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中国公布朝战秘密:苏军乔装解放军打...2005/10/15
  • 钱学森被驱逐出美国?2005/10/13
  • 和平解放新疆2005/10/12
  • 从《亮剑》看解放军现状2005/10/02
  • 中共发布的国民党战犯2005/09/22
  • 回忆1959年“信阳事件”中的家乡2005/09/21
  • 傅作义手下败将:聂荣臻2005/09/20
  • 储安平去了哪里?2005/09/20
  •  
    李錦昌:金門古寧頭大捷
    时间:2005/10/25 出处:
    壹、前言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回顧五十一年前(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共軍挾其所謂「解放戰爭勝利」的餘威,糾集三野陳毅部之第10兵團有力一部,約一萬餘人(註一),分別於大、小嶝一帶區分二梯次渡海來犯,企圖乘黑暗,我軍疏於防備之際奇襲登陸,一舉攻下金門。幸賴我軍指揮、部署得當,三軍將士用命,個個搶先殺敵,奮不顧身,浴血三晝夜,始盡殲犯敵,寫下戡亂戰爭勝利光榮的一頁,亦為國軍戡亂時期在大陸一連串失敗後之轉捩點,遏止敵燄,確保臺海安全。當時國際姑息主義瀰漫,共軍氣燄囂張,國勢傾危,繫於一髮,由於這一戰,奠定「否極泰來」,重啟復國機運,並帶來爾後歷次台海戰爭勝利之基石,也奠定台澎金馬今日繁榮富庶之局面,更使敵軍五十年來,不敢輕言渡海,越雷池一步。就歷史眼光言,古寧頭大捷,堪與歷史上謝玄敗符堅於淝水,韓世忠敗金兀朮於黃天蕩,同耀千古,垂範史籍。今日吾人藉此緬懷當時參戰的三軍將士英勇表現,更應以「以史為鑑,可知興惕」的心情,檢討過去,策劃未來,從事建軍備戰要務,期能再創光輝之史頁。

    貳、金門兵誌概要(如附圖一)

      金門舊名浯州,又名汕洲,迄明初始沿用今名,本島位於東經181度24分、北緯 24度27分,即福建省東南方的廈門灣內,西與廈門島相對,東隔臺灣海峽與台灣平均相距約150 浬;金門原屬福建省同安縣,民國四年起單獨設縣,其縣境包括金門、烈嶼、大嶝、小嶝、角嶼、大膽、二膽等十五個島嶼,總面積178.96平方公里。其中以金門島面積134.25平方公里為最大,烈嶼為 14.5 平方公里次之,其餘十三島嶼共29.86 平方公里。其中大嶝、小嶝、角嶼三島仍屬中共佔領區,故目前金門縣扣除以上三島後之面積為150.46平方公里,此外亦兼管烏坵鄉。

    參、戰前敵我一般狀況及作戰構想

    一、共軍:
      作戰部署:
       共軍自三十八年四月渡江,襲取滬杭、殃及浙閩,福州、平潭相繼失陷,正積極圖謀襲取金、廈,進攻臺澎。共軍陳毅部第三野戰軍所屬之第10兵團(轄28、29、31軍),於十月十七日攻取廈門後,即將31軍及29軍之87師留廈,而以29軍(欠)進駐劉五店、澳頭,海頭、後頭等地集結;28軍除以其主力控制蓮河、淗江、石井、白沙、塔頭之線外,並推進其84師及83師之一部,分別進佔角嶼;大、小伯;大、小嶝各島嶼。扣除其第25、30軍尚在福州、閩中外,圍繞金門之敵,共計三個軍約十餘萬人,採外線包圍態勢,待機突襲金門。(註一,共軍進攻金門登陸部隊編組系統判斷如附表一)。

      作戰指導:
       敵於陷我福建安海、同安後,其第28、29軍已進臨海岸與我金、廈兩島隔海對峙。在九龍江南北各橋頭陣地亦相繼淪陷之際,廈門即成第一線。敵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原期於十月九日先奪佔我大、小嶝,然後於同月十二日,再分別以其所部三個軍,對金門、廈門同時進攻,圖以一舉殲滅我金廈守軍。孰料其進攻大嶝之戰,竟遭國軍猛烈狙擊,直至十月十二日,始告結束。此一延誤,使其欲同時進攻金門、廈門之計畫,無法實施。且因第28軍所需渡具,不敷使用,遂不得不放棄原先計畫,改先廈門後金門之順序,逐次攻略。十月十七日,廈門終為敵所陷。時敵判我金門守軍,僅約六個團,不僅對已到達戰場之第18軍,毫不知情,甚至,對已進入科羅灣海域之第19軍,更無所悉,且誤以該批載運第19軍官兵之輪船,為撤運金門國軍之用,因而對進攻行動,頗欠慎重。因敵此一情報判斷上的錯誤,故僅使用兩個加強師─第28軍第82師(配屬第84師第251團)及第29軍第85師(配屬第87師第259 團),為其犯金登陸部隊。敵第10兵團基於上述之作戰構想,於策定其渡犯計畫時,特別選擇其登陸地點,為隴口至古寧頭間地區灘頭。預定於登陸奏功後,主力指向龍口至湖尾鄉地區突破,直撲金門城,先席捲金西。一部則於瓊林至沙頭之線,向東佔領陣地。俟西半部完全佔領後,再舉全力向金東攻擊;並分兵一部由水頭間渡海,向小金門(烈嶼)進犯,全面攻佔。


    二、國軍:
      一般狀況:(金門保衛戰國軍指揮系統表,如附表二。)
       陸軍:
        當大陸軍事逆轉,部分撤運來台國軍,編裝殘缺,人員不足,且久戰疲憊及以擔任台灣防務,尚感不足,遑論遠戍外島,然我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秉承先總統 蔣公指示,斷然以第73軍,守備馬祖,指令福州綏署代主任湯恩伯將軍,坐鎮金門,以第22兵團司令官李良榮,親率第25軍(轄第40、45師),配屬第201師(欠第603團)及戰車第3團第1營(欠第2連),擔任金門防務;九月中旬,第5軍(轄第200師,欠第166師守備廈門),進駐烈嶼,歸屬第22兵團建制(其第166 師,迄至十月十七日廈門戰後,僅以殘部轉進金門歸建,然已無戰力可言)。最高統帥部為貫徹確保金、馬之決心,便於十月上旬,指令汕頭之第12兵團,先以第67軍增援舟山;第18軍(欠第43師)增援金門。第18軍軍長高魁元,親率所部第 11、118,師並搭載由江西保安部隊改編之個團,於十月八日自汕頭發航,翌日到達金門水域,除奉命以第11師31團,馳援大嶝(時大嶝尚在我手);第33團則原船逕航廈門,以壯軍威,安定人心(旋於十四日遠航金門歸建)。第18軍(欠)抵金後,即歸第22兵團指揮,接替金門東部地區防務。兵力部署概要為:第5軍指揮第200師守備小金門;第18軍指揮第 11、45 師,第25軍指揮第40、201師(欠603團)擔任金西守備。

       海軍:
        自福州、廈門相繼陷匪後,我海軍海防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璽少將)奉命改以金門、馬祖為基地,關閉閩江口、廈門港及汕頭港,控制臺灣海峽,確保臺、澎安全。遂先將馬尾巡防處所轄聯華、嘉陵、美朋、臺南、焦山、美樂等艦艇,移駐馬祖海域,封鎖閩江口:繼將廈門巡防處及所轄南安、楚觀、掃雷202、203、砲15、砲 16 及太平、中榮、聯錚等艦艇,移駐金門海面,封鎖廈門、汕頭等港口,並準備隨時支援陸軍作戰。

       空軍:
        自大陸東南情勢逆轉後,我空軍以馬公(澎湖)及臺灣省松山、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屏東等處為基地,經常派機偵炸大陸敵區,尤對東南沿海一帶,嚴密監視,相機攻擊敵軍,以支援陸、海軍作戰。於十月二日至二十日期間,我空軍為摧毀敵渡犯企圖,曾以空軍第 1、3、4、5、8、10大隊,先後出動FB-26 型機 34 架次,F-51型機65架次,F-47型機10架次,及B-24型機22架次、炸射金門當面圍頭、石井、大、小嶝、蓮河、澳頭、劉五店、集美、鼓浪嶼等處之共軍港口、砲兵陣地,獲致輝煌之戰果。

      國軍之行動方案考慮:
       第20兵團司令部,依據敵情判斷,研擬防衛金門之行動方案如下:

       第一行動方案:
        兼用直接與間接配備,分區守備,另控制有力之機動打擊部隊,俾能適時打擊犯敵於水際。
       第二行動方案:
        採行直接配備,置重點於海岸沿線,務期殲敵於水際;並另以一部,準備自水面出擊,不容敵有登陸之機會。

      經分析比較,因第一行動方案,具有分區防守,責任分明,可期殲敵於水際,減少岸上之損害,兼有直接與間接配備之利,縱當一點被敵突破,仍可依縱深抵抗,獲致圍殲的機會;控制有力的機動打擊部隊,能適時集中兵力於必要方面,獲有較大的自由等顯著利益,遂決心兼用直接與間接配備,分區防守,置重點於瓊林至古寧頭間地區,並以戰車營(欠)分別配屬118 師所屬的個團,分區控制,俾能適時擊滅任何方面突入之敵。

    肆、作戰經過概要

    一、第一階段-海岸防禦戰鬥:(如附圖三)
      十月二十四日十九時,敵軍進犯金門行動開始。其第一梯隊以82師及85師所屬之第244團、第246團及351團(該團屬84師建制)、253團等部(約9千餘人)分別在陽塘、運河、大嶝、小嶝、澳頭、寮前等地登船,先在大嶝島南方海面集結後,於廿五日凌晨二時十分(註一)航至金門之后沙、隴口、古寧頭一帶海面,距海岸約百公尺之處,其左翼隊第244 團(配屬第246第3營)在后沙至隴口間海岸;中央隊第251 團在湖尾鄉至觀音亭山間海岸;右翼隊第253 團在林厝至古寧頭間海岸,強行登陸,向我海岸陣地突擊。

      時值我戰車第連因步戰協同訓練,其第排之戰車一輛,陷在隴口沙灘,履帶脫落,該排正漏夜搶修,因此,敵登陸之時,該排首先接戰而迎擊之,對正在搶灘登陸之敵猛烈射擊,守軍第201 師亦隨戰車之射擊而投入戰鬥,於是金門保衛戰之序幕自此揭開。

      在敵軍登陸地區我負責守備之201 師,事先已經完成各種野戰工事之構築,並實施反登陸演習,有了萬全準備,所以當第一線發現有共軍來犯時,馬上槍砲齊發,將進犯之敵約千餘人,殲滅於水際或灘頭陣地。而一開始就遭到如此迎頭痛擊,自是出共軍意外,因為共軍原想這裡的國軍還是和在大陸上的一樣不堪一擊,每人只帶一天糧食,認為二十五日當天即可攻佔金門,然後派船補給就可以了。不過共軍的夢想雖已破滅,但係背水而戰,既不能回頭就只好拚死一戰,不顧一切,以秘密滲透與人海戰術並用,先行壓制國軍抵抗,然後以爆破人員潛至我工事前用炸藥大肆破壞,所以激戰至拂曉時分,我雖殲敵甚眾,但亦傷亡頗重,不得不轉進至觀音亭山、132 高地及湖南高地等第二線陣地。

    二、第二階段-反擊作戰(如附圖四): 
      十月二十五日凌晨,正當海岸防禦及逆襲戰鬥正熾之際,但見金西火花閃耀,而金東乃漆黑一片,平靜如昔;且在金門以北海面,亦無發現敵任何船團。12兵團參謀長楊維翰,據以通報第18軍軍長高魁元。高軍長雖僅負金東地區之守備,但對所屬第118 師,刻於金西參加戰鬥之進展,仍極表關切,遂偕楊參謀長馳赴後牛山,與李樹蘭師長會晤,了解狀況,並多有鼓勵與指示後,旋再折返瓊林,與代主任湯恩伯將軍及李良榮司令官等諸將領會晤,共商殲敵之策,會中決定反擊統由18軍軍長高魁元將軍指揮。高軍長於奉命後,即推進其指揮所至瓊林,並即作如下之處置與部署:

      軍決心以三師並列,分由隴口、湖南高地、132 高地,向古寧頭攻擊前進,壓迫   犯敵於古寧頭以北海岸而殲滅之。

      第18師師長尹俊,指揮該師已到達之第52團,並配屬第11師第31團(原守金東),為軍之北路,先於瓊林以北集結,準備沿海岸線經隴口、觀音亭山以北之東一點紅、小溪口、西一點紅向古寧頭地區敵軍左側背而攻擊之。於攻擊時,應澈底焚毀所有擱淺敵船,不容敵船返航再用。

      第118 師師長李樹蘭指揮所部(原位於沙美之第352團及戰1連歸建)為軍之中路,即利用逆襲之成果,續由湖南高地、湖尾之線,向安歧、林厝、古寧頭行正面攻擊。

      第14師師長羅錫疇,指揮已到達之兩個團(欠第 40 團尚在航運中),配屬第40師迫擊砲全部,為軍之南路,即由金門城向132高地挺進,協同第118師對安歧、埔頭之敵發起攻擊;奪取埔頭後,再向林厝、古寧頭攻擊前進。

      第201 師各守備部隊,應堅守各孤立據點,接應並支援我反擊部隊之作戰。該師第601團第3營,應不顧一切,由古寧頭西南突出部,向南山攻擊前進,以支援我正面之反擊作戰。

      各部隊於奉命後,漏夜分別行動,迄至0500時許,北、南雨路概已進抵隴口以東及132 高地附近,當即與敵發生接觸,而中路之第353、354團,則於此稍前,即已分向安岐、湖尾以北攻擊前進中。故迄二十五日0530時,我三路反擊大軍,即以排山倒海之勢,奮勇突進;尤以原控制於西村之兩個戰車排,亦適時馳至湖尾,旋即依連日來步戰協同之要領,對敵展開猛攻,士氣為之大振,官兵無不爭先,我反擊氣勢,望風披靡,敵軍喪膽。迄下午時止,各路反擊狀況如下:

       北路軍18師(欠53、54團),配屬11師31團,採二併列於0500時稍後,由后沙沿海岸向古寧頭方向攻擊敵之側背,同時派人焚燬蝟集於沙灘上之所有船隻,阻止敵軍自海上逃遁或回航運兵增援。52團於午前先後收復隴口及東一點紅,在二時前攻下了東一點紅高地。但是當繼續推進至林厝東北附近時,又遭到共軍利用兩座永久性碉堡以重機槍掃射的威脅,而無法前進。師長尹俊為了排除這種困境,即親自指揮其警衛營,自52團左側發起猛烈攻擊;營長見師長如此身先士卒,自己那敢畏縮,也就手提衝鋒槍帶領全營官兵猛衝,經過一小時之後,攻下碉堡敵軍全部就殲,但是警衛營也只剩下一位指導員和57位士兵了,真是可歌可泣!終於在1700時傾攻克西一點紅及其附近小高地。敵古寧頭東側賴以支撐之惟一要點,遂為我所得,從而與中、南路取得包圍態勢。

       中路第118 師之反擊戰鬥,實則為其第353、354團逆襲戰鬥持續之實施,時左翼第353團第3營,尚與敵於湖南以北,相持未決;右翼第354團及353團主力,雖已突抵觀音亭山、湖尾一帶,然殘敵尚存,並未澈底廓清。嗣當奉命由逆襲改為反擊作戰後,讓師不待後續第352 團之到達,即依當時態勢分由湖尾、湖南向西北攻擊前進(此時第353 團主力轉向湖南以北,與其第營會合)。

      北路尚未發起攻擊,第354團第2營,即先猛勇北衝,勇奪東一點紅,隴口一帶犯敵,被截成二段,並發現有敵一股,正在東北側登陸中,該營未敢稍懈,當即在小高地上架設機槍四挺,猛烈掃射,敵軍倉皇失措,盲目奔逃,死傷枕藉,有敵僅攜迫砲砲身上岸,但砲盤卻留在船上,致形同廢物,其凌亂狼狙之狀,可見一斑。

      嗣後,第354團即在戰1連(時各連所欠之一排,均已歸建)之協同下,向林厝攻擊前進,師之左翼,則由甫由沙美馳來之 352團接替,繼續向安歧攻擊。

      迄二十五日1400時許,我中、南路共個團(時中路再以第353團接替第354團),已逼臨林厝以南,圍殲之勢已成,惟獨西一點紅,時尚未攻下,其對中路之右側背,頗受威脅。惟我中路第118 師官兵,無視暴露之右側背,依然奮勇向前,利用預先準備之竹梯,攀登屋頂,架設機槍,俯瞰制敵,使敵喪失藏身之所。然敵兵在其幹部鞭策下,仍不顧生死,頑抗不退。

      戰至1500時稍後,戰連又馳至第一線,林厝以南,步兵隨之超越掃蕩,一如平時協同演習,迄至黃昏稍前,終於一舉突入林厝南緣,原期繼續猛攻,以竟全功,無奈時已黃昏,戰車活動不便,故不得不就地構工徹夜,以待翌晨之攻勢再興。時北路亦於此時攻佔西一點紅,與中路已取得並進之勢,侷促於古寧頭之敵,至此已成甕中之。 

       南路反擊戰鬥:

        迄至二十四日子夜,第19軍登陸部隊,尚不及二分之一,其勉力涉水登岸之第13師第39團;第14師第41、42團,為因應當前狀況急迫,不及更換濕透之衣履,以小跑步向金門城急進。

      第14師師長羅錫疇,於0300時許奉命統歸18軍高軍長指揮後,未待已到達之兩個團完成集結,即飭令第42團超越第39團之正面,向古寧頭方向搜索前進,羅師長則親率逐次到達之第41團,隨後跟進,時砲聲漸趨稀疏,而槍聲熾烈無比,遙聞32 高地,殺聲震天。當地守軍第201師第601團第營(欠),憑恃70挺衝鋒槍,力拒優勢敵軍之一再猛撲,殲敵盈野,然該營亦傷亡慘重,不得已,團衛生連亦臨時編成一排,投入火線,情況緊急。132 高地乃金西鎖鑰,不容有失,各高級指揮官為鼓舞士氣,均親臨戰地,甚之,蔣經國先生,亦甘冒失石,蒞臨 132高地,傳達總統 蔣公之慰勉與殷望,守軍官兵,無不感動,在將星雲集之鼓舞下,戰志益昂,無不奮勇殺敵。終得以微弱之兵力,屹立不移。

      當第 14 師於二十五日拂曉時分,進抵132 高地後,羅師長即令第42團,繞越 132高地右側,逕向埔頭攻擊,師設指揮所於高地,以便俯瞰全局。第41團先控制於高地南側,為師預備隊。由於第42團此一出奇之行動,132 高地當面之敵,遂不戰而退,該團乘勢直撲埔頭。時安歧亦為我友軍規復,第352 團一部西來相會。然埔頭之敵卻毅然頑抗,我軍步步進逼,逐屋爭奪,戰況空前激烈。

      敵為挽回頹勢,復於二十五日1100時,由林厝(時林厝尚未攻下)增援千餘人,致戰況益加慘烈,但經我步戰砲協同攻擊及陸、空聯合痛擊下,埔頭之敵,終於大部就殲,僅殘餘向北逃竄,埔頭遂於1130時克復。

      二十五日1500時許,奉命向林厝以南突擊之第14師第42團,團長李光前(註二),以殺敵心切,率先衝擊,不幸中彈成仁,官兵傷亡亦重(該團原僅千餘人),致士氣、戰力均大受影響。高軍長基於事實,飭令該團撤至林厝東南整頓。故自1500時以後之攻擊(林厝),僅賴第118 師所屬第352、353團,分由東、南兩面夾擊奏功。

      二十五日入夜後,為求萬全,乃令各部隊中止攻擊,並以第31、353 及601 團第營與敵保持接觸,其餘各部隊均依命令至指定位置實施整補,以利翌日再興攻擊之實施。

    三、第三階段掃蕩作戰(如附圖五):
      經過廿五日一整天全面反擊,大部分被突破之陣地均已規復,殘敵全部流竄到古寧頭地區負隅頑抗。其兵力本來僅剩千多人,但廿六日凌晨復有一個加強團兵力約千餘人渡海增援,使其總兵力再增至千餘人,並利用夜暗向外擴展,侵至埔頭、安歧及西一點紅等附近地區。惟其主力仍以古寧頭為核心,該處因構有永久性碉堡,本就易守難攻,如今敵軍再利用海岸碉堡及各村莊家屋構成可相互支援之火網,因而我軍攻擊就更為吃力。

      十月二十六日0630時起,第 18 軍仍以118師(欠一個團)為主力,配屬19軍之 18師54團(於廿五日到達戰場)及戰車個連,以54團在右,354團在中,352團在左,三團併列挺進行正面攻擊,並將戰車分為兩組,以步兵伴隨交互前進,戰鬥進行極為激烈,進展也很緩慢。又古寧頭西南突出部原為我軍601團第1營(欠)極力固守(註三),二十六日晨41團利用海水退潮涉水而過並協同原南山之友軍發起攻擊。上午十時許,湯恩伯將軍與12兵團司令胡璉將軍等多位高級將領親臨戰場,胡司令官並以電話和正在前線作戰的師長、團長及戰車營長一一連絡,勉勵他們要好好打一個大勝仗,此時正在陣地作戰的官兵,知道胡司令官親臨指揮作戰,頓時士氣大振,先後攻克安岐、西一點紅及埔頭等附近地區之據點。

      入夜以後,118 師由353團接替352團擔任主攻,54團為助攻。353 團團長見殘敵盤據民房龜縮不出,如強攻入據點將造成重大傷亡,乃集中全團大小各型火箭、火砲共70餘門,對準目標眾砲齊發,造成極大震撼,並實施心戰喊話要共軍投降,只見共軍仍無所動,遂於2200時,實施連番急襲射擊,北山家屋各據點之敵,幾至無法立足,因值黑夜,搜索掃蕩不易,故暫予監視,以待翌晨再掃蕩。

    四、第四階段-清掃戰場(附圖六):
      廿七日清晨,14師41團發現殘敵約一千餘人,集中在古寧頭西北角海岸懸崖下踞險頑抗,乃協同 118師353團、354團行三面合圍攻擊,殘敵見既無後援又無退路,且已多天沒有進食,延至廿七日十時,遂集體棄械投降,戰鬥至此才全部結束,隨即開始清掃各處戰場,及清理各項戰利品。金門保衛戰,遂獲全勝。(如附表三、四)

    伍、經驗與啟示

    一、古寧頭戰役之影響:
      古寧頭之役就作戰規模言,只是小型的島嶼攻防戰,但就當時國家情勢、國際視聽、民心與士氣言,卻是由弱轉強,由敗轉勝之契機,更是粉碎共軍「血洗」台灣美夢的關鍵;當時一些國外報紙談起中華民國政府時,就加上「垂死」的形容詞,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五日,美國杜魯門總統宣布不再提供軍援給在台灣的國民政府,即所謂「袖手旁觀」政策白皮書。一付落井下石嘴臉,可想見國家當時的處境,是如何艱困。由於此役之勝利加上韓戰的爆發,終使美國對華政策的改變,於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命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更恢復經濟與軍事援助,從而奠定今日國家繁榮富庶的基礎。

    二、海島防衛作戰應有的體認:
      海島防衛本質上是守勢作戰,精神上卻是絕對攻勢主義:
       防守者不主動發起作戰,攻者享有絕對主動權,可選擇其最有利之時機與地點發動戰爭。惟戰爭一起就是敵、我雙方生死的搏鬥,是零和的生死遊戲,勝者全勝,敗者全敗,無任何轉環餘地,好比兩隻老鼠鬥於甕中,惟有打死對方外,無任何退路,故連續反擊,殲滅來犯敵軍,是必然的手段。

      統一指揮,靈活運用兵力:
       凡事成一,敗於二、三,軍事尤然。當時金門地區駐守部隊龐雜,「眾星雲集」如12兵團司令李良榮、22兵團司令胡璉、第軍軍長李運成、18軍軍長高魁元、19軍軍長劉雲翰、25軍軍長沈向奎等多位將領,然均能通力合作,接受調遣,於反擊發起後,統由 18 軍軍長高魁元將軍的指揮調度,靈活運用現有部隊殲滅來犯敵軍,贏得最後勝利。

      拘束與打擊必須密切配合:
       反登陸作戰勝利之契機,乃在乘敵登陸之初,立足未穩,戰力增長不足之際,發揮我統合戰力,儘早迫敵於灘岸背水決戰,方可獲致最大成功公算。為貫徹灘岸決勝之指導,守備部隊必須要能有效牽制登陸之敵,受優勢敵軍壓迫,亦應竭力拘束、遲滯敵軍,以利打擊部隊之反擊。本次戰役,青年軍第 201師任金西守備任務,能有效拘束敵軍於濱海間地區,使爾後第118、14、18 師之打擊容易發起,是致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速戰速決連續反擊:
       就登陸部隊言,一定挾其絕對優勢之總兵力實施進犯,但因登陸時空因素的阻隔,形成敵兵力之前後分離,也就是說登陸部隊的戰力是從零開始成長,隨時間增長戰力成正比增加,反擊的實施,惟利用此一有利因素,在限定的時空裏,迅速集中優勢之兵力,擊殲對我為害最大之敵,並迅速轉用兵力於其他次要地區實施反擊,直至全殲來犯之敵為止。

    三、精神戰力之重要性:
      常言道:「堅持最後五分鐘常為勝利者」。這五分鐘如何去堅持是屬精神層面的問題,亦是精神戰力的發揮,國軍教戰總則第五條「精神戰力為我革命戰爭之決勝因素。蓋戰場常為………。凡我官兵,必須堅定信仰、砥礪武德、精進武藝,惟有精神戰力凌駕敵人,始可發揮有形戰力於極致,以寡克眾。」古寧頭戰役中,青年軍 201師任海岸第一線守備,其所表現的堅忍不拔,奮鬥犧牲正是精神戰力的最佳詮釋。

    四、保密措施之重要性:
      金門古寧頭戰役大獲全勝,因素固然很多,其中夾雜敵人的「假如…」及國軍的「幸虧…」,但不可諱言,12兵團即時增防金門是一個關鍵因素,就當時而言,共軍卻一無所知,始終認為我軍為22兵團殘部個團的兵力。就連12兵團部所屬的官兵,也不知要增防金門,如當時任11師32團王誠華團長回憶說:「我團於中秋發航,月明星稀,凔茫大海,一望無際,行軍命令,分段示之,部隊航行,不知所以。」尤此可知當時保密措施之周密,以及保密之重要性。

    陸、結論

      金門古寧頭之戰就規模而言,只是一次小型的兩棲登陸與反登陸作戰,在整個戡亂戰爭中,猶如滄海之一粟,然就當時言,卻是國脈延續的關鍵所在,國運否極泰來之轉捩點。自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共軍渡越長江,一路長驅直入,兵臨金廈,國軍是節節失利,惟一給予敵人,當頭棒喝,粉碎敵解放台灣的妄想者,僅此一役。今天我們緬懷古寧頭大捷五十一週年,對當年參與此一戰役全體官兵,英勇的表現,獻出由衷感激之心。雖我們享有今日復興基地台灣繁榮富庶,安康之生活,但不可因安逸的生活,腐蝕了我們革命的志節,大敵仍當前,不可一日忘卻,堅忍圖存,才是我們救國之道。

    註 釋

    註一:從共軍史料及我軍資料中判斷,古寧頭戰役中,共軍實際登陸人員,應為一萬餘
    人(概約一萬一千至一萬三千人間)。
    註二:李光前字帆天,湖南平江人,中央軍校十六期,於抗戰、勘亂諸役履建奇功,於
    本戰役時率部猛攻林厝之敵,不幸後腦中彈殉國,年僅三二歲,為本次作戰我軍
    陣亡官兵中,階級最高者。金門當地百姓感念其英勇表現,於其殉職處(金寧鄉
    西浦頭)立碑建廟(是為將軍廟也)奉祀,視為地方守護神。
    註三:當時任601 團團長雷開瑄自述:「原固守古寧頭西南只有 601 團第3營(連全
    部及7、9連一部),於二十六日拂曉由該團第一營帶領14師41團,乘低潮時由湖
    下涉渡雙鯉湖(今之慈湖海堤)協同對古寧頭之敵實施攻擊。」

    參考資料

    一、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六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編印「古寧頭大捷三十週年紀念特刊」。
    二、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七十二年六月一日編印「戡亂戰史-第十四冊」。
    三、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七十八年八月三十日編印「古寧頭大捷四十週年紀念特刊」
    四、國史館史料處七十一年五月-「金門古寧頭、舟山登步島之戰史料續集」。
    五、張火木著「金門古今戰史」稻田出版八十五年。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