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在美被殴打的赵燕旅游真相2005/09/03
  • 小学生日记感叹九寨沟旅游如抢钱2005/08/29
  • 河北红色旅游工程骗局调查2005/07/10
  • 18名“驴友”羊台山被匪洗劫2005/06/01
  • 质量万里行曝光5种黄金周旅游圈套2005/05/01
  • 五一“黄金周”旅游报名者锐减2005/04/27
  • 吴哥古迹 生与灭在凄美交汇 2005/04/27
  • 港珠宝大王案震动大陆旅行社 2005/04/27
  •  
    中国长假遭遇“七年之痒”
    时间:2005/10/05 出处:
    同样是在“黄金周”,同样是出门旅游,比起2000年5月留下的“悲惨记忆”,今年准备去欧洲游玩的何玉山显得从容许多。

    “5年前来北京玩时,找不到旅店,买不到回程车票。”在甘肃兰州一家公司供职的何玉山说,“此次出行,已经做了半年多的周详计划。”

    今年,中国人的长假制度--黄金周已进入第七年。据统计,截至目前,过去的14个黄金周全国累计有10.7亿人次出游,累计旅游消费4292亿元,不仅为众多衍生行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会,也使黄金周休假逐步成为中国人阖家团聚、举家出行、游历山水的一个“新民俗”。

    长假进行到第七年,大多数中国人在经历了兴奋、抱怨和无奈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后,开始将长假文化的关键词锁定在:理性、个性化、多元化、关注健康、享受生活。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对18个区县1685位市民进行的随机电话调查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78.1%的受访者不愿出行,理由是“节日期间人多拥挤,不能达到旅游放松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而根据国内一家知名的旅游网站所作的调查,有43.8%的会员表示在考虑出行时,主要看重“整个旅行的安排和感受”。

    这说明现代人对休假方式的理解正在改变,开始追求舒适度和自己认可的方式。

    中国的“黄金周”休假制度始于1999年,当初政府的用意是启动消费和刺激“内需”。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公众集中休假期被安排在每年的农历春节、5月1日至7日和10月1日至7日。

    “黄金周”让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悠闲之乐”,一时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假日经济”的热潮。据统计,每年中国超过10%的旅游者是集中在3个黄金周里出游的。

    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出游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元。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2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分别比1999年的第一个“黄金周”增长了332%和231%。

    伴随着“黄金周”,拥挤、事故、服务质量下降、景区设施欠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并促使人们开始反思集中休假、集中出行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有人甚至怀疑“黄金周”制度会不会被取消。与此同时,关于“带薪休假”、分流黄金周游客的呼声也日渐升高。

    带薪休假的提议在社会上引起激烈争论。中国的《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工龄在一年以上的职工均可带薪休假。但十几年过去了,这项有利于分流旅客的制度还悬在空中。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旅游研究所副所长陈高钦表示,取消黄金周并不能根本解决暴露出的问题。

    他说,有关方面应严格遵循旅游的市场规律,政府也应不断总结黄金周的经验教训,使人们在选择旅游时间、地点和方式时更趋于理性。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