呼雀跃,开始从娃娃抓起进行分离主义教育了,什么增加本土认知教育啦,什么通用拼音啦,什么突出台湾本土历史啦等等,台湾人的下一代会经历另一次的洗脑,假以时日,大陆和台湾最后一点文化上的联系就可能会被切断,最终台独就可能真的成为台湾岛内的共识了。所以,虽然现在来看台独还没有实现的可能,但不能保证一代人以后或几代人以后不会成为现实。看来,大陆说的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的判断是对的。
      
      8、两岸太缺乏交流了。
      
      虽说从十几年前开始,两岸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根据我在台湾这几天的观察,感觉两岸的交流还十分有限。我不知道两岸的贸易量有多少,反正我们在台湾的商店里面几乎看不到有卖大陆生产的商品的,当然可能有一些东西的原材料产自大陆,在台湾制成产品后再在台湾卖。有一天,我们在台北市的“新东阳”食品连锁店里面闲逛,偶然发现正在卖的一种榨菜的包装十分眼熟,浅绿色的外包装极像大陆的一种叫“鱼泉榨菜”的名牌榨菜,拿起来一看,名字不对,再看产地,写的是香港的一家贸易公司的地址。显然,香港不可能生产榨菜,一定是大陆生产(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生产鱼泉榨菜的那家厂)以后转口到台湾的,又不便写上大陆的产地,估计是有什么忌讳。在另一家茶叶店,我们买了一些冻顶乌龙茶,我们知道台湾产乌龙茶,所以买一些拿回去送人,在同一家店里,我们还看到了杭白菊和西湖龙井,我想这些应该是大陆出的了。
      除了有限的几种商品外,我们几乎在也没见到大陆的产品。香港的情况与台湾有很大的不同,现在香港的市场上充斥了大陆的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和一些小家电,当然也有不少台湾产的东西,比如方便面、罐头什么的,香港人比较实际,大陆产品物美价廉他们就买大陆的,台湾的东西合算他们就买台湾的,这也就是自由贸易的好处吧,当然这也得利于大陆和香港之间的交通更方便一些。什么时候台湾开放了三通,大陆的东西一定也会充斥台湾的,台湾的老百姓也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还有一件事儿值得一提,参观中正纪念堂的时候,站在广场上远远地看中正纪念堂,还以为这座白墙蓝色琉璃瓦顶的中式建筑是用汉白玉建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混凝土建筑,甚至连台阶两侧的石栏杆和台阶中间的浮雕甬道也是混凝??玉的。而且,因为我们去的那段时间正是临近台湾的双十节,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在混凝土浮雕甬道上刷漆翻新呢。回来我们几个人就议论,从这个仿汉白玉建筑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台湾的资源其实是比较匮乏的,要是和大陆有更多的交流,建筑原料能从大陆进口,也就不至于出此下策,使这个应该比较庄重的建筑减色不少(不过,对台湾人纪念的这位老蒋,大陆人是不太感冒的)。
      台北市政府大楼对面有一堵纪念墙,是纪念1998年在台北召开的所谓“世界首都论坛”而建的,上面雕刻是放大的与会者签名的信,我不知道这个论坛是个什么性质的会议,但是建这个纪念墙的目的让人一望便知,就是利用一切机会表明自己的存在,来对抗来自大陆的封杀。我想,如果北京也为相类似的会议建纪念墙的话,长安街两侧恐怕都要排满了吧。我想问问台湾人是否想过,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一个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这样一个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台湾声称的中华民国和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可能同时得到国际承认的。如果两岸不统一,台湾就永远不会有在国际上出头的一天,台湾就是天天开论坛,台北市的大街两侧建满了纪念墙也仍然无济于事的。
      最近有消息说台湾准备有限度地开放大陆人到台湾旅游,还说预计每人的团费要1万5千块人民币。有没有搞错?我想问问台湾人知不知道每人1万 5千块人民币,大陆人可以去多少趟新马泰,有1万5千块人家早到欧洲、日本、美国、澳洲和新西兰旅行了。就算台湾对大陆人比较有吸引力,那也用不了那么多钱呀,要知道香港人去台湾的三天两夜旅游团的团费包括来回机票淡季的时候才一千多港币,难道大陆人就都是冤大头?还是少来一点儿作秀,多来点儿实际的吧。没看到现在香港的旅游业的半壁江山是靠着大陆人撑着呢,台湾因为地震等原因造成旅游业一蹶不振,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开放大陆人到台湾旅游来实现扭亏为盈。可是你又把门槛定得那么高,到底你还想不想赚钱了?说穿了,就是台湾当局的某些人根本不愿意让两岸人民直接交流,心怀鬼胎地想搞台独。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些台湾人说起台湾来就牛哄哄的,其实那些人是借着现在两岸无法自由往来的现实情况,大陆人无法实地了解台湾,吹牛B呗,反正也不用上税。如果台湾当局放开了三通,两岸交流多起来以后,那些牛皮就会被戳穿,吹牛的台湾人只能被人家当作井蛙而徒增笑柄罢了。
      
      9、最后说几句。
      
      最后,我想对台湾同胞说几句,请你们有机会的话到大陆走走看看,最好能在大陆住上一段时间,你们就会知道其实两岸的老百姓都是一样的中国人,我们这边儿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正如你们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台湾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岛上生活得太久了,看问题难免片面,尤其是关于大陆的信息经过岛内媒体的过滤以后可能已经走了样儿,不如来个眼见为实的好,而且你们在大陆旅行基本上不会有语言的障碍,自己的所见所闻总比你们从媒体得到的信息更真实吧。而大陆人这边儿,因为现在两岸还没有开放三通,一般人想去趟台湾实在是困难重重。还好,你们那边儿就要开放大陆人到台湾观光旅游了,两岸人民将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台独分离主义的谎言就会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另外,请不要再过多地强调两岸的差异,而多找找两岸的共同点吧。就我自己的感觉,两岸老百姓之间的差异就如同大陆不同省份的人之间的差异一样,从这种差异是怎么也无法推导出“两国论”来的,海峡两岸的人民都是中国人应该不会有什么疑问。现在我们大陆这边儿正忙着经济建设,也是要重铸中华民族的辉煌,希望台湾同胞也能加入我们的行列,毕竟都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再度复兴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荣耀。台湾人也不要以为大陆人比台湾人傻多少,其实老百姓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谁能让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就拥护谁,谁要是丧权辱国(包括让台湾分裂出去)、祸国殃民,就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大陆的民意是绝对不会同意让台湾分裂出中国的。我也想对大陆的同胞说让咱们一起加油继续努力吧,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大陆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1万亿美元的GDP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就刚刚够摘掉贫困国家的帽子的资格,就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所谓的富裕城市人均GDP 也不过三、四千美元,也就是个中等发达水平,所以咱们大家伙儿还得加把劲儿。国家富裕了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也才更有力量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到时候恐怕台湾问题也就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了。经济发展了,人有钱了,人的素质也得相应提高,否则就都成土财主、暴发户了。所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呀。以后也别太和那些偏执狂似的独独们较劲了,他们能够吹嘘,多少还是因为他们比大陆人富裕,毕竟人家的经济发展比咱们早起步了20年,现在咱们只有卧薪尝胆、闷头苦干,如果照着现在的势头发展,用不了多久一定能赶上和超过对岸,到时候咱们再跟他们过过招儿,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愿与各位父老乡亲共勉。
      
      --
      西方有位军事狂人曾经说过:针对一个另外民族的掠夺,最好的办法就是武力征服,但在武力不能所及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讹诈,而讹诈的最好途径就是在其内部搞分化,百试不爽。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