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常生活中的耀邦叔叔(摘录)
|
时间:2005/10/11 出处: |
文章载《老照片》42期,卷首,长28页,本期共158页。可认为是本期主打。文章 署名为:王元元 延 滨口述,邢小群整理。文末注曰:“王元元、延滨夫妇对本 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校订。凡引用者,概以本文为准。”王元元的父母与胡耀邦 夫妇是战友吧,老相识,两家有来往。邢小群有不少口述实录文章问世。知道这 些就写这些。这期《老照片》八月出版,昨天才见到。看完了。有几段摘抄如下 ,供参考。本人除了吃惊之外,不想置评。
王元元:“初三那年(一九六五年)暑假,我15岁,我爸爸同意我去北京了…… 我和王虹(王无元的同学)到耀邦叔叔家时,他们一家都去了北戴河,只有德华 在家。德华那时挺‘左’的,但挺真诚,挺可爱。他说:‘我不去,等到全世界 的劳动人民都能去北戴河的时候,我再去。’耀邦叔叔知道我们到了北京,还邀 请我们去北戴河玩。有一天晚上一个姓沙的叔叔来转达耀邦叔叔的意见……我就 看德华,德华说‘要去,你们去,我不去。我才不搞特权呢!’”
王:“四人帮”倒台没几天,陈云请他去,在陈云家谈了三天(如果我没有记错 的话),回来后,耀邦叔叔对我们说,他们谈到粉碎 “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的许 多问题。给我的感觉,在国内问题上,他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看法是一致的,即“ 刀子”不能丢;在国际问题上,他讲陈云同志着重思考中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 。
延滨:在党校,在组织一拨一拨的人搞“真理向题”的讨论,第一篇文章在《光 明日报》发表之后,引起很大争论,当时许效都不表态。下面的人很担心,跑来 问他说:“怎么办?”他说:“坚持住!”后来他给罗瑞乡打电话,商量是否在 《解放军报》上登一些章,有一亡半夜,罗回电话说,可以在《解放军报》上全 文发。这样就发了第二篇,《解放军报》是以特约评论员各义发了“关于真理标 准问题”的文章。
邢:那篇文章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延:当时许多人都认多是中央的精神,省报陆续转载,各省也纷绣表态,在全国 上下形成了一股力量,最终冲决了 “两个凡是”的禁区。
延滨:耀邦叔叔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中央的号文件都是农业问题。他说过,中国 是分农业国,农民占了大部分,农村的问题解决不好,国家的问题就不好办,改 革必须从农村赴故先做起。士地田个人承包,多年形成的乐西挡在那里,在当时 绕不过去。用斤什凶备称才能让上止下下的人们都接受?耀邦叔叔说:当时在勤 正殿不停地来回踱步,有十几天,有一天脑子里突然出现这个词,我马上用纸写 下来,写完我就笑出来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加上农村两个字,这下分田单 干、包产到户都绕过去了。肯定通过了。
邢:现在看来,1989年4月5日的谈话(文中提到的,是胡同刚从美国访问回来的 李锐的谈话,共十个问题。文中王元元称李为“李叔叔”---抄者注。),历史意 义就太大了。当时是无意的,不是设计好的。但成了耀邦带遗嘱性的谈话。
王:后来李锐对耀邦叔叔有个评价,他说:“我认为,胡耀邦的产生对中国共产 党、对中国人民是一个幸运。”我觉得这个评价是对的!因为他脱离了从古到今 的专制意识。他的人格更趋向为现代民主政治意义上的人格,不封闭,用现在的 话说,是和世界接轨的。当李锐和他谈到美国时,耀邦叔叔很欣赏美国人民对劳 动的崇尚,他们不在乎自己是个总统还是个农民,他们崇尚自己做的这份工作。 我当时有一个感受,感觉出一种升华,他崇尚劳动,崇尚自由。
延滨:关于邀请3000日本青年访华,文中写到:邀请目本青年访华是书记处决定 的。人,我们也不能随便地请,我们也要看他们在未来的中日关系中能起的作用 。当时提出邀请的规模要大得多,是我建议把规模压下来,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 国情和我们的接待水平。一个总书记,这个权力还是有的。
延滨:关于他说诒随便一点,他说,我就是想造成这么一种让人说话轻松的空气 。不要让人不敢讲活,人人自危,诚惶诚恐,怕一句话说错有麻烦。
注:胡任党主席是一九八一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始,八二年十二大当选为总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