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报刊炮轰哈尔滨政府撒谎
|
时间:2005/11/26 出处: |
BBC中文网记者伟亮报道,对哈尔滨当局处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方式,中国大陆一些报纸罕见地进行了抨击。一些报纸的评论文章称,哈尔滨当局在透露污染真相前撒谎, 但是哈尔滨的一份报纸则试图淡化这场危机。 考虑到中国目前对新闻言论控制的严厉程度,中国一些报纸对哈尔滨当局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处理方式提出的批评,的确显得不同寻常。
北京的《中国青年报》说:最初说停水的理由是对市政供水网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显然这是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谎言。该报说,当局撒谎的结果是降低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谎言降低公信力
北京的《中国经济时报》说,如果个别领导人不负责人撒谎,那么这是对社会犯下的一个严重罪行,因为任何流言都可能会引发一场社会灾难。
(新华社图片:哈尔滨市居民纷纷抢购生活用水)
上海的《东方早报》说,由于没有向公众通报实情而导致的恐慌和连锁反应将极大地损害政府的信誉。该报说,拖延,掩盖真相和疏忽大意,都会导致灾难迅速恶化。
《哈尔滨日报》则试图淡化该市水污染危机的严重程度。该报说,哈尔滨政府各级领导全力以赴,稳定社会秩序,而哈尔滨市民则大力储存水。市民抢购水的高峰过去后,市面已经恢复了平静。
容忍极限
(哈尔滨一名餐馆经理说:水质量还是可以的,政府说,供应的水都正常,可以放心,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有没有信心)
中国爆发萨斯的时候,由于新闻媒体的沉默,没有能及时让公众知道疫情真相。从这一点上看,媒体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当然中国的新闻媒体都是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的。因此,现在看来,中国当局似乎是汲取了教训。
此外,中国的报纸现在许多都是依市场规律经营的,为争取更多读者,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为了竞争,他们也会把政府的容忍度推倒极限。
--------------------------------------------
中国媒体质疑 哈尔滨官方隐瞒真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停水四天引发的争议在民间持续发酵,大陆媒体与当地民众强烈质疑地方当局隐瞒真相。
联合早报网报道,北京晚报质疑说,吉林省政府在爆炸发生后宣称松花江水质未受污染,当时吉林媒体也无一报道,现在黑龙江省环保局监测出污染,真相到底怎样?
报道指责说,吉化爆炸既然造成污染,为何不公开?一名媒体工作者透露,爆炸造成水污染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媒体无一报道,哈尔滨媒体当时前往采访,也被告知水质未受污染。真相到底怎样,市民急需了解。
哈尔滨市民更是群情激愤上网强烈声讨炮轰市政府于短短两日内,先后发出二则「停水公告」,但停水原因竟从「全面检修供水管网设施」悄然改为「松花江水源或受吉林化工双苯厂爆炸污染」,显然当局有意隐瞒真相,把老百姓当傻子!对于停水实施时间日数一改再改,群众不满情绪升温,怒斥当局安排失当、决定草率。
还有网民嘲讽说,「不是说没事的麽?怎麽又出来料。前几天吉化的人还说苯氨爆炸不会产生污染后 后呢?还说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都冒黄烟,还二氧化碳和水。」「万幸啊!幸亏鱼儿不会撒谎啊!要不是浮了那麽多鱼起来,哈尔滨的朋友就危险了啊!向无辜的鱼儿表达深深的谢意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