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宾雁: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作家
|
时间:2005/12/05 出处: |
美国文学界的巨人、大剧作家阿瑟·密勒去世了,终年九十岁。自从他的最成功的剧本《推销员之死》1949年在纽约百老汇上演以来,半个多世纪他一直没停止戏剧创作,去年,也就是他八十九岁时,仍然上演了他的一部新作。普遍认为密勒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三位剧作家之一,其他两位是田纳西·威廉斯和奥尼尔。
据一位美国评论家说,《推销员之死》自从1949年首演以来,已译成29种语言;五十多年来每一个周末世界上都会有至少一家剧院在演出这部戏。他写的是一个推销员,名叫威力·罗曼,几十年间,他开着一部汽车四处走门串户去推销各种日用品。他觉得自己干得很出色,他相信人家向他灌输的观念:只要好好干,终有出头之日;社会不会忘记你的贡献。但是到他老了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世界并不是人家叫他相信的那个样子。年轻的老板叫他退休,他苦苦要求准许他再干几年,不行。两个儿子也令他失望;一个还刚刚坐过牢。总之,他这才知道他做了一辈子的美国梦破碎了。悲愤之下,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把一个普通人、小人物写得这样动人和发人深思,以致罗曼和《推销员之死》都成为不朽,不是密勒注入了自己的心血的话,是不可能的。一位女观众说,《推销员之死》是埋在美国资本主义下头的一颗定时炸弹。密勒的政治意识一向很强,但《推销员之死》不是靠这一点取胜的,一个普通人、小人物在他手里成为悲剧英雄,是因为作者深深地爱着他。
?
密勒是在美国三十年代空前经济大萧条时代成长起来的。那时资本主义风雨飘摇,很多美国知识分子都觉得人类的希望在苏联身上。密勒也是如此。后来很多人转了向,密勒却没有。他毕其一生,在剧本里追求对那个不公正世界的存在问题找一个答案。剧本写的是政治、社会问题,但又能超越时间和地点不受具体主题的限制去感动观众。《考验.》写的十七世纪美国麻省宗教势力对所谓"女巫"的残酷迫害,但是有一次演到剧中主要人物即将被处死时,全场观众忽然起立,低头默哀。那是因为当时有一对夫妇,世界闻名的罗森堡夫妇即将坐上电椅被处死,罪名是向苏联提供了美国原子弹的机密。此事是否属实,至今仍在争论之中。
密勒的《推销员之死》,八十年代初曾在北京上演,密勒对此非常重视,关于那段经历,他甚至还写了一本书。但是那个剧在中国似乎并未产生多大影响,因为那时中国人正恨不得中国明天就变成美国呢。密勒和当时的中国作家未必有多少共同语言。密勒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小时候认为世界上能够做的最重要的工作,除了救死扶伤的医生,就是写出有价值的剧本了。他从不讳言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和改变美国社会,而八十年代大部分中国作家却已经放弃了这个使命。
有人说密勒之死不仅使美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位公共思想家。他最为关注的是美国社会的"精神腐败"。他指的是一个人宁愿扭曲自己的思想去接受社会的指令;或者当众人的思想和自己的良心发生了冲突、而明明自己是对的,还要去迎合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