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心武频出书惹红学界众怒
|
时间:2005/11/03 出处: |
近期,作家刘心武出版了《画梁春尽落香尘--解读〈红楼梦〉》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两书,销量可观。刘在这几本书中的一个主要论点是,解读《红楼梦》应从秦可卿入手,他把自己的研究称为”秦学”……这自然引起主流红学家不屑。在最新出版(第十期)的《艺术评论》上,数位中国清史和红学方面最权威的专家接受采访或者撰文,表示对比以往的索隐派走得更远的刘心武的”红学”和”秦学”必须说话了。……总之,学者们遗憾地看到刘心武的红学在社会上所引起的轰动,认为为了轰动而不顾学术规范,太不可取了。
:::红学专家:刘心武简直在生编硬造!:::
蔡义江(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刘心武的观点称为“新索隐”。《红楼梦》不是一部影射某人某事的书,也不是暗藏有与它表现出来的人与事截然不同的谜底的谜。它没有什么像刘心武说的“密码”,是不能用“破译”或者“揭秘”的方法来弄清小说所写的究竟是什么的。
孙玉明(《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有几大误区,第一是“想当然尔”,“往往先是脑子里面武断地存有某种想法,然后去找证据。那些证据很多都不是硬证、铁证,有些竟然是历史上根本查不着的”……
张书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研究员、著名红学家):规劝新索隐派:“史学不是靠‘悟’,而是证据”。 胡文彬(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刘心武把猜谜拿到中央电视台去做讲座,以为这就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就认为是做学术研究,这更是不对的。你在家怎么猜谜都可以,写出著作也可以,问题是你不能把猜谜的结论拿到中央电视台上宣传。中央电视台的受众面这么大,一个猜谜的东西让全国观众坐在下面听那就不行了。而且他还总是为自己辩护说“公共学术空间”,所以大家都有发言权。发言可以,但学术总得拿出规范,不是谁都可以胡说八道,面对全国的观众更不能胡说八道,必须给人们传达的是正确的信息,而不是错误的信息。【全文浏览】
:::支持者言::“红学”不应成垄断 :::
廖保平:胡文彬能够第一个在公共场合站出来批评刘心武,是笔者所敬佩的,他的批评行为同时说明,红梦梦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些人专属、专论的东西,谁都有阅读和发言权。 【全文浏览 《红楼梦》不是某些人的“独立王国”】
徐来:需要提醒胡文彬的是,不管他是否承认,红学之为学,最初就建立在把《红楼梦》当谜书猜测的索隐派的基础上。即使是稍后兴起的考证派,其操作手法也离猜谜不远。这些红学前辈的成果,或多或少地依然被后学借鉴使用着。倘若那时也将种种看似荒诞不经的学术研究,一率斥之错误,不予推介,恐怕也就没有今天的胡文彬了。 【全文浏览 刘心武上电视也需要“准入资格”吗】
:::刘心武辩:我只是个“红学票友”:::
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刘心武表现得非常谦虚。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别人批评得对,我就接受。” 而且,刘心武有关“红学”的研究早已得到了红学界老前辈周汝昌先生的鼓励与支持。“红学家”周汝昌是考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与研究方法与刘心武并不一致,但对刘心武却十分支持,两人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通信还获得上海“长江杯”奖。刘心武说:“我希望多一点周汝昌前辈这样的红学大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民间的‘红学票友’。”【全文浏览】
:::旁观者叹:都是吃饱了撑的:::
新华网友 : 无聊啊,还不如多吃两碗饭! 新华网友楚湘君2 :我实在不明白,红学家们不去认真研究《红桉梦》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意义极其作品的社会背境和社会意义,却偏要没完没了的去考证、索引某人某事的历史真实!简直莫明其妙!
新华网友张俪骞: 不管哪家红学,我的感觉好比《霍元甲》中的一句话——霍恩第:“你说的是霍家密踪拳还是赵家密踪拳?”独臂老人:“都一样”。搞这种小说考古学有什么用,是能知兴衰还是能知治乱?屁用不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