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上海襄阳路将曲终人散 2006/02/16
  • 布局上海 房市大攻略2006/02/16
  • 上海 让我觉得曼哈顿是如此破败不堪2006/01/19
  • 上海女人 拎着LV包坐公交车2006/01/09
  • 上海房价大势已去2006/01/09
  • 上海掀起群体性退房风潮2005/12/13
  • “情报处长”陈述上海病危2005/12/10
  • 一个广东乡巴佬眼中的上海磁浮车2005/12/06
  •  
    上海百乐门舞男
    时间:编辑时间:2006/02/22 出处:
     金大班辉煌不再比舞女红



    ● 赵竺安(文)(上海特约)

    赖城钊(摄影)

      70年前,由上海商人顾联承投资70万两白银兴建的百乐门舞厅,因其华丽高贵的外表,富丽堂皇的装饰,技艺纯熟的西洋乐队,特别是红极一时的舞娘,而有“远东第一乐府”之称。

      70年后,重新装修的百乐门依然璀璨耀目,但白先勇笔下的金大班时代已经远去,如今百乐门最受欢迎的其实并非舞女,舞姿一流、相貌俊秀的30名舞男,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百乐门舞厅谢绝对舞男和舞女的采访,身为资深记者的本文作者费了一番周折才获准以采访者身份进入舞厅,并在保安的簇拥下访问了舞男。

      时光如飘飞的雪花,消融在上海的这片热土上。

      盛极一时的百乐门舞厅,70年后再次点亮华美的灯光。只是,站立在初春料峭寒风里的拉门女郎,脸上矜持,手指却不安分地在手机键盘上飞速跳动,忙着发送短信。

      时光没变,时光也变了。

      如今的百乐门,舞厅乐队换了一拨又一拨,琴弦上盘旋的,还是70年前的西洋舞曲;扬名天下的弹簧地板,回马廊,吧台,都是新装修的,依然散发着“古典”的华贵。只是,它也与时并进学会了“变脸”。

    百乐门的三张脸

      从繁华市声中醒来时,百乐门已是下午时分。由上海滩“老克勒”领衔的茶舞,揭开了百乐门的第一张脸——下午1时至4时,都是一些怀旧的老年男女,这些上了年纪的时髦老人,西装革履,鬓发闪亮地扭着已经臃肿的腰腿,在舞池里追寻着海上旧梦。

      虽然没有乐队伴奏,没有舞娘出入其间,每个人也只有一杯饮料提供,但每当舞曲响起,老头依然弯着腰,绅士地发出邀请,老太也淑女地把一只青筋暴突的手,轻轻地搁在老头的手掌里,小鸟依人般投入舞池。

      当老人们红光满面略带醉意地离开百乐门时,三三两两的港人、台湾人鱼贯而入。他们大多40上下,以男士居多;衣着高档,挟着皮包,穿戴都是名牌,却依然是上班族包装。

      于是,百乐门换上了第二张脸——香槟舞准时地在下午4点40分开场。翻了几乎一倍的舞票,给这些舞客不仅带来了爵士乐队,中英文歌手,不少专业舞娘也早早换上开叉旗袍,陪着舞客在舞池里遨游。

      这一时间段光临的客人,大多有着海外背景,他们的生意、交际晚餐固执地依照西方标准。跳舞,只是餐前的开胃酒或松弛肠胃的跑步机。所以,他们守着钱袋,不会纸醉金迷地消费,哪怕舞娘们的媚眼若闪电似甘露,他们还是抱元守一,坚若磐石。

      夜色像一张大网笼罩这座东方都市的时分,这些生意客心满意足地赶赴饕餮之约。百乐门亮灯了,一串串灯珠勾勒出这幢美国近代Art Deco风格的建筑外壳。此时,百乐门二楼舞厅纯金与米色镶嵌的装饰,也在充足暖气里闪着富贵的冷光;此时,换上第三张脸的百乐门——晚舞时刻到了!尽管舞票再次翻番,达到200元一张,夜晚8点20分至12点30分,依然是百乐门的高潮时段。

      因为那些背景神秘、身材挺拔、相貌俊秀、舞姿洒脱的舞男们登场了。

    女舞客的宠儿

      在上海低价舞厅遍地开花并“沦落”为下岗男女排遣寂寞场所的今天,百乐门的舞票不仅是顶级的,提供的服务也是一流的,除了数十名舞娘,还有30名舞男。

      这些打着领结,穿着黑衬衫蓝白纹马甲黑长裤黑尖头皮鞋的舞男们,脸上光洁得如大理石,头发打了过量的摩丝,光可鉴人。在两尺以内闭着眼也能把他们辨别出来——腋下搽了过多的男士香水,以掩盖汗味。

      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0岁至30岁,身高都在1.75米至1.80米。他们不吸烟不喝酒,也不吃葱蒜类食物,有的还控制饮食。他们自称“老师”,闪亮的眼睛里,游移着一瞟就将你看穿的眼神。

      在昏暗的舞厅灯影里,他们绝对是舞客的宠儿。踏着夜色进入百乐门舞厅的舞客,男士尽管是主流,女客也不少。这些女客年纪大多35岁左右,有港、台、东南亚来的生意人,嫁给乘飞机如“打的”的大老板,经常出差开会的官员丈夫,却难耐闺房寂寞的全职太太,也有企业的金领女子。由于女客众多,舞男们从来不愁没人邀约伴舞。

      与男宾200元(人民币,下同)舞票里含5个10分钟伴舞节点不同,邀请他们伴舞的女宾不仅没有免费节点,连打折都没有;更令舞娘嫉妒眼红的,是舞男们根本不用争舞客,而每个节点,舞娘得到35元,他们却有38元左右。至于额外小费,对不起,再红的舞娘也比不过一个舞男。

      灯影昏暗人影幢幢,空气里颤抖着怀旧金曲的天地里,舞男们全力逢迎着女客,用精湛舞技,灿烂笑容,熨贴人心的话语。与豪掷万金“开洋酒”的男宾相比,女客们肯定无法攀登消费巅峰,但她们每人每场消费千元以上的平均值,却又超过了男宾。百乐门的女客消费,并非是洋酒,很大一部分,都装进了舞男的口袋里。

    不称舞男叫老师

      在舞厅保安的簇拥下,我对资深舞男吴先生进行了采访。

      他今年32岁,是全职舞师。从17岁时他就开始了拉丁舞等“国标”训练,1998年上海舞王杯上,他夺得第一名,1999年又夺得全国职业JC大赛第4名。他教的加拿大学生,日前在加国也夺得锦标。

      他喜欢跳舞,曾在区少年宫教舞。后来他转为“个体户”,做了全职“教练”。2002年百乐门改建开放后,他就转到这里当舞师。一当就是数年,日子过得蛮开心。

      他说,要到百乐门当舞师并非易事。首先得过年龄相貌关,其次要过舞技关。这里的男舞师有全职也有兼职,个个是跳舞高手,不少还是全国得奖者。他们还须学习礼仪,待人接物得讲礼节。

      比如,上班不吃有刺激味道的食物,就是职业道德。碰到一个喝醉的女宾,哪怕她将你身上吐得乱七八糟,也不能口出污言。再比如,只有女客点舞师的份,舞师不能点女客,哪怕是个胖老太太,只要她点名要了哪位舞师,舞师就得好好带她跳,想方设法把她教会。

      吴先生有点自得地说,这么多年来他也积贮了不小的人气和财力。如今,他上午在世茂滨江花园教老外跳舞,下午休息,晚上赶到百乐门。他家住杨浦区,都是坐出租车来往。

      说到收入,他笑起来:中等阶级吧。不过人蛮辛苦。百乐门每月放他们四天假,为挣钱他很少休息。

      问到舞客来源,他说,一是舞客互相介绍,二是舞客网上寻找。他教过的女客年纪最小16岁,最大的82岁,是位马来西亚华裔投资商。至于这位女宾从事什么事业,尽管女宾也与他聊聊天,但他从未听进脑里过。做这一行,客人最怕的,就是“包打听”。

      问他有人叫他舞男吗?他说,他带的女客长的一年,短的一般6至8个月。来客都是有身份的,绝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一般都叫他们为“老师”,当然,如果有人叫他们舞男,他们也不介意。

    相关链接:上海百乐门舞厅初建于一九三一年,是当年的「远东第一乐府」。一九五四年,人民政府接管百乐门,改为红都大戏院。一九七八年,又改为红都影剧院。一九九三年,改为百乐门影剧院。二零零一年上海温莎堡海霸王集团董事长、台商赵世崇投资两千五百万元人民币,对总建筑面积为三千五百平方米的百乐门进行了恢复性改建,遂有今日之气象。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