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尼日利亚的宪政
|
时间:2005/11/01 出处: |
宪法政治
尼日利亚是一个具有美国式总统体制的联邦共和体制。国家议会实行两院制,有109名参议员和360名众议员组成,每四年选举一次。36个州各州有一名州长和州立法机构。1995年5月开始的新宪法,规定了权力分配和规定产生一个向选举产生的立法和独立的司法机构负责的得力的总统执行内阁。 但自新宪法1999年实施以来,新宪法一直是一个产生紧张局势的根源。对新宪法的批评认为新宪法过于将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忽视了许多尼日利亚人要求建立较为松散型联邦的愿望,突出了联邦政府控制国家警察和任命法官的作用。按宪法规定,36个州的每一个州至少任命一位内阁部长,这被认为是强调了来源而忽视了能力,提拔了平庸之辈,削弱了总统内阁的力量。但是,在这一争议受到重视时,行政当局又患得患失,害怕修改现行宪法会比接受这一既成事实产生更多的麻烦。 虽然总统至今尚未屈服于修改宪法的压力,但在2002年10月国家议会关于1999年宪法复审的一个联合委员会已向议会递交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议,包括单一的非连任的总统、州长5年任期制;在尼日利亚6个地理政治区(西北、东北、中北、南南、西南和东南)之间总统任职轮替;以及选举两名副总统。议会有意在2003年选举前修改宪法,但因种种力量的制肘未能如愿,但修改宪法的鼓噪不会很快减弱和消失。尼日利亚在殖民统治时期曾有过4部宪法,而1960年独立以来又曾有过4部宪法(1963、1979、1989和1999),宪法过于频繁更替,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为儿戏,这说明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政治就不稳定,现在对现行宪法众多的矛盾心态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时,尼日利亚政治不稳定使政治具有高度对抗性特点,行政当局与议会常常就政策方向和重点发生冲突,比如,自1999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要出现年度预算受到长时间的滞后延误,没有哪一年是按时顺利通过并实施,2002年的预算干脆就没有实施,总统对议会修改通过的预算不予签署实施,2003年预算又在重新上演2002年的一幕。民选政府回归以来,议会已发生了几起腐败丑闻,已迫使几位领导成员甚至众议长辞职。2000年中期对参议院领导层的内部调查显示,存在着大量的滥用职权、无视法律以及接受高价值馈赠等腐败行为。2003年初,即将结束的上一届议会越过总统修改反腐败法,试图使议员获得腐败调查的豁免权,但最终未能得逞。许多政治家注重既得利益,减缓了许多法案的通过。总统与强大的具有独立意识的州政府常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在联邦收入分配问题上经常对立。奥巴桑乔总统同他的党内一些成员也发生矛盾,他们对总统领导的独立作风产生怀疑,并在政治上为所谓的财政管理不善而支持弹劾总统的动议,从而引发了一波2002年的总统弹劾风潮。在尼日利亚无论是司法部门还是政府机构均无力或公正不倚地对政治家的权力进行有效约束。 无论宪法如何衰弱无力,但它确保了个人自由以及这些年军政府没有出现复辟。宪法规定尼日利亚是一个非宗教国家,但同时又允许穆斯林实行伊斯兰法(Sharia)。2001年1月西北部赞法拉州成为第一个引入伊斯兰法的州,从而引起关于在不同信仰国家中宪法有效性的全国性激烈争吵,这个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到2001年底已有12个北方州实行伊斯兰法,到2002年底仍然有效。该法的实施在尼日利亚遭到许多集团的反对,已成为国内宗教、种族冲突的主要导火线。 尼日利亚宪法明文规定了司法独立,但在军事统治时代特别是阿巴查时代,削弱司法权力并蔑视法庭规则,使司法权威和自由遭到严重破坏,民选政府使司法重新获得了部分权力,司法常被用于政治争议的裁决,尤其是在不同级别的政府内有关有争议的选举以及权力和资源的分配方面的裁决。但是,司法体制遭遇了腐败行为的深度摧残,并且经费严重匮乏,导致司法当局的贫困,包括听证会长期拖延等,这也是许多北方尼日利亚人接受伊斯兰法的部分原因。
政治力量
尼日利亚政坛主要有三大政党-人民民主党、全尼日利亚人民党和民主联盟,其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无明显区别。他们于1998年在匆忙中建党,主要作为政治家们组成联盟以确保其权力地位的一种承载工具。多数党人民民主党控制了联邦立法和个州长席位的60%,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拥有较为强大的力量,该党集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并在第二次共和(1979-1983)时期和流产的第三次共和(1989-1993)时期以及在一些退役军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尼日利亚人民党是第二大党,由一些保守的政治家所控制,他们中的许多人支持阿巴查将军,其支持力量主要来自北方。民主联盟主要是一支耶鲁巴党,该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控制了所有西南6个州,但在2003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随着除拉各斯外的西南各州民主联盟州长的应声落选,该党在一定程度上退出了该地区,丧失了的部分控制权,由人民民主党取而代之。全尼日利亚人民党和民主联盟两党均有一些成员在奥巴桑乔当局中任职。 面对更多的政党要求参与2003年大选的压力,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在2002年中期最初登记注册了3个新党派,但随着未被允许注册的党派从法律上向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挑战,到2002年底,又新注册了25个党派,由此当年尼日利亚全国出现新党派共计多达28个。许多新党派与商界富贾和军事人物有关联,但很少拥有广泛的民族支持的基础。有担心党派的大量增加会导致2003年大选的混乱,幸运的是这种担心未能变为现实。 领导反对军事统治的激进的亲民主运动随着1998年中期政治混乱状态中的两个对手阿巴查和阿比奥拉的死亡而逐渐分化和衰弱,在恢复宪法统治后他们失去了进一步的斗争目标。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权集团和文化-种族协会,但主要的国家政治反对集团已不存在。 工会运动是一支历届政府都唯恐引起对抗的强大力量,但在90年代期间的失业、实际工资下降以及缺乏能力的领导集团使工会力量有所削弱。随着亲民主运动的崩溃,阿巴查通过好斗的石油工会领导和政府任命劳工大会领导层进一步削弱了劳工运动。1998年阿布巴卡上台后工会重新获得了独立,在奥巴桑乔执政后工会因反对政府经济政策发起了几次大型示威和罢工。虽然这些示威活动产生了一些影响,甚至导致政府收回已出台的政策,影响最大的是国内燃油价格自由化改革,但是工会尚未重新恢复原来的影响力。 1966-1999年,除中途有四年外尼日利亚一直处于军事统治之中,军队仍然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但历经多次改革以及军队自身的诸多问题,目前即使是下级军官也缺乏介入政治的热情,他们认识到产生党派纷争和军队内部的分裂会增大已证明是血腥的和导致政局长期不稳的军事政变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政变缺乏成功的保证。他们也认识到军队卷入政治和与腐败结合丧失了公众对军队的尊敬,败坏了军队的声誉。如果诱导军队介入政治,很可能使法制表面化,如暂停实施宪法,推迟无秩序的大选,直到秩序恢复。
国际关系与国防 虽然尼日利亚与喀麦隆存在盛产石油的Bakassi半岛地区的领土主权争议,但尼日利亚与邻国的关系总的来讲还是友好的。与喀麦隆的领土主权争议是尼日利亚面临的最严重的外来政治威胁,近年来在争议地区不时发生武装冲突。2002年10月,海牙国际法院将Bakassi半岛的主权判决给了喀麦隆,但尼日利亚表示不愿从该地区撤回,坚持就争议地区问题同喀麦隆谈判,并请求联合国秘书长介入。2000年尼日利亚同赤道几内亚和圣多美普林西比分别就领土争议达成协议,但同这两国的海上边界仍存在争议,因为这些有争议的地区已探明拥有大量的海上石油。 在地区事务方面,尼日利亚在1975在建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也是ECOWAS停火监视小组的推动力量。1990年以尼日利亚为主导建立的多国部队帮助停息了利比亚内战,以后于1997年又介入塞拉利昂内战和1998年几内亚比绍内战,介入利比里亚和几内亚比绍内战的时间较短。2002年下半年尼日利亚在塞拉利昂的维和中开始减少使命,但在维和中尼日利亚警察和军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尼日利亚政府有意在非洲发挥更广泛的维和作用。在2001年下半年引导英联邦努力解决津巴布韦的政治危机,虽外交上成功地达成了阿布贾协定,但以后未能实施。但是,大选前夕,尼日利亚政府不愿在西非就解决2002年9月爆发的科特迪瓦危机发挥带头作用。 独立初期,尼日利亚同英国保持了紧密的关系,但从60年代后期,它力图实行更加多元化的外交政策。但经济的贫困迫使政府试图同英国和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值得注意的是同美国的关系,尽管这些努力在90年代因恢复民主失败而遭到破坏。阿巴查政权糟糕的人权纪录使尼日利亚沦为国际社会所遗弃的国家,自从其灭亡以来,尼日利亚同西方政府的关系有了重大改善,1999年选举自今,尼日利亚再次被英联邦所接纳,欧盟的制裁也随之取消,奥巴桑乔总统频繁出访,对外政策的努力集中于削减过于庞大的债务,美国为满足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政策,非常愿意同尼日利亚保持友好关系,促进其军队改革。 尼日利亚目前是西非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强国。根据官方数据,尼日利亚国防开支占2001年预算经常性支出的8.1%和资本支出的3.7%。1990-1999年在利比里亚和1997-2000初在塞拉利昂,尼日利亚为西非国家共同体停火监督小组提供了大量资金和人员。2002年初,尼日利亚仍有3335人的部队在塞拉利昂执行联合国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