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怀念抗日名将廖耀湘2005/12/13
  • 孙立人真的活埋1200日军俘虏了吗2005/12/13
  • 张学良自述: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2005/12/12
  • 西安事变——一段被颠倒的黑白2005/12/12
  • 苏联红军解放沈阳记实2005/12/12
  • 蒋介石特卫队:六百宪兵打败两万日军2005/12/12
  • 八路军由“陕北流匪残部”收编而来?2005/12/09
  • 皖南事变:毛泽东的珍珠港事件2005/12/07
  •  
    國軍在抗戰前的整軍與戰略指導
    时间:2005/12/13 出处:
    傅應川將軍

    一、國軍於抗戰前的建軍

    1. 日本於明治維新之後,即師法西方列強,朝向資本主義發展經濟,國力速迅提升。惟因日本資源貧瘠,旋即思向外擴張,攫取所需資源,步入帝國主義的後塵。而與日本鄰近的中國蘊藏豐富的土地、物產及資源,即成其覬覦的主要對象;日本依其既訂「大陸政策」,積極的進行其侵華行動。「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華野心已逐漸暴露, 國軍對日作戰的準備工作,遂積極進行。當時國軍在德國顧問指導下,推動現代化的國防軍的建設工作。

    2. 民國肇造之後,軍閥割據,內戰頻仍,國力積弱不振,亦是日軍侵華的因素之一。迄七七抗戰的前夕,國軍與日軍在兵力與戰力對比如下:

    國軍 :   現役總兵力約 170 萬人。陸軍約 191 個師(含有其他獨立旅級單位),戰車、火砲有限,海軍 3 個艦隊,艦艇 74 艘,5 萬 9000 噸。空軍 9 個大隊 , 飛機 314 架。

    日軍 :   現役及立即動員兵力共約 199 萬 7,OO0 人,陸軍常備師團 17 個, 擁有眾多之戰車及各式火砲,海軍擁有包括 10 艘航空母艦的各型艦艇 1000 艘 , 總計 190 萬噸。陸、海軍 飛機約 2700 架。

    就以上   中日兵力數量及武器裝備觀之,中、日兵力相差懸殊,其中尤以海、空軍為然,國軍幾近乎絕對劣勢。

    3. 北伐完成後,國內武裝部隊,隸屬於國民革命軍旗幟之下者,多達二百二十萬眾,系統分歧,編制複雜,不易成為節制之師,每年所耗軍費約八萬萬元,遠超過全國總稅數五萬萬元,不但國家無力負擔,而且軍隊亦缺乏效率。中樞乃計畫部隊的編遣,汰弱留強,精簡單位,充實戰力。民國十七年底,德國顧問團鮑樺爾等,即針對此情形提出「裁軍及整軍委員會計畫書」,建議保留六十五個師,建立一支完整、戰鬥力強且屬於國家的軍隊,這份計畫書,應為民國十八年元月編遣會議之藍本。十八年元月份的編遣會議,決定全國陸軍步兵不超過六十五個師,騎兵八個旅,砲兵十六個團,工兵八個團,合計兵額約八十萬人,軍費額度縮減至全國稅收百分之四十止,暫定一年經常預備費九千二百萬元。同時劃全國為七個編遣區。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各為一區,東北一區,川、黔、滇為一區,及一個中央區,以處理其他各軍。

    4. 編遣會議並決定分期實施裁編,在第一、二期的裁編中,將全國軍隊暫時縮減至一百六十萬人,每一編遣區皆編留約二十餘萬人左右。但未達成協議,引發「中原大戰」。民二十二年南昌會議,編遣亦未達成。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第五次圍剿後共流竄到貴州,「安內」工作指日可期,蔣委員長開始手定六十師整軍計畫,為抗日禦侮工作奠定基礎。依當時軍費及造兵能量,先行調整三十個師,整軍三十個師之構想是以日本為假想敵軍作基礎,預想當時日本常備師僅十七個師團,除對於朝鮮偽滿鎮壓及防備蘇俄,其對我國最多使用不過十個師團,我以二師對敵一師團之比例,尚餘十師足為對抗日本續(後)備師之骨幹。

    5. 民國二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軍事委員會召開全國軍事整理會議,對六十個師整軍計畫,完成參謀作業。此計畫約分六期至八期實施,每期約編六至十個師。民國二十四年編練六至十師,民國二十五年編練十六至二十師,民國二十六年編練二十至三十師,民國二十七年編練四至十六師。此項整軍六十師計畫,有德國軍事顧問協助,並由德國售予四十師現代化的裝備,且已談妥,後遭日本帝國主義的破壞,執行並不順利。

    6. 自民國二十四年下半年,開始第一期整編十個師。但因德國現代化裝備未到,無法照原計畫編制整編,祇從原有編制和武器略作調整,等新武器購入,再事增補。由民國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上半年,計整編三次(每次整編十個師):己整編完成三十師,二十六年原擬上半年調整(整編)十師,下半年調整十師,但上半年計畫提出後,下半年尚未提出,七七事變即已發生,各整編師編入戰鬥序列從事抗日戰爭,六十師整軍計畫,未完成其半,即告終止。

    7. 綜計當時全國已整編與未整編部隊,計步兵一百八十二個師,又四十六個獨立旅﹔騎兵九個師,又六個獨立旅﹔砲兵四個旅,又二十個獨立團。共計一百七十萬人,其他各特種部隊在外。

    8. 在部隊訓練方面:民國十六年四月,德籍顧問鮑樺爾於「整理中國陸軍計畫書」中, 建議成立「教導隊」並使之接受德國的戰術觀念,該隊於民國十八年擴充為教導團,民國十九年擴充為教導師,以德式軍事戰術訓練之。當時由中央軍校練習部隊迅速編成教導第二師,亦由德國顧問負責訓練。軍隊教導制度,是德軍訓練精良的重要因素,此制之優點在建立訓練標準,落實部隊訓練, 擴大訓練成效。並由教導師負責訓練其他整訓之部隊,通常不擔任一般之戰備任務。第八十七、八十八師由教導旅與國府警衛旅改編而成,並由兩師編餘部隊成立第三十六師。民國二十一年二月十四日佛采爾致蔣中正先生書,指出八十八師在德國訓練下「確已成為一種教導部隊,並建議將其現有德國顧問的部隊,儘快於短期內練成新式勁旅」。而當時的步兵、騎兵、砲兵、工兵、輜重、通信等兵種均有德國顧問負責訓練,鮑氏也協助購買武器裝備,準備用於教導師,此時由德國顧問所訓練的中央軍逐漸增多,戰力也因之日益增強。惟不可否認的是,以中國當時的軍事條件,要如同德國顧問所希冀的標準,確有其困難處,同時因內戰不斷, 八十七、八十八師先後投入中原大戰、閩變、剿共作戰、一二八淞滬之戰,造成戰力損失,訓練成果不易保持。由前述抗戰前期對日戰爭準備與國軍的整軍均相對的不足,艱苦抗戰為必然之理。

    二、國軍對日作戰方案之研討

    1. 隨著抗日戰爭形勢的發展日益逼近 ,國軍對日作戰之全般作戰方針, 亦次地深入討論。民國二十四年一月二十日 , 德國總顧問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 對「時局對策」有極為精闢的分析,鑑於日軍侵華野心,他認為必須採取適當的抵抗,若一昧的退讓, 日本外交當局之要求,範圍亦必愈大。但令人憂心的是當時我國陸軍尚不能擔任現代化的戰爭,只能用於持久抵抗,故無力固守沿海。但只採「主抵抗線退至平漢鐵路之線,所有前地直至海岸,衹任局地抵抗」;「此種戰鬥方式,是使沿海諸省迅速陷落,國外向後地之輸入,完成斷絕」; 「處此情況, 必無戰勝希望, 而不啻陷中國於滅亡」。

     就軍事戰略而言, 對日作戰法氏亦並無良策, 僅建議我對日應採內線守勢作戰,將主力部隊置於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地區, 以利向北或向東集中。迄二十六年初, 中日戰爭爆發已達臨界點,軍事顧問端納 (Donald) 則建議 , 將來中日戰爭一旦爆發, 我國之作戰計畫,「應限於防守、游擊及夜襲,若能如此將促使日軍疲於奔命, 切忌如阿比西尼亞集結巨量軍隊」,端納並強調「戰事一旦延長 , 日本在經濟方面當亦難維持」。 此項建議, 對國軍持久抗戰的戰略指導甚具意義。

    2. 抗日戰爭爆發後 , 軍事委員於民國二十六年八月二十日頒佈「大本營訓令第一號」大本營之作戰指導「以達成持久戰為基本之主旨」,第一戰區 ( 冀省及魯北 ) 進迫該當面之敵,實行柔性之攻擊, 以吸引其主力,俾我第二、第三戰區之作戰得從容展佈」;第三戰區「迅將自下侵入淞滬之敵陸海軍及其空軍陸上根據地,掃蕩撲滅」。

    3. 依此作戰方針,第一戰區集中第十三、第三十五軍,約7個師的兵力,向察省前進,指向南口威脅日軍側背,先後發動南口、居庸關、張家口等平綏路東段的作戰,迫使日軍沿津浦、平漢鐵路南下之主力,為因應其後防安全而停止南進。並漸由晉北轉趨平行關、雁門關、忻口、太原間地區,澈底破壞了日軍由北向南,企圖捕捉國軍主力於武漢以東,沿海地區擊滅的作戰企圖。第三戰區遂向淞滬地區增兵擴大戰端,但因我海、空軍實力相差懸殊,陸軍機動力、打擊力不足,遭受日海、空火力的無情的摧殘,非但未能殲滅日軍在滬主力, 且本身遭致重大的傷亡。

    4. 淞滬會戰一役, 國軍傷亡甚鉅,當時完成整編最精銳的二十五個調整師,投入此役的有十九個, 總傷亡人數高達三十萬人。另據劉安祺將軍的回憶,當時他擔任八十八師二六一旅旅長, 該旅共約五千餘人, 前後補充七梯兵員,大約七千至八千餘人;補充之人數超過原有編制之人數,可見傷亡之慘重。而當時整個師之編制亦不過一萬零九百二十三人。 淞滬戰役之發動,迄南京保衛戰後,國軍於抗戰前,接受德國顧間現代化訓練之國軍部隊幾乎傷亡殆盡 。

    5. 國軍於抗戰初期,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亦達成下列的戰略目標:

    (1) 使原本南北向的作戰線,轉為東西向。解除了國軍主力於抗戰初期即被日軍圍殲於沿海地區的危機。

    (2) 爭取了三個月的時間,政府能將東南沿海的戰略物質、軍工生產設備,遷移到大後方,為持久抗戰儲備戰爭潛力。

    (3) 粉碎日軍三月亡華的迷夢,影響國際視聽,提振軍民士氣,奠定全國軍民一致的抗日決心,抗日作戰勝利之信心。

    這三個戰略目標,是持久抗戰的基本條件,達成此戰略目標後,持久抗戰的戰爭形態既已形成,並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三、結語

    國軍持久抗戰的戰略是否具有成效,可由下一史實得已證明,由於戰爭的本質趨向持久消耗戰,遂使日本國力迅速消耗;迄民國二十七年秋,日軍終於攻占漢口、廣州,但中國仍舊未屈服,而日本的黃金庫存,自中日戰爭開始, 已向美國等運出三八八噸餘,而餘額只剩下二十五噸而己,陷入所謂「家無擔石」的經濟狀態,日本國力的窘迫巳呈表面化。

    日軍不利的戰略後果,應歸咎於日本時下政客對戰爭的無知,以及民心被政客所操弄,於是日本國內瀰漫了「奪取漢口」、「攻下廣州」之呼聲,擴大戰爭已不可避免,並逐步陷入長期消耗戰的泥沼之中。當時一部份日軍的有識將領對華即主張「不擴大政策」,當時力主戰爭不擴大的石原莞爾少將在昭和十二年九月之評斷如下:

    如今,政論家之流,徒然強調積極作戰而對武力之優越寄以過信者,全不知中日戰爭即有持久戰爭的本質。為政者用兵於絕域,以局地捷報取悅國民,無非隱瞞其政治弱點而盪盡國力於無名之師。如斯,不啻誤國家百年大計,並驅使東洋二大民族陷於永久憎恨抗爭之中,和平之日可謂絕望。

       石原的判斷,不但說準了抗日戰爭的結果,亦預言了戰後中日兩國戰後的戰略形勢。然而,國內的政客與執政者,以意識形態治國,積極的去中國化,阻礙兩岸交流,鼓吹「不反中、不愛台」,過份相信在兩岸衝突中,美國會出兵保台,全不知戰爭的後果與執政者可能將國家推向戰爭應負的責任。這些作為,與石原莞爾少將批判當時之日本政客何異?歷史殷鑑不遠,還望時下的政客與當今的執政者三思。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