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我与温总理保镖的一次“亲密”过招2006/03/04
  • 温家宝:我是总理 又是很平凡的人2005/12/07
  • 温家宝的超级美学思想让人惊叹2005/09/18
  • 温家宝视察广东与周笔畅握手2005/09/15
  • 温家宝高度评价黄宗羲2005/08/14
  • 胡耀邦是如何相中温家宝的?2005/07/25
  • 温家宝北大当面指点陈至立的问题2005/05/10
  • 温家宝“吸星大法”:中国加息月进一...2004/11/09
  •  
    柴静:应该给温总理开个博客
    时间:2006/03/08 出处:新华网
    七个小时之后,我们就会听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早几天就有文科学生留言里说“该给我们放个假,听总理的报告,不是我们不关心政治,是政治不关心我们”。

    身为中国人,不管身在何方,都期待着万人空巷,守候决策者每一个声音的时刻。

    ………但这样的激情,是因为我们总是积蓄很久吧。

    有人在留言里说“应该给温总理开个博客”。

    听上去让人笑。

    但我却总想起当年罗斯福总统的系列的广播节目“炉边谈话”,是如何对大萧条时代的美国人产生影响,并且在重大事件中与国民沟通的。

    有人说的好“在我们这样一个公众与政府普遍互动不足,信息不畅,信任不够的社会背景下。还有什么选择,比一个愿意以诚意面对面与公众交流的决策者更好?”

    而象我这样一个采访记者,不仅想知道这次报告的内容,还想知道在决策之后的政治理念与价值判断。不仅想听到一个总理对我们说未来中国去往何方,还想知道,他的勇气和笃定把握从哪儿来。

    今天的记者招待会,我没有证,无法到场。

    不过2003年,温总理到中央电视台视察。

    我们一些记者都在。

    他喜爱白居易,几次引他诗句,其中一句我记得是他少年时代念诵的“一心常念桑田苦”说他喜爱象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

    我站起身致谢,问他“您说新闻记者要对人民有感情,我们自问有,但却常常在节目里有挫败感。您已经六十多岁了,怎么保持当年的情怀?”

    他说“去年我去河北视察,没走安排好的路,看见路边有一个老农民坐在那儿,身边放着一具棺材,我下车问,他说是生了病,实在没钱,只好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了。我拿了500块钱给他,让他回家去。我说这个事情的意思,是想说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要执着,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情感,是不会写进政府报告里的东西,它不象数字和目标那样具体,但是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国民,对自己未来的希望和信念,往往来自于此。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