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微风依旧:三个角度看无极2006/02/15
  • 微风依旧:谁杀害了金刚2006/02/15
  • 日本AV女优的个人博客2006/02/15
  • 杨不及:闻陆川指陈凯歌缺乏娱乐精神2006/02/15
  • 陈凯歌:恶搞者丧失最基本道德底线2006/02/14
  • 《无极》:一个价值4亿元的馒头2006/02/13
  • 中国电影审查机构对「断背山」不予放...2006/01/30
  • 李安:下部电影拍赌徒2006/01/27
  •  
    急了也能跑:关于《慕尼黑》
    时间:2006/02/16 出处:
    关于《慕尼黑》
    提交者 : 急了也能跑 于 PAOWANG.COM 北京时间 2006-02-16 01:17:18

    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从同学手中借到一本书,扉页上有括号括着“仅供内部参考”字样,书名叫《神秘的摩萨德》,很NB的一本书,相!当!好!看!以至于我孜孜不倦地连续看了三遍,后来向该同学提出拿一套嘎嘎新的《书剑恩仇录》作交换,结果是俩人都乐坏了,认为自己拣了便宜。几年后,这本书被一个有黑帮背景的同学发现,爱不释手,以许诺帮我打架为条件借走了,之后没过多久便是高考,于是这本书就此同那个小痞子一起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又过了若干年――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我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欣喜若狂之下全文打印,并颇费一番心思制作了封面,郑重其事地用保鲜膜进行封装,最后把它压在我百宝箱的最底层,恩,这样就不会被黑社会分子掠去了。

    罗嗦这么一段,盖因拜《神秘的摩萨德》一书所赐,犹太裔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新作《慕尼黑》(《Munich》)所讲述的这一段故事,吾烂熟于胸矣!

    昨天――不好意思,请允许我再次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我在某PP视频站点看完了《慕尼黑》(《Munich》),感触良多,评论就先不写了,毕竟只看了一遍,现就我所知道的,结合《慕》片的进程一道深入了解一哈以巴之间这段历史恩怨的背景吧。

    《慕》片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黑九月”武装人员屠杀的惨案为背景,焦点则放在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实施的复仇行动上,以一个受命复仇的特工的视角回顾了这次复仇行动的过程,而斯皮尔伯格假借对这一过程的重建,完成了他向世人的一次布道。

    ★背景资料――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黑九月”:一手策划并制造1972年“慕尼黑惨案”的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黑九月”,隶属于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它成立的初衷,是为了与乔治哈巴什领导的以劫持飞机而臭名昭著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相抗衡,争取更多的年轻人来壮大自己,而以“黑九月”为名称则是为了纪念1970年9月约旦当局屠杀数万名巴勒斯坦难民的事件。★

    《慕》片自8名“黑九月”成员准备翻越慕尼黑奥运村铁门的镜头开始,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简单交代了一下“慕尼黑惨案”的过程。斯皮尔伯格在这里表现得很克制,基本是通过当年的ABC电视新闻画面片段完成叙述,辅以各方观众在电视机前不同反应的再现,并没有对惨案的过程作过多渲染,而是把再现惨案的大段血腥镜头都留给影片的主体部分作闪回插叙用。

    ★背景资料――1972年慕尼黑惨案:1972年9月5日凌晨4点多,8名“黑九月”武装人员携带武器翻越慕尼黑奥运村东面的铁丝网,闯入以色列代表团驻地。凌晨5点左右,武装人员丢下两具被当场射杀的以色列运动员的尸体,押着9名以色列人质,匆匆撤离奥运村前往附近的一幢小型建筑物栖身。5点30分,慕尼黑警察局收到“黑九月”的英文信,他们要求以色列政府在9点以前释放被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人,然后派3架飞机把他们都送往一个安全的目的地,在那里,他们将释放以色列运动员,否则,他们就要“将人质同时或一个一个地处决”。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与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紧急电话磋商,梅厄夫人重申了以色列对恐怖主义的立场:无妥协可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步。这一天,奥运会被迫休会一天。这一边,经联邦德国警方努力,恐怖分子同意把截止日期延长至晚上12点,并降低了要求,只要求派一架飞机将他们和人质送到埃及开罗,如果到那时以色列仍不交出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他们就处死运动员。警方佯装答应提供飞机,计划在恐怖分子到达机场后发起突袭解救人质。晚10点20分左右,两架直升飞机从奥运村附近一块草坪上起飞前往机场,机上载着9名以色列人质和8名恐怖分子,此外还有4名直升机驾驶员。一刻钟后,两架直升飞机抵达机场,在一架波音727前降落。4名恐怖分子走出直升飞机,胁迫直升飞机的驾驶员走在前面。当时机场的灯光昏暗,很难辨别谁是人质,谁是恐怖分子,就这种情况下,埋伏在远处的狙击手匆忙开火,结果一个目标都没有打中,恐怖分子则马上开始还击。直升飞机驾驶员见势拔腿就跑,其中两人安全脱险,另两人被击中,重伤。以色列人质被捆在直升飞机内,无法动弹。枪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警方因为顾忌直升飞机内的人质,投鼠忌器,火力受到限制,遂临时决定由装甲车掩护突击队员发起进攻。然而,就在装甲车开动的同时,一名恐怖分子向一架载有5 名以色列人质的直升飞机里投了一颗手榴弹,直升飞机顿时化为一团烈焰,紧接着,另外两名恐怖分子枪杀了第二架直升飞机内的4名人质。此役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30分警方击毙最后一名负隅顽抗的恐怖分子后方告结束,共有9名以色列人质、两名警官和5名恐怖分子死在机场上,另有3名恐怖分子被捕。第二天,奥运会继续进行。那一年,苏联赢得50块金牌,美国获得33块金牌,分列金牌榜第一第二位,而以色列,带回去的却是11具尸体。★

    随着ABC电视新闻主播无奈的一句:“人质全死了!”,《慕》片开始切入正题,斯导在这里安排梅厄夫人召集情报部门首脑们开会商议对策,这个强悍的老太太在会上的发言字字千钧:“必须让这些屠夫知道,既然你不想和我们共享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也没必要和你共享这个世界。既然有人想毁灭我们,那么从现在开始忘掉和平,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力量!”,责令情报部门血债血偿,只管去执行法律之外的正义,“一切责任由我来扛!”。其情其势,一点都不输给当年下令将核武器用于战争的美国总统罗斯福。

    以上这一段情节与现实基本吻合。事实上梅厄夫人是就复仇的方式这一问题在一次例行的“瓦拉西”会议上听取了情报部门的复仇计划,并最终同意情报部门采用“暗杀”这种极端的恐怖主义手法展开复仇的,之所以选择以恐怖手段对付恐怖分子,一方面期望籍此舒缓国内因“慕尼黑惨案”,以及之前“黑九月”在以色列制造的另一起造成以色列平民死伤一百多人的“利达机场血案”,而出现的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情绪,另一方面也想以这种方式向世人宣示以色列与恐怖分子死磕到底的决心。

    ★背景资料――“瓦拉西”会议:以色列的情报部门主要包括负责国内情报的“辛贝特”、负责国外情报的“摩萨德”、负责军事情报的“阿穆恩”等几个互相独立的机构。“瓦拉西”会议是以色列三大主要情报部门保持日常联系与合作的会议制度,会议成员由政府总理、“摩萨德”局长、“辛贝特”局长、“阿穆恩”局长、外交部长、警察局长等6人组成。会议通常由“摩萨德”局长主持,几位情报机关首脑互相通报最新情况。会议每周开一次,但会议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是保密的。★

    继续看片。影片中总理桌子一拍,“摩萨德”旋即粉墨登场,全力以赴展开复仇行动的筹划,梅厄夫人甚至还亲自选定执行暗杀任务的行动小组的领导者,即由艾瑞克巴纳出演的男一号(不好意义,我想不起男一号叫什么名儿了)。

    ★背景资料――“摩萨德”:“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机构迅速成长为国际谍报机构中一支实力超群、令同行侧目的力量,因其声名显赫,后来几乎成为以色列情报部门的代名词。奠定“摩萨德”执以色列情报部门牛耳地位的,是其所完成的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足以名垂世界谍报青史的经典案例,例如炸毁伊拉克核设施的“大卫的铁拳”行动,例如长途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营救百名人质的“霹雳行动”,例如从瑞士窃取幻影战斗机全套图纸,例如突破欧洲封锁偷运200吨铀矿石到本土的“高酸铅盐”行动,再例如从法国窃取5艘“美洲虎”导弹快艇的“挪亚的方舟”行动。。。等等等等,其中当然也包括追杀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黑九月”领导人的“上帝的复仇”行动。★

    《慕》片中关于梅厄夫人亲自选角一段情节,显然属于艺术加工的范畴,事实上总理并没有费过这个心,没必要也无理由。“慕尼黑惨案”发生后,以色列举国哀悼,强烈的复仇欲望噬啮着每一个以色列人的内心,鹰派人物纷纷谴责情报部门动作迟缓,无所作为,指出“此仇一日不报,国民一日不安”。身处风口浪尖的“摩萨德”局长扎米尔深感责任重大,当然不敢怠慢,虽然英国诗人拜伦说“复仇好比吃一道菜,最好凉了再吃”,但时局维坚之际,扎米尔自然不能与拜伦苟同,他得趁热打铁。在扎米尔的主持下,一份名为“上帝的复仇”的复仇计划很快就出台了,该计划一经政府批准,扎米尔随即马不停蹄的着手复仇行动的筹备工作,主要就是确定行动小组人员。扎米尔明确表示他对杀手的要求:必须是那种对杀人深恶痛绝,但是经过专门训练,学会了杀人的人。几天之内,一支训练有素的暗杀队伍——“死神突击队”就成立了。就在距离“慕尼黑惨案”发生不过十来天的时候,扎米尔的特工已经分批上路了,“上帝的复仇”就此展开。当然,这一切都是秘而不宣的。

    ★背景资料――“上帝的复仇”:由时任“摩萨德”局长的扎米尔主持制定
    的一项暗杀计划。扎米尔决心通过该计划除掉 “黑九月”、“法塔赫”(隶属于巴解组织的另一激进组织)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以使这些组织运转不灵。
    名列扎米尔死亡名单首位的是“黑九月”的囊播万号人物阿里·哈桑·萨拉迈,此人被公认为阿拉法特的“红色王子”,是“黑九月”的创建人,一手策划了“慕尼黑惨案”;
    名单上的第二位是阿布·达乌德,“黑九月”的爆破专家,萨拉迈的老同学,慕尼黑惨案的同谋者;
    第三位是马赫穆德·哈姆沙里,知识分子,是“黑九月”驻巴黎的外交官,也是巴解组织的发言人;
    第四位瓦埃勒·兹怀伊特也是个知识分子,诗人,是“黑九月”驻意大利的头头,他被列在第四位;
    第五位是法学教授巴西尔·库拜西博士,扎米尔认定他参与了为“黑九月”提供武器的活动;
    第六位是卡马勒·纳塞尔,是“法塔赫”组织公共关系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巴解组织的发言人。他与哈姆沙里、兹怀伊特和库拜西有所不同的是,他毫不隐瞒自己与恐怖组织“黑九月”有往来;
    第七位凯马勒·阿德万也从不隐讳自己负责“法塔赫”在以色列占领区搞破坏活动;
    第八位是穆罕默德·尤素福·纳杰尔,又名叫阿布·尤素福,巴解组织的高级官员之一,专门负责“法塔赫”和“黑九月”之间的联络工作;
    第九位是穆罕默德·布迪亚,他是一名演员兼戏剧导演,也是经常出没于交际场所的花花公子,巴黎的知名人士。但是人们只知道他是位艺术家和寻花问柳的好色之徒,却不知他是“黑九月”的外交部长;
    第十位是侯赛因·阿巴德·希尔,他是巴解组织与克格勃之间的联络官;
    名列最后的是瓦迪·哈达德博士,扎米尔认为他是“黑九月”的高级谋士,只是拿不准他究竟是一条“大肥鱼”,还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虾米‘。不过,为了表示以牙还牙,为被杀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抵命,死亡名单要凑足11个人,这样,他就注定要被列入死亡名单了。
    “上帝的复仇”行动自1972年10月杀死瓦埃勒·兹怀伊特开始,到1979年1月除掉“红色王子”阿里·哈桑·萨拉迈结束,前后历时六年有余。★

    接下来,斯导在他的影片中安排他的杀手团队完成了所有暗杀任务,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影片的主旨,通过一系列的暗杀行动刻画人物的心路历程。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扎米尔将“死神突击队”分成若干个小组,暗杀每个目标动用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在暗杀前先设法建立自己的掩护和安全的藏身之处,研究目标的生活习惯和所采取的安全保卫措施,策划行动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制定出行动方案报到摩萨德总部审核,“死神突击队”的头头要前来检查行动计划,扎米尔至少也要亲自去一次,听取报告,视察现场,对行动计划作出修改,然后才给以最后批准。在暗杀小组进行暗杀袭击时,扎米尔则总是远离现场的。

    至于暗杀每个目标的过程,影片《慕尼黑》所再现的与实际情况出入不大,我就不罗嗦了。

    自“上帝的复仇”行动开始,暗杀,作为一种针对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主要的报复手段,被以色列情报部门一直沿用到今天,只不过为了名正言顺起见,现在不叫暗杀,叫作“定点清除”。

    写到这里,已经差不多花了我一天时间,累死了,就此打住。

    最后,附一篇刚刚在网上看到的《慕尼黑》影评,尽管我觉得这篇写得不是很好,但至少比我写的要好得多。


    ==================================================
    附:

    评斯皮尔伯格新片《慕尼黑》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奥斯卡季节,斯皮尔伯格大导演的《慕尼黑》落选奥斯卡前哨战金球奖的最佳剧情片提名可算是一大新闻。然而对于影片本身意旨的曲解似乎更让人伤心,有不少人认为导演的意图在于姑息恐怖主义。在我看来,久不涉足严肃题材的斯皮尔伯格此次依然保持了他一贯的水准,在流畅的叙事中关注人性永恒的主题,而且这一次的思考显然绝对不打算讨好任何评论。
    影片的叙事开始于震惊全球的慕尼黑惨案。1972年9月5日,在慕尼黑参加奥运会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员,被一群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绑架并且杀害。在慕尼黑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扬名全世界的特工组织“摩萨德”派出了以男主人公(艾瑞克·巴纳)为首的一个特工小组,开始向筹划慕尼黑惨案的巴勒斯坦幕后相关人员复仇。在一系列暗杀行动全面展开的同时,特工小组的成员们发现他们已经陷入了危险,而他们本身对于行动正确性的怀疑,也在与日俱增。
    排除思想性不谈,就叙事而言,影片仍然做到了步步惊心,不失为一部节奏紧凑,相当好看的惊悚悬念电影。从慕尼黑惨案开始,到男主人公接受任务,再到暗杀一个个的目标人,环绕在主角周围的线索渐次复杂,而潜在的危险也接踵而至。暗杀名单和男主人公的心理,是两条互相交织的线索,清晰的将悬念、危机、迷惘、恐惧和盘托出。而在暗杀事件中渐渐显露出的复杂的国际政治态势,显示这不是单纯的特工游戏,也绝非代表国家的政治使命,其中复杂的滋味,正是导演希望通过电影,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来表现的。
    如果说斯皮尔伯格十几年前拍《辛德勒名单》,是本着身为犹太人的责任感甚至使命感,来表现大屠杀中人性的冷酷麻木和温暖伟大。那么《慕尼黑》则是在表现几十年前发生的人性悲剧的过程中,导演对于人性更深入的一次思考,甚至包含了对于仍然存在于当前世界的种族对立、恐怖主义、人道立场等等多方面的思考。影片小范围上映以后,曾经有评论认为影片质疑了反恐行为的正义性。说这种话的人,只能说完全没有理解这部电影本身。《慕尼黑》所展现的角色们在那个年代所遭遇的困惑和恐惧,无奈和挣扎,在当今的世界依然存在。而且这一次,在人性残忍的阴影下挣扎的不止有无辜的犹太人,还有站在他们对立面的穆斯林。我毫不怀疑,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鲜明的反对恐怖主义,但是他对于制裁恐怖主义的手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否以生命换取生命就能够永远消弭失去所带来的伤痛?还是只能加深业已存在的人类关系中的裂痕?生存的权利,人道的立场,是否因为种族的分野就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不再重要?在《慕尼黑》纷繁复杂的国家、种族、个人的彼此伤害当中,提出了问题的那个斯皮尔伯格,比任何一次都要心情沉重,同时也令人敬佩。
    斯皮尔伯格一向的人性化视角,在本片中依然在继续。通过一个被指派去暗杀巴方相关人员的男人的眼睛和心理活动,来再现由慕尼黑事件延伸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永恒的悲剧。不错,影片的主要角色们仍然是犹太人,但他们在影片中并不单单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他们因为巴勒斯坦人杀害了自己的同胞,所以反过来对巴方进行复仇;然而在执行行动将名单上的名字被一个一个划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照片上那些对于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意义的脸孔,竟然在真实的世界里也有着鲜活的生命和亲爱的家人。尤其是男主人公,从跟踪第一个被杀者到小杂货店,到第二个目标人那个穿着红色裙子的黑头发小女儿(又是红色,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这个颜色始终与人性和希望有着关联),再到与第三个被杀者在阳台上亲切的交谈,他心中身为普通人的不忍,终于慢慢发展成为后来的怀疑。影片无意渲染执行这一任务的单方面人物们的感情,男主人公唯一的一次和家中的通电话固然让人鼻酸,被杀的巴勒斯坦人家中那男孩子惊恐的眼神同样令人难忘。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杀害慕尼黑人质的画面固然代表了人性的冷漠和残忍,以色列五人特工小组中也有成员认为世界上除了犹太人的鲜血,其他种族的都不值得同情和怜悯。所以,就象电影当中那个巴方的保镖和男主人公的交谈一样,犹太人问巴勒斯坦人,你们不觉得这样做,只会让全世界的人都觉得你们禽兽不如吗?巴勒斯坦人回答,是啊,我们就是要让人们觉得我们是这样的人,并且让他们知道,是谁让我们变成这样的人,是谁让我们丧失了生存的地方,我们过得有多么的艰难。这一段短短的谈话,虽然没有涵盖影片所有的诉求,却代表了编导的思考方向,恐怖主义是万恶的,杀害无辜人的生命,也难以用能够让他处的人生活得更好这样的解释来变得合理化。但是在世界的另外一处,或者说就在同一处,是不是不同血缘不同语言不同面孔不同习俗的人们在天天的死去,就应该被漠视被遗弃呢?这真是一个关于人性永久的问题。且不论各种族间政治宗教历史血腥的纠葛,光是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导演,能够在他的电影里面经巴勒斯坦人之口提出这个问题,就值得尊敬和钦佩。
    斯皮尔伯格擅长举重若轻,在电影的镜头下,他没有让主角特工们变成英雄,但他们也不是丧心病狂的恶魔。第一次执行任务,他们也有恐惧得不敢开枪的时刻,他们也在撤离的时候因为慌张把自己随身的东西遗留在现场。而且最真实也是最震撼的处理是,这一切行动的进行,虽然背负着来自国家的命令,但面对的依然是这个真实无比而又荒谬无比的世界。所以特工们在一次暗杀行为和等待下一次来临的过程中,导演反复的表现他们做饭、吃饭的段落,和暗杀交叉进行,一点都不夸张和特意,因为这就是真实的情景。他甚至让某些细节有着即荒谬又喜剧的效果。最戏剧化的一幕,来自于在其中的一次暗杀行动中,犹太人特工们经过法国线人的介绍,进住一间陈旧的公寓,夜半众人正要入睡的时刻,听见有人接近门口并掏出了钥匙。在双方剑拔弩张之后,终于明白原来只认钱不认人的线人把这间公寓同时提供给了两伙要在这个城市行动的人。两伙人最后协商,在房间里分地而睡,而且最后还在要听的电台音乐上达成了妥协。在这个时候,他们谁都不知道,另外的这伙人,竟然就是他们要暗杀的目标人的保镖,巴勒斯坦人。而他们在第二天的夜晚,就要结束其中几个人的生命。这样的真实和荒谬,其实只是来自于清浊难辨的现实世界和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男主人公处在杀人后被追逐的无法摆脱的恐惧中,越来越怀疑任务的目的和意义。他在一开始曾经对妻子说,我无法原谅我自己放弃接受这样一个任务的机会,我知道将来我会后悔,当时的他一定怀着复仇的正义感和对于国家的使命感,因为电影提到了他的父亲也曾经是以色列历史上的一位英雄。然而他的线人告诉他,他永远不会了解行动后面的真正目的,他看到眼前不同集团的人们以不同的原因被射杀,他目睹伙伴一个个从身边消失,他同时听说被杀死的那些巴勒斯坦官员,很快就换上了比他们的原任更凶残的代替者。在世界的真相逐渐显露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终于不可抑制的陷入了崩溃。
    斯皮尔伯格在演员的选择上向来别具匠心,当年的《辛德勒名单》人人出彩,却并没有大明星助阵。如今的《慕尼黑》依然如此,主角艾瑞克·巴纳有很多内心戏,那种莫名的恐惧和内心的人性苏醒,非常出色。其余的几个以色列特工配角,其中包括了新一届007人选丹尼尔·克雷格,还有老戏骨杰弗里·拉什,都很符合角色本身的定位,绝不抢戏。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悲怆。仿佛从银幕深处穿来的高亢的女声,将陷入这个事件中的所有人物的无奈,将面对无数反人性的行为的整个人类的无力,表现得凄凉而直接。另外在贯穿全片,以男主人公梦境形式交代的慕尼黑惨案的整个过程中,音乐的效果进一步深化了永恒的人性悲剧这个主题。
    电影似乎在不该结束的时候结束了,男主角和以色列特工的负责人见面,提出他心中存留依旧的问题。这位负责人没有回答他心中的疑问,只是跟他说,你还有家,回家去吧。电影嘎然而止,片中的男主角一样,我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答案。尽管男主角在问,既然那些恐怖分子,那些恐怖事件的幕后操纵者犯了罪,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让他们受到应有的审判?但显然,连男主人公本身,都对于应该用何种方式来停止无休止的人与人之间的残杀,而失去了信心。如果说《辛德勒名单》里面还有小女孩的红衣来代表一星点的希望,那么《慕尼黑》提供给我们的,就只有无数的问号。40年过去,11名以色列人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慕尼黑血腥的夜晚,片尾的字幕提醒我们,此后的几年内,被怀疑与慕尼黑惨案有关的巴勒斯坦十几名相关人士,也付出了他们的生命。而看看如今并不清明的寰宇,依然有因为本身的苦难而将炸弹投向无数陌生人的恐怖分子,依然有为了制裁反人类的罪行而向无辜的平民轰炸开枪的行为,依然有绵延了上千年的仇恨在某块土地上制造的流血事件。斯皮尔伯格不是“万能”的政治家,《慕尼黑》的编导也无意为这依然千疮百孔的世界提供修补的良药,只是,每个走出影院的人,能够因为片中的角色们并非偶然的命运做一点思考,那才是拍这部电影的人们所希望的。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