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秘陈凯歌的十年泡妞生涯
|
时间:2006/02/19 出处:环球纵横 |
文章提交者: 太阳能热水器 军事酷站: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
各位看官,陈大导演最近有点火,并不是因为〈无聊×2〉拍得成功,而是因为无耻地起诉《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的作者胡哥,在网上引起了广大 “馒头饭”极大的愤慨。老周我今天翻起自家婆娘订了五年的《女报》杂志,竟然看到最新第三期有一篇《十年挣扎十年美满,陈凯歌的三段情》,现在老周一点点抄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陈大导演的情感秘史,哈哈!为版权,俺要声明,这文章的原作者是“刘江深”,只有括号部分是俺老周的独家解读。嘿嘿 十年挣扎十年美满,陈凯歌的三段情
文/刘江深
2005年中国影坛最后一件盛事,无疑是陈凯歌花费3.4亿人民币、耗时3年完成的鸿篇巨制《无极》的上映;而随着陈红意气风发做出“他对那些女人没有爱情”的宣言,陈凯歌20年影坛路上的三段感情无疑又成为了2006年娱乐圈的头条新闻。洪晃、倪萍和陈红三个女人,一个出身名门敢爱敢恨,一个端庄大气亲切贤淑,一个年轻美貌个性率真,光她们就足以演出一场倾国倾城的好戏,再加上陈凯歌,生活真的远比电影更精彩。春节期间,笔者有幸认识了一位和陈凯歌相识十余载的电影人,听到了不少外人所不知的故事。
(开宗明义,要讲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不过,陈导的结发妻子,估计就是抢了他馒头的那个小女孩子,不然,怎么没见什么媒体报道过呢?) 一、《黄土地》引来豪门婚姻
1978年,万物回春。文革结束了,国家恢复了高考。下过乡参过军,复员后在北京电影洗印厂工作的陈凯歌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终于圆了少年时代被打断的大学梦。
在班上,陈凯歌一直是成绩最好的几个人之一。毕业后,1984年他找到张艺谋,两位日后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合作拍摄了电影《黄土地》,获得极大的好评。陈凯歌受到鼓舞,又接连拍摄了大受好评的《大阅兵》和《孩子王》。
可是常年的奔波为陈凯歌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却也造成了他第一次婚姻的解体。(《女报》不太厚道,对结发妻子一点都不提,想来不是什么名人,价值连馒头都不如吧?) 陈凯歌很苦闷,一方面自然是家庭的原因;另一方面,尽管那时他在中国影坛的地位早已稳定,但影片叫好不叫座,寄予厚望的外国市场反应更是不好。他迫切需要做出改变。
这时,经过朋友介绍,陈凯歌认识了有“名门痞女”之称的洪晃。
陈凯歌曾经考入过高干子弟云集的北京市四中,而洪晃的身份比那些高干子弟更显赫。她外祖父是大思想家、大律师、毛泽东的故交章士钊,她母亲是一度被毛泽东认作英语老师的著名女外交官章含之,她继父是著名外交官乔冠华。1973年,12岁的洪晃被外交部选中送往美国留学。直到1983年乔冠华病重,她才和美国丈夫Andrew一起回到了北京,在西德某金属公司担任高级职员。
80年代初期,中国大部分城市居民平均月收入不过70块钱,洪晃却一个月挣7000美元!她那时才25岁,一天到晚就是谈判,吃饭喝酒,签合同,生活很空虚。
朋友向她推荐了《黄土地》,这片子你看了绝对会被震撼的!洪晃就抱着一种试试看,甚至是准备嘲讽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
当时一部电影看下来要两个多小时。而就在这短短两个小时中,洪晃的心情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一开始的不屑在电影放完后变成了心悦诚服,她恨不得马上给拍这部电影的人“扑腾”跪下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
说来也巧。没多久,洪晃的一个老朋友刘小淀看她整天把艺术啊电影啊挂在嘴边,就对她说:“我有一哥儿们,搞电影的,拍《黄土地》的,长得挺帅的,认识认识吧?”
(挺帅的?不会吧?看照片,馒头导演顶多不算丑男,比起胡哥的外形可差远了。这不,采访帖里有几个美眉都要为嫁给胡哥掐架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刘小淀不会是从事广告业的吧?嘿。下面有戏!将上演一出“离婚才子与有钱寂寞富姐的故事”了) 洪晃很高兴地答应了。她带着一种对陈凯歌的崇敬之情和他结识了。1987年陈凯歌拍《孩子王》,她还特地和丈夫去外景地看他,兴高采烈地让Andrew和他拍了一张合影。
(Andrew呀,没照镜子看看是不是那天头顶暗发绿光了呢?)
几个月后陈凯歌拍完《孩子王》,回北京准备到美国学习的事情,吃惊地得知,几个月前笑嘻嘻跑去看他的洪晃和Andrew竟然已经离婚了。原来,洪晃越来越不能忍受上班下班都对着外国人的漂浮感,她和Andrew本来期望能够通过旅游解决问题的,最终还是失败了。 (外国汉堡不好吃吧?回来吧,自三国时孔明祭奠沙场惨死亡魂发明后,中国就有了可口的馒头了。不过,由此可以想起,《无聊乘以二》中的时代背景,至少是三国孔明以后的事了。就算诸葛神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怎么都算到他发明的馒头竟然在21世纪引发了一场价值三亿的血案!而且一场因馒头而起的官司也正在酝酿之中!) 离过一次婚的陈凯歌,特别能体会婚姻失败的痛苦。他和洪晃同病相怜,经常凑在一起吃饭聊天。别看陈凯歌眼睛不大,可是聚光,他要是凝神看一个人,那人绝对顶不住。洪晃过得天马行空的,她也是凡人。两个人一起吃饭吃了一个月多,一次参加聚会出来后,夜深了,两个人走在路上不知不觉就拉手亲嘴了。
(哈哈哈,难怪我家婆娘特别喜欢《女报》纪实,这东西写得着实有趣,“眼小聚光”“拉手亲嘴”把陈大导演泡妞时的表现写得活灵活现,嘿,赞一个!) 这边两个人谈得正热乎,那边陈凯歌出国学习的事也办得很顺利,没几个月,他拿了奖学金就去美国了。洪晃也是有本事,马上向公司申请了去美国的机会,追着陈凯歌去了美国。
1989年,陈凯歌正学得兴兴头头,偏偏奖学金到期,他必须回国了。可他还有好多东西没学到没看够啊!
(馒头陈还是很好学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名气,在此,老周向您学习!这可是泡妞不忘事业的精神,值得广大群众学习。不像我,追我婆娘那会,只知道想法讨好她了,哪里去管学习的事,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能出米国,俺也会“事业为重”的。洪晃同志这个馒头看来是要被他吃定了!) 洪晃想了想,拉着陈凯歌跑到纽约市政厅登记结婚:“我能看着你不管吗?我们结婚吧,我们结了婚你就能留下来了。”
一下子,陈凯歌家也有了,绿卡也有了。但他不能满足,他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是名门之后的丈夫,他一定要做出更多成绩。在美国他还是琢磨电影。在曼哈顿他俩住的公寓门前,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高大的东方男人在台阶上出神地坐着,神情严肃。
(我说吧,果然,馒头被吃到嘴了。洪小姐,你成功地使一个中国馒头教父有了绿卡,俨然就如同将馒头升级为包子!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馒头陈呀!) 1991年,陈凯歌的冥思苦想功德圆满。他和洪晃回到了中国,拍了电影《边走边唱》。 《边走边唱》并未获得意想中的成功,但陈凯歌的名头还是一天比一天更响,他成了中国影坛响当当的权势人物。 (其实如果当年《边走边唱》改名为《边蒸边尝》,一定比《无聊乘以二》要火爆) 权势本就是最好的春药,更何况陈凯歌还长得气宇轩昂。《边走边唱》没实现陈凯歌让电影走向市场化的梦想,倒是让他和女主角许晴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 (馒头加春药是什么东西?伟哥包子?没关系的馒头陈,但凡有本事的男人都这样,要是老周也有你做馒头的本事,嘿嘿,许晴又算得了什么呢……本色男人,男人本色!好!) 绯闻很快传到洪晃耳中。这个名门痞女第一次认识了嫉妒。洪晃想要的东西,从来都摆在面前唾手可得,这种嫉妒让她感觉十分不好,觉得自己就要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泼妇了。 (自己的馒头被人骗去吃了,眼看着升级成包子的馒头陈可能变成比萨或者别的什么,心中不爽,令人同情呀!) 事实上这并不是洪晃和陈凯歌之间的惟一问题。陈凯歌是很固执的。跟他合作多次的制片人徐枫这样说他:“陈凯歌这个人你不管他表面上对你多客气,但其实他内心世界是很骄傲的……”而名门出身的洪晃,个性张扬,也不是容易妥协让步的人。两块硬石头撞在一起,能产生火花四溢的激情,但也更容易磕磕碰碰两败俱伤。 (唉,一个骄傲的馒头还不同样是馒头?只不过,时间放久了,馒头会发硬的。同志们呀,婚姻要保鲜,馒头陈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个深刻的道理!) 1991年,曾经惺惺相惜的两个人不得不谈到了离婚的话题。 (这只馒头被吃完了,消化了,剩下的东西,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哗~~~~~~~~~~) 二、背后的女人最终《霸王别姬》 1988年,中央电视台从山东话剧院调来了业余节目主持人倪萍。仅仅一年的工夫,她亲切稳重的主持风格便赢得了观众的喜爱。1991年1月,央视将主持《综艺大观》的重担交给了她,从此倪萍这个名字迅速蹿红。当年,她又开始挑大梁主持春节联欢晚会。 (一块上好面团就这样发酵了,等待这面团的,将一个什么样的蒸笼?虽然倪萍很煸情,但老周一向还是很喜欢她的,俺这里代表俺爸俺妈俺婆娘向这只很亲切的面团表示敬意!) 而早在1989年,倪萍这颗主持人之星还处在冉冉升起之际,陈凯歌参加了她主持的一个电视节目,和她成了朋友。那时她正和留在山东的丈夫,努力弥合两地分居产生的矛盾。等1991年两个人再见面时,陈凯歌的家庭也处在了风雨飘摇中,而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倪萍,早已结束了婚姻。 (难道说是缘份天注定?一块待蒸的好面团难道说冥冥中就是要遇到这个馒头高手?) 那个年代离婚多少有点惊世骇俗,尤其是名人。其实倪萍是个特别传统的女人,她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为人特别善良真诚。她还有一双巧手,做的烙饼无论甜的、咸的、奶油酥的、葱花酥的都是一绝,轻轻抖开,每一张能分成薄薄的四张;她喜欢用传统的方式做包子,包子下面用玉米叶托着,玉米叶吸水,蒸出来的包子有韧性和弹力…… (这段描写真是非常非常地有趣,也许是巧合,上天注定她就是会蒸包子,遇到了已升级为包子的馒头陈,当然是“天作之合”,不过,她不知道,包子永远是包子,就算有韧性,它还是有不可忽视的弹力……一切,真的有天定?) 可惜男人却没福消受这样一个好妻子。倪萍在春节晚会上能让全国人民情不自禁地跟着她笑跟着她哭,偏偏在婚姻上她费尽苦心却只换来伤心。 1991年的一天下午,倪萍下班后走出央视大楼,忽然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原来是陈凯歌。倪萍跟陈凯歌打招呼,看他东张西望的,就问他有啥事。 (人家就是来找馒头的嘛!倪阿姨还是有点好骗,唉,看看,一个馒头被骗还只能说这只馒头不够聪明,可是接下来做包子的高手也走向这了个馒头,看来陈大导演的魅力还是挺大的。有些事情,老周我不服气就是不行的!) 陈凯歌说:“我路过这儿,肚子饿了想找个地方吃饭又找不到。” 倪萍热心地指路:“那边有个傣家酒楼很不错。”陈凯歌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半天,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哪有啊?” 倪萍当然是好人做到底,带着陈凯歌一路走到酒楼楼下。 这时陈凯歌才换下了不动声色的假面,一双眼睛牢牢盯着倪萍:“既然都来了,那就一起吃个饭吧!”原来问路只是陈凯歌的小伎俩,不过倪萍也不恼。 (唉,俗话说,鲜花总要是插那啥啥上的!老周说,馒头总是要比包子笨一点。) 到1992年,陈凯歌和倪萍同居的消息渐渐在小圈子内传开了。在大学任摄影课老师的刘树勇有一次去陈凯歌家聊天,进门就有个家庭妇女打扮的女人端茶递烟,很是热情地招呼他。他一边和陈凯歌聊天,一边吃“保姆”递过来的削好的苹果,觉得他家的保姆服务周到。 等到走出陈凯歌家了,刘树勇越想越觉得这个保姆眼熟。再一想,可不是,那正是传说中的倪萍啊! (传说中的倪萍竟然成为了一只馒头,而且是家庭妇女式的通俗馒头,刘树勇不像满神那样会算会特异功能,当然会看走眼了。馒头陈,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俺们的倪萍同志呢?老周虽然今天晚上喝得有点高,但还是怒火满腔!) 倪萍愿意为心爱的男人付出一切。她自愿给陈凯歌做家里的“黄脸婆”,还想尽办法为他的事业铺平道路。1993年,陈凯歌开拍《霸王别姬》,很多关节都离不开倪萍的出力打通。 (倪萍真是好女人呀!不仅做了一个实用管饱的馒头,而且给这只不酵不足的包子做了一回酵母,打出一个一个的发酵眼来……) 这一年陈凯歌终于迎来了电影生涯的转折点。《霸王别姬》获得空前成功,当年在戛纳,它成为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内地电影,陈凯歌也由此晋级国际级导演行列! (唱:“馒头陈的馒头熟了,戛纳评委的心儿醉了……”老周要说,看人也要多方面多角度看,此时馒头陈所显示出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 毫无疑问,陈凯歌的成功也是倪萍的荣耀。这一年本来也应该是她生命的转折点:陈凯歌在这一年和洪晃正式离婚了。霸王功成,不正好和虞姬共享荣华富贵吗? (花好月圆,按说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但看到这里要打住,人家是大导演,哪里会按普通故事的情节来进行?所以,老周用肚脐眼想,也想得到下面有长串的故事……) 倪萍以陈凯歌未来妻子的身份,任劳任怨地打点陈凯歌的所有事情,无条件地信任陈凯歌说的每一句话。1994年末,陈凯歌在上海拍摄《风月》,连父亲病重也脱不开身,一个电话打给倪萍,倪萍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赶去医院,衣不解带地伺候了弥留中的老人家几天。老人家走后,由于陈凯歌不能回家奔丧,倪萍就跑前忙后地为老人料理后事,俨然一个准儿媳妇的模样,赢得了陈家上上下下的钦佩和感激。 这时有人好心地劝倪萍:陈凯歌是导演,有些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为了演戏会奋不顾身地往上贴,你要当心啊!倪萍只是微微一笑:我相信陈凯歌。 (“相信”是多么重的两个字眼呀,一边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另一边是无法确定的变数。是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被吃掉的馒头还能变回来,洒一头发胶装个磁悬浮铁圈就能变成“满神”,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不能变的呢?) 但事情显然应了“无风不起浪”那句话。仅仅两年后,1996年倪萍就不得不在《日子》里将这段感情做了了解,她无比隐晦无比痛苦地说:这是一段没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 一将功成万骨枯。人往往以为自己会成为霸王和虞姬,不料最后却成了埋在功勋背后的枯骨。这个扶助陈凯歌走进国际导演行列的女人,从此也从走出了他的生命。 (做一只听话的家庭馒头的《日子》终于过到了头,如同坐了次“月子”,倪姐身心具疲,话说回来,遇到能整出《无聊剩以二》巨著的天才神童,只坐了两年不见风、不浸水的“月子”,幸运哉!) 三、爱无极探索无极 1994年有人提醒倪萍的那段日子,正是《上海电影时报》爆出《风月》剧组陈凯歌和陈红绯闻的时候。当时《风月》原定的女主角王静莹表现不能让陈凯歌和制片人满意,剧组重新选角定了陈红,但据说制片人徐枫收到了一封“匿名信”,指陈凯歌和陈红有染,女主角并非实力之选云云,于是陈红只好黯然离去。 (看到这里,老周终于明白为什么陈家的馒头上有一个红点了,嘿嘿,独家暗号!《风月》呀风月,是风花雪月还是风月欢场?人生之境,悬系一念尔!馒头陈,此时,非独指原来的馒头陈了,《馒头心经》上说:是馒头陈非彼馒头陈,故名馒头陈。大意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一样一样的意思。) 其实选角那几天徐枫都在场。剧组之所以放弃陈红,是因为她已经和另一部电影《银饰》的剧组签约,徐枫不愿卷入到合约纠纷之中。 尽管没能合作,但无疑的是,这次见面让陈红对陈凯歌有了相当的好感。陈红去《风月》剧组试妆时,《银饰》换了于慧做女主角,可又遇到了资金困难。这时一位据称认识陈红的香港大富翁找到剧组,表示只要重新让陈红做女主角,他愿意出资200万元。他还买了貂皮大衣等许多贵重物品,可陈红始终没有答应。 有人猜测,陈红这样做都是为了陈凯歌。 (这个香港富翁哪里知道这只红点馒头的身价?200万就能买通剧组了?不可能的!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眼光问题,那就是富翁不够“眼小聚光”,也比不上陈大导演的高大身材。所以,男同胞们,不要以为只有钱就可以了,如同三个亿整出一个《无聊剩以二》怪胎一样,200万一样无法打造与陈大导演一样的魅力!看吧,我这帖一定会引发把眼睛整形变小的全国整形热潮!) 1994年11月,陈凯歌的父亲去世,陈红特地去陈凯歌家送了一个花篮吊唁。两个月后,陈凯歌和葛优在香港美食城聚会,特意约了陈红。 饭后,陈红陈凯歌都喝多了点,话也就多了,跑到走廊上单独说话去了。说了没两句,陈凯歌突然说:女演员都怕我,你怎么一点都不怕我? (看到这一段,没办法不让我想起胡哥作品里“王经理与模特房顶起争执”那一段。经典再现!这年头谁怕谁?男馒头陈这是用的欲擒故纵之术,引发了女馒头陈的无限浪漫回想。学过神经语言程式学的人都知道,“突然转换话题”这叫重建神经链,也叫设心锚,泡妞的高境界莫过于此了!当年我家婆娘是我不小心试验此招,后来就盯上了一辈子,唉,泡妞技巧太管用了也不好。想学这手的朋友请报名,老周有独家讲义!前十名学费从优。) 陈红当然知道陈凯歌说的是《风月》试镜时的情形。当时陈红趁空档去的试妆,挺累的,化妆师给她化妆的时候,她就闭着眼睛休息一下。忽然她感到有人在看她,猛一睁眼睛,呀,镜子里怎么多了一个人?原来陈凯歌不知什么时候坐在了她身后,非常仔细地端详着她。当时她心里一下有一种怦然心动,说不清楚的感觉。 (被吓着了?不可能!满神胆子不会这么小吧?《女报》的编辑也太能扯了,你们亲眼看到这一场景了?这种想像虽然生动,但不够真实。我觉得真实的场面应当是——陈导手持一个馒头,有红点的那种,很忧郁地对她说:“是你!让我失去了做好人的机会!”然后陈红就晕了。) 陈凯歌是非常仔细的人,强调每一个细节。陈红知道他是出于一个导演对一个演员的判断才那么专注地看她,但是在那一刹那,她不由自主地突然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细节!注意,这里有“细节”!如何“强调”的?高呀,这就是让你看得见叫你说不出的文字功夫了。) 其实陈凯歌也一直没有忘记陈红。陈凯歌长得高大,眉毛浓密眼神犀利,一般女演员看了他就怕,只有陈红敢在镜子里一直望着他。 陈红回他:我干吗要怕你,你是老虎还是豹子?你是人我也是人,我凭什么要怕你啊?
陈凯歌听得哈哈大笑。两个人有了点打情骂俏的感觉。 那时陈凯歌正在制作《风月》的后期,工作压力非常大,加上刚刚失去父亲,心情也特别不好。剪着个小男孩头的陈红,个性率直说话风趣,于是他经常约陈红看演出,看车展。 陈凯歌在别的女人面前总是想表现出完美无缺的成熟,因此那时他拍出的电影也是艰深晦涩的。洪晃曾经隐晦地总结:男人的上半身是素质,下半身是本质;而和倪萍在一起的时候,倪萍爱他爱得失去自我,他更不能让她失望,只有做一个无懈可击的“霸王”。只有陈红不拔高他也不神化他,他在她面前是真实的,敢露出自己的孩子气。其实陈凯歌偶尔是有点笨的。别人送给他一款翻盖手机,他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常常发脾气说声音太小。陈红留神一看,原来他拿反了,总是对着听音的那边说话,好几个月了他居然都没发现。 (哈哈,已有网友发过类似的情节,实在想不通他是怎么拔号的,用磁悬浮技术大头向下?这是笨?还是弱智?或者大智若愚?反正,从这就可以看出《无聊乘以二》得以出生的基本功。) 陈凯歌越来越离不开陈红了。1996年,陈红到加拿大拍《纽约风暴》,陈凯歌参加完当年的戛纳影展,就直接从法国飞到温哥华去看陈红。 (是不是觉得机票贵,从而有了后面“放风筝人”的灵感了呢?) 后来有一种流言,说陈红是掐准了时间,在陈凯歌准备和倪萍结婚的前夕爆出怀孕的消息,陈凯歌没办法,只好告诉倪萍,他得对别人肚子里的孩子负责。 (与一只包子结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一样成为包子,于是,一只有红点的馒头在恰当的时候给自己放了点馅,包子馅!) 可生活不是演戏。一个愿意为孩子负责任的男人,不可能一边和一个女人准备婚礼,一边又让另一个女人怀孕。陈凯歌说他对不起倪萍不假,但这并不能推断出他和陈红之间不是真爱,他愿意把所有的弱点都展现在陈红面前,正像后来他在《无极》中设计的人物一样,光华灿烂的鲜花盔甲后面可能只是一个卑微的奴隶。他跑到温哥华,就是下了很大决心要跟陈红求婚的。那时候他已经有过两次婚姻。他也想过不再结婚。一旦他下定决心结婚,那就是要跟这个女人过一辈子的。 (如果两个馒头陈都是真爱,那么对倪萍是什么?假爱?不是真爱还占了人家两年!老周在此光时正大指名道姓地把这句话还给陈凯歌先生:“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 陈红看多了圈子里的分分合合,陈凯歌问她:你想不想结婚啊?她不敢相信,开玩笑地反问:你是不是想要跟我结婚啊?陈凯歌非常严肃:这就是我到这里来的目的。 那是陈红人生中第一个男人跟她说这种话,她试探而又谦虚地说:好啊,我可以结婚试试看,不行可以离婚啊。 陈凯歌马上回答:不行,我们结婚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永远不许离婚! (从馒头陈有几次前科的情况分析,老周认为《女报》编辑太马虎,少了一个字,应当是“就是永远不许你离婚!”不过,老周不信或者别人信不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女馒头陈是不是真相信。) 陈红感动得不行,两个人就马上跑去结了婚。1997年6月28日,陈凯歌的大儿子出世了,因为是早产,当时陈凯歌正和巩俐、美国影星梅尔•吉布森一家在颐和园的船上筹备《荆轲刺秦王》呢。陈红打电话给他的时候,45岁的大个子导演,马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哭了,特别激动。无论他的经历有多复杂,这眼泪足以撑起陈红的满满自信:他只爱我一个人! (从男人的角度来说,老周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告诉女馒头陈,他爱不爱你我不知道,好像可能爱他的儿子会多一点!) 一眨眼又是将近10年过去。有了妻儿,敢露出真性情的陈凯歌,更加大胆地在影视上做出各种探索。2000年,《卧虎藏龙》的巨大成功让他受到启发,他接受美国米高梅公司邀请,执导了《温柔地杀我》一片;从好莱坞归来后,他又尝试拍摄了电视剧《吕布与貂婵》。2002年他拍了一部中等成本电影《和你在一起》,2000万的票房证明这一次他终于抓住了市场的脉门,而后,他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磨砺一部《无极》。 (嗯……嗯……嗯……嗯~~~~~~~~~~~~~终于——“扑通”,出来了!三年呀!知道“三年不拉一拉惊人”的典故么?) 可以说,经历那么多段感情,陈凯歌最后的选择是陈红。只有陈红能让陈凯歌摘下厚重的盔甲,大胆宣称自己最崇拜的导演是周星驰,大胆在天下人面前表演激吻,陈凯歌在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朝着他心中的无极进发。 (是呀,鲜花盔甲与鲜花内裤都要摘下,不然,怎么能一起搞出这么个无耻“艺术”来?到此,全文完!老周也要休息一下了。其实如同有网友批评那样,《女报》原文就写得挺有趣,老周只是画蛇添足罢了,嘿嘿。各位见笑!只为挺胡哥!因为,我们做人不能太陈凯歌了!) 馒头陈是米国华人,所以人家只是无耻,哪里会土了? 联合起来起诉馒头陈不容易呀,首先要有电影票做你消费的证据,你保留了么?怕是没有吧! 除非那种单位包场的,电影院能证明。如何起诉一个米国人,操作起来有难度,所以,我们从艺人娱乐大众的职业道德上先BS一下他!让他在那么多广告中骗我们上当! 或者我们可以起诉电影院销售劣制品,这样会连带到馒头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