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汉轻轨调查:花了22个亿
|
时间:2005/10/14 出处: |
2000年,国家批准长春、大连、武汉和重庆4个城市为首批轻轨建设示范城市之后,武汉轨道交通公司成立。2000年底,投资21.99亿元的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底具备试通车条件,2004年7月投入试运营。从此,轨道交通走近武汉市民,轻轨究竟给武汉带来了什么?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地铁呼声中,轻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一、原本说要修地铁的,为什么修了轻轨?
近年来,随着国内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深圳、沈阳等纷纷兴建或立项兴建地铁,作为与广州、南京、深圳、沈阳同为副省级城市的武汉,在轨道交通方面却迟迟没有动静,武汉市民有些坐不住了,要求尽快发展轨道交通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武汉轻轨应运而生。
在武汉轻轨修建以前,很多武汉市民都听说过武汉要修地铁的远景规划,而且一些人在北京或其它地方也乘坐过地铁,但对于轻轨,了解的市民就不多了。
相对于地铁,轻轨具工程量小,技术要求低,最主要的是投资省的特点。在我国地铁造价最高的达每公里8亿元,最低的南京地铁也达到每公里3.92亿元,而武汉轻轨的造价为每公里1.76亿元,不到地铁的一半。相对于低廉的价格,轻轨却可以达到地铁60%以上的运量。众所周知,武汉的经济实力在副省级城市中相对靠后,在全国来说甚至不及沿海地区一些中等城市,因此性价比适中的轻轨成为武汉发展轨道交通的一个选择。
二、乘客寥寥,亏损巨大,轻轨带来的是尴尬
1、新鲜过后是冷清
2004年7月27日,武汉轻轨开始试运行,此后投入观光运行,众多市民前往尝鲜,轻轨经营状态良好。然而,好景不常,9月28日轻轨投入正式运营后,客流税减,日均只有5000-6000人。
2、每天流失财富50多万元
从2004年9月28日投入正式运行,到2005年4月票价下调前,轻轨日均乘客只有5000-6000年,双休日亦不过万余。每天的营业收入不足3万元。
武汉轻轨的21.99亿投资中,贷款占11.79亿元,每年利息达6684万元,每天要还本付息31.3万元。此外,轻轨运行一天的电费、人员工资加上其他经营管理费用需要24万元。也就是说,轻轨每开一天就要支出成本,55.3万元,相对于每天不足3万元的收入,轻轨每天流失52万元以上的武汉财富。
3、票价一降再降,赔本也只能赚吆喝
应该说,当初为轻轨定价是慎重的,2004年8月2日还专门召开了相关听证会。也应当承认,轻轨当初定价3元是有道理的。其实,早在轻轨修建之初,笔者已经判断其票价将定为3元,理由很简单,武汉市里越来越多的新型公交车定价已是2元,投资大得多,也先进得多的轻轨,定个3元是应该的。轻轨的日设计客流为21万人次,按55万日运行成本计,就算日日客满,也要每票2.7元以上才能保本,还不谈还贷。
虽然3元票价合理,但武汉市民却无法承受。在当初的轻轨票价听证会上,汉阳区消协秘书长史国伟,对3元票价,投了唯一张明确的反对票。“对于工薪族来说,一次3元,一天来回6元,一个月要180元,除了养自己就是养轻轨了。3元票价有点贵。最好开通月票。”史国伟如是说。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根据《楚天都市报》的报道,2005年上半年,武汉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92元,人均为932元,如果要天天坐轻轨的话,其支出要占到收入的五分之一,如果还要转车的话,那日子就别过了。其实就是武汉公交的2元票价,已经难倒了一大批人,在一些如727这样即有2元车,又有1.2元车的线路上,很多乘客专等1.2元车,与几乎人人有坐的2元车相比,1.2元车永远是那样拥挤。这还不算那些非要花一个小时等普线车的月票族。
面对市民难以承受的票价和寥寥无几的乘客,要求轻轨降价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政协委员甚至建议轻轨票价降至1元。然而,面对巨额运行成本,降价对于武汉轻轨来说,有切肉之痛。
无奈中,武汉轻轨还是选择了降价,2005年4月20日,武汉轻轨第一次降价,票价由3元降至2元,本票每张只要1.5元。票价的降低,使客流上升了三成,达到每天万余人,又休日达到1.4万人,千余名中学生,成为轻轨本票一族。然而,就算都按2元人算,日收入仍不足3万元,而万人左右载客辆与计划分流的20万客流相比,仍然只是零头。
2005年7月,武汉轻轨自动售票系统投入使用,轻轨开始分段计价,7站以内1.5元,7站以外2元,如果刷卡还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最低的只需1.2元,与专线车同价。据本地媒体报道,再次降价后轻轨日均流量增加到2万人左右,即使这样,日收入仍在3万元左右,而载客量仍只是计划分流人数的十分这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