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王崴二战影片评论:北非战场2005/09/29
  • 王崴二战影片评论:太平洋战场2005/09/29
  • 王崴二战影片评论:西欧战场2005/09/29
  • 张一谋:感谢泡网的朋友们2005/09/29
  • 苍海一书生:认不认识王崴2005/09/29
  • sos:送别王崴()(图)2005/09/29
  • 和菜头:灵魂和转世2005/09/29
  • 猛小蛇:身到了,心到了,青烟一缕人...2005/09/28
  •  
    王崴二战影片评论:东线战场
    时间:2005/09/29 出处:
    WWII东线战场:两个只能活一个
    提交者 : 王崴 于 PAOWANG.COM 北京时间 2005-09-02 09:04:34

    原贴地址

    王崴

    在前苏联几乎所有的卫国战争影片中,军队的先进方向永远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德国人永远是从画面的左边向右边进攻,然后又从右边向左边逃窜。而苏联人的行进方向则永远只有一个:自右向左的进攻、进攻、进攻。

    银幕就是这样变成了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种处理方法,并非说明那些前苏联导演的脑子都是“一根筋”,而是因为那场战争原本就是这样简单。打开任意一张东欧地图,从柏林到莫斯科画上一条连线,再用笔在这条连线上描一个来回——你就差不多已经温习了整个四年间的东线战役。

    不是你攻占我的首府,就是我毁灭你的都城。与西欧战场上偶尔还会惊鸿一现的君子风度与骑士精神相比,东欧战场则是完全血淋淋的以死相搏。在西欧,征服者至少还能容忍若干傀儡政权的存在;在东线,双方却都用这样的话来激励士兵:战斗!否则亡国就是灭种!

    前苏联有一部宏伟之极的史诗片《莫斯科保卫战》。它的情节从苏德战争爆发讲起,一直到1941年冬莫斯科保卫战结束,片长达6个小时之久。我和我的朋友谈起这部影片时,经常会不自觉流露出某种敬意和仰望的神情,有如古埃及的骆驼商人走过金字塔。那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女游击队员卓娅被德军俘虏并用酷刑杀害之后,斯大林向所有红军部队下达命令:遇到那支杀害了卓娅的德军部队时,敌军所有的官兵必须一律处死,不允许接受他们的投降!

    这几乎是中世纪血族复仇式的决断了,而另一方的残酷程度只有更甚。在影片《逃离索比堡》中,集中营里的红军俘虏,是几乎与犹太囚徒遭到同等对待的。而这也正是这场战争的本色:毫无怜悯、毫无宽容、毫不给对方留下通融的余地……如果把战争譬喻成体育场上的角逐的话,西欧战场的较量虽然招招见血,但就像职业拳击比赛一样,至少双方在一些时候还遵循某种规则的底线。然而在东线战场,则是各种招式无所不用其极,一心一意只在致对方于死命,有如一场地下黑市中的无限制格斗。

    这场格斗可以用几个座标点来清晰标明进程: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然后就是柏林。如果用电影来讲解历史,则只需要三部影片,就几乎可以囊括整个战争主线:《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解放》。这三部电影的总长度大概在20个小时左右,当初在电影院公映的时候,许多人是带着午饭或晚饭进场的。

    从战争爆发初期德军闪电一样推进速度,到1941年底德军莫斯科城下受挫,中间经过1942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转折点,然后是1943年春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彻底丧失东线战场主动权,此后便是苏联红军暴风般的“十次打击”,最终竟全功于柏林国会大厦穹顶那面飘扬的红旗——整个战争的进程清晰得像一幅工程样图,又像一部结构精巧的悬念小说,其中包括了一整套的欲扬先抑、柳暗花明和奇峰突起。当然,还有许多优秀的体育片,在表现主人公所参加的最重要的一场比赛的时候,也经常会遵循同样的节奏:先被对手逼到几乎落败的境地,然后突然掀起绝地大反攻,关键时刻最终一剑封喉……

    “伟大的俄罗斯无处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
    “你家住在哪里?住在柏林?好,那么听着,我们要打到你们的柏林去,把你家的房子剁成酱!”(《攻克柏林》)

    就像所有的铁路都会有支线一样。东欧战线除了上述的主线之外,其余的一些战场也偶尔会在银幕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整个东线的战略全局上,这些战场大部分时间居于次要位置,然而对于身临战争中的人而言,其惨烈程度却丝毫不下于干线上的拉锯。仅以前苏联电影《围困》中所展示的那段史实为例:整个二战期间,位于战线侧翼的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长达900天,平民死亡达70万人。而在表现华沙犹太人武装抵抗纳粹史实的影片《起义》结尾,整个华沙城被夷为平地,勇敢的犹太起义者几乎全部死难。

    当我们回顾东欧战场的时候,有一点尤其要留意的是:大部分的纳粹集中营和全部犹太人灭绝营都位于柏林以东。这里曾经是《辛德勒的名单》、《裸露在狼群》和《逃离索比堡》等影片故事的发生地点。换句话说:在欧洲东线这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一些苦难。

    这里也是德国人记忆中最黑暗的一页。《辛德勒的名单》中仅仅一句“你们将会被送到东线战场”,就吓得原本不可一世的党卫军军官赶紧惟命是从。法国人让-雅克•阿诺导演了一部《决战中的较量》,把斯大林格勒战役简化成了一场射击比赛,苏军仿佛是莫明其妙地从一溃千里变成了胜利者。倒是德国人自己制作的《斯大林格勒》,情节完全摆脱了统帅级人物的折冲决断,把视角对准下层军官和士兵,多了几分超然于现实政治之外的悲悯。但到了2004年的影片《帝国末日》中,刚刚尝试了一下从较为中性的立场描述希特勒之死和柏林陷落,立即就遭到了M-42机枪一样密集的批评火力。德国的报刊把这样的标题登载在封面上:我们是否有权力美化怪兽?

    其实,在胜利者一方的若干影片中,美化早已经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在那部制作于1949年的《攻克柏林》中,导演甚至让约瑟夫•斯大林亲自坐着飞机来到刚刚被攻占的柏林,面对着朝圣般的人海(举着各国国旗)发表演讲:同志们,千万要珍惜今天的和平……

    如今两个政权如今已经双双从政治版图上消失。那场发生于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两个只能活一个的黑市拳赛,也早已成为历史。然而每到特定的日子,各国政要还会来到莫斯科或者彼得堡,聚首、追忆、叹惋。

    或许,经历了这样的仪式之后,若干与会者至少会暂时有所感悟,从而不至于太急切地投入下一场黑市拳赛。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