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浏览器Maxthon创始人访谈
|
时间:2006/03/07 出处:太平洋电脑网 |
作者:PConline产业资讯 怡莎
Jeff Chen(陈明杰) Maxthon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
1998年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本科毕业 1998年至2000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2000年赴新加坡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2004年开始专注于MyIE2开发工作
2006年初成立Maxthon北京总部
提起Maxthon浏览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这是一款基于IE内核的可定制的Web浏览器。总部位于北京的Maxthon公司近期宣布,Maxthon的下载次数已接近5000万,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已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该公司下一步的目标是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
Maxtho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它起初的名字叫MyIE,是由一位叫Changyou的网友开发的。2003年,在新加坡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Jeff Chen基于兴趣爱好接手了MyIE的开发工作,将它更名为Maxthon(中文名称是“傲游”),并创建了Maxthon开发社区。经过三年的发展,Maxthon即将推出2.0版本,界面和功能将有重塑性的改进。
PConline日前寻访了Maxthon北京总部和神秘的Maxthon创始人,就浏览器MyIE到Maxthon的发展经历和中国共享软件的前景展望与Jeff Chen展开了一次专访对话:
揭开Maxthon名字的神秘面纱:从名字到软件都要创新
PConline:Jeff你好!我们肩负了众多网友的使命来到这里,能够见到神秘的Maxthon创始人感到非常兴奋。首先我们想了解一下咱们这款浏览器从MyIE到MyIE2再到Maxthon的发展进程。名字的每一次改变是否与它的每一步发展息息相关呢?作为一款国产的共享软件,为什么选择了英文名字及国外的网站风格呢?
Jeff Chen:MyIE最早的是3.2版本,因其个头小巧、全中文化、浏览速度快、资源占用率低等优点,成为一款网友喜爱的绿色软件,后来却因为特殊原因,作者放弃了对它的更新,沉寂了有半年之久,后来网站也被屏蔽,不再有下文。我当时还在新加坡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平日里就对这款浏览器喜爱有佳,看到作者贴出“免费开发,高手可自行修改”的告示,纯粹出于业余爱好,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荒废掉很可惜,于是就在一两天里接下了这款软件的研发。
其实我们的浏览器是从MyIE2开始在网友中打响牌子,深入人心的。当时称它为MyIE2,只是为了与MyIE区别,告诉网友们这款浏览器没有“死”,虽然易主却还在更新,那时的更新频率是几天一次,可以说是非常频繁的。MyIE2最早是在“水木清华”上发布了0.1版本,后来感觉“水木清华”的书卷气太浓,就没有再继续发布下去;发布最多的是“精品BBS”,继0.1、0.2版本发布之后,“精品BBS”还特别开设了MyIE2讨论区,网友们反响很大,直到后来我们自己开设了论坛;太平洋电脑网对我们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如今近5000万的下载次数中,有近1000万次是来自太平洋电脑网。在最初的艰难时期给予过我们帮助的合作伙伴,我们会永远记得的。
随着我们的用户越来越多,伴随着网站的建成,开始进行国内外推广。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版权纠纷等各种问题,于是痛下决心改名字。当时我起名的原则:一要保留M,二要成为一个域名,三要短小精悍不难看。2003年,一个爱尔兰小伙子向我提出建议,造出了Maxthon这个词,而MAX有最强最大之意,颇合大家心意。中文名字傲游也同步诞生,取自骄傲、自信之意。我们希望从名字到软件都是一种创新。
至于网友提到的英文名和网站风格,纯粹是为了与国际化接轨,我们是一款中国软件,也是中国人造出的一款世界性的软件,没有区域化特征,适合世界各地的人使用。其实,作为国产软件,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在国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是对中国人的肯定,是一件为国争光的好事。
Maxthon创业团队与神秘的盈利模式:做软件等同于做人 盲目收费等于自杀
PConline:Jeff,能否跟网友们聊一下Maxthon的创业故事?所谓外界传言“神秘的盈利模式”又是怎样一条发展道路?Maxthon虽然是很多网友非常喜爱的一款浏览器,但也有用户反应会引发“假死”等问题,那么目前Maxthon在应用上是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呢?
Jeff Chen:在新加坡工作的日子里,生活比较枯燥、无聊,那里上网非常方便,于是业余就开始写软件玩。2003年接手了MyIE,当时纯属业余爱好,直到2004年才专职从事Maxthon的研发。起初,软件研发、宣传推广、回复用户全都是我一个人来做的。直到现在,时间不够用依然是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最大的心愿是一天有48个小时。那时,网站刚建成,自己的美工很差,桂林的网友sick非常生气地向我提出了很多意见,之后就毛遂自荐担任起网站的美工来。还有很多像sick这样热衷于Maxthon的网友,当时就自发组成了网上工作小组,此外,我们的论坛里也有一批关注Maxthon的核心用户与核心小组,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爱好聚在一起。那时Maxthon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青岛某电台邀请我前往他们的采访节目,我当时人在新加坡就没有去。
随着事务越来越多,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又迫切地希望软件有质的改变,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就在香港成立了兴趣开发小组。去年底,受外国朋友启发,觉得做软件应该有不同于他人的革新性,为了做得更好,便放弃了之前的自由状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地,回到北京当事业来做,决心走公司正规化路线。于是,2006年初,在北京注册了网际傲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桂林的网友sick(阿威)也随我一路北上,现在我们公司担任美工,其他人员还在陆续招聘中。大家可能看到,自去年以来,Maxthon更新较少,就是因为我一个人从事研发,人手不够,压力很大,现在公司成立了,特别欢迎有创业精神的技术、市场、网络、管理高手加入我们的团队,壮大Maxthon的力量。
其实我认为,网友的关注,是国产共享软件研发最大的动力,有关注,软件就会有更新动力。就好比博客,点击的人多,跟贴的人多,说明网友们关注你,爱看你写的东西,于是你就有每天写博客的动力。我就特别喜欢看人家的博客,觉得它像我们的软件一样,是干净的,中性的,虽然今后的发展不乏要涉及广告,但希望起码是软广告,还是能把博客最初那种干净的风格保留下来。
Maxthon的企业文化是“诚信 创新 奋斗”,我个人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础与标准,而做人与做软件是一回事。我常常对Maxthon的员工说,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你自己,你是怎样的人,你是怎样为了目标努力的。
Maxthon最初没有盈利模式,纯粹是业余爱好,自己玩,也做给大家玩的。现在谈盈利还不是非常成熟,前些时候与快钱等企业的合作,为其开发Maxthon的企业版本,也只是资源互换的形式,并未收取费用。
我想,所谓“神秘的盈利模式”应该是说我们网站上的捐款吧,我们是国内第一家运用这种捐款模式的,用户们的捐助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最初以为国内用户不会掏钱,结果却比预想的要好很多,随着用户越来越多,Maxthon的影响越来越大,捐款也就越来越多。我们的一个用户曾对我说,现在到处打击盗版,Maxthon不仅是正版还是免费的,是非常值得支持的。对于捐助的款项,我们会用来增加服务器等,也是为了Maxthon能够更好地发展。对于捐款给我们的用户,工作人员都会记录在案,除了回复感谢信,标注某版本的Maxthon是由他们捐助之外,我们会有“神秘的回报”作为报答,比如会给捐款的网友定制个性化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MyIE”等。
我们的捐款自始至终是坚持“自由付费,自愿付费”的原则,我一直都认为,以用户减少为代价的商业化收费行为,无异于自杀。
至于网友们提到的“假死”,可能是因为很多朋友还不是非常了解这款软件的使用,或者是受某些网站设计上的问题、网友的浏览习惯、插件过多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关于消耗资源的问题,一般而言不会如此,或许跟操作系统有关,IE内核与操作系统的相关性是很强的,或者是受杀毒软件、“流氓”插件等个别因素影响。Maxthon研发的核心理念就是安全、方便与功能多样,基于者一理念,用户们是完全可以放心使用的。
Maxthon与微软 不得不说的故事:微软是同门师兄
PConline:Jeff,我们看到火狐、The World等浏览器已被微软IE列为对手之列,而其对Maxthon却“宠爱有佳”,2006年北美最大的电子消费展上,Maxthon还应微软之邀参展,这其中有什么典故吗?
Jeff Chen:与火狐、The World等浏览器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是做一个标准的浏览器,考虑的是如何把浏览器做成功,解决浏览器兼容等各种问题;而Maxthon用的是IE内核,解决的是浏览器的应用问题,比如拦截广告、插件等具体的应用问题,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让技术为使用舒适服务,因为我们本身也是用户。迄今,我们拥有5000万的下载量,秉承的就是“金杯银杯,不如自己的口碑”。Maxthon基于IE内核,或许是微软支持我们生存发展下去的原因之一,而Maxthon的生存可以压缩微软IE的其他竞争对手。
其实,我在新加坡从事研发工作时,便与微软的IE开发组、PC技术人员有过很好的沟通切磋,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当时发现微软的很多员工也在用Maxthon,当他们发现问题时,就会主动联络我。微软在技术方面给了Maxthon很大的帮助,就好比是我们的同门师兄,我遇到任何技术问题,都可以直接请教其IE开发组。
2006年北美最大的电子消费展时,我们受微软的邀请前往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展,我们的展台位于微软展区中,从接待到展台布置微软为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开心的是有很多微软的员工特地走过来跟我们打招乎,包括微软客户市场部经理MAGARGRET,她说她老公也是Maxthon的忠实用户,她曾劝她老公升级IE7,但得到的答案却是,不,我要用Maxthon。她很无奈地对我说,上帝,他可是我自己的老公呀,可是我没有办法说服他。除了Maxthon的老用户外,还有一些没有用过MAXTHON的前来咨询。而我们也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到访。包括来自PIPER JAFFRAY & CO. 的 SAFA RASHTCHY,他是网络科技领域的分析师,一直以来都在关注中国IT界,这几年更是频频到中国来进行考察访问。同时我们还接受了国外知名的BLOG主持人CHRIS的现场LIVE访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他的网站 chris.pirillo.com/ 收听。还有我们的老朋友来自PC WORLD的STEVE BASS的访问。晚上我们还参加了微软私人举办的VISTA PARTY。
令我感到兴奋的是,与往年相比,有更多像MAXTHON这样的中国参展商的身影出现在CES中,真的是中国人的骄傲。
Maxthon等中国共享软件的发展:如果“流氓”成功了,就都做“流氓”了
PConline:Jeff,听说Maxthon即将推出2.0版本,并挺进欧美市场,还得到了很多国外投资商的青睐,即将获得风投,请为我们的网友描述一下Maxthon的发展前景。Maxthon会不会走收购的路线?你认为中国共享软件出路何在?
Jeff Chen:2.0版本不会很快出来,现在可以透露的是,新版本会秉承现在的风格,界面更好看,功能更简洁,更为注重个性化,但整体架构几乎重新来做,几乎全部推翻MyIE的里程碑。因为我在研发中发现,最早继承的MyIE的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抛弃不合理之处并重新定义结构。这绝对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风险肯定会有,但我愿意尝试风险。发布之前,我们会请我们的捐助用户先进行内测。
Maxthon在国内占17%的市场份额,欧美是全球网络发达地区,占的比例最多,有20-30%,目前,上百个国家都有Maxthon的用户,其中国内用户占整个Maxthon用户的60%。由此可见,相对于中国用户,欧美用户量还不大,所以,我们计划进军欧美,将在美国、欧洲设立分公司代表处,加大影响力,待兵强马壮后也会向日、韩市场发展。公司高级副总裁Netanel Jacobsson常驻以色列,负责海外市场拓展。
很多国外投资商看到国外的用户在使用我们的软件,觉得很有价值。对于投资商我们还在选择中,看投资商能给Maxthon带来多大的价值,我们接受风投并不是活不下去,而是希望做大做强,因为投资商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支持,对开拓海外市场将是很有力的支持。
要收购现在就有很多来谈的,我觉得没必要被收购,也不打算卖,自己自由惯了,给别人打工可能还不习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干净、中性的东西,组建与自己理念一致的精英队伍。最欣赏百度、Google那样的企业。
中国浏览器的诞生,其实是针对用户上网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信息不好记等等,所以才研发更好的功能,更好的操作,让用户浏览经历更舒服。Maxthon就是希望给中国共享软件市场的推广树立一个正面的示范,至少我们可以证明:不做“流氓”软件,也能活得不错,正派中人也能成功。如果“流氓”成功了,就都做“流氓”了。
国内软件市场风气一直有不好的一面,过于急功近利,浏览器很多人在做,我们从来不怕被拷贝,因为国产软件的出路在于创新。国产软件研发者一定要多动脑子,坚持不懈,不要偷懒,更不要作茧自缚。捆绑、注册、“流氓”一下,或许能赚点小钱,却没有长远地发展。除此之外,我认为,国内软件努力开拓国外市场也非常重要,因为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不用做那些也许自己也不想做的事情。但归根到底,用户的支持永远重于商业化的支持。
PConline:谢谢Jeff接受PConline的采访!祝愿你和Maxthon像公司门前的发财树一样,枝繁叶茂,蒸蒸日上。
专访后记:在这次专访前预约的那几天里,记者一直心怀忐忑,Maxthon所在的工业园距离繁华的城区有一段距离,于是我们猜想神秘的Maxthon创始人会是一个“科学怪人”……见面后却发觉Jeff其实像校园里的大师兄,他笑言远离繁华才真正适合从事研发。北理工业自动化出身的Jeff,从小就喜欢计算机,软件开发是自学成材,他一直谦虚地说自己技术不好,还告诉记者,上大学时不爱念书,包括五笔字型在内的好几门功课不及格,他觉得如果上大学只是把学校教的学会,大学就白上了。Maxthon的员工告诉记者,Jeff是个工作狂,却是个温和的老板。更为爆料的是,Jeff爱看超女,还是个“凉粉”;他鼓励员工写博客,最喜欢看“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博客。Jeff的名片上印了一句话:The way we surf the world,让我们共同祝愿Maxthon的明天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