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彭定康出书 唯一钦佩朱镕基2005/10/07
  • 《阿嫂》,香港黑帮电影的完成时态2005/10/07
  • 香港三级片大全,共522部2005/09/08
  • 香港媒体曝惊人同性恋内幕 2005/09/07
  •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何放弃收复香港2005/08/15
  • 1967:解放军击毙42名英军2005/07/29
  • 特首董建华的七年回顾2005/07/25
  • 香港大学拒收11名内地高考省市尖子2005/07/16
  •  
    新香港故事——多少窮人能翻身?
    时间:2005/10/25 出处:
      由八個團體組成的民生聯盟,在中環遊行至政府總部,要求政府正視窮人心聲。

     在加拿大多倫多小住兩個月,每天都可以看到由衛星傳送過來的當天香港新聞,香港的新聞,比起多倫多的英語和華語新聞,格外刺激。

     加拿大多倫多有不少移居的香港人,他們從電視和報章看到香港的新聞,有時覺得啼笑皆非,為甚麼近萬人為一副只值二三百元的塑膠麻將牌大打出手;游泳池發現幾條紅蟲,桔仔樹有幾隻紅火蟻,便惶恐得好像天快要塌下來一樣,官員們每日忙把捉到的紅蟲逐條數,向公眾交代;大家議論應否引入食蟻獸這種樣貌比紅火蟻還要可怕的生物。香港人生活已夠緊張,工作由早到晚,遇上一些小事還這般誇張放大來看,怎能安居樂業?

    生活不安 老人貪心
     加拿大經濟不算蓬勃,人民收入普通,但生活寫意,重家庭生活,鄰居和諧,除少數華人商戶五天半工作外,大部分都是一星期工作五天,很少加班,每逢周末多到郊外旅遊釣魚,或趁夏季修葺房屋,天氣好點愛在花園燒烤,閒來與三數知己打高爾夫球,這種運動在加拿大十分普遍和便宜。

     加拿大的老人最能安享晚年,有國家照顧,每月有退休金,夠食夠用,醫療醫藥免費,老人住屋又整潔寬敞。為甚麼香港的老人家要去輪米,清晨要去輪街症,要到處拾紙皮,要在垃圾桶找鋁罐?為甚麼我們的老人住屋單位細小得這麼可憐還要一分為二,難道跟香港地小人多真的有關係嗎?香港隨處可見老人家推車仔一拐一拐到處檢汽水罐拾紙皮,捧那十多斤重的報紙喘氣只換得十元八塊,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刻一個「愁」字。一個老伯天天抬十支衣裳竹沿途叫賣,走路十分吃力,也咬緊牙關生活到最後一口氣;另一位老伯摃一籮羅漢果一籮夏枯草坐在路旁叫賣,背也彎得不能挺直,只為兩餐,可能連一餐也不繼。

     很多人對於輪米的阿公阿婆不表同情,認為這些老人家不是沒有,只是貪。可是大家有沒有深究過為甚麼香港的老人家特別貪?如果他們每個人都豐衣足食,有兒女供養,有政府照顧,他們會不會貪?貪其實源於生活不安,缺乏安全感,這個除了跟他們經歷戰亂有關外,香港的政策、環境氣氛確實令老人家焦慮不安。

     居住環境擠迫,老人家不能與子女兒孫同住,子女生活捉襟見肘,甚至失業,自顧不暇,遑論照顧年老父母,年老多病實在要錢,無錢不行,政府又不斷表示醫療收費會增加,綜援又隨時會減,生果金又話要削,拿綜援被指養懶人,種種信息聽在公公婆婆耳裏,養兒防老不再可行了,也不要奢望政府救濟,惟有積穀防饑最實際,也不知積蓄能吃多久,尚有一點氣力也去輪米。即使一個受過教育的中年人,有能力照顧自己,但也不知何時要失業,即使有點儲蓄,心也會不安,因為老而毫無保障,那丁點積存下來的強積金對他毫無作用。

    港打工仔活在地獄
     加拿大福利好是因為納稅人要繳交重稅,入息稅、地稅和消費稅,但加拿大人已習以為常,即使移民港人也習慣了,沒有甚麼怨言,有能力時付出多點,沒能力時拿回自己應得的,他們覺得公道。反觀香港,稅收很低,稅基狹窄,政府研究又研究都沒有膽量開徵消費稅,醫療保險研究又研究到最後最好不提,提出的隨時下台,若要加稅加費中產階級最受打擊,付出最多得回最少,好像全世界只有香港的中產階級最痛。

     細心想想,今天的中產階級很多在屋長大,典型香港故事,有公屋資助,有九年免費教育,大學教育有補助,工餘進修有津貼,首次置業有扣稅,入院產子收費一視同仁,中產階級成家立室搬離公屋,沒有把公屋交回,父母繼續留住交廉租,多的是,這些不是中產階級得到的福利嗎?為甚麼說他們只付出而沒回報呢?

     香港工人水深火熱,工時愈來愈長,工資愈來愈少,這才有所謂「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的倡設,但香港工會勢大薄弱,不思進取,最低工資這個要求大概也提了十年。大廈保安一天工作12小時,工資只得5000元,工會要求三更制,講了好幾年好像石沉大海。這種吃人的剝削制度,社會要付出沉重代價的,一個健康的人坐在一個崗位上12小時,原封不動,吃飯也坐在那裏吃,好人都會坐壞,最終要由我們的醫療系統提早照顧。

    大商戶沒社會道義
     對打工仔來說,香港愈來愈像個地獄,但加拿大那邊,工人的力量與香港相比卻有天淵之別,加拿大各行各業,只要有工會組織,動輒罷工要求改善待遇,對投資者來說無所適從,甚至嚇怕,對機構和政府運作都有影響,難怪加拿大的經濟始終搞不上去。

     世界上沒有一處是人間樂土,但起碼不要是吃人的地獄,香港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貧窮的每月只賺四五千元,子女書簿費年年增加,車費從來沒減,地鐵年賺數億還要收一毫幕門費,生活難熬。銀行每年盈利數百億,以節省成本為理由關掉分行,很多文化水平有限、不懂按提款機、不懂用電腦轉帳的老人家小存戶,身痠腳痛還要排隊,人龍排到街外,存款少要扣手續費,存零錢又要扣手續費。

     這些銀行在香港扎根,與香港人一起成長,到頭來這樣對待老人家小存戶,沒有社會道義責任可言。銀行大班說為要節省成本迫於無奈。員工加薪多少?不到2%!每年數百億的盈餘,這算是甚麼?香港的確是朝氣勃勃,活力過人,但活力背後又是多少人的辛酸故事?有多少貧窮的人能夠翻身?扶貧?算了罷。這大概是新香港故事。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博士研究生 黃華輝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